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理综第31题生物实验题解题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116.39 KB
- 文档页数:1
高考生物必备实验技巧实验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在高考生物考试中,实验题占据了重要的比重。
为了应对这一部分的考题,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技巧和解题思路。
本文将介绍高考生物必备的实验技巧以及解题思路,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实验准备在参与实验之前,考生首先需要具备一些必备的实验准备技巧。
这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与准备、实验方法的掌握以及实验环境的调整。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实验器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确保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
在实验方法上,考生需要熟悉各类实验步骤,并能够正确操作。
此外,在实验环境方面,考生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温度、光照等条件的控制。
二、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数据处理是实验题中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在观察实验现象时,考生要细心、耐心,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
在记录实验数据时,考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作为高考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思路,考生需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与规律。
在实验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因果关系以及数据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考生可以找出实验题中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提出合理的解题策略。
三、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在解答高考生物实验题时,考生需要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解题思路。
首先,考生应理解实验题目的背景和实验目的,确定题目的意图和要求。
其次,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数据和图表,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考生可以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最后,考生需要将数据和结论与生物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考生应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并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回答。
四、实验题的解题技巧在解答高考生物实验题时,考生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以提高解题效率和答题质量。
首先,考生应对实验题目进行逐字逐句的仔细分析,了解题目的要求和提示。
高考生物实验题技巧在高考生物试卷中,实验题是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
为了在实验题中取得高分,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生物实验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备战高考有所帮助。
一、认真阅读实验题在阅读实验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常实验题会给出实验的步骤或关键要点,请考生认真阅读并掌握。
同时,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如温度、时间、质量等,这些词汇往往与实验的结果有关。
认真阅读实验题,可以帮助考生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提前做好准备。
二、注意实验操作步骤实验题中通常会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或要点,考生需要熟悉并掌握这些操作步骤。
一般来说,实验步骤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考生需要根据步骤的顺序进行操作。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熟练掌握并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在一些实验题中,考生需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
一般来说,实验材料和方法与实验题目中的关键词汇有关。
考生需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
例如,如果实验要求测量生物体的长度,考生可以选择直尺或游标卡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注意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实验题中,考生需要根据实验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处理数据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图表类型,以便清晰地表达实验结果。
在分析数据时,要注意对数据的合理解释,推理实验结果的原因。
同时,要注意与实验题目中的要求进行对比,看是否符合要求。
五、注意实验结论的写作实验题中,考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的结论。
写实验结论时,要简洁明确,将实验结果与实验目的和要求相对应,不要出现与实验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六、反复实践为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考生需要反复进行实验实践。
通过实践,考生可以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考生物实验考查要点与答题技巧高考生物中,实验部分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实验考查的要点,并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高考生物实验考查要点1、实验基础知识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如显微镜、移液器、离心机等。
同时,要了解各种实验试剂的作用和特性,例如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等。
2、实验设计能力能够根据给定的问题或研究目的,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这包括确定实验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及选择合适的观测指标。
3、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能够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示数据,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4、实验原理的理解清楚每个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例如光合作用的原理在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的应用。
5、实验误差分析能找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对经典实验的掌握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等,理解这些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得出的结论。
二、高考生物实验答题技巧1、仔细审题认真阅读题目,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注意关键词,如“探究”“验证”“分析”等,这些词决定了答题的方向。
2、明确实验变量在设计类题目中,首先要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因素,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结果,无关变量则需要保持相同且适宜。
3、规范书写实验步骤一般按照“分组编号→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或观察→记录结果”的顺序来书写。
注意表述要准确、简洁,使用专业术语。
4、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如果题目给出了实验数据,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如计算平均值、绘制图表等。
分析结果时,要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5、误差分析要全面考虑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实验环境等多方面可能导致误差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6、答题语言要准确使用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回答问题,避免口语化和模糊不清的表述。
【高中生物】高考生物实验题答题有技巧如何搞定高考物实验题第一个是实验,因为高考的整体生物学调查是科学素养。
主要问题以实验的形式反映出来,还有一些选择题。
如果涉及实验,很多孩子以前没有在学校系统地谈论过实验,缺乏最基本的实验能力。
考试中有一道题,他们要么听不懂,要么听懂了就答不上来。
有人说我的答案是对的,我的问题是错的。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质疑生物学是一门不科学的学科。
因此,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孩子们必须脚踏实地,从实验的分类、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则、实验的步骤、实验的分析方法、实验的修改、,从这些角度来看。
事实上,我刚才特别强调,把所有的问题,特别是实验问题放在一起,会让很多孩子在完成后有深刻的感受。
还有一些答题的技巧,像实验题,你想答对,最核心的灵魂,你要明白实验的核心灵魂。
我不是特别赞成考察方式,说实话生物是一门科学,考察的应该是学生自我的探究的精神,这样可能将会出更多科学家。
但是目前这样的模式,确实说这样的一个套路,学生按照这个套路答题,得分才能得的更多。
高考生物答疑技巧应试方面有一些挺管用的方法,比如针对刚才读不懂题的问题,可以找自变量、应变量;针对答非所问的情况,就一定要做大题的答案要么就用书本的原话,要么就是题干。
第二个,答题的范围,很多孩子答的要么过大,要么过小,尽量答到最小范围,一定要答准、答精细。
另外一个答题,马虎的问题。
尤其让你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往往就会出问题。
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abcd四个选项,你在他们四个后面打勾或叉,让你选正确的话,你就不会选错误的。
最后的时刻,高中三年级还是应该看效率,你爬楼梯,使劲往上爬,肯定没有坐电梯快,关键还是方法。
最后给考生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才,天才往往是勤奋的人,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最后时刻我真的建议,还是按照我的三套,第一个,回归基础,规范答题,第二个,把所有自己做过的错题都重新做一做。
第三个,把历年北京高考真题做一做,摸清楚这个考题的本质。
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的技巧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1. 提倡“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例1、下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
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A. 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B. 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C. 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D. 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解析:读第一遍,明白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意思,①代表胚,②代表胚乳,③代表珠被,④代表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如果我们不读第二遍,在考场紧张的气氛中,一般不太明白题意。
读第二遍,明白答案的四个选项是对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意思的表述。
B选项,没有胚柄,而应该是子叶;C选项,胚乳只出现单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D选项,④过程的初期主要是种子的萌发,这个时候种子不能吸收利用矿质元素;A选项,①存在于受精作用中,基因型由精子和卵细胞组合而来,③的基因型直接来自于亲本,可能不同。
答案:A 技巧诠释:有些选择题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题意。
如果我们采取两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在结合答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 掌握“错误原理”“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
排第四。
例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解析: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文件编号 M 003 - 7586(2021)04 - 0043 - 03第37卷第4期中学生物学 V 〇1.37No.42021 年Middle School Biology2021指向高阶思维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建议—以2020年高考全国I 卷生物第31题为例陈蕾曹承和(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安徽芜湖241000)摘要通过对2020年高考全国I 卷生物第31题高阶思维能力考查的分析,导向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
创设素养导向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必备知识和高阶思维能力开展相关的情境活动,构建思 维分析导图,让思维过程可视化,并在相互交流中完善思维过程,推动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高阶思维素养导向问题情景生命观念 中图分类号G 633.91文献标志码B2〇2〇年高考全国I 卷生物试题注重必备知识、关 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其中部分试题对学生的高 阶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
高阶思维是学习者在较高 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是一种能够加以实践运用, 并具有反思性、批判性、创造性和整合性的思维质 态。
高阶思维是在复杂的情景活动中发生,需要学生 将新信息和相关概念、原理进行关联,并找出内在逻 辑,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下面以2020年高 考全国I 卷生物第31题为例说明。
1原题呈现本文是2019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 习进阶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JK 19057)的研究成果。
3小结综上,信息题解题模板可以归纳为一审、二联、三迁移。
具体来说,“一审”获取信息:审读题干、图解等 获得信息;“二联”提炼信息:联系题目设问,提炼有效 信息并进行必要的信息转换;“三迁移”应用信息:即 将提炼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联系,迁移应用解决题中 提出问题。
其中“二联”提炼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般,信息题中的每一问题中的信息往往是既相 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信息与信息之间存在着相互转 换,同一信息可以用不同形式来表达,不同信息也可 以转换为同一形式。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的答题技巧生物实验设计,确实是要求同学们能够依照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实验现象等。
其要紧考查学生是否明白得实验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实验设计题是高考热点题型,所占分值也比较高。
许多同学觉得解这类题目难以下手,有时只是内心明白,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事实上只要理清思路,找准方法,就能化难为易,取得好成绩。
解答高考实验设计题可遵循以下思路:一、认真审题,弄清实验目的和要求1.确定实验目的,找出要研究的问题,这一点题目中都会给我们提示,诸如“研究、验证、探究”等字眼后面往往是试题将要研究的问题,也确实是实验目的。
2.对应实验目的,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
3.要弄清实验类型,即要设计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依旧探究性实验。
4.依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变量以及阻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5.确定实验器材,关于生物实验题中已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要紧分析“有什么用”“如何用”,一样应全部用上,不可遗漏,除非试题是让你选择使用或者自行确定实验材料和用具。
二、精心设计实验步骤书写实验步骤的“三步曲”:1.分组标号:包括分组(实验组、对比组,其中实验组假如有浓度梯度,至少要分三组,假如有必要,每组还要设多个相同处理)、编号、非条件处理等。
常用语言: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选择年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本步骤强调分组的等量原则(器材的规格、生物材料的长势、分组的数量和随机性等),编号能够针对实验器具,也能够针对实验材料,有的非条件处理需在条件处理之后,则需写在第二步。
2.设置实验组(有单一变量)和对比组(无单一变量)。
常用语言: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本步骤强调对比原则、各对比组条件处理的等量原则,通过“适量”和“等量”表达出来。
高考实验题解题策略和建议试验力量和探究力量是高考理科综合力量考试目标之一,生物试验题是理科综合力量测试和生物单科考试最主要的题型之一。
纵观近几年生物高考题,不难发觉试验设计题是热点考察题型,分值也比拟高,它也是生物学科高考成绩区分度的主要之处,很多学生觉得这类题目难以下手,有些时候只是心理明白,却无法用精确的文字语言表达出来。
其实只要理清思路,找准方法,能化难为易,取得高分。
为了提高学生对生物试验题的应试水平,解高考试验题可遵循以下思路进展。
一、确认变量拿到一个试验题,首先要找出该试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也称为试验变量,指试验中由试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因变量:指试验中由于试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试验变量是缘由,因变量是结果,二者是有因果关系。
无关变量:指试验中除试验变量以外的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无关变量就是与试验没有关系的变量。
解试验题必需具备变量思想,形成一种习惯。
学生总是当题目中有问及变量时才引起留意,如若没有,根本无视与试验相关的变量,这必将造成答题不够精确,甚至答题方向错误。
二、批阅试验目的仔细、认真阅读试验的试验目的,留意猎取以下这些信息。
第一,阅读试验目的时,应留意“验证”或“探究”等关键字眼,可以从中猎取该试验是验证性试验还是探究性试验。
这对于试验现象的描述和试验结果的猜测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阅读试验目的时可以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由于试验目的一般是由自变量与因变量所组成的。
第三,阅读试验目的,可以为最终试验结论的描述做指导。
实际上,试验结论就是将试验目的稍加改造即可。
例1: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
为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试验的方法步骤,猜测可能的试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⑴材料和用品:数量充分的铺有滤纸的培育皿,无菌水,外表消过毒的种子等。
高考生物实验题的命题方式及解题策略作者:罗建义来源:《中学生理科应试》2019年第04期近年来,在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中,实验题成为学生的一个主要失分点.研究实验题的命题方式与解题策略,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高三生物教师必须突破的难题.目前,高考生物实验类试题主要出现了实验分析题,纠错题,探究题三种题型,掌握各题型的命题方式、考察目的及答题要点,可大大减少实验试题的难度,提高生物实验复习的效率.一、实验分析题透过实验考察教材知识,试题解答需实验与教材兼顾分析:实验分析题就是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从实验取材、药品试剂、步骤及操作、结果及预测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正确解答试题预设的有关问题的一类题型.此类试题即考察教材知识,又考察实验技能.语言情景新颖一般源于课外,考察知识落脚于课内,体现了对教材双基的考察.试题要求学生熟悉教材知识,能利用掌握的教材知识对实验的目的、原理的科学性做出预判与分析.能分清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能理清实验有几个对照组,能由因找果,分析实验变量与结果间的逻辑关系.能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实验原理是否科学、实验步骤是否完整、操作步骤是否颠倒、实验方法是否正确,能依据对照组中各个的小结论,综合为实验总结论.例1;(2017全国新课标Ⅱ)将室温(25℃)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汗液分泌会,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分解代谢会.此题以实验为载体,以体温调节知识为背景命题,虽然考察不到实验分析题涉及的方方面面,但对实验组的分析提示透彻,对对照组的考察目的明确,学生结合体温调节中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结合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的对照分析,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答案:(1)舒张,增多.(2)增多.(3)排除除温度之外其他因素对实驗结果的干扰,并提供室温中动物甲的相关行为作为参考.(4)增加,增强.二、实验纠错题实验方案、步骤的纠错成常考点,试题解答依实验设计原则判断:实验纠错题就是给出一套错误的实验方案或步骤等,要求学生从所学的生物学原理出发,找出其错误并加以改正.此类试题主要考察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设计的严密性.试题常以教材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设置障碍.纠错时要从实验原理、药品仪器的使用、对照试验的设置、实验结论的得出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判断,尤以实验方案、步骤的纠错成常考点,试题解答要依实验设计原则进行判断.例2;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素的活性呢?为了探索这一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并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