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梳理练习20北冥有鱼

2020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梳理练习20北冥有鱼

2020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梳理练习20北冥有鱼
2020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梳理练习20北冥有鱼

第 20 篇 北冥有鱼

《庄子》

知识盘点

一、易考实词梳理

1. 通假字

北冥有鱼

“ _______ ”同“ _______ ”,意思: _____

2. 古今异义

(1)怒.而飞

今义:愤怒、

今义:泛指海上运输

今义:高山湖泊名

今义:一种动物

上:

天:

古义: _______ (2)海.运.则将徙于南

冥 古义: ____ (3)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 _______ (4)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 _______

3.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

名词作形容词 南冥者,天池也 恼怒

(3)形容词作名词

志怪.者也 4. 重点实词

(1)其名为鲲.

(2)其翼若垂.天之

云 (3) 怪: ___________

鲲: ___________ 垂: ___________ 扶摇: _________

( 6)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____________

息: ___________

(7)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息: ___________

吹: ___________

(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苍苍: _________

正色: _________

( 9)亦若是.则已矣

是: ____________

二、一词多义全扫描

志怪.者也

绝多生怪.柏[F] (《三峡》) 技亦灵怪.矣哉[F] (《核舟记》) 三、探究设问 理○解○概○括○

1. 文章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 “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齐谐》者,志.怪者

也 (4)水.击.三千里 (5)抟.扶.摇.而上者九水击: ___

志: 击: ________ 抟:

【答案】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2.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答案】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击”“抟” 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有什么作用?【答案】借《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对鹏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

4.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统编课后思考探究改编)【答案】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写○作○技○巧○

1.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有何作用?

【答案】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在对大鹏进行赞美,而是为了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哪怕大如大鹏,它的腾飞也需要有所“凭借”。

2.作者是怎样描写大鹏这一形象的呢?【答案】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 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

3.本文善于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夸张来说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答

案】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鲲鹏身躯之大,想象奇特丰富,为下文大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需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做铺垫。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鹏的翅膀比作悬挂在天空的云,描摹出磅礴的气势和雄浑的景象。③“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出大鹏飞离北海时的壮观场面,意境壮阔雄浑。

金题演练

作者相关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 题。(共10 分)

(一)《北冥有鱼》全文

(二)任公子为大钩巨缁①,五十犗②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骛扬而奋鬐③,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④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⑤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⑥若鱼者。(节选自《庄子·外物》)

注:①缁(zī):黑色丝绳。②犗(ji è):阉割过的牛,指肥壮的牛。

③ 鬐(qí):鱼鳍。④侔(móu):相同,等同。⑤腊:做成腊肉。⑥厌:同“餍” ,吃饱。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北冥.有鱼冥: ___________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语段(一)写野马、尘埃的运动必须依靠气息,有什么作用?(2 分)

4.语段(一)(二)都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但其写作目的却不同。请简要分析。(3 分)

手法相关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 题。(共10 分)

(一)《北冥有鱼》全文

(二)甘戊①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②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③,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④,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⑤;干将⑥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节选自刘向《说苑卷》)注:①甘戊:战国秦武王时丞相。②间:缝隙,此处指河面很窄。③谨愿敦厚:谨慎老实,诚恳厚道。④骐骥騄駬:四种骏马的名称。⑤小狸:小野猫。⑥

干将:古代利剑的名称,这里泛指利剑。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3.语段(一)中“人视苍穹”如同“大鹏视下” ,意在说明什么问题?(2 分)

4.语段(一)(二)都运用了借物说理的方法,请具体分析两篇文章借助哪些事物,具体阐述了什么道理。(4 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20 篇北冥有鱼

知识盘点

一、1. 冥溟海

2. (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海水运动(3)天然形成的水池(4)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3. (1)飞(2)天然形成的(3)怪异的事物

4. (1)大鱼名(2)悬挂(3)记载(4)击水,拍打水面拍打(5)

A.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 天

C. 水.击.三千里

D.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海运:海上运输。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水击:击水,拍打水面扶摇:旋风。语。(2 分)

盘旋飞翔旋风(6)离开气息,这里指风(7)气息吹拂(8)湛蓝

真正的颜色(9)这样

二、怪异的事物奇形怪状神奇

金题演练

一、1. (1)同“溟”,海(2)盘旋飞翔(意思对即

小题 1 分,共2

可。一

分)

2.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两个“其” 1分,“正色” 1分,大意1分。共3分)

3.①“野马”“尘埃”这样极微小的事物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说明万物均有所凭借。②解释了大鹏为何要借助大风的力量才能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并飞向南海。(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 分)

4.语段(一):阐述“逍遥”的真正含义;(1 分)语段(二)是为了说明道理:有远志的人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大成;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得朝着既定的目标一直走下去,持之以恒,狠下功夫。(意思对即可。2 分)(共3 分)【参考译文】(二)任国公子做了个大鱼钩(并)系上粗大的黑色丝绳,用五十

头肥壮的牛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钓竿投向东海,每天都这样钓鱼,整整一

年一条鱼也没钓到。不久大鱼吞食鱼饵,牵着巨大的鱼钩,急速沉没海底,又迅

急地扬起鱼鳍腾身而起,掀起如山的白浪,海水剧烈震荡,吼声犹如鬼神,震惊

千里之外。任公子钓得这样一条大鱼,将它剖开制成鱼干,从制河以东,到苍梧

以北,没有谁不饱饱地吃上这条鱼。

二、1. A (2分)【解析】“海运”在这里的意思是“海水运动” 。

2. 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怒”“垂”

1 分,大意1 分。共

2 分)

3. 大鹏在几万里高空俯瞰下界,也如同下界人仰望天空,只见苍苍茫茫难辨其本

色。意在表明大鹏即使身在高空,也和下界人一样,视力受限。(意思对即可。

2 分)

4.语段(一):用大鹏凭借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野马”“尘埃” 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来说明万物都有所凭借,都有局限的道理。(2 分)语段(二):甘戊以千里马不能捕老鼠,和利剑干将不能砍木头的例子类比自己不会渡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应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共4 分)

【参考译文】(二)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船户说:“河面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又怎么能游说齐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人),可以侍奉君主,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骐骥騄駬这样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小野猫;干将这样锋利的好剑,闻名

下,工匠用来伐木,不如斧头。而现在在河中摇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游说

那些国君、国王,你就不如我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