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水量平衡
- 格式:docx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阅读材料和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
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 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和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6)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
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第(1)题,我国西部地区主要为内流区域,但也有外流区域,所以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第(2)题,集雨工程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生产生活,对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有较大的影响。
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
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明确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
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知识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式⎩⎪⎨⎪⎧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存在(2)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
(3)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三种水循环的主要特点(1)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上内循环: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重点突破】(一)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1.水循环类型及环节(1)类型:A为陆地内循环,B为海陆间循环,C为海上内循环。
(2)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知识点二 河流补给及河流特征1.水体的相互关系(1)图2中左图表示丰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图2中右图表示枯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3)各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3.河流的特征(1)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含沙量、汛期、冰期、流速、水位等。
(2)水系特征包括: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河网密度、落差等。
知识点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1)分布特点与表现:(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不均衡。
2023地理微专题训练27 水量平衡一、单选题流域水平衡包括大气水平衡、地表水平衡两个方面,分别对应着两个抽象的水库,即“大气水库”和“地表水库”。
下图是某流域水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跨流域调水、蒸发、降水、水汽净输入B.水汽净输入、降水、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降水、蒸发、水汽净输入D.水汽净输入、蒸发、降水、跨流域调水2.关于流域水平衡说法正确的是A.南水北调减少了我国地表水库水量B.大气水库的水主要来源于植物蒸腾C.地表水库仅包括河流水和湖泊水D.植被的变化对流域水平衡有重要影响1.C根据图中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判断1为径流的输入,2为降水,3为蒸发,4为水汽的输入。
C与此判断最接近,C正确。
2.D南水北调影响了我国地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但对我国地表水库的总水量无影响,A错。
大气水库的水即有地表水蒸发、植被蒸腾,也有其他区域水汽的输入,B错。
地表水库应包括所有地表水资源,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湿地等,C错。
植被的变化可明显影响区域地表水下渗及植物的蒸腾量,会对流域水平衡产生重要影响,D错。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完成小题。
3.从图中可以判断,该地区()A.纬度越低,水平衡数值越大B.距海越近,水平衡数值越大C.海拔越低,水平衡数值越小D.赤道地区,位置越东,水平衡数值越小4.图中可以判断,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A.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C.年内降水均匀,水平衡数值小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5.图中a地区气候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年温和湿润,水平衡值为正值B.全年炎热干燥,水平衡值为负值C.全年炎热干燥,水平衡值为正值D.全年温和湿润,水平衡值为负值6.关于图中,b水域的盐度高于c水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b水温高于c,蒸发量大B.b水域封闭度低,外界海水漂来的盐份多C.b处在背风坡,蒸发量小D.b的周围是沙漠,飘来溶解的盐份多3.D 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以a区域为中心水平衡数值向四周递增,故ABC都错误。
2020 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水量平衡典型例题一: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回答问题。
(1)分析沿ac线水平衡的变化及原因。
( 6 分)(2)甲处水平衡值比同纬度地区少的原因是什么?(10分)(3)判断 A、B、C三处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主导因素。
(12 分)参考答案:(1)从a到 c 水平衡值先减小后增大。
(2分)原因:a处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1分)往北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减少。
(1 分)再往北走,主要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进一步减少;太阳辐射增强 ,蒸发量增大。
(1 分)到 c 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增加,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1分)(2)甲处西侧有山地高原,夏半年位于西南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背风坡 ,加上受离岸的索马里寒流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6分)冬半年东北信风来自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降水少,蒸发量大。
4分)(3)A 处:灌溉农业;(2分)主导因素:灌溉水源。
(2 分)B 处:畜牧业;(2 分)主导因素:草场茂盛。
(2 分)C 处:种植园农业;(2 分)主导因素:光热水充足。
(2 分)典型例题二:(2016·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水量平衡曲线(图中虚线)是根据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绘制而成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_________。
简述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
(2)试从气压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 B 海域盐度高的原因。
(3)简述A海域水量平衡值大的原因。
参考答案:(1)负相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反之盐度低。
(2)B 海域纬度较低 ,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A 海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蒸发较弱 ,水量支出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多锋面和气旋活动,降水量较大 ,水量收入多。
高考地理专题《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知识点汇总1.从发生领域、环节等理解水循环的概念2.结合水量平衡原理理解水循环原理的应用(1)水量平衡原理地球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循环运动,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对一个地区来说,有的时候降水量多,有的时候降水量少。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这就是水平衡原理。
原理:总收入=总支出。
(2)水量平衡原理的公式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外流区:降水量=蒸发量+外流径流量内流区:降水量=蒸发量注:如果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相重合,称为闭合流域;流域根据其中的河流最终是否入海可分为内流区(内流流域)和外流区(外流流域)。
(3)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解释“沼泽、旱涝、缺水、断流、盐碱化”等成因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①分别为降水、径流输入、蒸发、径流输出、下渗。
(4)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沼泽湿地的成因3.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削峰补枯);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①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①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①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①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2)负面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①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①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①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水量平衡典型例题一: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回答问题。
(1)分析沿ac线水平衡的变化及原因。
(6分)(2)甲处水平衡值比同纬度地区少的原因是什么?(10分)(3)判断A、B、C三处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主导因素。
(12分)参考答案:(1)从a到c水平衡值先减小后增大。
(2分)原因:a处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1分)往北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减少。
(1分)再往北走,主要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进一步减少;太阳辐射增强,蒸发量增大。
(1分)到c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增加,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1分)(2)甲处西侧有山地高原,夏半年位于西南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背风坡,加上受离岸的索马里寒流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6分)冬半年东北信风来自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降水少,蒸发量大。
4分)(3)A处:灌溉农业;(2分)主导因素:灌溉水源。
(2分)B处:畜牧业;(2分)主导因素:草场茂盛。
(2分)C处:种植园农业;(2分)主导因素:光热水充足。
(2分)典型例题二:(2016·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水量平衡曲线(图中虚线)是根据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绘制而成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_________。
简述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
(2)试从气压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B海域盐度高的原因。
(3)简述A海域水量平衡值大的原因。
参考答案:(1)负相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反之盐度低。
(2)B海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A海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量支出少;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锋面和气旋活动,降水量较大,水量收入多。
典型例题三:(2017·山东高二月考)图Ⅰ为我国东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图,图Ⅱ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的甲地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气温、降水和地下水位关系示意图,表为该小组对乙地某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地的年陆面蒸发量数值的范围_______。
根据图Ⅱ描述甲地1960年到1990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
(2)某中学地理研究性活动小组绘制的地下水位曲线图,右上图中曲线的一处出现错误,请指出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3)分析乙地某城市蒸发量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1)400500mm,气温上升,降水减少(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甲地的地下水水位变化曲线(水位应该为下降),自然原因:由于此时段该地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量减少,地下水补给水源不足;人为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大,地下水开采量增大,所以地下水位逐渐下降。
(3)城市的发展是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物和各种硬化铺装所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或外流量增多);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地表水补给量)减少。
典型例题四:(2019·广东高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植树造林和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高原坡面生态治理最主要的措施。
杨家沟和董庄沟两个小流域位置相邻,面积和降水量相近,中科院某研究团队从1954年开始,对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和董庄沟植被自然恢复进行了60多年对比观测研究。
目前,杨家沟已经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庄沟则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
下图是2016—2018年两个小流域径流量差异对比统计图。
(1)说明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
(2)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指出杨家沟小流域径流量大小,并解释其原因。
(3)比较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差异,并说明理由。
(4)若黄土高原推广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的生态治理经验,分析其对黄河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1)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径流对流域侵蚀作用小,水土流失水较少;董庄径流量较大,对流域侵蚀作用较大,水土流失较大。
(2)杨家沟小流域水量平衡: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相等,径流量(地表、地下径流)近乎为零。
原因:在降水方面,经过树冠截留、根系吸收作用,地表径流小;年降水量较小,降水仅维持森林生长需水要求,下渗作用较弱,地下径流近乎为零。
在蒸发方面: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主要通过森林蒸腾作用,水分大量损耗。
(3)水资源杨家沟小于董庄沟。
水资源径流量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水资源较小;董庄沟径流量较大,所以,水资源较杨家沟丰富。
(4)河流含沙量减少,引起黄河变清,黄河入海口三角洲从沉积转变为侵蚀;河流径流量近乎为零,黄河径流量减少,下游水资源短缺。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引起海水倒灌,近海地区盐碱化加剧。
典型例题五:(2013·福建高三月考)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37分)材料一某区域图及亚松森气候资料图材料二潘塔纳尔沼泽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一块湿地,位于巴拉圭盆地,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多个国家。
总面积达2420O 平方千米,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材料三巴西利亚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表材料四巴拉圭是地处南美洲内陆的一个发展中国家,2009年12月。
该国政府与世界第二大矿业集团——力拓集团加拿大铝业公司签署了在巴拉圭投资35亿美元的铝冶炼建设项目。
(1)指出图中50°经线以东区域的地形特征。
(6分)(2)说出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其成为世界最大湿地的原因。
(9分)(3)据表归纳巴西利亚城市径流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0分)(4)分析图中铝冶炼工业园区布局的有利区位条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12分)参考答案:(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
(6分) (2)规律:季节变化大(1分);雨季扩大,旱季缩小(2分)。
原因:盆地范围大,汇水面积大;地势低洼,容易积水;降雨量大,河网密集;水生植物丰富,涵养水源能力强(答对3点得6分)。
(3)特点:地表径流不断增加,地下径流不断减少;(4分) 原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绿地减少,(4分)导致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水蒸发量和植物蒸腾作用减小。
(2分) (4)条件:靠近水电站,电力充足;铝土矿丰富;廉价劳动力丰富;地租低;政府政策支持。
(答对4点得8分)影响: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湿地面积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工业“三废”污染环境。
(答对2点得4分)典型例题六:读我国水分盈亏时空变化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地理上用水分盈亏量来表示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
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量之差,当其大于0时,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其小于0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气候干旱;当其等于0时,表示水分收支平衡。
(1)我国年水分盈亏量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__________。
由此可以推测,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基本特征是由东南向西北__________。
(2)概述我国冬季水分盈亏状况,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3)分别概述珠江流域6、7月水分盈亏特点,并从东部雨带进退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递减递减(2)状况:我国冬季普遍表现为水分亏缺。
原因: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干冷的冬季风影响大,降水少,水分亏缺明显。
(3)6月中旬水分盈余量最大,这是因为夏季风影响下,5月到6上旬雨带主要位于珠江流域;7月水分盈余量下降,这是因为6月以后雨带北上,珠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少雨,水分盈余量显著下降。
典型例题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虚拟水指生产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
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
许多国家虚拟水的进出口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表现出来,每年全球商品中虚拟水的流动总量约达16 250亿m3。
约旦和以色列等一些干旱国家以虚拟水形式进口的水量已远远超过了其出口的虚拟水量。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虚拟水战略规划图。
(1)分析A、B两省区同属虚拟水平衡地域的原因。
(2)从虚拟水角度为C省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建议。
(3)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说明虚拟水流动的地理意义。
参考答案:(1)A省:水资少;人口少,生产、生活消费量少。
B省:水资多;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所需量大。
(2)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耗水产业的规模和数量;发展节水型产业;积极进口水密集型产品(高耗水产品):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水资的利用率;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利工程等。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水量平衡(3)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弥补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不足;在生产和贸易中,合理控制高水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