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2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 格式:ppt
- 大小:7.54 MB
- 文档页数:46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展开激烈争夺,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②战后欧洲开始衰落,美、日兴起,日本侵略势力成为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2)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①1917年11月(俄历10月)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③1919年3月共产国际的成立促使各国共产党壮大,推动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1)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2)中国人民首先开辟了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七七事变时中国守军的奋起抵抗,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3)世界人民开始相互配合反法西斯战争,1942年元旦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4)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宣告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引起了战后国际格局出现了三个重要变化:(1)资本主义世界中德、意、日战败,英、法削弱,美国成为霸主。
(2)苏联成为与美抗衡的大国,社会主义在多国取得胜利。
(3)亚非拉及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战后世界政治形势从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变为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对立阵营。
考点二:“三座大山”的重压(见表1)★★★表1 “三座大山”的重压考点三:两个中国的命运★★★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主张实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继续走两半道路。
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教案案例: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下的中国农民封建主义作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之一,造成中国几千年来的贫穷和落后。
由于地租的压榨、高利贷的盘剥和捐税的掠夺,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农民受到了“敲骨吸髓”的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难以承受的地租剥削和高利盘削近代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占据绝对优势,是封建经济的核心。
一般认为,封建地主和旧式富农以约占全国的人口而占的耕地,占人口农民(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劳动人民)却只占有约的土地。
这表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的土地,而大量的土地都集中到地主手中,这是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特征之一。
地主和富农把土地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借以收取地租。
据年月,江西省、县、区苏维埃主席联席会议通过的《土地问题提纲》中显示,地租一般为。
年月,对抗战前晋察冀边区的调查表明,“地租一般的在以上,有的多到以上” 地主和富农为加重对农民的剥削,攫取更多的财富,还不断增加地租额。
江苏宝山一带的地主,在—间将地租提高了二分之一。
上海大场、杨行等乡,有的甚至提高一、二倍。
高额的地租占据了农民收入的大半,除去地租外,农民所剩无几。
据年对苏州地区的统计数据推算,佃农承租地主田地,每亩可获钱元,其中还租元角,付肥料、打水、人工等费至少或元。
一年辛苦结果,毫无所获,甚至每亩亏蚀数元者,比比皆是。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不得不去乞求于高利贷以“饮鸩止渴”。
高利贷是蚕食农民的另一个吸血鬼,处于封建剥削下的农民,特别是贫苦农民的借贷现象十分普遍。
据金陵大学农经系对河北、湖北、安徽、江西四省个地区户的调查,年至年,佃农负债户平均占佃农户数的;半佃农平均占;自耕农平均占。
高利贷不仅普遍,而且种类多、利率高。
如安徽六安有所谓“买栈稻”,借一元,勒令卖稻七斗。
更有借种二斗,索回一石,借M七升半,索回四斗五升的。
据统计,黑龙江的五常、扶余等县,年到年借贷利率增长倍。
除地租和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日益严重外,商人垄断物价,进行贱买贵卖的掠夺也变本加厉。
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二、三座大山的重压三、两个中国之命运引言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近代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历时三十年,并且是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近代中国进入新时期后,其社会性质、主要的社会矛盾及革命斗争的主力,同五四运动前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但是,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中国民主革命的营垒壮大了,并且工人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工人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通过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的。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随着这一事变的发生,中国革命的面貌逐步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5页。
在这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中,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它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紧密相联的。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1914.8——1918. 11战争爆发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压迫和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人民,是帝国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当时,欧洲是世界的政治中心。
对中国来说,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先是英国占主要地位,后来是日本占主要地位。
在此期间,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是资本主义各国加强侵占殖民地的时期。
到十九世纪末,世界已被瓜分完毕,于是它们开始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战争的概况战争主要在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协约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之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