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电子版
- 格式:docx
- 大小:20.71 KB
- 文档页数:15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本电子版所有内容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本电子版原文:
第一单元《我们的家乡》
一、《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绿树、青草、清澈的河水,
还有一座古老的庙宇。
每当夏天来临,我就会和朋友们一起去河边游玩,在河里游泳,在河岸边捉蝴蝶,在河里捞贝壳,还可以看到许多小鱼在水
中游来游去。
每当秋天来临,我就会和朋友们一起去采摘果子,采摘苹果、梨子、桃子,还有李子,果子甜甜的,口感棒棒的,让我们尝尝
不同的滋味。
每当冬天来临,我就会和朋友们一起去滑雪,滑雪的时候,
我们会欢声笑语,一起滑雪,一起玩耍,玩得很开心。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它的每一处风景!
二、《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绿树、青草、清澈的河水,还有一座古老的庙宇。
每当春天来临,我就会和朋友们一起去河边散步,看到河边的柳树,柳树上挂满了绿绿的柳絮,柳絮飘落在河面上,把河面染成了一片绿色。
每当夏天来临,我就会和朋友们一起去河边野餐,在河边吃着美味的食物,看着河水清澈的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
每当秋天来临,我就会和朋友们一起去古庙里游玩,古庙里有古老的建筑,有神秘的雕像,有神秘的传说,让我们探索神秘的世界。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它的每一处风景!。
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word版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Word版教材简介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编写,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选文经典,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感,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材结构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两篇课文和一篇语文园地。
课文选材丰富,包括童话、寓言、故事、古诗等,涵盖了不同体裁和题材。
此外,每个单元还设有“口语交际”、“作”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单元内容以下是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的单元内容概览:第一单元- 课文1:《古诗三首》- 课文2:《燕子》- 口语交际:我的动物朋友- 作:我的动物朋友第二单元- 课文1:《荷花》- 课文2:《荷叶母亲》- 口语交际:我的植物朋友- 作:我的植物朋友第三单元- 课文1:《秋天的雨》- 课文2:《大自然的声音》- 口语交际:秋天的故事- 作:秋天的故事第四单元- 课文1:《司马光》- 课文2:《不懂就要问》- 口语交际:我的历史故事- 作:我的历史故事第五单元- 课文1:《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文2:《美丽的小兴安岭》- 口语交际:我的家乡- 作:我的家乡第六单元- 课文1:《海滨小城》- 课文2:《孔子游春》- 口语交际:我的城市- 作:我的城市第七单元- 课文1:《古诗两首》- 课文2:《笋芽儿》- 口语交际:我的春天故事- 作:我的春天故事第八单元- 课文1:《剃头大师》- 课文2:《我不能失信》- 口语交际:我的生活故事- 作:我的生活故事教学建议在使用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进行教学时,建议教师注重以下几点:1.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部编本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一、教材简介部编本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春天”为主题,包含了5篇课文,分别是《燕子》、《荷花》、《葡萄沟》、《秋天的雨》和《雪儿》。
此外,还有“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和“综合性研究——春天来了”两个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写、复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材解析1. 课文内容《燕子》本文描绘了燕子在春天里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荷花》课文以荷花为主题,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展现了荷花的美丽和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葡萄沟》课文介绍了葡萄沟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展示了葡萄沟人民的美好生活。
《秋天的雨》课文通过描绘秋天的雨,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雪儿》课文以雪儿为主题,通过对雪儿的描绘,展现了雪儿的可爱和作者对雪儿的喜爱。
2.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研究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询问、分享等方式,了解春天的美好去处。
综合性研究——春天来了本活动要求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方式,展示春天的美好。
四、教学建议1. 注重朗读: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提高语文素养。
2. 加强词语教学:结合课文,让学生掌握生词,增强语文基础。
3. 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实物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研究情境。
4. 注重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和综合性研究,提高实践能力。
5. 培养观察力:鼓励学生观察春天,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研究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引导学生在初读古诗时读准字音,再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或“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关于字义,可以采用组词的方式进行理解,还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理解“鸳鸯”和“河豚”。
写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书写方法分小组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融、燕、崇、溪”等。
“融”的左下部分只有一横;“燕”的上面部分是“廿”,第四笔是短横;“崇”的下面部分是“宗”,不要写成“示”;“溪”的右下部分是“大”。
教学时可以在课件中用彩色突出这些易写错的部分,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
2.朗读教学三首古诗朗读起来轻快而愉悦。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景色展开想象,配上合适的音乐,在教师富有画面感的描述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绝句》一诗的前两句,朗读的速度可以缓慢一点儿;第三句从“融”字开始语调上扬,语速加快,重点落在“燕子”一词上,拉长重读“燕”字,轻读“子”收尾,读出燕子的轻巧灵动;第四句语调轻柔舒缓,读出悠然闲适的感觉。
《惠崇春江晚景》第一句中“竹外桃花”要一气呵成读完,重读“花”字,“三两枝”慢读,读出画面的层次感,体现桃花的错落有致;第二句中“暖”字要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引出“鸭先知”;第三句,语速加快;第四句语调上扬,节奏放慢,突出“河豚”“欲上”,给人想象的空间。
《三衢道中》第一句重点读好“日日晴”中的两个“日”字,第一个“日”字读得稍长一点儿,稍重一点儿,语调上扬,读出“晴”带来的意外之喜;第三句语速加快,重读“路”字,结尾语调上扬,声音延长,读出意犹未尽而充满期待的感觉。
(2019新教材)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课文】1.古诗三首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图地荡漾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3.荷花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1 燕子一、生字词:1、多音字:圈 quān 圆圈待 dāi 待着juàn 试卷 dài 等待2、近义词:活泼—活跃机灵—机警率领—统帅3、反义词:轻快—沉重鲜艳—素淡喜欢—讨厌寒冷—温暖4、词语积累:[俊俏] 俏:样子好看。
俊俏就是好看的意思。
[蒙蒙] 形容雨点很细小。
[吹拂] 拂:掸。
吹拂指微风轻轻地吹。
[赶集] 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文中指春天到了,花草都长了起来。
[伶俐] 聪明灵活。
[掠过] 又轻又快地擦过。
[光彩夺目] 夺目:鲜艳耀眼。
颜色和光泽鲜艳耀眼。
[偶尔] 有时候。
[几痕] 痕:痕迹。
[波光粼粼] 粼粼:形容水很明净。
波光粼粼:形容湖水的微波由于明净而闪着光。
5、词语辨析:[漂亮俊俏]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好看”的意思。
主要区别是:“漂亮”着重指外表好看,可形容具体事物,形容人(多指年轻人)时不限男女。
“俊俏”只指人的相貌好看,多用于女子。
此外,“漂亮”可重叠成“漂漂亮亮”,“俊俏”则不能。
[偶尔偶然]这两个词都可表示“不经常”、“碰巧”的意思。
主要区别是:“偶尔”指某一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少,或某种状况、现象是少见的,着重在动作、现象产生的次数少,不经常。
“偶然”指从事理上讲,不一定会发生的行为发生了,或指这种行为虽有可能发生,但发生的时间则不确定,着重在行为的产生不是必然的。
“偶然”可以受“很”、“非常”等程度副词修饰,充当定语时常与“现象”、“原因”、“因素”、“事件”、“事情”、“情况”等名词搭配。
“偶然”可以构成“偶然性”,“偶尔”不能。
二、课文分析:1、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讲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时的美丽画面。
2、本文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燕子的。
3、比喻句: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铺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江山美丽,花草飘香,燕子翻飞,鸳鸯安睡的情景,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欢愉、闲适的心情。
《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对竹外的几枝桃花、戏水的鸭子、满地蒌蒿和短短的芦芽的描写,表现出了早春时节春江的景色,抒发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三衢道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燕子》:作者通过对燕子的外形和在春光中飞行、休憩的燕子的动作的描写,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3.《荷花》: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情态、色彩明丽的荷塘景色。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昆虫备忘录》:作者用清新、有趣的语言描述对复眼的琢磨,花大姐、独角仙和蚂蚱的样子和特点。
描述生动,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本文通过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就丢掉农具整天守着树桩,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侥幸,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6.《陶罐和铁罐》:本课讲了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无影无踪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7.《狮子和鹿》: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腿细长难看。
但是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角被树枝挂住,险些让他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不要因为长处而看不见短处,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在认识事物时,不要只看美丽的外表,也要讲究实用。
8.《池子与河流》:这首寓言诗通过池子和河流的对话以及它们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不可贪图安逸,只想着享受生活,这样只会被人遗忘;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为社会多做贡献,为人们带来幸福,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才会被人记住,成为“长流不断的河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文1-8单元课文解析(优质完整)第一单元:春天来了课文1:《找春天》课文解析这篇课文通过小动物们寻找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文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如“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小花儿含笑绽放,色彩斑斓”。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春天的特征,如温暖的阳光、出生的小动物等。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对春天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惯。
课文2:《春天的脚步》课文解析这篇课文描述了春天脚步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富有节奏感和韵律。
通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如“春天来了,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第二单元:热爱大自然课文3:《笋芽儿》课文解析这篇课文通过笋芽儿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笋芽儿从小到大,最后长成一颗高大的竹子的过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惯。
课文4:《小池》课文解析这篇课文描绘了一个小池塘的美丽景色,如“碧绿的荷叶,洁白的荷花”。
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富有节奏感和韵律。
通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第三单元:关爱他人课文5:《一分钟》课文解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珍贵。
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生动有趣。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学会珍惜时间,做到守时守信。
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部编版6-10课)在“部编本”中有了重大的改变。
第一改变的就是在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古诗词,初中语文也有相应的增加。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部编版6-10课),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部编版6-10课)6《陶罐和铁罐》课文原文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
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
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
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7《狮子和鹿》课文原文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 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 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难过王出品1.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朋友”的第一篇课文。
《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曾几的《三衢道中》,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描绘了春天的景物。
杜甫的《绝句》展现的初春灿烂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诗的后两句对燕子和鸳鸯具体而生动的描写,构成和谐优美的春色图。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由江中写到江岸,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的景象,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曾几的《三衢道中》展现了春末夏初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首诗诗人抓住“飞燕、鸳鸯、竹林、桃花、鸭子、蒌蒿、梅子、黄鹂”等有代表性的春天的景物,诗意化地为学生展示一幅幅春景图,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课后安排了两道思考题,第一题在读一读,背一背,默一默中,指导学生体会诗人笔下的优美生动的词句,并背诵积累。
第二题紧紧围绕“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引导学生基于诗句丰富想象,在想象中感知语言的韵味,为表达运用打下基础。
三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优美工整、自然流畅的语言中,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春景中的具体景物,适合学生抓住诗句来想象画面,学习把观察到的景物写清楚,同时能有效引导学生在一幅幅春景图中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
本课在单元整合中主要承担感受春天景物的美好,进一步培养思维,在想象画面中学会表达,在朗读、背诵、积累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学情诊断1.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能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插图,展开想象,通过诗歌所传递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在这一重点的处理上,容易沿袭传统的诗词教学,学生也会逐字逐句分析每一句诗的意思,而导致展开想象做得很不够。
2.从课后第一习题来看,编者将古诗的朗读、背诵、默写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朗读和背诵,学生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则需要教师结合诗句做重点的指导。
教材版本: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和同步练习课文:第1课《古诗三首》年级: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学习日期:课文原文图文版教材版本: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预习和知识点总结课文:第1课《古诗三首》年级: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学习日期:目录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教材文字版) (2)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梳理总结 (6)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教材图文版) (15)第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22)教材课文原文预习文字版赏析2.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特点:描绘了一幅明丽阔远,色彩鲜明,生机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江山沐浴着春光,秀丽多姿,和煦的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1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文原文阅读我念的那所小学每星期六下午全校开周会,会上总有文艺表演。
由十二个班级轮流演出,每个学期,一个照级至多轮到两次。
我没在台上露过面,因为逢到我们班表演,班主任老师总把我給忘了,角色都派给了班上最机灵的几个小朋友。
看着同班的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划,我真个羡慕得要死。
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
有一回又逢到我们班表演,级任老师在分派角色的时候,我段切期待的目光可能引起了她的注意。
分派到最后,她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说:“就这样吧,你扮老虎。
”这一回我们应演的是《兄妹历险记),中间有这么一段情节:兄妹俩在森林里述了路,碰上一只老虎。
我就扮这只老虎,用不着说话。
于是开始排练。
我套上老虎皮,那是一件画着黑道道的黄布连衣裤,脸,手、脚都不露,我想上台露脸是露不成了。
演那个哥哥的小朋友问我:“你会豁虎跳吗?”“不会”我只好照实说。
“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他撇了撇嘴。
没想事到临头还会出现危机。
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变主意。
老师真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
她说:”不要紧,扮老虎不一定要豁虎跳。
你先四脚着地爬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站起来,啊呜啊呜叫着,向他们扑过去,他们逃你就追。
等到猎人上场,对你连开两枪,你就躺下来一死掉。
记住了吗?”“记住了!”我连忙答应。
我有充分的自信,“现在开始排练。
你把虎皮和头罩套起来。
”头罩是个纸糊的老虎头:黄底子上也画着黑道道,额角正中还有个“王”字。
套在头上,霉糨糊味儿直冲脑门。
亏得眼睛那儿挖了两个小窟窿,要不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我就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再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
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
”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课文原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 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那双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枝木杆,几痕细线连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电子版
1古诗三首
绝句
fǔ
[唐] 杜甫
迟日①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
yuān yāng
沙暖睡鸳鸯。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迟日〕春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huìchóng
惠崇春江晚景①
sòng sūshì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lóu hāo
蒌蒿满地芦芽②短,
tún
正是河豚③欲上时。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②〔芦芽〕芦苇的嫩芽。
③〔河豚〕一种肉哇鲜美的鱼,有毒性。
qú
三衢①道中
zēng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②尽③却山行。
jiǎn
绿阴④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三衢〕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
②〔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③〔却〕再,又。
④〔阴〕树荫。
2 燕子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郑振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3 荷花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
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叶圣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4 * 昆虫备忘录
蜻蜓、瓢虫、蚂蚱……这些昆虫你了解吗?它们身上的秘密你知道多少?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复眼
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蜒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
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一飞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
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独角仙
吃晚饭的时候,呜—一扑!飞来一只独角仙,
摔在灯下。
它摔得很重,摔晕了。
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
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蚂蚱
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
我挺喜欢“挂大扁儿”这个名字。
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
画草虫的很
少有没画过蚂蚱的。
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我小时候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非常好看。
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汪曾祺,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口语交际
春游去哪儿玩
春天里,好玩的地方可多了,我们去哪儿春游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讨论。
每个人可以选一个地方,说说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先分组讨论,小组提出推荐的地点;再全班交流,各小组把推荐的理由说清楚;然后投票选出最值得去玩的一两个地方。
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习作
我的植物朋友
春天到了,到处都生机勃勃。
让我们选择一种植物,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
照样子,为自己的植物朋友做个记录卡吧。
名称:桃花
样子:花骨朵和胀鼓鼓的。
已经绽放的花朵,一个花瓣儿
挨着一个花瓣儿,围成圆形。
颜色:粉红
气味:淡淡的清香
其他:春天开放,结出的果实就是桃子。
也有只开花不结果的观赏桃花。
颜色还有鲜红的、纯白的。
借助记录卡,写一写你的植物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写之前再去观察一下,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写的时候,试着把你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写完后,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
写同一种植物的同学可以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