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3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13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13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13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戴尔公司企业管理分析

戴尔公司企业管理分析 郑凯 (浙江科技学院轻工学院,杭州310023) 摘要 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通讯的迅猛发展,加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为IT 生产商向全球市场渗透提供了支持,越来越多的IT,ll造企业不断突破文化障碍打入全球市场,无论哪一个国家的消费者都被众多的品牌所包围,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各个IT生产企业在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渠道、促销、人员、服务、财务等各个方面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要更加深入化和精细化,博采众长。本文就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来分析戴尔公司的成功秘诀。 关键词:戴尔;企业管理;供应链;直销

浙江科技学院印刷企业管理结课论文

DELL ENYERPRISE MANAGEMENT ANALYSIS Zheng Kai (Light Achievement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 Abstract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ffic, communication, plus the ubiquity of the Internet for IT Producers to global market penetration provides support, more and more IT, ll enterprise continuously break through the cultural barriers made into the global market, no matter which countries by many consumers are surrounded by the brand, market competition as hot as ever. All I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 the design of the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production, the channel, promotion, personnel, service, financial, and other aspects of all-round competition. In this case,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o the more thorough, and fine, takes the best. This paper prod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marketing management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our aspects to analysis the secret of success in the dell. Key words:Dell;Business Management;supply chain;direct selling

浅谈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题目:浅谈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姓名:李焘 专业:物理学类 学号:20112200207

浅谈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从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处处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各种合成纤维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衣着面料;农业的增产提供了丰富的食品,改善了人民的食品结构;至于汽车、飞机的发明和普及带给人们交通的方便、快捷;医学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了平均寿命;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电灯、电话、家用电器的普及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些发展却离不开物理学…… 关键词:物理学科学技术关系 一、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现代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在物理学中每一项科学的发现都成为了新技术发明或生产 方法改进的基础。 在18世纪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生产时 代,蒸汽机的不断提高改进,物理 学中的热力学与机械力学是起着相 当重要的作用的。 19世纪中期开始,电力在生产技术 中日益发展起来了,这是与物理中 电磁学理论建立与应用分不开的。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诞生了近代物理,开创

了微电子技术的时代。半导体芯片,电子计算机等随之应运而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量子力学也就没有现代科技。 20世纪80年代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超导体的实际应用开辟了道路。磁悬浮列车等。80年代,我国高温超导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并重新排列原子或者原子团,使其具有人们希望的特性。纳米材料的应用现是一个新兴的又应用很广泛的前沿技术。秦始皇兵马俑的色彩防脱。 在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间物理,能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使人类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激光物理的进展使激光在制造业、医疗技术和国防工业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命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物理学。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是储存和传递生命信息的物质基础。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在卡文迪许(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的实验室成功地测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 物理学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实验既为物理学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了现代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打下了物质基础。

防灾科技学院2010-2011大学物理试卷及答案

━ ━ ━ ━ ━ ━ ━ ━ ━ 装 ━ ━ ━ ━ ━ ━ ━ 订 ━ ━ ━ ━ ━ ━ ━ 线 ━ ━ ━ ━ ━ ━ ━ ━ ━ 防灾科技学院 2010 ~ 2011学年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物理(下)试卷 (A) 使用班级 理工科各班 答题时间120分钟 (1201085.8-?=εC 2﹒N -1﹒m -2;70104-?=πμN ﹒A -2;346.6310h -=?J.s )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题 3 分,共24 分。) 1、关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D ) A 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B 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 C 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不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有电荷; D 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 2、半径为R 1的均匀带电球面1,带电量为Q 1,其外有一同心的半径为R 2的均匀带电球面2,带电量为Q 2,则离球心为r (R 1< r

关于现代物理学在科技中的应用

现代物理学在航天技术中的应用 我国航天技术持续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以及空间探测奠定坚实的基础。空间的物理学研究将不仅带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而且将引领我国航天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效促进空间科学与航天科技水平的协调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利用“神舟”号飞船和返回式卫星,在空间材料和流体物理以及空间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根据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利用返回式卫是进行微重力科学实验,同时探讨进行引力理论验证的专星方案。空间的物理学研究涉及空间基础物理、微重力流体物体、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生物技术等学科领域。空间基础物理涉及当今物理学的许多前沿的重大基础问题,在科学上极为重要,在我国还是薄弱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应该适时地安排引力理论家验证的专星研究。一、空间引力实验与引力波探测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检验现有引力理论的假设和预言、寻找新的相互作用和引力波探测将为认识引力规律和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提供实验依据。加强空间引力实验和空间天文观测对于我国在空间基础科学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和发展高新空间技术具有重要牵引意义。与会专家认为应开展如下研究工作: 1、空间等效原理实验检验(TEPO); 2、空间微米作用程下非牛顿引力实验检验(TISS); 3、激光天文动力学空间计划(ASTROD); 4、空间引力波探测。 二、空间的冷原子物理和原子钟研究 冷原子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当代物理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为探索宏观尺度上物质的量子性质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介质。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同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此外,高准确度的时间频率标准是精密测量和探索研究基本物理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在应用技术上均占有是十分重要的地位。微波原子钟与光钟在空间物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可以改进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而且在深空跟踪和星座定位等深空科学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突破地面实验的温度极限和空间尺度,增加测量时间,以便进行更高精度的测量和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冷原子物理实验是非常必要的。专家建议开展如下研究工作: 1、空间实验室中的物质波及其相干性研究; 2、微重力条件下用冷原子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探索物理极限; 3、空间超高精度微波原子钟; 4、空间高精度光钟。 三、微重力流体物理 微重力流体物理是微重力科学的重要领域,它是微重力应用和工程的基础,人类空间探索过程中的许多难题的解决需要借助于流体物理的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微重力环境为研究新力学体系内的运动规律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诸如非浮力的自然对流,多尺

Java 课程设计结题报告

浙江科技学院 程序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一年六月七日设计日期自2011年4月8日至2011年6月7日

目录 1 前言 (1) 2设计内容 (2) 2.1系统设计 (2) 2.1.1需求分析 (2) 2.1.2系统功能模块 (2) 2.1.3功能设计 (3) 2.2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 2.2.1数据库需求分析 (4) 2.2.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 2.3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2.2.1登录界面(Login) (5) 2.2.2主界面(MainWindow) (6) 2.2.3 密码修改界面(Mima) (10) 2.2.4密码修改数据库链接(MimaConnect) (11) 2.2.5读者种类界面(ZhongleiReader) (12) 2.2.6读者种类数据库链接(ZhongleiReader) (16) 2.2.7读者基本信息(ReaderInformation) (17) 2.2.8查询报表界面(ShowRecord) (17) 2.2.9图片欣赏界面(Haha) (18) 2.2.10图书登记管理界面(Booktable) (19) 2.2.11关于界面(Massage) (19) 2.4数据库配置 (19) 3设计总结与体会 (20) 4 参考文献 (21)

1 前言 2010年为期3星期的时间,我在浙江科技学院第一次做课程设计,由于之前没有实际项目开发的经验,先是阅读了很多JAVA方面的书籍,其中以SWING 编程为主,然后结合理论知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基于JAVA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 通过上次的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获得了不少的编程经验,使我在编程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我对项目开发也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在此次工程实习中我主要完成的工作是:在JDK6.0环境下用JAVA 语言以及Access 2003完成图书管理系统。从需求分析开始,按照软件工程的整个流程一步步的做下来,最终完成整个软件的设计。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考点一、科学和技术的概念 一、科学的基本概念 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 2、其次,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3、第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科学不仅是知识生产活动和知识体系,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掌握、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二、技术的基本概念 1、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的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建筑技术等; 2、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概念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回答"怎么做"的问题。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表现在: A、现代科学是高技术之母,是技术的先导和发源地,科学为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作好了各种知识准备。 B、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探索手段,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应用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A、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

奖学金汇总名单 -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首页

优生、优干,校级奖学金汇总名单 优秀研究生干部: 卢忠文张江云刘操张伟贾婷婷匡芳光张树芝王颖邵达 周冰王广妮罗杰斯李爽李瑞 优秀研究生: 连校许曾阳阳李艳红贾婷婷李慧芳田芳高静胡蜂王潇 郝新彦张婷婷田晓峰李霞艾娟娟李艳芳王振华姜晓旭赵林娜 陈善俊陈冠宇苑晓丽金星星康书英张伟钟明敏孙化冬张宝玲 张树芝岳顺利何建红李敏周宇璐刘乐乐郭静华王丽艳朱博 马奔原罗迪迪卢鹏 优秀本科生干部: 侯谷钟席红席薇胡家宁叶从利李林蔚熊雄谢晋杰高树超 贾亚军董文龙成达孙洪淼郭晓伟张代琪任攀邱疆冬陈强 陈政维彭杰郑玉杰陈敏冉健牟茂淋周艳波陈俊毅袁若鑫 刘沛波李江陵戴萌曦周银强钟伟康曾熙肖克雅杨子萱李漱阳 张丹青赵昊立隗彦龙吴炳智雍阳朱鑫波乔鹏飞刘文宗陈行义 黄盛代江浩勾春洋黎刚李雨龙张红帆鲁旭耀张博梁杉 优秀本科生: 陈川王昌言张礼戴深宇史超群王嘉琪张驰甘娉娉孙琦 陈辰刘丰梁娜李丽丽范海民余刘玉陶龙春肖炼杨正海 杨雪詹静糠石广石茂林李俊史瑶孙海艳张梦欣何玥 董自强欧贤金张青华张双张书源赵欣欣郭建顾明亮栗宇航 熊一玉张晨辉高强胡燕青冯杰姚欢宋锐男熊放曾瑞雪 王紫东安康张冰馨王婧刘炳奇文聪聪马菁露吴潇万波 周昀婷张灿胡小琼滕蛟龙寇晨欢林钰晖刘慧颖徐强杨倩 黄彦蒋炜光杨丽桃饶金威陶佳玮薛繁响孙旭飞万东阳王逸然 周波王亚魏亚军王玲王莉岑张亭亭伍滔蓝汪伟陈媚 陈太斌赵福相许珍张红凯米宇豪刘文渊徐源任培培 优秀毕业生 杨文杨倩徐强马培森刘慧颖万东阳薛繁响曹聃赵昊立 张骥杨丽桃黄彦薛兵严荣燊魏亚军陈行义王玲王莉岑 张亭亭陈媚杜虓许珍张红帆米宇豪王凤龙张红凯徐源 刘文渊 优秀毕业生干部 李漱阳张丹青王子昊乔鹏飞邱龙毅朱鑫波张标吴炳智李亮 胡德鹏黄盛勾春洋陈立永赵福相梁杉任培培 综合一等奖学金

防灾科技学院《数据库原理》练习参考

一、 选择题 二、填空题 1. 物理__ 2. __实体完整性规则___ 3. 概念结构设计_、_逻辑结构设计__ 4. 聚簇/聚集__ 5. _ALTER TABLE _, DROP TABLE_。 6. _SP_ADDTYPE_。 7. _SELECT _SET_ 8. 隔离性、 一致性 9. _打开游标__、_提取数据行__ 10. _重做/REDO 三、 计算题 1. 设有关系R 和S(如下表)。计算R S ,σ A=C (R ×S ) S : 答案: R S …………2分(写错不得分) σ A=C (R ×S ) (2) 分(写错不得分) 2. 设有关系R 和S 如下,写出R ÷S 计算结果(请写出求解步骤)。 R : S : 四、程序设计题 设有一教学管理数据库(JXGL),包括学生、课程、成绩和图书4个关系表。学生:S(sno, sname, sex),包括 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性别;课程:C(cno, cname, credit, bno),包括属性分别为课程号、课程名、学分、选用教材编号;成绩:SC(sno, cno, grade),包括属性分别为学号、课程号、成绩;图书:BOOK(bno, bname, author, bpc, price),包括属性分别为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

1. 用关系代数表示:查询选修了课程名为“大学物理”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答案一:πsno (σcname='大学物理'(C SC π sno ,sname (S ) 答案二:π sno,sname (σcname=' 大学物理 ' C ) 2. 用SQL 表示:创建一个名为JXGL 的数据库,主数据库文件逻辑名称为jxgl_data ,物理名称为 E:\jxgl_data.mdf ,数据文件初始大小为20MB ,最大值为1000MB ,数据文件大小以10MB 增量增加;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jxgl_log ,物理名称为E:\ jxgl_log.ldf ,日志文件初始大小为2MB ,最大值500MB ,日志文件大小以10%的增量增加。 答案: CREATE DATABASE JXGL ON PRIMARY ( NAME = jxgl_data, FILENAME = 'E :\jxgl_data.mdf ', SIZE = 20MB, MAXSIZE = 1000MB, FILEGROWTH = 10MB) LOG ON ( NAME = jxgl_log, FILENAME = 'E :\jxgl_log.ldf', SIZE = 2MB, MAXSIZE = 500MB, FILEGROWTH = 10%) GO 3. 用SQL 表示:创建SC 表,并设置相应的主键和外键(若存在外键)。 答案:USE JXGL GO CREATE TABLE SC ( sno char(10), cno char(10), grade int, PRIMARY KEY (sno,cno), 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sno), 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S C(cno) ) 4. 用SQL 表示:创建规则创建一个规则PRICE_RULE ,PRICE_RULE 的值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500,并 绑定到表BOOK 表的price 列)。 答案: USE JXGL GO CREATE RULE PRICE_RULE AS @pri>=0 and @pri<=500 GO

2018年浙江科技学院各院系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板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基于人工智能的快论文排版系统研究 作者姓名快论文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计算机 所在二级学院计算机学院 提交日期2017年4 月30日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Master Degree Research on Kuai65 Typesetting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didate:*** Advisor:*** Zhejia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China Apr.2017

浙江科技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浙江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浙江科技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

防灾科技学院大学物理14-15下册答案

防灾科技学院大学物理14-15下册答案 [习题解答] 11-7 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0.50 T的匀强磁场中,有一长度为l = 1.5 m的导体棒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如图11-11所示。如果让此导体棒以既垂直于自身的长度又垂直于磁场的速度v向右运动,则在导体棒中将产生动生电动势。若棒的运动速率v = 4.0 m?s-1 ,试求: (1)导体棒内的非静电性电场K; (2)导体棒内的静电场E; (3)导体棒内的动生电动势ε的大小和方向; 图11-11 (4)导体棒两端的电势差。 解 (1)根据动生电动势的表达式 , 由于()的方向沿棒向上,所以上式的积分可取沿棒向上的方向,也就是d l的方向取沿棒向上的方向。于是可得 . 另外,动生电动势可以用非静电性电场表示为

. 以上两式联立可解得导体棒内的非静电性电场,为 , 方向沿棒由下向上。 (2)在不形成电流的情况下,导体棒内的静电场与非静电性电场相平衡,即 , 所以,E的方向沿棒由上向下,大小为 . (3)上面已经得到 , 方向沿棒由下向上。 (4)上述导体棒就相当一个外电路不通的电源,所以导体棒两端的电势差就等于棒的动生电动势,即 , 棒的上端为正,下端为负。 图11-12

11-8如图11-12所表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导体回路ABCD,其边AB可以滑动。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 0.5 T,电阻为R = 0.2 Ω,AB边长为l = 0.5 m,AB边向右平移的速率为v = 4 m?s-1 ,求: (1)作用于AB边上的外力; (2)外力所消耗的功率; (3)感应电流消耗在电阻R上的功率。 解 (1)当将AB向右拉动时,AB中会有电流通过,流向为从B到A。AB中一旦出现电流,就将受到安培力F的作用,安培力的方向为由右向左。所以,要使AB向右移动,必须对AB施加由左向右的力的作用,这就是外力F外。 在被拉动时,AB中产生的动生电动势为 , 电流为 . AB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 安培力的方向为由右向左。外力的大小为 , 外力的方向为由左向右。 (2)外力所消耗的功率为

最新浅谈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浅谈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高一(13)班李倩 在目前的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从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处处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各种合成纤维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衣着面料;农业的增产提供了丰富的食品,改善了人民的食品结构;至于汽车、飞机的发明和普及带给人们交通的方便、快捷;医学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了平均寿命;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电灯、电话、家用电器的普及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些发展却离不开物理学…… 物理学作为严格的、定量的自然科学带头学科,一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展望将来亦是如此。现代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在物理学中每一项科学的发现都成为了新技术发明或生产方法改进的基础。首先,物理学定律是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的,使人们在技术上运用这些定律成为可能;第二,物理学有许多预言和结论,为开发新技术指明了方向;第三,新技术的发明,改进和传统技术的根本改造,无论是原理或工艺,也无论是试验或应用,都直接与物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没有物理基本定律与原理的指导,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就不可能有现代生产技术的大发展。 在18世纪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生产时代,蒸汽机的不断提高改进,物理学中的热力学与机械力学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 1866年,西门子发明电机,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电力在生产技术中日益发展起来了。这样的成功与物理中电磁学理论的建立与应用是密不可分的。。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诞生了近代物理,开创了微电子技术的时代。半导体芯片,电子计算机等随之应运而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量子力学也就没有现代科技。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器诞生。激光物理的进展为激光在制造业、医疗科技和国防工业中的应用打开了大门。 20世纪80年代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超导体的实际应用开辟了道路。磁悬浮列车等。80年代,我国高温超导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并重新排列原子或者原子团,使其具有人们希望的特性。纳米材料的应用现是一个新兴的又应用很广泛的前沿技术。秦始皇兵马俑的色彩防脱。 在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间物理,能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使人类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激光物理的进展使激光在制造业、医疗技术和国防工业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命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物理学。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是储存和传递生命信息的物质基础。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在卡文迪许(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的实验室成功地测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信息显示与光电子技术专业2011年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培养适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培养能够适应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显示技术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广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工程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显示和发光器件的原理、微纳加工工艺技术、器件特性表征与检测技术、显示系统设计和制造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平板显示相关工程技术的实践训练,将具备从事光电显示器件、系统集成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信息显示领域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为学制四年大学本科专业。要求学生完成所有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并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心为社会服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2.掌握完善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所学专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具有较强的汲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能运用一种外国语以上较熟练阅读所学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3.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表中实践教学包括军事训练、公益劳动、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就业指导、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的非课内学时。教学生产实习一周,毕业论文十二周。 五、专业核心课程:按培养要求列出专业课程10门左右。

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实验报告4-SQL语言(3)

浙江科技学院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B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物流工程102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11月9 日

一、实验项目名称 SQL语言(3)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一)实验目的 了解SQL语言(视图的建立与查询)。 (二)实验要求 根据学生表Student (Sno, Sname, Ssex, Sage, Sdept)、课程表Course (Cno, Cname, Cpno, Ccredit)、选课表SC (Sno, Cno, Grade)、教师表Teacher(Tno, Tname, Tsex, Tbirthday, Tdept, Tzc)。实现视图的建立与查询。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 (一)实验内容 使用SQL语言表来完成视图的建立与查询等。 任务如下: (1)建立教师讲课的视图V1(把没上课的教师也罗列出来,用左连接实现,要求包括工号、教师姓名、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字段)。 (2)查询视图V1的全部信息。 (3)建立每个学生选课的总分与平均分视图V2(要求包括学号、学生姓名、总分、平均分字段)。 (4)查询视图V2的全部信息。 (5)建立选修了“数学”这门课的视图V3(要求包括学号、学生姓名、课程名字段)。 (6)查询视图V3的全部信息。 (7)建立最高分的视图V4(要求包括学号、学生姓名、课程名、最高分字段)。 (8)查询视图V4的全部信息。 (9)建立所有学生的课程编号为“1”和“2”的成绩视图V5,且需要显示学号、学生姓名、课程名、成绩字段。 (10)查询视图V5的全部信息。 (11)建立课程编号为“1”和“2”的平均成绩视图V6,且需要显示课程号、课程名、平均成绩字段。 (12)查询视图V6的全部信息。 (13)建立每一门课程的及格人数视图V7,且需要显示课程号、及格人数字段。 (14)查询视图V7的全部信息。 (15)建立出生年月为1~6月份的教师视图V8,且需要显示工号、教师姓名、出生年月 (16)查询视图V8的全部信息。 (17)建立成绩平均分在86分及以上的视图V9,且需要显示学号、姓名、平均分 (18)查询视图V9的全部信息。

浅谈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浅谈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在目前的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从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处处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各种合成纤维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衣着面料;农业的增产提供了丰富的食品,改善了人民的食品结构;至于汽车、飞机的发明和普及带给人们交通的方便、快捷;医学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了平均寿命;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电灯、电话、家用电器的普及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些发展却离不开物理学…… 物理学作为严格的、定量的自然科学带头学科,一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展望将来亦是如此。现代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在物理学中每一项科学的发现都成为了新技术发明或生产方法改进的基础。首先,物理学定律是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的,使人们在技术上运用这些定律成为可能;第二,物理学有许多预言和结论,为开发新技术指明了方向;第三,新技术的发明,改进和传统技术的根本改造,无论是原理或工艺,也无论是试验或应用,都直接与物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没有物理基本定律与原理的指导,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就不可能有现代生产技术的大发展。 在18世纪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生产时代,蒸汽机的不断提高改进,物理学中的热力学与机械力学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 1866年,西门子发明电机,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电力在生产技术中日益发展起来了。这样的成功与物理中电磁学理论的建立与应用是密不可分的。。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诞生了近代物理,开创了微电子技术的时代。半导体芯片,电子计算机等随之应运而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量子力学也就没有现代科技。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器诞生。激光物理的进展为激光在制造业、医疗科技和国防工业中的应用打开了大门。 20世纪80年代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超导体的实际应用开辟了道路。磁悬浮列车等。80年代,我国高温超导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并重新排列原子或者原子团,使其具有人们希望的特性。纳米材料的应用现是一个新兴的又应用很广泛的前沿技术。秦始皇兵马俑的色彩防脱。 在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间物理,能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使人类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激光物理的进展使激光在制造业、医疗技术和国防工业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命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物理学。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是储存和传递生命信息的物质基础。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在卡文迪许(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的实验室成功地测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

防灾科技学院计算机网期末试卷2013

━━━━━━━━━装━━━━━━━订━━━━━━━线━━━━━━━━━2012 ~ 201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计算机网络》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交换机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参考模型的( )。 A.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B.网络层和传输层 C.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和网络层 2.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将MAC地址解析为IP地址 B.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C.将主机域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域名 3. TCP协议将()作为拥塞的衡量手段。 A.线路故障 B.分组正常传输 C.缓冲区空闲 D.分组丢失 4. 无线网局域网使用的标准是()。 A.802.11 B.802.15 C.802.16 D.802.20 5. 在Internet上浏览信息时,WWW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A.IP B.HTTP C.FTP D.TELNET 6. 从应用层协议分析的角度看,WWW服务的第1步操作是完成对WWW服务器的()。 A.地址解析 B.传输连接建立 C.域名解析 D.会话连接建立 7.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SYN=1,seq=11220)TCP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段可能是()。 A.SYN=0,ACK=0,seq=11221,ack=11221 B.SYN=1,ACK=1,seq=11220,ack=11220 C.SYN=1,ACK=1,seq=11221,ack=11221 D.SYN=0,ACK=0,seq=11220,ack=11220 8. 某拓朴结构如下图所示,路由器R1只有到达子网192.168.1.0/24的路由。为使R1可以将IP分组正确地路由到图中所有子网,则在R1中需要增加的一条路由(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是( )。 A.192.168.2.0 255.255.255.128 192.168.1.1 B.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 C.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1 D.192.168.2.0 255.255.255.128 192.168.1.2 9. 为了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措施,其中治本的是()。 A.划分子网 B.采用无类别编址CIDR C.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方法 D.采用IPV6 10. 下列情况需要启动ARP请求的早()。 A.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没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B.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已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C.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没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D.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已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防灾科技学院 2009 ~ 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卷(B)使用班级2009级本科班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代的变革,各代主要是基于( A )的变革。 A.处理器芯片 B.操作系统 C.存储器 D.输入/输出系统 2.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3.将八进制数2256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应该是( C )。 A. 3AF B. 4AF C. 4AE D. 2CD 4.存取周期最短的存储器是( B )。 A.内存 B. Cache C.硬盘 D.光盘 5.下面操作系统中,( D )不是网络操作系统。 A. Unix B. Windows2000 C. Linux D. MS-DOS 6.下面属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是( D)。 A.网卡、显示器、驱动和软驱 B.主机、外设、操作系统和存储器 C.IE浏览器、打印机、显示器 D.光盘、显示器、鼠标和硬盘 7.在ISO/OSI的七层模型中,负责路由选择,使发送的分组能按其目的地址正确到达目的站的层次是( C )。 A. 会话层 B. 表示层 C.网络层 D. 物理层 8.内存储器的基本存储单位是( B )。 A.bit B.Byte C.Word D.字符 9.与十六进制数AF等值的十进制数是( A )。 A.175 B.176 C.171 D.188 10.协议( C )是在Internet上各种网络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相互之间进行通信的基础。 A. CSMA/CD B.SPX/IPX C. TCP/IP D.FTP 11.工作中突然断电,则( B )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再次通电后也不能恢复。 A.ROM B.RAM C.硬盘 D.光盘 12.以下软件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C )。 A.Flash B.Microsoft Office C. Linux D.PhotoShop 13.以下哪一项不是用来衡量CPU性能的指标( D )。 A.缓存的容量和速率 B.字长 C.时钟频率 D.品牌 14.数据库具有最小的( A ) A.冗余度 B.存储量 C.完整性 D.有效性 15.Access数据表中,每一列称为一个( B )。 A.记录 B.属性 C.元组 D.关系 16.通常所说的2G优盘,这里的2G指的是( A )。 A. 磁盘容量 B. 厂商代号 C. 商标号 D. 磁盘流水编号 17.关于电子邮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发送电子邮件需要E-mail软件支持 B. 收件人必须有自己的邮政编码 C. 发件人必须有自己的E-mail账号 D.必须知道收件人的E-mail地址 18.在关系数据模型中,一张表就是一个( C )。 A.元组 B.属性 C.关系 D.记录 19.多媒体数据数据压缩编码方法是( D )。 A.有损压缩 B.无损压缩 C.快速压缩 D.A和B 20.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 D )。 A.互不相关的B.长度可变的C.互相关联的D.不可分解的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诞生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诞生、特征和影响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诞生 (一)20世纪的科学革命 1.现代科学革命产生的背景:到19世纪,机械决定论和还原论仍然影响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它已经根深蒂固地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甚至人类的文化方面。人们在研究复杂事物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从实体上进行还原的方法,“试图在所有复杂的现象中找到共同具有的物质实体(如原子),将其作为差异性的共同基础。”爱因斯但指出:“从希腊哲学到现代物理的整个科学史中,不断有人力图把表面上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基本观念和关系。”近代科学在诸如力的分解、元素的离解,生物的解剖等方面取得的成功,使人们坚信“机械分割”的思想是无往不胜的,并试图把这种方法推广到对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上。机械还原论者坚信,任何复杂的运动形式,都可以最终分解为机械的或力学的运动形式。尽管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取得的某些成就已经部分地揭露了机械决定论和机械还原论的局限性,但是要动摇和突破这种规范是不容易的,因为它们是构成近代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恩格斯说:“把自然界分解成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性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以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大厦已经峻工,人们在对这幢雄伟大厦表示赞叹之余,又多少流露出满足和无所作为的情绪。著名的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G.R.Kirchhoff)表示:“物理学将无所作为了,至多只能在已知规律的公式的小数点后加上几个数字罢了”。英国大物理学家W.汤姆逊在刚跨入20世纪的第一天的《元旦献辞》中也说:“在已经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 W?汤姆逊在对科学大厦赞叹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在物理学晴朗的天空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这两朵乌云是什么?为什么它们会引起这位著名物理学家深深的忧虑呢?物理学进入19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系列令人困惑的现象,经典理论对此显得无能为力。其中现象之一,就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188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化学家莫雷利用光学干涉仪进行了一项搜索“以太风”的著名实验来测量所谓的“以太漂移”。“以太”是根据牛顿经典力学观点所设想的用来传播光的介质,经典力学认为以太充满整个宇宙空间,而且是静止不动的。在牛顿力学中,任何机械运动都是相对于一个参考系进行的。地球相对太阳运动,必然能测得所谓的“以太飘移速度”(即地球和以太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迈克尔逊和莫雷经过不懈努力,昼夜不停地观察了五天,试验的精密度达到四十亿分之一,也没有找到“以太风”或地球相对于“以太”漂移的运动迹象,于1887年12月宣布实验测得以太“漂移速度”为零的结果。这一否定性的实验结果说明地球和以太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这就是物理学史上有名的“零结果”,人们曾试图从各个角度对此作出说明,但都难以自圆其说。看来,人们原先对光传播所构想的物理图象是不正确的,使许多持有光是以太波动观点的物理学家大失所望。这一现象被称之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飘浮在物理学上空的一朵乌云。另一朵乌云与绝对黑体辐射的实验有关。热辐射是普遍的自然现象,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其量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出来。由于绝对黑体在受光照达到热平衡时将会把能量全部以热辐射的形式发送出去,黑体的热辐射要比相同温度下其他任何物体的热辐射强,所以黑体是研究热辐射的理想模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来揭示热辐射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德国物理学家维恩(w?wien)发现随着辐射体温度的升高,辐射的峰值会向短波方向移动,即所谓的“位移定律”。1896年,他依据热力学,用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找到了“维恩公式”,用以说明黑体辐射谱。发现这个公式在短波段(高频辐射部分)同实验吻合,但在长波段(低频辐射部分)却系统地低于实验值。以后,英国物理学家瑞利(Lord Rayleign)根据经典统计物理学推出另一公式,它在长波段(低频辐射部分)与实验相符合,但在短波段(高频辐射部分——紫外光区)完全不能适用。按公式计算的预测值,在紫外一端辐射应趋向无穷大,而实验数据的结果却趋于零。这显然是荒谬的。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在这里陷入困境和危机。这就是有名的“紫外灾难”。“紫外实验”成为飘浮在物理学上空的又一朵乌云。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凯尔芬勋爵在1900年的讲演中把这两大疑难称之为经典物理学天空中的两朵乌云。他说:“动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都是运动的方式,现在这一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被两朵乌云遮蔽的黯然失色了。实际上,当时物理学天空并非只有两朵乌云,例如被称之为19 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即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对放射性元素的发现,以及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对电子的发现,都是对经典物理学理论的极大冲击:X射线可以穿透物体,说明“不可入性”不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传统观念认为物质是不可入的;放射性辐射表明化学元素会蜕变为其他元素;发现比原子更小的电子,说明原子并非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实体。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由此而发生了根本动摇,面对一系列无法纳入旧理论框架的新事实,一些物理学家感到惊恐万分,他们惊呼:“物理学的危机来临了”“科学破产了”。他们在牛顿力学体系与一些实验发生明显矛盾时,依然坚持牛顿力学必定正确的观点,从而在物理学界造成更大的思想混乱。然而在当时著名的科学家中,也不乏有远见卓识者,如法国科学家彭加勒(H.poincare),他认为,物理学理论与试验事实出现矛盾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它预示着一种行将到来的变革,是物理学进入新阶段的前兆,他指出:要摆脱危机,就要在新实验事实基础上重新改造物理学。可惜的是,他没有跳出旧理论的框架,尽管他的电子动力学在数学形式和实验预言与以后爱因斯但的狭义相对论等价,但在物理解释上却大相径庭,他那富丽堂皇的理论,不过是经典物理学最后的宏伟建筑物而已。19世纪末的三大发现,使人类的认识第一次深入到了原子内部,彻底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的传统物理学观念。以太漂移实验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研究中的“紫外灾难”,使经典物理学陷入不可克服的矛盾,成为推动这一时期科学发展的重要机制。 2.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产生 物理学危机是物理学革命的前夜,经典物理学天空上的乌云倾刻化为狂风暴雨,冲击和洗刷着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世纪之交,1900年量子理论的提出和1905年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是现代物理学革命的重要标志。量子论的提出者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1894年,他从研究黑体辐射问题开始,从维恩推出的有关黑体辐射能量密度的半经验公式得到启示,把电磁学方法和热力学中熵的概念结合起来,得到电磁熵的定义式。1900年10月,他经过不懈努力,应用娴熟的数学技巧,借助内插法,得到了一个与黑体辐射实验无论在短波段或长波段都吻合得非常好的新的辐射公式。在导出这个公式时,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和“经典物理学关于能量过程必定是连续的”结论截然相反的假说,即能量的交换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进行的,能量的交换只能是hv的整倍数。h是普朗克常数,V是组成黑体的带电谐振子的频率,hv为能量交换的最小单位。称为“能量子”。1900年12月14比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他的这一工作。从能量子假说出发,普朗克成功地解释了他自己提出的辐射公式,解决了“紫外灾难”的问题。量子论的诞生,是对经典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它把经典物理学中一切因果关系都是在连续的基础上所建立的物理思想方法彻底地变革了。尽管在当时的物理学界对这一假说的反应冷淡,但在爱因斯坦、玻尔等科学家的推动下,量子理论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举世公认的科学理论。到20世纪30年代,经过德布罗意、薛定愕、海森伯、玻恩、狄拉克以及泡利等青年物理学家的努力,形成了量子力学的完整体系。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继相对论之后对古典物理学的又一次严重冲击。它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只承认连续性和机械力学决定论的经典观念,揭示了连续与间断统一的自然观,揭示了自然规律的客观统一性,为各门科学的量子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的第五年,即1905年的夏天,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完成了一篇名为《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这篇论文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爱因斯坦在这篇论文中,针对经典物理学同新的实验事实之间的矛盾,批判了牛顿力学的超距作用观点,坚持电动力学中电磁场的近距作用观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