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二“一个奇妙的数字

“十二“一个奇妙的数字

“十二“一个奇妙的数字
“十二“一个奇妙的数字

“十二“一个奇妙的数字

“十二年一个轮回,从终点回到起点”。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中国人的十二地支所对应的十二生肖,正是以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一轮过去,重新开始,重头再来。春夏秋冬,一年十二个月,年终过后,新年开始,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一天二十四小时,每两小时为一个时辰,共十二个时辰,循环往复,日复一日。以上现象早在《周礼、春官、冯相氏》中就有记载,十二年为一纪,一个轮回。十二真是一个奇妙的数字!

古今中外,有许多与“十二”相关的现象与描写。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史都记录全,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正好是十二的倍数,一部红楼梦里有金陵十二钗,水浒传里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也是十二的倍数。埃及人有十二星座,希腊文共二十四个字母,印第安人的历法中,“十二”代表十二颗行星和十二种风。十二也是圣经中重要数字,以色列有十二支派,耶稣有十二门徒,耶路撒冷有十二道大门。

显然,人类的社会活动从观察自然天象中得到启发,因此“十二”这个数字就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连,许多美好的人、事、愿景都设定为十二。如果十二之数再增加一个数就是“十三”,那就代表丑陋与邪恶。我们常说的十三点,就是骂人的话,意指“疯子”,耶稣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那是叛徒的代表。

有意无意间,我也与“十二”这个数字结缘。记得八八年大二时,利用假期独自游历了乐山大佛,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还有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此后大学几年顺道游了丰都鬼城和长江三峡。参加工作后,都是单位组织的,游过黄山、井冈山、庐山、桂林山水,也去了海南岛、天山南北、丝绸之路等等。但在二OOO年游的普陀山,二O一二年登上五台山,这两次旅游也是单位工会组织的,非自己有意为之。至此佛教四大名山游了三个,中间相距各十二年,非有意安排,实为巧合,也算作定数。自己从不迷信宿命,但此十二年轮回之数,与我有缘,剩下未登之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一定要安排在二O二四年再去,以凑作十二之数。

人生六十年一甲子,不过五轮。在我过去的工作岁月里,曾经工作过两个地方前后刚好各十二年,余下的工作时间还有十二年。“十二年弹指一挥间”,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相比廉颇当年发此感慨时,我辈尚年轻不少。

林徽因说:“生命本是场轮回,来来去去,何曾有过丝毫的停歇。”

浩瀚星球,茫茫时空,人生几十年不算长,十二年轮回不算短,在人生这短短的几个轮回中,我辈只有自强不息,即使像流星那样一闪而逝,也能耀眼。只要我们努力过,当我们回首往事,“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难过。”

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在信息技术设备中存储的图像是如何用数字形式表示出来的。包括两部分:1.图像的分割,即以像素为基本单元,组成数字化图像;2.像素的数字化表示方法。本节课的教学的顺利完成,对后续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奠定基础的作用。它是本课程理论部分教学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没有相关或类似先前经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最基础的二进制数字相对陌生,因此,对学生进行课前针对性的补习辅导十分必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像在多媒体技术中的表示方法 (2)理解图像数字化表示的相关概念 (3)能够估算图像在计算机中存储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 (2)认识图形、图像表达信息的效果与特点 (3)能主动利用数字化图像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能主动利用数字化图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演示文稿,使学生感受图像在信息表达的独特作用,激发学生探求图像处理技术的欲望 (2)感受数字化图像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引导学生负责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教法: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方法,教师在每个教师环节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活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启发性问题引起思考。教学活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根据各环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 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通过一些计算强化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入课题、体验和认识图像的信息化表达 (一)课题的引入,依次提出如下问题: 1.信息是以什么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 2.信息的载体有哪些形式? 3.图像以什么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

大班数学-奇妙的数字“0”

大班数学-奇妙的数字“0” XX课件大班数学:奇妙的数字活动目标:了解懂得没有了可以用表示,并初步了解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索在生活中的作用。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及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数卡若干直尺课件。 活动过程:一游戏引入新课小朋友,我们学过一个手指游戏《小猴荡秋千》,我们一起来表演吧!二学习的含义(一)认识数字,知道没有了可以用表示。 谈话:在这个游戏当中有那些数字?(),小猴子真淘气,他荡了秋千又去吃东西,我们一起看猴妈妈为小猴子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出示课件,小猴子吃桃子的图片。 提问:⑴盘子里有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⑵小猴子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⑶桃子太好吃了,小猴子把盘子里剩下的个桃子也吃了,盘子里还有桃子吗?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⑷出示数卡,引导幼儿说像什么,感知的形状。 ⑸儿歌形象识记:数字零,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⑹师小结:和一样,也是一个数。 播放课件,进一步认识数字,知道没有了可以用来表示。 ()荷叶上的青蛙?小猴子吃完了桃子,他又去池塘边玩,发现荷叶上有几只青蛙,于是小猴子伸出小手去数,可是青蛙很淘气,他

数了半天也数不清出,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小猴子吗?数数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应该用数字及来表示?(只)小朋友帮小猴子数清楚了,小猴子高兴得跳了起来,但是把青蛙都吓跑了,剩下几只青蛙了呢?没有用几来表示?⑵鸟窝里的小鸟?小猴子看见青蛙跑了,失望的跑到大树下,他又有新的发现,他看见树上有许多水果,小猴子高兴地往树上爬,可是还没爬到树上,却把小鸟吓跑了,小朋友们看看小猴子把几只小鸟吓跑了,(幼儿回答)()游戏:摘苹果小猴子这是感觉到很不好意思,在往没往树上爬,怎么能摘到水果呢,老师请小朋友们帮忙给小猴子摘水果。 摘到几个用几表示小结:没有了用来表示。 那么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二)了解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 寻找直尺中的,并知道在这里起的是什么作用?(是起点的作用。 )小猴子想感谢小朋友,觉得我们大班小朋友马上就要上小学,所以送了我们一把(尺子),在这把尺子当中也有谁呢(等)。 提问:在哪里?表示什么?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最前面,表示起点)说一说,生活中表示起点的?(秒表)玩数字宝宝排队游戏,感知在这里表示起点。 观察温度计,了解表示界限的含义。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了解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师提问:小猴子还想知道,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幼儿自由讲。 播放课件,拓宽知识面。

数字图形创意设计、在线作业

数字图形创意设计 第一次作业(第一二章) 一. 单选. (共 9 小题,63 分) 1. 下列文件类型中,不属于点阵图格式的是()。 A .*. Jpg B .*. bmp C .*.ai D .*. tif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7 得分:7 2. 查看绘图时,显示全部对象的快捷键是()。 A .F2 B .F9 C .F3 D .F4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7 得分:7 3. 点阵图的分辩率常用单位为ppi,它是指每个()长度单位内所包含的像素数值。 A .毫米 B .英寸 C .厘米 D .米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7 得分:7 4. 如果您打开的文件中正缺少某几种字体,CorelDRAW会()。 A .自动替换 B .出现对话框让您选择 C .空出字体 D .临时替换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7 得分:7 5. 属性栏、泊坞窗、工具栏和工具箱在屏幕上可以随时打开、关闭、移动吗()。 A .可以 B .不可以 C .属性栏可以 D .工具栏可以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7 得分:7 6. 以下关于页面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是位图 B .只能是纯色

C .可以嵌入文档 D .不能被打印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7 得分:7 7. 将矢量图转换为位图后,其文件可能会()。 A .体积变大 B .体积变小 C .体积不变 D .可以再原样转为矢量图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7 得分:7 8. 位图的最小单位是()。 A .1/2个像素 B .1/4个像素 C .1 个像素 D .1/8个像素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7 得分:7 9. CorelDRAW可以生成的图像类型是()。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教案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包含了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数字图像的分类、存储、压缩的相关知识。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这几类信息的数字化应用中,本课内容是和实际应用比较贴近的,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多媒体方面信息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图像信息数字化的基本方式;认识不同图片类型的特点;认识分辨率、位深度等图像参数的含义和图像效果、大小的关系;掌握利用图像处理软件修改图像大小、位深度、图像类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图像数字化的采集、修改、编码压缩的过程;在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加工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依据问题实际需求,设置适当的图像类型、分辨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实验总结中,养成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严谨实施的科学研究态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养成团结协作、积极交流的团队精神。 三、教点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分辨率、位深度等图像参数的含义和图像效果、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思考2:缩小后的图像,再想放大回原来的尺寸,效果怎么样? 二、图像的分类 、位图[bitmap],也叫做点阵图、像素图,简单的说,由许多像小方块一样的像素组成的图形,缩放会失真。

思考4:图像效果、图像大小、分辨率之间的联系规律是什么? 【任务二】:打开文件夹“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图像分辨率不变、而位深度不同时,图像效果、文件大小的变化规律。 图像颜色数目和每个像素占用位数对照

图形创意设计报告

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图形创意设计报告书 学生张思容 学号201005000628 班级设计10——2班 课题名称创意钟表盘面设计 指导老师杨小舟 提交日期2011年7月8日星期五

目录 一.课题分析 二.课题设计过程 1. 素材搜集整理-------------------------------------------() 2. 设计创意说明-------------------------------------------() 3. 方案构思草图表现---------------------------------------() 4. 成果展示-----------------------------------------------() 三.总结 (描述创作感受、优势与不足)------------------------------()

一.课题分析 阐述对该课题是怎么理解、分析的?有些什么想法? 因为一开始看到课题就有了方案,所以在想的这方面不用花很多时间,最主要的还是把自己的所想表达出来。就是想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在这次作业当中,把自己所学到的尽量表现出来。用这次的作业好好的巩固自己的知识。 二.课题设计过程 1. 素材搜集整理 (可以图片和文字结合) 主要是通过百度找的照片,然后经过PS处理得到的,以下是所用到的图片

枪用来做秒针和分针 表的内部

做托盘 有一表盘个是用PS绘图工具绘制出来的 2. 设计创意说明 自己寻求主题表达,阐明对该课题的创新之处在哪里? 我主要想表达的是:第一个图‘时间就如流水一样,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而不是随意浪费时间。现在珍稀动物正在受到威胁,人们的枪口时刻对准了世界濒临灭绝得珍惜动物群。我主要想表达的珍稀动物,爱护它们,而不是掠杀它们。’所以表盘的下方我用了水的图案,24、15、30、45几点的地方我用了世界以保护动物图案,指针我用了枪的图案。这个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表的形式来警示人们保护动物。第二个:装饰性比较强一点,我想表达的是白昼和黑夜之间的时间交替。这个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表盘内部用房子的造型来表达白昼和黑夜的关系,比较新颖。第三个:有一点非主流的感觉,装饰性也比较强。我想表达的是:现在的非主流风比较流行,主要还是现在的年轻人跟着潮流走的意思。 3. 方案构思草图表现 完成至少3个草图方案

“十二“一个奇妙的数字

“十二“一个奇妙的数字 “十二年一个轮回,从终点回到起点”。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中国人的十二地支所对应的十二生肖,正是以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一轮过去,重新开始,重头再来。春夏秋冬,一年十二个月,年终过后,新年开始,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一天二十四小时,每两小时为一个时辰,共十二个时辰,循环往复,日复一日。以上现象早在《周礼、春官、冯相氏》中就有记载,十二年为一纪,一个轮回。十二真是一个奇妙的数字! 古今中外,有许多与“十二”相关的现象与描写。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史都记录全,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正好是十二的倍数,一部红楼梦里有金陵十二钗,水浒传里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也是十二的倍数。埃及人有十二星座,希腊文共二十四个字母,印第安人的历法中,“十二”代表十二颗行星和十二种风。十二也是圣经中重要数字,以色列有十二支派,耶稣有十二门徒,耶路撒冷有十二道大门。 显然,人类的社会活动从观察自然天象中得到启发,因此“十二”这个数字就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连,许多美好的人、事、愿景都设定为十二。如果十二之数再增加一个数就是“十三”,那就代表丑陋与邪恶。我们常说的十三点,就是骂人的话,意指“疯子”,耶稣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那是叛徒的代表。 有意无意间,我也与“十二”这个数字结缘。记得八八年大二时,利用假期独自游历了乐山大佛,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还有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此后大学几年顺道游了丰都鬼城和长江三峡。参加工作后,都是单位组织的,游过黄山、井冈山、庐山、桂林山水,也去了海南岛、天山南北、丝绸之路等等。但在二OOO年游的普陀山,二O一二年登上五台山,这两次旅游也是单位工会组织的,非自己有意为之。至此佛教四大名山游了三个,中间相距各十二年,非有意安排,实为巧合,也算作定数。自己从不迷信宿命,但此十二年轮回之数,与我有缘,剩下未登之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一定要安排在二O二四年再去,以凑作十二之数。 人生六十年一甲子,不过五轮。在我过去的工作岁月里,曾经工作过两个地方前后刚好各十二年,余下的工作时间还有十二年。“十二年弹指一挥间”,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相比廉颇当年发此感慨时,我辈尚年轻不少。 林徽因说:“生命本是场轮回,来来去去,何曾有过丝毫的停歇。” 浩瀚星球,茫茫时空,人生几十年不算长,十二年轮回不算短,在人生这短短的几个轮回中,我辈只有自强不息,即使像流星那样一闪而逝,也能耀眼。只要我们努力过,当我们回首往事,“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难过。”

《奇妙的数字》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奇妙的数字》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单、双数的特点;能够快速的数出一组数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1、2元超市场 2、1——10的代用券 3、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 4、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 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奇妙的数字黑洞

奇妙的数字黑洞 黑洞原是天文学中的概念,表示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数学中借用这个词,指的是某种运算,这种运算一般限定从某些整数出发,经过某种规定的运算后,结果必然落入某个“数字黑洞”。 1、黑洞6174 请大家看一看下面的这几道算式: 9863-3689=6174; 8532-2358=6174; 7311-1137=6174; 6640-0466=6174; 6200-0026=6174; 7421-1247=6174; 9973-3799=6174; …… 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了吗?请随便写出一个

四位数,这个数的四个数字有相同的也不要紧,但 这四个数不准完全相同或有完全相同趋向,例如3333、7777、7337等都应该排除。写出四位数后, 把数中的各位数字按大到小的顺序和小到大的顺 序重新排列,将得到由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 的最大者和最小者,两者相减,就得到另一个四位数。将组成这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施行同样的变换,又得到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两者相减……这样循环下去,一定在经过若干次(最多7次)变换之后,得到6174。 这是偶然的吗?我们再随便举一个数1331,按 上面的方法连续去做: 3311-1133=2178 8721-1278=7443 7443-3447=3996 9963-3699=6264 6642-2466=4176 7641-1467=6174 好啦!6174的“幽灵”又出现了,大家不妨试

一试,对于任何一个数字不完全的四位数,最多运算7步,必然落入陷阱中。这个黑洞数已经由印度数学家证明了。6174这个神奇的数字,就是产生在数字里的黑洞,它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只要通过一种运算,这些数字都会被6174吸进去。我们称这样的数字为黑洞数。 2、黑洞123 数学中的123就跟英语中的ABC一样平凡和简单。然而,按以下运算顺序,就可以观察到这个最简单的黑洞值: ①数:设定一个任意的数,例如:1234567890, ②偶:数出该数数字中的偶数个数,在本例中为2,4,6,8,0,总共有 5 个。 ③奇:数出该数数字中的奇数个数,在本例中为1,3,5,7,9,总共有 5 个。 ④总:数出该数数字的总个数,本例中为 10 个。

数字11具有奇妙的数字特性

数字11具有奇妙的数字特性,其计算方式无论是在数学运算当中,还是在数字推理、资料分析当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来一探究竟。 一、11与任意的两位数相乘----左右放两边,加和放中间 11*26=286 11*34=374 11*44=484 我们仔细观察上边的这个例子,26*11,将数字2,6放在两边,然后加和等于8放在中间,即可得286,同理34*11=374(3,7放两边,加和等于7放中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特别的例子,比如37*11等于多少呢?有些考生就会想,按照刚刚所说的,37*11,3、7放在两边,然后加和等于10放在中间,所以37*11应该等于3107(3、7放两边,加和等于10放中间)。 实际上,同学们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这个结果是不对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忽略了数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十进制,37*11,3,7左右放两边,加和等于10,说明要向前进一位,也就变成了407。 总结一下,任意的两位数与11相乘,左右放两边,加和放中间,注意十进制。 二、11的多次方---------杨辉三角要巧用 11 的平方是121,这个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如果是11的立方呢?可能有些同学记得就不是很清楚了,一旦问到4次方,可能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印象了,实际上掌握这个数字计算技巧,可以巧用杨辉三角,如下图: 上边这个就是杨辉三角,这个三角的特点是什么呢?它的左右两边都是1,而中间的数字是由上边的两个数相加得来的,也就是说如果再继续写下去的话,这个三角的下一行应该是。 那这个怎么使用呢?第一行的1代表的是11的0次方,第二行的11代表的是11的一次方,121代表的是11的2次方,所以下一行1331代表的就是11的3次方,那么11的4次方是多少呢?那就是14641。 三、N个1的平方 我们都知道11的平方是121,那么111(3个1)的平方是多少呢?是12321,那么1111(4个1)的平方是多少呢?是1234321,各位应该已经发现规律了,如果是N个1的平方的话,那就应该从1开始递增写起,一直写到n(注意最大值只有一个,比如1111的平方是1234321,而不是12344321,一定要区分清楚),然后再从N递减写起,再一直写回1,这样就可以了,比如说,11111的平方是多少呢?

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特点、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2.1 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及表达信息的特点。 (2)了解数字化图形、图像的概念和特点 (3)理解像图像数字化表示的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举例法、提问法初步掌握使用图形、图像表达信息的特点。 (4)针对图像数字化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使用图形、图像表达信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感受图像在信息表达的独特作用,激发学生探求图像处理技术的欲望,感受数字化图像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及表达信息的特点。 教学难点: 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的过程。 教学方法: 举例法,提问法,演讲法 教学工具: 教科书,多媒体教室,计算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特点 图形、图像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在面对图文并茂的作品时,人们总能感受到图形、图像的特殊魅力,因此,利用图形,图像恰当地表现和传达信息,成为今天利用多媒体方式交流信息的重要需求。除

了与图形、图像可以承载大量而丰富的信息有关以外,图形、图像生动、直观的视觉特性也是重要的方面。 思考2:图形、图像的视觉特点是什么? a、承载比较多的信息量 b、生动直观 c、视觉刺激性强 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会利用图形、图像表达意图,同时也能利用图形、图像恰当地、创造性地设计表达需求。有效设计的图形、图像既能充分地展示主题,又能启发人的思维,引起共鸣,这正是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所在。 二、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1、图形、图像的分类 图形:一般是指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园、圆弧、矩形、任意曲线和图表等。 图像: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画面。图像的细化的可以分为两类,数字图像、模拟图像。 1)什么是模拟图像? 普通相机拍摄出来的必须经过底片冲洗的照片。模拟图像是固定在图层上的画面。如一张照片,就是通过化学摄影术而制成的一幅静态的画面,它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 2)什么是数字图像? 数码相机所拍的存储在相机存储器中的照片。数字图像是以0或1的二进制数据表示的,其优点是便于修改、易于复制和保存。 数字图像可以分为以下2种形式:矢量图和位图 师生讨论推出:图像数字化的缺点: 1、经过数字化的图像会有所损失和失真; 2、数字化后的文件不能直接观看,必须借助播放设备才可观看; 3、由于采用二进制形式的存储方法,数据量巨大。

奇妙的数字诗词

奇妙的数字诗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么几个看来简简单单的数字,在诗人的笔下,充满了魅力,构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诗作,令人回味不已. 汪曾祺先生在他的一篇散文《新校舍》中谈起过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活.他写道,曾听几位名教授讲课,吴宓先生讲中西诗之比较,我很有兴趣地去听.不料他讲的第一首诗却是: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寥寥几笔,便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由于这首诗朴实有趣,朗朗上口,不少家长都教自己刚开始学话的幼子背诵.吴先生以此诗开讲,也正说明了数字在文学作品中的特殊魅力.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作家,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相传司马相如做官之后,有遗弃文君之意,文君察觉到这一点,就给他写了一封信: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这首诗写得缠绵哀婉,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意中人又爱又怨,剪不断理还乱的思恋.诗中反复用了一至万13个数字,又表现了作者的聪明巧思.据说相如读后很受感动,与文君和好如初. 《牡丹亭》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第三十九出《如杭》有一段词: 十年窗下,遇梅花冻九才开.夫贵妻荣,八字安排.敢你七香车稳情载,六宫宣你有朝拜,五花诰封你非分处.论四德,似你那三从结愿谐.二指大泥金报喜,打一轮皂盖飞来. 这段唱词中嵌入了10个数字,非常自然贴切,我们从中可以窥见汤显祖驾驭语言的艺术.

2.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一)

第二章图形、图像 教材分析 本册书主要内容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对上册书多媒体知识的一个拓展延深。《图形图像》是教科版高二信息技术内容。从全书结构体系看,它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图形图像是人类表达与交流信息的普遍载体,而且在很多软件中都有应用。学会借助于图形、图像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是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也为以后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因此这一节无论从知识点还是对学生信息培养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我们是这样设计的,第一节是关于图形图像理论知识,教师以学生的QQ空间为切入点,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图形、图像在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信息表达中对图形图像的需求,明确运用图形、图像是实现有效表达、交流的重要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方法,及其压缩存储的基本方法,掌握图形、图像文件压缩工具的用法。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认知过程。第一节理论知识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师采取预设问题,学生先各自独立学习,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差异互补,提出同学们共同的重难点问题再集中解决,并由老师制作相关课件结合同学们身边

的实例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较为合适,为第二节学生学会借助于图形、图像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实践操作打下理论基础,第二节内容主要是学生实践,从实例体现图形图像的获取与加工。利用学案导学让学生提前对本节课有了解,完成学案导学中的前置内容,通过上课具体实践来充分掌握每一个教学内容。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入手,体验图形图像获取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信息素养。本章的教学主线是能够合理的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让学生学会借助于图形、图像有效地表达和交流信息。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 阅 看似平凡的数字,为什么说他最神奇呢?我们把它从1乘到6看看 142857 X 1 = 142857 142857 X 2 = 285714 142857 X 3 = 428571 142857 X 4 = 571428 142857 X 5 = 714285 142857 X 6 = 857142 同样的数字,只是调换了位置,反复的出现。 那么把它乘与7是多少呢?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是999999 而142 + 857 = 999 14 + 28 + 57 = 99 最后,我们用142857 乘与142857 答案是:20408122449 前五位+上后五位的得数是多少呢? 20408 + 122449 = 142857 ========================================================

关于其中神奇的解答 “142857” 它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它是一组神奇数字,它证明一星期有7天,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字,依顺序轮值一次,到了第7天,它们就放假,由999999去代班,数字越加越大,每超过一星期轮回,每个数字需要分身一次,你不需要计算机,只要知道它的分身方法,就可以知道继续累加的答案,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发掘!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 142857×1=142857(原数字) 142857×2=285714(轮值) 142857×3=428571(轮值) 142857×4=571428(轮值) 142857×5=714285(轮值) 142857×6=857142(轮值) 142857×7=999999(放假由9代班) 142857×8=1142856(7分身,即分为头一个数字1与尾数6,数列内少了7) 142857×9=1285713(4分身) 142857×10=1428570(1分身) 142857×11=1571427(8分身) 142857×12=1714284(5分身) 142857×13=1857141(2分身) 142857×14=1999998(9也需要分身变大) 继续算下去…… 以上各数的单数和都是“9”。有可能藏着一个大秘密。 以上面的金字塔神秘数字举例:1+4+2+8+5+7=27=2+7=9;您瞧瞧,它们的单数和竟然都是“9”。依此类推,上面各个神秘数,它们的单数和都是“9”;怪也不怪!(它的双数和27还是3的三次方)无数巧合中必有概率,无数吻合中必有规律。何谓规律?大自然规定的纪律!科学就是总结事实,从中找出规律。 任意取一个数字,例如取48965,将这个数字的各个数字进行求和,结果为4+8+9+6+5=32,再将结果求和,得3+2=5。我将这种求和的方法称为求一个数字的众数和。 所有数字都有以下规律: [1]众数和为9的数字与任意数相乘,其结果的众数和都为9。例如306的众数和为9,而306*22=6732,数字6732的众数和也为9(6+7+3+2=18,1+8=9)。 [2]众数和为1的数字与任意数相乘,其结果的众数与被乘数的众数和相等。例如13的众数和为4,325的众数和为1,而325*13=4225,数字4225的众数和也为4(4+2+2+5=13, 1+3=4)。 [3]总结得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如果A*B=C,则众数和为A的数字与众数和为B的数字相乘,其结果的众数和亦与C的众数和相等。例如3*4=12。取一个众数和为3的数字,如201,再取一个众数和为4的数字,如112,两数相乘,结果为201*112=22512,22512的众数和为3(2+2+5+1+2=12,1+2=3),可见3*4=12,数字12的众数和亦为3。 [4]另外,数字相加亦遵守此规律。例如3+4=7。求数字201和112的和,结果为313,求313的众数和,得数字7(3+1+3=7),刚好3与4相加的结果亦为7。 令人奇怪的是,中国古人早就知道此数学规律。我们看看“河图”与“洛书”数字图就知道了。以下是“洛书”数字图。

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图形创意设计》作业

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图形创意设计》作业1-4(附答案) 第一次作业(第一二章) 一、单选(共 9 小题,63 分) 1.下列文件类型中,不属于点阵图格式的是( C )。 A .*. Jpg B .*. bmp C .*. ai D .*. tif 2.查看绘图时,显示全部对象的快捷键是( D )。 A .F2 B .F9 C .F3 D .F4 3. 点阵图的分辩率常用单位为ppi,它是指每个( B )长度单位内所包含的像素数值。 A .毫米 B .英寸 C .厘米 D .米 4. 如果您打开的文件中正缺少某几种字体,CorelDRAW会( B )。 A .自动替换 B .出现对话框让您选择 C .空出字体 D .临时替换 5. 属性栏、泊坞窗、工具栏和工具箱在屏幕上可以随时打开、关闭、移动吗( A )。 A .可以 B .不可以 C .属性栏可以

6. 以下关于页面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只能是位图 B .只能是纯色 C .可以嵌入文档 D .不能被打印 7. 将矢量图转换为位图后,其文件可能会( A )。 A .体积变大 B .体积变小 C .体积不变 D .可以再原样转为矢量图 8. 位图的最小单位是( C )。 A .1/2个像素 B .1/4个像素 C .1 个像素 D .1/8个像素 9. CorelDRAW可以生成的图像类型是( B )。 A .位图 B .矢量图 C .位图和矢量图 D .栅格图 二、多选. (共 1 小题,7 分) 10. 根据计算机对图形的处理原理及应用的软件和使用的环境的不同,静态数字图形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 AC )。 A .矢量图 B .灰度图像 C .位图

2.1.2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数字图像的分类、存储、压缩的相关知识。信息的加工方式从人脑直接处理转变为计算机处理,大大地提高了效率,而这种方式转变的基础就是信息的数字化原理,使得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当中,以便进一步加工。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这几类信息的数字化应用中,图形、图像的知识是比较典型的,也是和实际应用比较贴近的,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多媒体方面信息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学生学习起点分析 1、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信息数字化原理、数据结构知识、多媒体基础知识、图像文件操作的基本能力。 2、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比较脱节、缺乏对于表面现象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框架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图像信息数字化的基本方式。 (2)认识不同图片类型的特点。 (3)认识分辨率、位深度等图像参数的含义和图像效果、大小的关系。 (4)掌握利用图像处理软件修改图像大小、位深度、图像类型的能力。 (5)理解图像编码原理,掌握计算BMP格式图像大小的公式。 (6)了解哈夫曼图像压缩编码的实现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图像数字化的采集、修改、编码压缩的过程。 (2)在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加工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依据问题实际需求,设置适当的图像类型、分辨率的方法。 (3)针对图像数字化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实验总结中,养成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严谨实施的科学研究态度。 (2)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养成团结协作、积极交流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分辨率、位深度等图像参数的含义和图像效果、大小的关系。 (2)理解图像编码原理,总结计算BMP格式图像大小的公式。 2、教学难点 (1)理解图像编码原理,总结计算BMP格式图像大小的公式。 (2)比较不同的编码方式,了解哈夫曼图像压缩编码的实现过程。 四、教学策略设计 教师设计和实际生活很贴近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图像数字化相关的基本概念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融入到层层递进的课堂任务中,让 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内化对于概念内涵的理解,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有利于教学重点内容的学习。对于难点的哈夫曼图像压缩编码,

奇妙的数字

我们把它从1乘到6看看 142857 X1 =142857 142857X2 = 285714 142857X3 = 428571 142857X4 = 571428 142857X5 = 714285 142857X6 = 857142 同样的数字,只是调换了位置,反复的出现。 那么把它乘与7是多少呢? 我们会惊人的发现是:999999 而 142 + 857 = 999 14 + 28 + 57 = 99 最后,我们用142857乘与142857 答案是:20408122449前五位+上后五位的得数是多少呢? 20408+122449 =142857 关于英中神奇的解答鋼42857” 它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它是一组神奇数字,它证明一星期有7天,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字,依顺序轮值一次,到了第7天,它们就放假,由999999去代班,数字越加越大,每超过一星期轮回,毎个数字需要分身一次,你不需要让算机,只要知道它的分身方法,就可以知道继续累加的答案,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发掘!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如果您发现了它的真正神奇秘密□□请与大家分卒! 142857x1 = 142857 (原数字〉 142857x2=285714 (轮值) 142857x3=428571 (轮值〉 142857x4=571428 (轮值)

142857x5=714285 (轮值〉 142857x6=857142 (轮值) 142857x7=999999 (放假由9代班〉 142857x8=1142856 (7分身,即分为头一个数字1与尾数6,数列内少了7〉 142857x9=1285713 (4分身) 142857x10=1428570 (1分身) 142857x11 = 1571427 (8分身) 142857x12 =仃14284 (5分身) 142857x13=1857141 (2分身) 142857x14=1999998 (9也需要分身变大) 继续算下去以上各数的单数和都是'9'。有可能藏着一个大秘密。 以上面的金字塔神秘数字举例:1+4 + 2+8+5+7=27=2+7=9;您瞧瞧,它们的单数和竞然都是"9”。依此类推,上而各个神秘数,它们的单数和都是“9”:怪也不怪!(它的双数和27还是3的三次方)无数巧合中必有概率,无数吻合中必有规律。何谓规律?大自然规是的纪律!科学就是总结事实,从中找出规律。 任意取一个数字?例如取48965.将这个数字的各个数字进行求和,结果为4+8+9+6+5=32. 再将结果求和,得3+2=5。我将这种求和的方法称为求一个数字的众数和。 所有数字都有以下规律: 口]众数和为9的数字与任意数相乘?其结果的众数和都为9。例如306的众数和为9,而306*22=6732> 数字6732 的众数和也为9 (6+7+3+2=1 & 1+8=9)° [2]众数和为1的数字与任意数柑乘,其结果的众数?与被乘数的众数和相等。例如13的众数和为4, 325的众数和为仁而325*13=4225,数字4225的众数和也为4(4+2+2+5=13, 1+3=4) O [3]总结得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如果A*B=C.则众数和为A的数字与众数和为B的数字相乘, 其结果的众数和亦与C的众数和相等。例如3*4=12o取一个众数和为3的数字,如201, 再取一个众数和为4的数字?如馅2,两数相乘,结果为201*112=22512. 22512的众数和为3(2+2+5+1+2=12, 1+2=3),可见3*4=12.数字12的众数和亦为3。 [4]另外,数字相加亦遵守此规律。例如3+4=7。求数字201和馅2的和,结果为313,求313的众数和,得数字7 (3+1+3=7),刚好3与4相加的结果亦为7。 令人奇怪的是,中国古人早就知逍此数学规律。我们看看为q图”与“洛书”数字图就知道了。以下是“洛书撷数字图。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教案教学提纲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教案

《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表示》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包含了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数字图像的分类、存储、压缩的相关知识。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这几类信息的数字化应用中,本课内容是和实际应用比较贴近的,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多媒体方面信息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图像信息数字化的基本方式;认识不同图片类型的特点;认识分辨率、位深度等图像参数的含义和图像效果、大小的关系;掌握利用图像处理软件修改图像大小、位深度、图像类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图像数字化的采集、修改、编码压缩的过程;在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加工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依据问题实际需求,设置适当的图像类型、分辨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实验总结中,养成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严谨实施的科学研究态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养成团结协作、积极交流的团队精神。 三、教点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分辨率、位深度等图像参数的含义和图像效果、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提问:那位同学今天愿意尝试一下扫描信息技术课本的封面?学生从体验中感悟 学习活动二:认识图像分类 任务:记录图像文件基本信息,并利用ACDsee缩小图像,再放缩比较。 交互形式:师生交互、生生交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 蕴 【任务一】:打开文件夹“1”,记录其中图片的基本信息。 思考1:这张图片放在网上做封面是不是太大了,怎么办? 思考2:缩小后的图像,再想放大回原来的尺寸,效果怎么样? 二、图像的分类 1、位图[bitmap],也叫做点阵图、像素图,简单的说,由许多像小方块一样的像素组成的图形,缩放会失真。 思考3:是不是计算机中所有的图片都是位图? 2、矢量图[vector],也叫做向量图,由一系列指令组成,在计算机中只存储这些指令,而不是像素。主要用于插图(word中的剪贴画)、标志等图形。 提问:不同类型图像的特点?操作提示: 右键单击图像文件→ 属性→摘要 图像大小、宽度、高 度、位深度 缩小图片的操作提示: 双击图片在ACDsee中 打开→“修改”菜单→“调 整大小” 宽度148像素、高度 218像素 记录缩小后图片基本信 息 尝试:创建一个Word 文档,在其中插入一副 剪贴画, 放大缩小图片,查看图 像效果如何变化? 操作提示: “插入”菜单→图片→ 剪贴画 ●放缩图像,观察效 果变化 讨论回答,并记录在学 案上 认识不同类型图像的特 点 在经历 浏览、 修改图 像基本 信息的 过程 中,发 现图像 失真的 问题, 引发思 考 在进一 步的实 践探究 中,认 识不同 的图像 类型, 比较其 特点, 内化对 知识的 理解 学习活动三:认识位图的图像编码 任务:修改图像的分辨率、位深度,探究其对图像效果、文件大小的影响规律。交互形式:师生交互、生生交互

幼儿园中班数学《奇妙数字4》

幼儿园中班数学《奇妙数字4》 幼儿园中班数学《奇妙数字4》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4及数概念, 2.学会对序数进行一一对应。 3.对数字游戏感兴趣,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对象 中班(4~5岁幼儿) 三.活动重难点 中班幼儿注意力想对集中时间为10分钟左右,开始学会共同游戏,活泼好动。动作发展更加完善。游戏中休息幼儿的注意集中时间,让幼儿在想对集中的情况下感受数字游戏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的准备(数字卡片),歌曲准备,头像卡片。 数字卡片,场地准备等。 <5>经验准备:提前告诉幼儿认识家里有几口人。并说出有哪些人。 五.活动过程: <1>导入:通过歌曲的播放激发幼儿兴趣。歌曲如下:我有一个温暖的家,我的家里有4口人。强壮的爸爸,温柔的妈妈,可爱的弟弟还有我。我爱我的家。 老师提出问题幼儿回答,歌曲中一共有几口人?

询问班里有没有和歌曲中一样人数的家庭。并和全班同学分享有哪几口人?例如:有爸爸,妈妈,姐姐,哥哥或者弟弟妹妹的家庭。 <2>展开:老师讲解游戏的过程。讲幼儿四人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幼儿背上贴上头像,四人幼儿手牵手。当老师说出歌曲中的爸爸是,背上贴着爸爸头像字样的小朋友蹲下,直至歌曲唱完。老师在游戏中提问,让幼儿知道4是一个总和。 第二轮游戏中把头像卡片换成数字卡片1.2.3.4 1代表爸爸,2代表妈妈,3是自己,4是弟弟。 游戏规则不变,唱到爸爸时,背上有1的小朋友蹲下。如此进行。 六.活动结束 给幼儿分发彩色笔,让幼儿在卡纸上画出自己的家。并和同班分享自己家里的人口。 七.活动延伸 回到家里告诉爸爸妈妈在学校里学习的歌曲和游戏,发现生活中有关数字4的东西并下节课开始时站起来分享。例如:外公家有四只小猪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