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情诗《八至》阅读
- 格式:docx
- 大小:38.74 KB
- 文档页数:3
意境唯美的古诗词意境唯美的古诗词梦里,谁的`玉笛悱恻缠绵,谁的歌声悠扬婉转?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意境唯美的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白海棠(红楼梦)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画堂春(纳兰容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字诗(陈沆)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七绝黄昏雨落一池秋,晚来风向万古愁。
不厌浮生唯是梦,缘求半世但无俦。
一颦一笑一伤悲,一生痴迷一世醉。
一磋一叹一轮回,一寸相思一寸灰。
功名万里赋予谁,去年秋江水,醉卧不识今夜愁,哀筝惹泪落,谁劝我千杯?往事难追战马肥,胡笳送君归,修道心事无人猜,青云羡慕鸟,尊前图一醉。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八至(李治)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雁丘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喑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解连环 (周邦彦)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世间最美的情郎,雪域最大的王《仓央嘉措》诗词大全集六世达赖喇嘛,民歌诗人仓央嘉措仓央嘉措(藏文: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ཚ,1683年3月1日-1706年11月15日),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
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六世达赖喇嘛,中国西藏达赖喇嘛。
1697年被第巴·桑杰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举行坐床典礼。
之后,成为争权夺利牺牲品,开始流浪生活。
代表作品《问佛》、《仓央嘉措诗》等。
早年时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门隅达旺纳拉山下的宇松地区邬坚岭一信奉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
仓央嘉措的本籍是门巴族。
仓央嘉措是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原名计美多吉协加衮钦,自幼随母亲劳动。
但是早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二十五日的时候,在刚刚重建竣工的布达拉宫里,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圆寂,他的亲信弟子桑杰嘉措,为了继续利用五世达赖的权威掌管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事务,秘不发丧,向外界宣布,达赖喇嘛已“入定”,进行无限期的修行,静居高阁,不见来人,一切事务均由“第巴”负责处理。
在藏语里,第巴的意思是由达赖任命、管理卫藏行政事务的最高官员,俗称“藏王”,当时的第巴就是桑杰嘉措。
桑杰嘉措一面欺瞒僧侣民众和康熙皇帝,一面迅速派人到民间寻找转世灵童,这样,日后一旦真相败露,也能马上迎六世达赖入宫。
《八则》原文及译文赏析《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试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思而不学则殆殆:()(2)学而不厌厌:()(3)不愤不启不愤不启:()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C.必有我师焉不可亵玩焉D.有朋自远方来自三峡七百里中3.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4.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
5.用原文填空。
(1)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
”(2)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
6.相关内容链接。
(1)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③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参考答案】1.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满足、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够。
2.B3.A4.聪明并且勤奋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人们称他为“文”啊。
5.用原文填空。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②略。
6.(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2.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3.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4.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5.江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6.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
7.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8.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9.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0.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11.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12.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13.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14.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5.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6.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7.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8.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9.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20.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1.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2.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23.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24.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5.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一年。
26.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27.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与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
28.下一世的情歌、把词交由你填、看看你仍旧是谁高高在上的王。
29.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30.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31.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32.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33.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34.是宿命的悲、还是轮回的痛。
35.辗转在谁的年华谁的天涯。
36.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出自唐-李治《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白话释义:最近与最远的是东方与西方;最深也是最浅的是清澈的小溪。
最高的最亮的是太阳与月亮;最亲密最疏远的是夫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
贞观五年(631年)封晋王,后太子李承乾与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唐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人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作品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独坐敬亭山》读出诗人与敬亭山的寂寞孤独;《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该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译文洞庭湖的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潭面无风好似一面未磨的铜镜。
遥望洞庭湖非常美丽。
就好像白银盘上的一个青螺。
《望洞庭》读出月色笼罩下的洞庭湖的宁静;《忆江南》本为隋唐时期词牌名,原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春去也》。
《金奁集》入“南吕宫”。
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调名遂改名为《忆江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宋人多用双调。
解释①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②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③江花――江边的花。
④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
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
先说选材。
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
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
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
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
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
意境唯美的现代诗句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有关描写意境唯美的现代诗句,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八至(李治)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雁丘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喑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解连环(周邦彦)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pàn)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佛教情诗(仓央嘉措)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剪梅(唐寅)雨打梨花深闭门。
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
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秋风词(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也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系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至亲至疏夫妻全诗]至亲至疏夫妻篇一: 至亲至疏夫妻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唐:李治一直喜欢唐代才女李治的那首《八至》,特别是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六个字道尽了婚姻个中的滋味!这么多年的风雨人生,看多了身边的分分合合,听惯了许多的恩恩怨怨,回头细细品味那句话,真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夫妻,曾经有过海誓山盟的坚定,曾经经历唇齿相依的亲密,曾经拥有同床共枕的缠绵,而一但有了种种离开的理由,一但婚姻那根纽带不堪重负要离断的时候,无论以前有过多少的甜蜜幸福都在刹那间灰飞湮灭了!爱情不再在,恩情不再有,亲时可以同生共死,到淡时竟然可以形同陌路,而反目时更是不共戴天。
“夫妻本是同林鸟,灾难来时各自飞”,原来,夫妻竟然可以浅薄到如此地步!每次看到不和谐的婚姻听到夫妻当面相残的话总是有心寒的感觉。
夫妻不是天作之成的,不同于父母兄弟姐妹,除却那份亲情,还有血缘可以相牵。
那份血浓于水的感情,是怎样也无法割断的。
而夫妻呢?除了最初的那份感情和责任,真的再无其他可以牵扯了!所以一但感情没有了,就真的只能成陌路了!虽说分手后还可以成朋友,只是现实中的两个人因为种种原因,能心平气和地分手已是很不错了,又有几对夫妻离婚后还成朋友的?若真能成朋友,当初亦不至于走到最后一步。
感慨于一个朋友的婚姻。
依然记得当初,他们结婚时的场面曾是如此的热闹宏大,当初的婚约也曾如此的坚定无可转移,当初我们众多的祝福也曾希望他们白首偕老。
只是在日后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里,在众多的风风雨雨里,他们的感情还是渐渐磨灭在一次次的争吵里。
父母的规劝朋友的祝愿依然无法挽留他们的婚姻。
当激情与爱不再存在,当感情日益磨灭,婚姻这座围城已围不住他们出逃的脚步。
当彼此感觉心累想结束婚姻的时候,却为离婚后相互的利益而大动干戈。
婚姻不过几年,离婚却离了两年。
两个人彼此都为财产和其他用尽心机,直至恶语相向,对薄公堂。
至亲的时候曾是如此温柔的男子婉约的女子,当感情不再时竟然疏远到互成仇人。
2021年山东省荷泽市中考语文试卷考前须知: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句子默写.默写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一诗。
①,②O③,④O1 .依据课文填空。
①淫慢那么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②,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④信言不美,O (传统文化《老子》第八十一章)2 .根据提示默写。
①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写鸡啼、状晓月、描人踪、绘银霜”的诗句是:②苏轼的《定风波》中表现诗人“任由雨骤风狂,依然放声吟咏,沉着慢行”的诗句是:,。
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夏绝句【宋】陆游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注:陆游(1125年一1210年),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生逢北宋(960-1127年)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3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 .诗的末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三、比照阅读阅读下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次当行,为屯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能力。
诗的前两句写夏景很传神,也很清澈。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初夏美景的喜爱之情;后两句,“桑麻行不尽”意指繁华;“太平人''是指天下太平,也就是太平盛世的人。
这可能是有初夏欣欣向荣的景色而引发的感想,表达了作者对盛世太平生活的一种向往之情:再者结合作者的身世背景,他始终坚持抗金,而南宋主和派向金人求和的行径让作者愤慨不已,作者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据此回答即可。
5 . D. B6 . C.①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②认为我们的君主看重鸟而轻视有才能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
7 .①陈涉等人谪成渔阳,遇雨失期当斩;制订了诈称扶苏、项燕起义的策略。
②景公要杀烛邹;晏子列举因鸟杀人的三种危害,启发景公放弃杀烛邹。
著名的古诗词著名的古诗词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著名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著名的古诗词篇11、《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农家望晴》唐·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9、《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唐·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李治的情诗《八至》阅读
《八至》
唐·李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赏析】
李治即后来的李季兰。
她六岁时便作《蔷薇》诗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架却”谐音“嫁却”,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
于是将她
送入玉真观出家,改名李季兰。
转眼间她已经十六岁,不甘于观中清
净的生活,便与观中游览的文人雅士眉来眼去,故人称“风情女子”。
李季兰与当时的名士经常谈诗论词,互为知己。
唐玄宗闻知她的诗才,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从此定居长安,晚年李季兰因与叛臣朱泚交往
甚密,所以朱泚被平定后,李季兰被捕,最后被杀。
这首诗写世间寻常之物,说的都是浅显而至真的道理,富含哲理
意味,应该是李季兰有过感情经历后的作品。
远近东西、深浅清溪、
高超日月、亲疏夫妻,短短几句道出人生真相,充满无奈。
东西是两
个相反的方向,说近就近,可以间隔为零;说远也远,可以远到天涯。
“清溪”,浅到一眼见底;深到千尺万尺。
“至高至明日月”,语义
平平,使人心力松弛,诗人作此句,应当是意在引出下句。
“至亲至疏夫妻”,夫妻是没有血缘的亲人,亲疏关系全靠情感
维系,感情亲切时,你侬我侬,恨不得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感情疏远时,形同陌路,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爱有多深,恨就有
多深。
在封建社会中因为不平等的男女地位,造成了不和谐的夫妻关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成了没有爱情的婚姻,这些都是所谓“至
疏”的社会根源。
假如说诗的前两句妙在饶有哲理,末句之妙,则在
针砭世情。
扩展阅读:历史评价
《旧唐书》:“大帝往在籓储,见称长者;暨升旒扆,顿异明哉。
虚襟似纳于触鳞,下诏无殊于扇暍。
既荡情于帷薄,遂忽怠于基扃。
惑麦斛之佞言,中宫被毒;听赵师之诬说,元舅衔冤。
忠良自是胁肩,奸佞于焉得志。
卒致盘维尽戮,宗社为墟。
古所谓一国为一人兴,前
贤为后愚废,信矣哉!”赞曰:“藉文鸿业,仅保余位。
封岱礼天,
其德不类。
伏戎于寝,构堂终坠。
自蕴祸胎,邦家殄瘁。
”《新唐书》:“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
以太宗之治,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而几于遂绝,其为恶岂一褒姒
之比邪?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卒用昏童。
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
呜呼,父子
夫妇之间,可谓难哉!可不慎哉?”
唐太宗:①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②汝能孝爱如此,
吾死何恨!
《剑桥中国隋唐史》:①可是太宗仍然认为,他是被迫作了错误
的选择,而且怀疑意志软弱的李治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
②高宗统治
时期的真正成就,不是想改变统治阶级内部社会力量的对比这一难以
作为定论的企图,而是对科举制本身进行一系列大改变。
蔡东藩:高宗为色所迷,昏庸已甚,贬勋旧,斥忠良。
吕思勉:只有高句丽……高宗乘其内乱,把百济和高句丽先后灭掉。
突厥西方的疆域,本来是很广的。
其最西的可萨部,已和东罗马
相接了。
高宗亦因其内乱,把他戡定。
分置两个都督府。
其所辖的羁
縻府、州,西至波斯。
唐朝对外的声威,至此可谓达于峰了。
《剑桥中国隋唐史》:①可是太宗仍然认为,他是被迫作了错误
的选择,而且怀疑意志软弱的李治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
②高宗统治
时期的真正成就,不是想改变统治阶级内部社会力量的对比这一难以作为定论的企图,而是对科举制本身进行一系列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