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学-new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7
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耦合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单宝艳;范开放;邱芸【摘要】新型城镇化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文化创意产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文章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ArcGIS平台研究了山东各市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揭示了两者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地域分异明显,发展水平较高的主要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较低的主要位于鲁西南和鲁西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与人口城镇化的相关性达到了0.01的置信水平,而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及其他各要素相关性均不显著;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达到了0.01的置信水平,空间集聚特征明显,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不显著,空间耦合关系不明显.%China new-type urbanization provides a rare opportunity for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nd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ower of new-type urbanization.In this paper,the index systems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were built,and the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GIS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pati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The results is below: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development level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is obvious,and the high development level cities aremainly in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region,while the low development level cities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and northwest regions of Shandong. The correl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level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reaches 0.01 confidence level,but the correlation of development level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are not significant.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is significant which reached 0.01 confidence level,while that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s not.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levels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nd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of neighboring areas are not significant,and the spati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is relatively weak.【期刊名称】《山东建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2)002【总页数】8页(P103-110)【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新型城镇化;空间耦合;空间相关性【作者】单宝艳;范开放;邱芸【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山东济南 250101;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山东济南 250101;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2目前,国家确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和转型发展新思路。
在知识经济和消费社会时代,针对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新型产业类型,出现了文化经济的新概念。
对此概念各国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
英国、澳大利亚使用的是“创意产业”,美国使用的是“版权产业”,韩国、欧盟使用的是“文化产业”,日本使用的是“内容产业”;而这种新型产业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也拥有不同的称谓,上海、重庆、香港叫“创意产业”,北京叫“文化创意产业”,2005年以后,香港也开始使用“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其他地区则叫“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梳理从时间上来看,“文化产业”的概念最先诞生,其次是“创意产业”,最后是“文化创意产业”。
从涵盖的产业门类来看,似乎这三个概念并没有多大的差异。
但是,这三个概念的出现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替换、发展过程,它们代表着文化经济不同的发展方向,而且最终会形塑出不同的文化经济概念,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一)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由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瓦尔特·本雅明在其1926年撰写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书中首创,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到了20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两位学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1947年出版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为了代替“大众文化”的概念,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术语[1]。
其后,“文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整合与升级The Concept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Upgrade 杨旦修聂钰石内容提要现阶段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三个学术概念名词的使用,专家和学者们各持己见。
通过对这三个概念的梳理,比较其优缺异同,得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将长期共存,但新生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最终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学术概念名词也会被广泛接受的结论。
522018年第15期 NEW MEDIA RESEARCH作者简介:奚川平,黑龙江大学。
社会化媒体营销主要是借助于社会媒体的一种营销方式,其在具体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体现出良好的效果。
社会化媒体营销覆盖面广,通过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介入,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够被人们所熟知,而且还能在人们心中留下不错的印象。
通过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三种模式(关系、内容和体验模式)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全方位营销宣传后,文化创意产业能够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 文化创意产业中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应用 现状1.1 应用背景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捷,也为我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即时交流方式,新兴媒体作为当前网络时代下的主要产物,已经完全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如今,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流媒介,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人们可以实现即时交流,分享信息,给人们带来了沟通的便捷。
同时,许多商家也看到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优势,开始利用新兴媒体进行广告投放和宣传,而且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商家甚至能够对用户进行精准的广告 投放。
1.2 应用现状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作为社会化媒体中的一员,因为其快捷方便的特点,成为了社会化媒体营销中的主力军。
文化创意产业中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主力军也少不了微信、微博这样的即时社交平台。
依托于当今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社会化媒体能够即时进行消息推送,对用户兴趣进行精准拿捏,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也针对用户的需求开发了相关营销模式,便于商家推送消息,同时也便于用户接收 消息。
当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中社会化媒体营销尚处于发展阶段,文化创意产业一直在寻找更好地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的方式,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 方面。
第一,文化创意产业与社会化媒体平台已经进行了不少合作,逐步探索出文化创意产业与社会化媒体营销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能够利用社会化媒体向大众推送相关消息,让大众对文化创意产业有更深的了解。
文化创意产业园外部公共空间的营造--以南京创意中央为例杨艺红;于璐【摘要】As a new type of emerging industry, creativ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reativ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External public space, the carrier of the transportation and creative exchange, plays an indispensible role in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through providing room for rest, cre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creative group. Meanwhile, working habits and lifestyles of the user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define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space design in the industry center planning. Currently, the design of external public space in line with the using characteristics, site features and distinctive functions of the industry cent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mak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Taking Nanjing Creative Cent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focusing on the uniquenes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and the creative group,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mponents of the external public space of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Jan Gail ’s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space. By means of analyzing traffic structure and space joint mode in the Center, the paper probed into the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of external public space of the Center. All these findings will give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external public spac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enter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brandand characteristics to achieve coordinated and sound development.%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类型,已经成为城市产业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印刷美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摘要】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印刷美术设计人才之间的关系,论述了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印刷美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估体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之下的印刷美术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印刷美术设计;人才培养Research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Printing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at the Backdrop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GAO Qin-yan ZHOU Yong JIN Xiao-xiao CHEN Chen(Shanghai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College,Shanghai,200093,China)【Abstract】It discussed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n this basis,it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printing art design talents.It discussed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printing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which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ut forward to, elaborated the four fators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to elaborat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printing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at the backdrop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Key words】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rinting art design; Talent training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这一新兴产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人才涌向这一产业之中,形成了新的就业热潮,这也为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化挖掘与创意产业》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19170353课程名称:文化挖掘与创意产业英文名称:Cultural Discovery and Creative Industries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本科在校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创意思维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突出强调,要“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文化”是文创产品设计的源泉,是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根本特征。
“创意产业”则包含“创新经济”、“创意工业”、“创造设计”等。
现代的创意产业为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的现代材料、更为复杂的现代工艺等都为文创产品的实现提供了便利。
本课程强调学生在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借助创意产业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从而设计出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创产品。
通过对新媒介条件下全息投影、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融合研究,探索高科技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对人与产品的互动的作用,增强消费者的体验程度。
鼓励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多重表达,感恩人生中的国家与小家的相互关系。
在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中,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磨练自己的专业技能,并结合新时代发展的特点,寻找、开发文创产品新的表现方式,力求通过设计让文创产品更加受欢迎,让附加在产品上的文化得以更有效的传播,也最大限度的提高文创产品的附加值。
始终围绕“文化”主题,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依托企业现有项目为平台,构建以目标用户为中心的创新设计环境,研究文化资源传承发展与再创造的新途径。
英文简介The "Opinions on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Staff inthe New Era" issu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State Council emphasized the need to "promote teachers to become disseminators of advanced ideas and culture, staunch supporters of the party's governance, and guides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Culture" is the sourc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and the fundamental feature that distinguishe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from other products. "Creative industry" includes "innovative economy", "creative industry", "creative design" and so on. Modern creative industries provide richer forms of expression for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Various modern materials and more complex modern craftsmanship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his course emphasizes that stud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creative industries to recreat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R&D and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so as to desig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hat have both cultural heritage and me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holographic projection, VR virtual reality, AR augmented reality and other technologies under new media conditions, it explores the role of high technology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in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nd enhances the level of consumer experience. Encourage students to lov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stand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xperience the multiple expression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e grateful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try and the family in life.In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ne should constantly enrich one’s cultural literacy, hone one’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omb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to find and develop new ways of express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nd strive to mak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better through design. Popularity allows the culture attached to the product to be spread more effectively and maximizes the added valu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lways centering on the theme of "culture", using the Internet and new media, relying on the company's existing projects as a platform, building an innovative design environment centered on target users, and researching new ways of inheriting, developing and recreating cultural resourc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文化挖掘与创意产业》课程通过对新媒介条件下全息投影、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融合研究,探索高科技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对人与产品的互动的作用,增强消费者的体验程度。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经验借鉴发布时间:2012-07-11文化创意产业[1]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内受到了高度重视。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不断涌现出好莱坞、BC动漫产业园、汉诺威博览中心等世界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一、伦敦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一)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
伦敦创意产业涵盖13个部门,包括软件开发、出版、广告、电影、电视、广播、设计、视觉艺术、工艺制造、博物馆、音乐、流行行业以及表演艺术等十三项产业。
伦敦不仅是世界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且日益成为引导世界创意潮流的创意中心。
(图1 文化创意产业之都——伦敦)伦敦创意产业在英国乃至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文化为主体的创意产业是英国发展最快的产业。
比如,伦敦被称作“国际设计之都”,聚集了英国1/3以上的设计机构,这些机构中近3/4在世界各地分别设有分部。
伦敦设计产业产值占全国设计产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二)伦敦西区文化艺术聚集区发展现状与特点现在的伦敦西区(West End)基本延续了20世纪30年代的格局。
目前,伦敦西区是与纽约百老汇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西区剧院”(West End Theatre)特指由伦敦剧院协会(The 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管理、拥有或使用的49家会员剧院。
西区剧院占伦敦全部剧院的近一半左右(伦敦共有剧院约100家)。
除金融城的巴比肯中心、泰晤士河南岸的国家剧院和老维克剧院、摄政公园的露天剧院以及Southwark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等少数剧院外,这49家剧院大多数都集中在Shaftsbury和Heymarket两个街区、方圆不足1平方英里的范围内。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影响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是衔接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以及城市功能的重要环节,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入手,回顾以往文献,分析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不足和障碍,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结构;城市功能Abstract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s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in the capital, show the good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nd the great potential of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the capital economic growth.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y scale and influence has become the measure of a country or city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high and low important symbol. As a new economic growth the rising sun indust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s to promote the urban competitiveness of strategic industry and the pillar industry,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cohesion i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important link of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for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upgrade ha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definition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f previous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find out the Beij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face the insufficiency and the obstacles, the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words: Beij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Economic structure; Urban function目录1 引言 (4)2 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 (4)3 文化创意产业文献综述 (5)4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6)4.1环境优势 (7)4.2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7)4.3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不同发展模式的实现形式 (8)4.3.1市场演化型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实现形式 (8)4.3.2政府驱动型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实现形式 (9)4.4北京创意产业不同发展模式的比较 (9)5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不足和障碍 (10)5.1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抑制 (10)5.2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教育脱节 (10)5.3文化创意产业观念障碍 (11)5.4体制机制障碍 (11)5.5政策障碍 (12)6 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2)6.1深化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12)6.2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13)6.3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 (14)6.4着力建立中心城区创意设计产业区 (14)6.5立足本土,加快人才培养 (15)6.6破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金难题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1 引言2010 年,意大利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把文化创意产业定为重要突破口,促进产业出口。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8浅谈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郑 凯(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摘要:经济全球化下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城市乃至国家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传统产业在20世纪为城市的资本积累和发展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当代,可持续、创新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城市乃至国家间的文化实力(软、硬实力)逐渐受到重视。
文化创意产业因其具有高附加值、高产出价值等优势,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宠儿。
本文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探讨了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发展;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J892[文献标识码]A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Urban DevelopmentZheng Kai(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Abstract: Under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links between cities are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cities and even between countri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the last century. Contemporary, sustainabl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are gradually gaining popularity, and the cultural strength (soft and hard power) of cities and even countries is gradually being valued.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has become a new darl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added value and high output valu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ies,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urb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planning.Key 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1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1.1文化产业由于地域和专业领域的差异,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尚未明确和清晰。
新文创发展历程在新文创(New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的发展历程中,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
当时,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浪潮催生了一系列新兴的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早期的发展阶段,新文创主要集中在媒体、广告和设计领域。
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这些行业创造出了大量的文化和创意产品。
例如,电影、广告和网页设计等领域的创意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成为当时新文创行业的代表性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文创逐渐涵盖了更多的领域。
音乐、艺术、手工艺和时尚等领域的创意产业开始崭露头角,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这些行业不仅源自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创新,还吸收了现代科技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从而孕育出了一系列受欢迎的文化产品和品牌。
与此同时,新文创也开始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许多文化机构和组织积极开展数字化和创新性的项目,旨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
例如,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古迹和艺术品,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新文创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创业者涌入到新文创领域,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力。
然而,新文创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和文化多样性等问题,都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解决。
同时,新文创还需不断创新和进一步整合,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消费需求。
总之,新文创作为一个多元、创新和富有潜力的领域,正在逐步崛起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通过文化创意的力量,新文创连接了传统与现代、市场与艺术,为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新文创将继续发展壮大,为社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创意产业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文化创意产业这
一重要话题。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
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新亮点。
它不仅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更是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的重要推动力量。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是
指以文化和创意产品为核心,以文化创意活动为支撑,以文化创意
产业链为依托,以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产业形态。
它涵盖了
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数字文化、创意设计、广告传媒、影视制作、游戏动漫、艺术表演、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复合、交叉、融合的产业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更是文化传承
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它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当代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文化创意产业的美好未来。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张阳洋(景德镇学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
景德镇市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蕴含深厚的陶瓷文化历史、人文、艺术底蕴,留有丰富的陶瓷文化遗址、工业遗迹、手工艺遗存等文化资源。
2021年8月,景德镇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单[2],陶瓷文化发展也愈发引得社会关注。
景德镇千年窑火传承文化基因,具备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创产业基础,早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命名,改昌南镇为景德镇[3]。
陶瓷工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开拓进取,景德镇陶瓷成为国内外一道靓丽的文化名片,产品闻名遐迩居于国内外陶瓷行业之首,景德镇也成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的首个文化旅游类试验区的战略转型性城市[4],陶瓷产业发展迎来了更多希望和前景。
文创产业是指创意与文化高度融合后相互作用于产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以新的陶瓷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陶瓷产业的新突破。
陶瓷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在陶瓷主线牵引下,将文化内涵与创意产业链整合的过程。
陶瓷传统文化与陶瓷市场环境顺应时代不断发展,经文化创意与陶瓷产业融合后打造出更有价值的产业体系架构。
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辉煌灿烂,城市的开发路径与意义探究摘要:关键词:文旅融合;景德镇陶瓷文化;陶瓷文化创意产业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Significance of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in the New EraZhang Yangyang (Jingdezhen College)Abstract: Jingdezhen's ceramic culture has profound connotations.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modern 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and market system, and to enrich Jingdezhen's ceramic cultural pedigree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reative industri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further strengthen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innovate and inherit and develop Jingdezhen's local characteristic ceramic culture, conduct a PEST analysis on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public experience, market potential and other developments, propose the specific development for the integration path to interpret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Jingdezhen Cultural Tourism Experimental Zone.Keywords: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e; Ceramic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收稿日期:2023-07-162023·第3期 总第205期文旅发展坚持不断融入丰富的陶瓷文化创意,探寻陶瓷文创产业转型道路,打造世界瞩目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品牌,注入文创不竭生命动力。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es--A Case
Study of New York City
作者: 意娜[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版物刊名: 中原文化研究
页码: 67-7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期
主题词: 国际化大都市;纽约;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规划;文化艺术
摘要:全球国际化大都市在与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面临相似的状况。
以纽约市的文化创意发展为例,对标中国北京等大城市,可以分析出从政府层面出发扶持文化与艺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际化大都市在经济、社会方面都有所裨益。
但高房价、高生活成本、补贴不均、文化多样性难以兼顾等问题,也是全球国际化大都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纽约市近几年在各层面连续推出多个报告,并在2017年颁布"创造纽约"文化发展规划,试图缓解上述矛盾。
纽约市的措施虽不是可以直接照搬的完美样本,但给我们的城市文化管理提供了文化多样性、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启示。
《文化创意产业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分:2
适用专业:本科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学生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意义的认识,能够运用文化创意产业的一般原理与知识,并结合旅游知识进行文化创意思考和一定的基础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由文化创意与策划的定义、起源、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和文化需要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导入,理清文化产业各个环节——文化产业基本理论、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创意和策划的内涵,并重点对于旅游产业相关的休闲文化产业和会展产业的创意做了深入讲解。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1章文化产业概述
第一节文化概述
1、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文化的
第二节文化产业
1、文化产业的内涵
2、东西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
3、东西方文化产业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内涵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内涵,了解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特征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内涵。
2、简述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特征。
第2章文化创意产业
第一节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1、创意
2、文化产业创意
第二节文化产业创意的思维特点
1、文化产业创意的思维特点
2、文化产业创意的基本形式
3、文化产业创意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产业创意的内涵,文化产业创意的思维特点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创意的内涵,掌握文化产业创意的内涵,理解文化产业创意的思维特点
复习思考题:
1、文化产业创意的内涵是什么?
2、文化产业创意的思维具有哪些特点?
第3章文化产品的创意和策划
第一节文化产品的含义
2、文化产品的结构
3、文化产品的特点
第二节文化产品的设计导向
1、个性化导向
2、心理导向
3、灵活性导向
4、优势化导向
5、民族化导向
第三节文化产品包装的创意与策划
1、文化产品包装创意的要求
2、文化产品包装创意的要素
3、文化产品包装创意的原则
第四节文化产品组合的创意与策划
1、文化产品组合的创意与策划的要素
2、文化产品的组合形式
3、文化产品的组合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产品的设计导向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文化产品的设计导向,了解文化产品包装的创意与策划的原则,了解文化产品的组合形式
复习思考题:
1、文化产品的设计导向有哪些?
2、文化产品的组合形式有什么?
第4章文化品牌的创意和策划
第一节文化品牌的含义
1、品牌的含义
2、文化品牌的含义
第二节文化品牌的价值与功能
1、文化品牌的价值
第三节文化品牌的生命周期
1、文化品牌的孕育期
2、文化品牌的幼稚期
3、文化品牌的成长期
4、文化品牌的成熟期
5、文化品牌的衰退期
第四节文化品牌策划的途径与要求
1、文化品牌策划的途径
2、文化品牌策划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品牌的生命周期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文化品牌的含义,理解文化品牌的生命周期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文化品牌?
2、文化品牌的生命周期有哪几个阶段?
第5章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创意
第一节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含义
1、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定义
2、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功能
第二节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类型
1、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
2、传统渠道与垂直渠道
3、长流通渠道与短流通渠道
4、宽流通渠道与窄流通渠道
第三节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策略选择
1、影响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策划的因素
2、流通渠道的选择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影响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策划的因素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定义,了解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
类型,掌握影响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策划的因素。
复习思考题:
1、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类型有哪些?
2、简述影响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策划的因素。
第6章休闲文化产业的创意
第一节休闲文化产业创意的特点
1、休闲文化产业的含义
2、休闲文化产业的特点
3、休闲文化产业创意的本质——满足休闲者的内心需求
第二节休闲文化产业策划的原则
1、休闲文化产业创意的原则
2、休闲文化产业创意的方法
第三节文化旅游业的创意与策划
1、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2、文化旅游创意的实质
3、文化旅游创意的举隅
第四节演出娱乐业的创意与策划
1、演出娱乐业创意的特点
2、演出娱乐业创意的方法
3、演出娱乐业创意的举隅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旅游创意的方法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休闲文化产业的特点和本质,掌握文化旅游创意的几种方法。
复习思考题:
1、休闲文化产业的特点和本质是什么?
2、案例
第7章会展产业的创意
第一节会展产业概述
1、会展产业定义及其构成
2、中国会展业的发展
第二节会展创意的特点
1、会展产业创意的主要类型
2、会展产业创意的常用方法
3、经典案例
第三节会展策划的原则
1、会展活动的策划
2、会展活动策划的主要原则
第四节会展活动的策划
1、会议
2、会展
教学重点、难点:会展产业创意的常用方法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会展产业创意的主要类型,掌握会展产业创意的常用方法。
复习思考题:
1、会展产业创意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案例
五、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
[1] 严三九,王虎.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
[2] 夏学理.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3] 贺寿昌.创意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汤莉萍, 殷俊.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5] 胡惠林.文化产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六、其他补充说明及要求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增加感性认识和体验理解,用案例教学法逐步获得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
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属于考查课。
期末考核使用考试和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占50%的比例;采用百分制,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分别占总评成绩的10%、20%、70%。
执笔人:胡宁教研室主任: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