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不言代价与回报附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2
《不言代价与回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该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确有些不是自愿选择的事情,我们仍要为他承担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把事情做好。
教学难点:
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活动积极课堂气分活跃,学生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了清晰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
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反思(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反思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1、评价、引领、点拨的设计是开放、有度的。
在设计中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个案分析中展示观点,在讨论中发现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探讨、提炼观点,在情景感悟反思、体验、提升观点。
板书设计也给学生留下提升的空间。
2、在这节课中始终把握学生视角,在情景导入、课堂辩论、自我反思、情感升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领、碰撞生成、观点升华。
3、这节课还可以发挥学生优势采取多种方式践行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4、比较注意创设情境。
我认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教学的目的,而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情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设置“是否献血”等生活场景来创设学生关注的事件,容易调动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觉醒,主动探究“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内涵”。
5、教学资源鲜活丰富。
选用多种教学资源能“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突出的是教师注意身边学生鲜活资源的运用,整合教材资源和学生资源,设计教案和学案。
二、教学中的不足及教学建议:1、语言不够锤炼,今后讲话要精简。
2、给学生的思考的时间不足,不能让学生充分思考有关问题。
今后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教学中的过渡部分的方法掌握欠佳,欠技巧。
4、内容过多,节奏过快。
5、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做到自己少讲学生多思考;加强引导和过渡方面的技巧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②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③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履行责任的代价、回报和冲突。
(应通过讨论、例举等形式来解决层次和角度问题,并获得某些经验和技巧)三级课程整合点: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为主。
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呈现认识上的模糊、矛盾之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启发。
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四、课前准备(1)教师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2)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五、教学过程㈠按教材内容板书思考题: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讲回报时注意多角度:对他人、对自己)2、反思:不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后果(最好能举例说明)3、如何正确评估代价与回报?(选择——评估——承担)4、对于有些无法逃避的责任,我们该怎么办?(如:学生、子女等)5、责任心的至高境界是什么?(不言代价与回报,即奉献)㈡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由组长记录同学们的发言(课后交老师)。
㈢每个小组推举一个中心发言的同学,准备下一节课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㈣宣布下一节课的活动安排。
⑴模仿《百姓茶坊》栏目,举行一个话题为“责任”的活动。
⑵角色安排:嘉宾6人(各组中心发言的同学);主持人(老师客串);观众(其他同学)⑶请5位同学演绎《竞选班委》的小品(老师、小柯、小柯的朋友及父母);请2个同学准备讲述“苏珊”和“弗兰克”的故事;请其他同学查找书本17页上“时代楷模”的事迹。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不言代价与回报》教课方案及反省一、教课目的知识目标:懂得肩负责任会获取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必定的代价;有些责任即便不是自发选择的,也应全力肩负好;认识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事迹。
能力目标:可以正确评估肩负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选择,能为自己选择负责。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肩负相应的责任,以踊跃的态度肩负那些不是自发选择而应当肩负的责任;崇拜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课要点和难点:权衡肩负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三、教课方法:学生的研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感情谢励法;议论法;四、教课过程:<一 >、什么代价什么回报1.第一个活动:“班委改选”(1)、学生疏角色朗诵,教师显现情境和问题,引起学生思虑。
(2)、由学生自由发布建议(3)、教师总结:我们在肩负自己责任的时候,不单对别人有利处,自己也可能获取回报,如博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获取别人的认可等。
但我们也要为肩负责任付出必定的代价,如花销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遇到责怪等。
但我们不可以由于惧怕付出代价而不肩负责任,由于肩负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定要求。
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虑和沟通。
对肩负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权衡和评估,不可以凭一时激动盲目做出决定。
其实不是要学生在肩负责任前锱铢必较,而是使学生在肩负责任时更为理性。
2.第二个活动:“对选择的评估”(1)、理解小柯面对的几种选择,鼓舞学生假想其余可能的选择。
(2)、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3)、教师总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当自己做出选择。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处于第—单元第二课题,这单元的主题是学会承当责任,做负责的公民,是对第—课题责任与角色同在的升华,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一个根底。
2、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懂得承当责任会得到回报,同时也要付出肯定代价;正确评估承当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尊敬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学情分析1、学生对课本的根本知识根本概念及原理掌握的较好,但不特长思考,灵敏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对教材内容领会不深。
2、学生对书本上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较强,但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且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3、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援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承当那些不是自觉选择而应该承当的责任。
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当相应的责任。
2、知识与技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觉选择的也应尽力承当好。
3、过程与方法:比拟承当责任的代价和意义,自觉承当起责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1、承当责任的代价。
2、正确的评估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屏幕展示感激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林秀贞的事迹,设疑:林秀贞的事迹说明了什么?二、学习新课1、学生自主学习,发觉问题。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3—14页的内容,思考问题:“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指的是什么?如何正确评估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教师小结。
2引导学生阅读第15-16页的内容,思考问题:如何理解“我承当我无悔〞?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什么?学生答复,教师总结。
2、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一:正确评估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探究二: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三、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教育学生全面认识和评价正确的评估责任的代价和回报,增强责任意识。
《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九年级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的第二框题,因为课时安排不够合理,所以造成了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教学环节也就不完整了。
课堂上我讲的太多,学生说得少,这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对教材的挖掘与学情的分析不够,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等。
课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课假如就这么上下去我会有什么收获,学生又会有什么收获呢?于是我又重新对这课的教学实行了设计,试着上了一节感觉效果挺好。
学生也能主动参与到我的教学活动中来了。
我觉得这节课安排两课时比较好,每目一课时。
第一课时,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谈谈升入九年级一个多星期的感受或体会,为什么要选这个话题呢?这是我在充分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的,因为九年级面对中考的压力,家长的期盼,老师的希冀,学业紧张,娱乐休息时间少了等等,学生是深有感触的自然有话可说了,而且在教学中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局面,这是以前没有的。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因势利导谈到了责任和付出这样自然引入了新课。
也让学生理解到了承担责任就会付出代价和当然也会有回报。
然后让学生思考自己现在承担着什么责任,都付出了或将要付出什么代价?又会有什么回报呢?并自由发言。
一开始学生有些不愿意说,于是我就有针对性的叫班长发言并适时引导,结果很多同学就打开了话匣子,针对自己在班里承担的责任有的诉苦,有的说委屈,有的说收获……学生们就这样“动”了起来。
总之通过这节课使我触动很大,使我理解到必须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不能经验主义。
更不能有懒惰思想,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要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找到自信,体验到成功,享受到快乐使思想得到升华,道德素质得到提升,水平得到训练。
《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教师出示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知识目标:知道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2.教师引领学生找出关键词,并点明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目的的学习本课内容。
【走近小柯】1.教师出示学习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问题解答2.学生参阅课本P13,并思考下列:假如你是小柯,你会如何解决下列问题?(1)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2)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3)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4)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设计意图:通过课本资料,并结合学生自身实际,了解代价与回报,并引出第一个知识点。
【知识聚焦1】1.教师出示问题,指导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并让学生展示完成情况。
2.学生参阅课本P14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也包括,更重要的是,如、、等。
(2)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和,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甚至受到。
设计意图:明确知识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准确查找问题的能力。
【互动探究】1.教师出示一组志愿者的图片,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探究,并进行知识小结。
2.探究一:结合知识聚焦1,各小组快速解答下列问题。
(1)世博会、亚运会志愿者要承担什么责任?(2)承担这种责任,要付出什么代价?(3)承担这种责任,有什么回报?3.探究二: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并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图片引领,达到形象直观;表格显示,达到实效性;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聚焦2】1.教师出示问题,指导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并让学生展示完成情况。
2.学生参阅课本P14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反思《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反思责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里重要的教育主题之一。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说选题社会越来越需要负责人的公民,。
懂得承担责任必然带来回报和代价,能勇于去承担选择责任,承担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言代价与回报》是人教版教材初三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责任的概念,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框题在承担责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三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了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做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又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明确代价与回报教学难点:承担责任的最高境界——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说教法、学法(一)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初三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九年级思想品德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反思《九年级思想品德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九年级思想品德不言代价与回报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重点和难点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履行责任对于他人和自己的好处;履行责任的代价;关于责任冲突。
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课时安排:本框2课时教学流程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一)第一个活动:“班委改选”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教师总结: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
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
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是假进行思考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