活动中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动作细节描写作文教案章节一:了解动作细节描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作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作细节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动作细节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动作细节。
2. 讲解动作细节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3. 示范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4. 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作进行详细描写。
章节二:学会使用动词和副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词和副词在动作细节描写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使用动词和副词丰富动作细节描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动词和副词在动作细节描写中的重要性。
2. 动词和副词的选用和搭配。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动词和副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 讲解动词和副词在动作细节描写中的应用。
3. 示范使用动词和副词进行动作细节描写。
4. 学生练习:让学生尝试使用动词和副词进行动作细节描写。
章节三:运用感官描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官描写在动作细节描写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感官描写丰富动作细节描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感官描写在动作细节描写中的作用。
2. 感官描写的选用和搭配。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感官的经验。
2. 讲解感官描写在动作细节描写中的应用。
3. 示范使用感官描写进行动作细节描写。
4. 学生练习:让学生尝试使用感官描写进行动作细节描写。
章节四:通过环境描写增强动作细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在动作细节描写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环境描写增强动作细节描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描写在动作细节描写中的作用。
2. 环境描写的选用和搭配。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动作细节。
2. 讲解环境描写在动作细节描写中的应用。
3. 示范通过环境描写增强动作细节描写。
4. 学生练习:让学生尝试通过环境描写增强动作细节描写。
教师:学生:时间: _年月日第课时一、教学目标与考点分析:让人物在你的笔端鲜活二、授课内容与重点难点:让人物在你的笔端鲜活三、教学流程与授课详案:一、导入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形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乐观豁达;有的多愁善感。
面对如此美丽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生的真谛呢?二、比较例1:“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罗纳尔多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习惯地用小腿轻轻地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
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对方3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生动形象具体、突出技艺高超)动作描写要点:要注意写出人物动作的生动性,努力写出细节,反映人物的特点。
例2:此刻,犯了错的我正走进老师的办公室: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黄老师”,黄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那里面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
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
我只好勉强的笑一笑,喊了一声“黄老师”,连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
黄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
我的心又是一阵紧缩:我犯的错真的那么严重吗?三、练一练擦黑板时的情景······刘欢拿起黑板旁的抹布,走到水池旁,用力上下搓着。
随后将干净的抹布小心翼翼叠成方形,用手按住一边,慢慢从左移到右,他弓着身,低下头,那一丝不苟的神情就像是在雕琢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四、情境片段小练笔:1、你在吃一枚还没熟透的青杏…2、数学试卷发下来了,你不及格…(请以行动描写为主,选择其一写出具体情景)(她大着胆子把一颗还没熟透的青杏儿小心翼翼地放进嘴边,用前面的牙齿慢慢地咬了一下,顿时她像被针扎疼了似的扭歪了脸,眼睛紧紧闭上,老半天也不敢再嚼下去。
《动作描写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人物动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丰富作文内容。
二、教学内容:1. 动作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3. 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4. 实例分析与练习5. 动作描写的实践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和运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动作描写融入到作文中,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作描写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动作描写片段,引导学生领悟动作描写的魅力。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4.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优秀作文片段、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作文本、笔。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写作文时,是否遇到过描述人物动作困难的问题?2. 讲解: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特殊的描写手法——动作描写,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一问题。
二、动作描写的概念与作用(10分钟)1. 讲解动作描写的定义: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来表现其性格、情感和环境等。
2. 阐述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使作文更具生动性、真实性和趣味性。
三、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10分钟)1. 讲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观察、筛选、描绘、细节刻画。
2. 举例说明: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动作描写片段,引导学生领悟动作描写的技巧。
四、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方法:融入情节、展现人物性格、营造氛围。
2. 实例分析:分析作文中动作描写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编写一段动作描写。
2. 学生互相评价: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
写老师上课的动作神态语言作文哎哟,说起老师上课,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咱们先说说那些动作吧,一进教室,老师就像个老鹰一样,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我们这些小麻雀儿,生怕我们飞了似的。
讲课时,老师双手一挥,那气势,比天上的老鹰还要威风凛凛。
要是有谁搞小动作,老师的眼睛就像激光扫描仪一样,嗖地一下就发现了,然后就是一声“嘘”,吓得我们赶紧坐好,不敢再动弹。
再说说老师的表情,那更是千变万化。
有时候,老师笑眯眯的,就像是春天的阳光,让人心里暖暖的;有时候,老师皱着眉头,像是在思考什么高深的问题,让人忍不住想偷学几招;还有的时候,老师板着脸,就像秋天的霜,让人有点怕怕的。
不过,别看老师这样,其实他们心里都是满满的爱,对我们这些小豆芽儿可是呵护备至。
至于老师的语言,那就更有意思了。
上课时,老师的声音就像敲鼓一样,咚咚锵锵,节奏感十足。
要是有人开小差,老师就会用那种“你瞅啥?”的眼神盯着你,让你立刻回过神来。
还有啊,老师说话总是那么风趣幽默,能把枯燥的知识变得像听相声一样有趣。
有时候,老师还会讲些笑话给我们听,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总的来说,老师上课的样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他们就像我们的超级英雄,既要保护我们,又要教育我们。
虽然有时候我们会犯小错误,惹得老师生气,但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我们太需要他们的关爱和指导了。
所以,每当看到老师那严肃而又充满爱心的面孔,我心里就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动作神态描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动作神态描写的基本概念,如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细节描写等。
2.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进行生动、具体的动作神态描写。
3. 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并评价作品中动作神态描写的特点和效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动作神态描写方法,创作具有生动性和表现力的句子和段落。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提高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2. 学生通过学习动作神态描写,培养细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能够关注人物内心情感,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语文写作训练课,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学素养为主要目标。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他们对基本写作技巧已有一定了解,但动作神态描写方面可能仍需加强。
教学要求:结合课文内容,以实际操作和练习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与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本课程目标为依据,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动作神态描写片段,分析其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
- 教材章节:《语文》课本第四单元“人物描写”部分。
- 内容列举:选取课文《背影》、《我的叔叔于勒》等文中的动作神态描写片段进行讲解。
2. 讲解动作神态描写的基本方法,包括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细节描写等。
- 教材章节:《语文》课本写作指导部分。
- 内容列举:介绍不同描写方法的概念、作用和运用实例。
3. 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练习,以身边的人或事物为对象,进行动作神态描写。
- 教学安排:分为观察、讨论、写作三个阶段,逐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彼此的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
动作描写的教案教案标题:活动描写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动作描写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使他们能够生动地描写各种动作。
教案步骤:引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最喜欢的电影或书籍中的一场动作场景,并让他们描述这个场景中的动作。
2. 引导学生思考动作描写的重要性,以及使用生动的语言来传达动作的方式。
讲解(15分钟):1. 解释动作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动作描写是通过文字来描述人物或物体的动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情节和角色。
2. 提供一些例子,展示如何使用形容词、副词和动词来描写动作。
例如,“他快速地跑过草地”或“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门”。
3. 强调使用具体和生动的词语来描写动作,以便读者可以形象地想象出来。
练习(20分钟):1. 分发一些图片或短片段描述动作的段落,让学生阅读并标出他们认为最生动的动作描写。
2. 让学生分组,互相分享他们找到的动作描写,并讨论为什么他们认为这些描写很生动。
3. 给学生几个简单的动作,如跳跃、奔跑、吃东西等,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语写下这些动作的描写。
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写的动作描写,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2. 强调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副词和动词来增强动作描写的生动性。
3.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使用动作描写,以使他们的作品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扩展活动: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用动作描写的方式来写一篇短文。
2. 让学生互相交换作品,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尝试不同类型的动作描写,如描述运动比赛、战斗场景或自然景观等。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练习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写的动作描写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案扩展:1. 在下一堂课上,引入对话描写的概念,并与动作描写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描写技巧。
2.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和分析优秀的动作描写和对话描写,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动作描写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让小朋友们学会用动作描写来写家人的忙碌场景。
二、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呀。
早上,妈妈像个超级英雄一样在厨房忙开了。
她系上围裙,打开冰箱,拿出鸡蛋,轻轻磕破,蛋清和蛋黄就滑进了碗里。
接着,她拿筷子快速搅拌,就像在指挥一场小乐队。
妈妈又抓了一把面粉,面粉像雪花一样飘进碗里,她的手在碗里搅啊搅,一会儿面糊就做好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好多动作描写,像系、拿、磕、搅拌、抓、飘这些词,把妈妈做早餐的忙碌写得很清楚。
2. 练习时间。
现在,我们也来写一写家人的忙碌。
比如爸爸下班回家后忙做家务。
他进门先换鞋,一弯腰,手指勾住鞋带,轻轻一拉,鞋子就脱下来了。
然后他走进厨房,拿起抹布,在灶台上左擦一下,右擦一下,灶台就变得亮晶晶的。
3. 分享时刻。
大家写好后,互相分享。
看谁把家人的忙碌写得最生动。
就像小明写他奶奶,说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拿着针线,眼睛盯着针眼,穿了好一会儿才穿进去,然后开始缝补衣服,手一上一下的,像在跳舞。
这样的描写就特别棒。
三、教学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用动作描写写家人的忙碌啦,回家可以多观察,把家人的故事写得更精彩。
帮助小朋友学会用动作描写表现小动物的可爱。
二、教学过程。
1. 趣味故事。
有一天,我看到小猫咪在玩球。
它看到球后,耳朵一下子竖起来,眼睛瞪得大大的。
接着,它悄悄弓起身子,就像个小拱桥。
然后,它伸出小爪子,猛地扑向球,球咕噜噜滚远了,小猫咪赶紧追过去,两条后腿一蹬一蹬的,小尾巴高高翘着,可有趣了。
这个故事里,像竖、瞪、弓、伸、扑、蹬这些动作描写,把小猫咪的可爱全写出来了。
2. 写作练习。
现在你们也来写小动物。
比如小狗狗看到主人回家,它会怎么做呢?它听到开门声,马上跑到门口,两条前腿直立起来,舌头伸出来,不停地摇着尾巴,还发出呜呜的声音,就像在说“欢迎欢迎”。
3. 交流展示。
写完后我们一起分享。
像小红写的小兔子,小兔子吃草的时候,三瓣嘴一动一动的,小鼻子嗅来嗅去,小爪子还时不时扒拉一下草,耳朵还不停地转动,这画面是不是很可爱呀。
教学内容:第四课--踢足球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写好人物的神态教学课件:PPT教学时间:9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这次作文训练的要求是能在描写一次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写好人物的神态。
人物的神态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人物的表情动作,它和肢体动作、语言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但又比单纯的描写动作来的生动。
如“小明看书”和“小明全神贯注地看书”在这里小明的动作是看书,神态是全神贯注。
“看”前加上人物“全神贯注”的神态,是不是表达的更生动了呢?那么,如何在活动中写好人物神态呢?第一:要分清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的神态要详细,并且要从活动开始就描写,要注意他们在活动中的变化,特别是高潮时候的神态表现,通过神态描写的变化来展示活动的过程。
第二,对陪衬人物的神态描写也要兼顾,但不能喧宾夺主。
在活动中写好人物神态不仅能展示一场生动的活动,即用人物的神态变化来突出活动氛围,而且还能突出人物的个性。
神态描写要在“活”字上下功夫,要写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读者眼前呈现出一个个鲜活透亮的人物来。
二、思维点拨首先,确定这次活动的关键人物,如活动中最出色的是一位男同学,可将他的神态写成“镇定自若”、“神气活现”、“兴致勃勃”······而对有困难的个别学生也可这样描写,如“顽强”、“坚持”、“拼命地追赶”、“小心翼翼”等。
对群像的神态刻画也可分阶段描写:开始时,同学们怎么样?(兴高采烈)。
活动中怎么样?(不提地助威呐喊,急得满头大汗)。
活动后又怎样呢?(雀跃欢呼。
)其次,人物神态的描写要和人物的动作与对话有机地结合起来写,让人物形象鲜明,富有个性。
最后,对次要人物神态的描写可以点到为止。
例文:踢足球我喜欢踢足球。
一见到别人踢足球,我就像小孩看见别人吃糖似的“眼馋”。
下课铃一响,我第一个抱起足球就往操场跑,我们班的男同学也一窝蜂似的尾随在后面。
踢足球须分两边,我们大多数都要跟张璐在一边。
《动作描写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人物动作的能力。
3. 指导学生运用动作描写技巧,丰富写作内容。
4.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作描写的定义和作用2. 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动作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4. 优秀动作描写案例分析5. 学生写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动作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
2. 难点:如何运用动作描写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作描写的概念、作用、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动作描写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重要性。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写作,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作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动作描写的概念、作用、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动作描写案例,让学生感受动作描写的魅力。
4. 课堂练习:学生动手写作,尝试运用动作描写技巧。
5. 点评与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提高动作描写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够理解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2)能够运用动作描写技巧进行写作;(3)动作描写内容丰富,具有生动性、形象性;(4)写作过程中能够注意动作描写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 评价方法:(1)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对动作描写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2)学生作品: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动作描写的内容、形式和准确性;(3)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七、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关于写作技巧、动作描写的书籍;2. 网络资源:关于动作描写的文章、案例等;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4. 学生作品:收集学生写作作品,用于评价和分析。
活动中的动作和神态
描写
活动中的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学习目标:在活动中进行神态观察,并进行描写。
在活动中,观察人物的动作,并进行描写。
在活动中,体会人物心理,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1.玩游戏,讲规则。
学生复述规则
2.请学生轮流玩游戏,其他学生注意观察玩游戏孩子的表
情,心理和动作。
3.观察没有在玩的孩子的表情,动作,也可以加上语言描
写。
4.玩游戏的感受
词语补充:不屑一顾瞪大了眼睛抿着嘴咬着牙,攥紧了拳头,弯下了腰,攥红了手,败下阵来,像泄了气的皮球,半信半疑,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疑惑不解。
若无其事吼声震天动地唉声叹气胸有成竹高枕无忧
镇定自若志气激昂兴高采烈喜形于色心花怒放喜出望外笑逐颜开出类拔萃势不可挡势如破竹竭尽全力泰山压顶龙虎争斗
写作要求:
写出整个游戏的过程:
1.游戏规则
2.游戏过程: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语言描写。
3.玩游戏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