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综合化学选修3试题三
- 格式:doc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11
化学选修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盐水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碳B. 氧C. 钠D. 硫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B. CaOC. HClD. MgO4.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
A. 无关B. 成正比C. 成反比D. 无关5.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B. 化学平衡是静态平衡C. 化学平衡是完全反应D. 化学平衡是不可逆反应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和碱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一定生成盐和二氧化碳C. 酸和碱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氧气D. 酸和碱反应不一定生成盐和水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B.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转移C.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氧化态变化D.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还原态变化8. 根据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 原子核由质子和原子组成D.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9.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键只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B. 共价键只存在于非金属和非金属之间C. 金属键只存在于金属元素之间D. 离子键和共价键都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10.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盐类都能溶于水B. 所有盐类都不能溶于水C. 盐类的溶解性与离子的极性有关D. 盐类的溶解性与离子的大小有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是______。
2.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氯化钠中的化学键是______。
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两种形式是______和______。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全国甲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 19 Al 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化学部分为第7~13题)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由于其具有酸性 B. 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C. SO 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 D. 维生素C 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2. 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下。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 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 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D. 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3. 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10.1000mol L -⋅的NaCl 溶液。
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 A. ①②④⑥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⑦⑧ D.①⑤⑥⑧4. 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50mol 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A 6.5N B. 标准状况下,32.24LSO 中电子的数目为A 4.00N C. 1.0LpH 2=的24H SO 溶液中H +的数目为A 0.02N D. 11.0L1.0mol L -⋅23Na CO 溶液中23CO -的数目为A 1.0N5. W 、X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 层电子数相等,WX 2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 W > B.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 Z < C. Y 与X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 Z 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弱酸6. 用可再生能源电还原2CO 时,采用高浓度的K +抑制酸性电解液中的析氢反应来提高多碳产物(乙烯、乙醇等)的生成率,装置如下图所示。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练习题2010、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X,Y和Z分属于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
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
请回答下列问题:(1)W原子L层电子排布式为 W3空间构形是(2)X单质与水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3)化合物M的化学式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
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
将一定是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酸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
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O-C-O的键角约。
(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有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位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 。
(5)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
201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5)六方氢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个氮原子、_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石墨烯晶体)问中的晶体结构,石墨烯晶体相对简单,使用均分法即可得解。
金刚石晶体结构复杂,这里说明一下。
大家看一下晶体结构示意图(我找了一幅图并处理了一下)→→=Cl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氧元素有氧气和臭氧两种单质,由于的熔点高于的物质,均与CaF2中的化学试卷键为离子键,因此“低”)。
【正确答案】(1)bd(2)Al3++3CaF2= 3Ca2++AlF63-(3)角形或V形;sp3。
(4)172;低。
【解析】(1)a、Ca2+与F‾间既有静电引力作用,也有静电排斥作用,错误;b、离子所带电荷相同,F-的离子半径小于Cl-,所以CaF2晶体的晶格能大,则CaF2的熔点高于CaCl2,正确;c、晶体构型还与离子的大小有关,所以阴阳离子比为2:1的物质,不一定与CaF2晶体构型相同,错误;d、CaF2中的化学试卷键为离子键,CaF2在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因此CaF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正确。
(2)CaF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Al3+的溶液中,生成了AlF63-,所以离子方程式为:Al3++3CaF2=3Ca2++ AlF63-。
(3)OF2分子中O与2个F原子形成2个σ键,O原子还有2对孤对电子,所以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空间构型为角形或V形。
(4)根据焓变的含义可得:242kJ·mol-1+3×159kJ·mol-1—6×E Cl—F =-313kJ·mol-1,解得Cl-F键的平均键能E Cl—F =172 kJ·mol-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所以ClF3的熔、沸点比BrF3的低。
【考点定位】本题以CaF2为情景,考查了物质的结构、离子半径比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和分子的构型、键能的计算、熔点的比较。
2023Äê¸ß¿¼Àí×Û£¨È«¹ú¼×¾í£©(物理部分)1.一同学将铅球水平推出,不计空气阻力和转动的影响,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A.机械能一直增加B.加速度保持不变C.速度大小保持不变D.被推出后瞬间动能最大2.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141778X N Y O +→+、73Y Li 2X +→,X 和Y 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 分别表示X 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则()A.1Z =,1A = B.1Z =,2A = C.2Z =,3A = D.2Z =,4A =3.一小车沿直线运动,从t =0开始由静止匀加速至t =t 1时刻,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到t =t 2时刻速度降为零在下列小车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 D.4.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其所受合力的大小与轨道半径的n 次方成正比,运动周期与轨道半径成反比,则n 等于()A.1B.2C.3D.45.在一些电子显示设备中,让阴极发射的电子束通过适当的非匀强电场,可以使发散的电子束聚集。
下列4幅图中带箭头的实线表示电场线,如果用虚线表示电子可能的运动轨迹,其中正确的是()A.B.C. D.6.用水平拉力使质量分别为m 甲、m 乙的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两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和μ乙。
甲、乙两物体运动后,所受拉力F 与其加速度a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甲乙<m mB.m m >甲乙C.μμ<甲乙D.μμ>甲乙7.光滑刚性绝缘圆筒内存在着平行于轴的匀强磁场,筒上P 点开有一个小孔,过P 的横截面是以O 为圆心的圆,如图所示。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选修3试题三1、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 、B 、C 、D 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其中A 原子核是一个质子;B 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 与C 可形成正四面体型分子,D 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 104s 1.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2)C 所在的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填化学式);(3)B 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其中“只有一层原子厚”的物质,被公认为目前世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该材料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其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4)D 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右图,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填选项序号);①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 ③配位键 ④金属键(5)某学生所做的有关D 元素的实验流程如下图:请书写第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已知A 、B 、C 、D 、E 、F 均为前四周期元索.A 元索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22np ns ,B 元索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 元索原子的M 电子层的P 亚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D 元素原子核外的M 层中只有2对成对电子。
B 离子与E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形成22B E 、 B E 2型化合物.F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 区,其原子与E 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①B 元素为________ ②F 原子核外的价电子排布为_________.(2) 指出在元索周期表中:①D 元素在______区;②E 元素在______区.(3)当n =2时,A 与氢元索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加的分子应属于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该分子中有______个σ键______个π键.(4) 当n =3时,A 与B 形成的晶体属于______晶体.A 单质的晶体结构中,A 原子采用______杂化,A原子数与A-A键数之比为____________.(5)DCl3分子中,中心原子D有______对孤对电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D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形.(6) 元素F的某种氧化物的晶体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实心球表示F原子,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7)A—F六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它可能是______(写元索符号)(其中I1-I7分别表示该元索的第一电离能——第七电离能).3、Ⅰ.砷化镓为第三代半导体,以其为材料制造的灯泡寿命长.耗能少。
湖北高考化学选修三真题近年来,湖北高考化学选修三真题备受关注,备考的学生们也纷纷对此展开讨论。
本文将对最近一次湖北高考化学选修三真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选择题部分1. 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6H10,它与K2Cr2O7在盐酸溶液中反应,生成黄色的沉淀。
化合物X最有可能是()A. 正戊烷B. 正戊烯C. 异戊烷D. 异戊烯【解析】首先,X是C6H10,根据化合物的分子式可知,X为不饱和化合物,因此排除了A和C。
在与K2Cr2O7反应后生成黄色沉淀的情况下,X应为烯烃,故选B。
2. 化学反应中,生成的产物与起始物质在物质性质上一致,但性质不同,这种反应称为()A. 氧化反应B. 燃烧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D. 分解反应【解析】根据描述可知,生成的产物与起始物质在物质性质上一致,但性质不同,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C。
3. 在标准状态下,硝酸氧化亚铁(Ⅱ)离子生成了磷酸铁(Ⅲ),请写出反应的离子平衡方程式。
【解析】反应中,硝酸氧化亚铁(Ⅱ)的化学式为Fe2+,磷酸铁(Ⅲ)的化学式为Fe3+,硝酸根离子为NO3-,所以平衡方程式为2Fe2+ + 2NO3- = 2Fe3+ + 2NO + O2。
二、主观题部分1. 简述电子亲和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解答】电子亲和能是元素原子吸收一个电子形成负一价离子时放出的能量。
影响电子亲和能的因素有原子核电荷数、原子半径以及原子轨道等。
2. 请阐述氧气中O2两种共价键的键性质及其有何不同。
【解答】氧气中O2分子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
σ键是头对头叠加的成键轨道所形成的单一共价键,而π键是平行叠加的成键轨道所形成的共价键。
两种键性质的不同在于σ键较强,而π键相对较弱,π键断裂的能量比σ键低。
通过解答以上题目,考生们应该对湖北高考化学选修三真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朝帮助大家备战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祝愿所有考生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加油!。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三⾼考题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和Si【09⾼考⼭东】32.C 。
Si的基态原⼦核外电⼦排布式(1)写出元素的⾮⾦属活泼性由强⾄弱的顺序和O从电负性⾓度分析,C、Si 。
为,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的杂化⽅式为(2)SiC 。
微粒间存在的作⽤⼒是。
(填元素符号)则M为(3)氧化物MO的电⼦总数与SiC的相等,的⾼,MO是优良的耐⾼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
MO的熔点⽐CaO 。
其原因是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C、Si为同⼀主族的元素,CO和SiO(422??原⼦间不形成上述与O键,SiO中⼤不同。
CO中C与O原⼦间形成Si键和22?原⼦间、O、O原⼦间能形成,⽽Si健。
从原⼦半径⼤⼩的⾓度分析,为何C?。
不能形成上述键2+2 3 2622半径3)3p;O>C>Si(2) sp)答案:(11sMg Mg2s共价键;2p(3s2+p-p、O原⼦间距离较⼤,Ca(⼩,MgO晶格能⼤;4)Si的原⼦半径较⼤,Si⽐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09⾼考上海】23【溴、碘等。
(1)在光照条件下,氯⽓和氢⽓反应过程如下:HCl+Cl??Cl?C1+ClCl+HHCl+HH+C1……①③②222;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式为键(填“极性”或“⾮极性”)。
于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及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半径从⼤到⼩的顺(2)。
与氯元素同周期且⾦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元素符号表⽰序是族。
周期期表的第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3) 。
的是a.卤化银的颜⾊按AgCl、AgBr、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的顺序依次减⼩I—H、Br—H、C1—H、F—H.卤化氢的键长按b的顺序依次减弱、HI c.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 BrCl I F、的顺序由难变易.卤素单质与氢⽓化合按、、d2222 (4)卤素单质的键能⼤⼩如右图。
高考化学选修三配位键真题每年高考化学试卷都会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题,其中会涉及知识点更加深入的配位化学。
本文将结合历年高考试题,重点讲解配位键相关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配位键是指配位化合物中配位原子与中心原子之间形成的键。
这种键的形成涉及到配位作用,也就是配位体和配位原子之间的电子互相作用。
配位键具有共价性和离子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配合物的性质上。
下面我们通过历年高考化学真题来进行深入讨论。
1. (2017年全国卷Ⅱ)某金属M、碱A和一种含氮气体反应,发现生成了M(A)2X3 结晶,其中X是配体。
请问氮气体的性质和离子键的成分情况?解析:根据题目中所给信息,氮气体(N2)为含氮气体,且生成的配合物为M(A)2X3,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六配位的配合物。
M(A)2X3中,A为碱金属,因此该金属M为过渡金属。
在这种配合物中,X配体与金属M之间的成键方式为共价键,而M和A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这说明氮气体在这个反应中是以配位键的形式与金属M形成配合物,其中X作为配体与金属M形成了共价键,而金属M与碱金属A之间形成了离子键。
2. (2018年北京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氮气能与过渡金属形成多核配合物B. 配位键与共价键一样径向构型不受限制C. 环状配合物的键角和构象均受配位作用影响D. 配合物中有的金属离子氧化态的变化范围很宽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配位键的特点和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A选项是正确的,氮气能与过渡金属形成多核配合物,这与氮气体具有双键结构有关。
B选项是错误的,配位键与共价键不同,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C选项是正确的,环状配合物的键角和构象会受到配位作用的影响。
D选项是正确的,不同金属离子的氧化态变化范围较宽,这是由于配体的变化。
通过以上两道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化学中关于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配合物的性质、成键方式以及配体的选择等方面,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熟悉这些知识点,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选修3试题三 1、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B 、C 、D 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其中A 原子核是一个质子;B 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与C 可形成正四面体型分子,D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 104s1.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2)C 所在的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填化学式);(3)B 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其中“只有一层原子厚”的物质,被公认为目前世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该材料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其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4)D 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右图,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填选项序号);①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ﻩ ③配位键ﻩ ④金属键(5)某学生所做的有关D元素的实验流程如下图:请书写第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已知A、B、C、D 、E、F 均为前四周期元索.A 元索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22np ns ,B元索的 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 元索原子的M 电子层的P 亚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D元素原子核外的M 层中只有2对成对电子。
B 离子与E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形成22B E 、 B E 2型化合物.F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其原子与E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①B 元素为________ ②F原子核外的价电子排布为_________.(2) 指出在元索周期表中:①D 元素在______区;②E元素在______区.(3)当n =2时,A 与氢元索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加的分子应属于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该分子中有______个σ键______个π键.(4) 当n=3时,A 与B 形成的晶体属于______晶体.A 单质的晶体结构中,A原子采用______杂化,A原子数与A-A键数之比为____________.(5)DCl3分子中,中心原子D有______对孤对电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D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形.(6) 元素F的某种氧化物的晶体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实心球表示F原子,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7)A—F六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它可能是______(写元索符号) (其中I1-I7分别表示该元索的第一电离能——第七电离能).电离能I1I2I3I4I5I6I7(KJ.mol-1) 14.529.647.477.5 97.9551.9 666.83、Ⅰ.砷化镓为第三代半导体,以其为材料制造的灯泡寿命长.耗能少。
已知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砷化镓晶胞结构与NaCl相同B.第一电离能As>GaC.电负性As>GaD.原子半径As>Ga(2)砷化镓可由(CH3)3Ga和AsH3在700℃下反应制得,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 ______; (3)AsH3空间形状为___________;已知(CH3)3Ga为非极性分子,则其中镓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Ⅱ. 金属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居金属中的第二位,大量用于电气工业。
(4)请解释金属铜能导电的原因,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小心蒸发,最终得到深蓝色的[Cu(NH3)4]SO4晶体,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普通共价键外,还有和。
4、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 <F。
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晶体类型在同周期的单质中没有相同的;F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F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A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杂化,E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2)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D的氯化物的熔点(填高或低),理由是。
(3)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4)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A显-3价),则其化学式为;(5)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A、C形成的化合物具有(6)高沸点和高硬度,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则其化学式为。
5、三氟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且不可燃的气体,在半导体加工,太阳能电池制造和液晶显示器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NF3是一种三角锥型分子,键角102°,沸点-129 ℃;可在铜的催化作用下由F2和过量NH3反应得到。
(1)写出制备NF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NF3的沸点比NH3的沸点(-33℃)低得多的主要原因是。
(3)与铜属于同一周期,且未成对价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4)理论上HF、NaAlO2和NaCl按6∶1∶2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反应生成HCl、H2O和一种微溶于水的重要原料,该物质含有三种元素,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其中心离子是,配位数为。
(5)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 ),回答下面各题: 元素代号I1I2I3I4Q 2080 40006100 9400R 500 4600 6900 9500S 740 1500 7700 10500T 580 1800 2700 11600U 420 31004400 5900①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和。
②T元素最可能是区元素。
若T为第二周期元素,E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T、E形成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6、已知A、B、C、D、E都是元索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C、D同周期,A、D同主族,B、C、D的最髙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E元索的原子核外共有20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且E的原子序数比D大4。
(1)B、C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A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杂化。
(3) A和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其原因是_______。
(4)仅由A与B元索组成,且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5)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
(6)B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溶液与C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7)E单质在A单质中燃烧时得到一种白色晶体,其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⑦的基本态原子排布式,元素⑧位于区。
(2)若元素①③⑤形成的某化合物显酸性,经测定这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6:16,该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3,则其中所有杂化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元素④和⑥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请写出由④和⑤两种元素形成的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化学式,其VSE PR构型为。
(4)在测定①和⑥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值一般高于理论值,其主要原因是。
(5)④和⑧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每个球均表示1个原子,基中④显-3价),则其化学式为。
⑧的常见离子和④的最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名称为,其水溶液颜色为。
8、X、Y、W、M、N五种元素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三个紧邻的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和Y的氢化物都比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但在同周期中却不是最高的。
W是同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M原子的最外能层上有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N是一种“明星金属”,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等工业领域。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X、Y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X、Y可以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其中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8,则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⑵X的氢化物易溶于水的其原因是:。
⑶N的电子排布式是:。
⑷X和Y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 小于(填元素符号)。
⑸M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属于:;其晶胞如图所示,其中M离子的配位数是: 。
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序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1) 写出上表中元素⑨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
(2)在元素③与①形成的水果催熟剂气体化合物中,元素③的杂化方式为______杂化;元素⑦与⑧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
(3)元素④的第一电离能______元素⑤(填写“〉”“=”或“<”)的第一电离能;元素④与元素①形成的X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请写出与元素④的单质互为____________等电子体分子、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各写一种)(4)在测定元素①与⑥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与元素⑦的单质反应时,元素④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6)将过量的X通人含有元素⑩的蓝色硫酸盐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⑩的某种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实心球表示元素⑩原子,则一个晶胞中所包含的氧原子数目为______。
10、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A、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等于其周期序数,F原子的电子层数是A的3倍;B原子核外电子分处3个不同能级,且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相同;A与C形成的最简单分子为三角锥形;D原子p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E原子核外每个原子轨道上的电子都已成对,E的电负性小于F。
(1)写出B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2)A、C形成的最简单分子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与该最简单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
(3)比较E、F的第一电离能:E__________F(选填“>”或“<”)。
(4)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该晶体的类型属于_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该晶体中B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