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
- 格式:pdf
- 大小:322.64 KB
- 文档页数:9
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是现代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
在古典文学中,城市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和素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和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
从古代到现代,很多文学作品都描写了城市的面貌和人文风景。
在古典文学中,城市的书写更加深入,体现了古代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各个文学门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本文就古典文学中城市书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探讨。
一、古典文学中城市书写的主要内容1、城市面貌的描写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城市往往给人留下一个宏伟、遥远、神秘的印象,城市的面貌往往是壮观的、珍奇的、神奇的。
例如,《红楼梦》中,景园描述得十分详细,有着“曲桥闲散,山石奇异”的景象。
《水浒传》中,描述了很多大城市的庙宇、官署、近垣、城门、城塔等,如快活林的名气和繁华人气、整个开封城的宏观气氛和城墙的高大、嘉兴古城的南湖还有沈万三任盐中转运官轮岗御城门口的场面等。
这些描写不仅表现了古代城市的富贵、繁华和光彩,而且反映出文化、习俗、名胜等方面的面貌。
2、城市人文风景的描写城市是人类的居所,是那个时代里最具活力的人群生活的场所。
古典文学的作者喜欢以城市的人情风景和人们的生活为题材。
例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对社会和城市生活的批判,表现出当时文人的社会意识和人性精神;《水浒传》中,快活林团伙的红太阳和宋江都不是一般人,他们不但能舍弃权钱,还着重描写他们的性格与情感,比如吴用的聪明机智、林冲的血性和刚正不阿、武松的群众基础和勇武才能;《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异类个性和城市生活对我们的价值观和人性要求带来深刻的反思。
3、城市风俗、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描写城市是文明的象征,是文化交流、融合和传承的场所。
古典文学中城市书写不仅描写了城市的文化和风俗,还探讨了其历史和民间传统。
例如,《红楼梦》中对当时娘娘腔的潜规则,以及贾家和其他官僚家族家族的权利之争都描绘得十分清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部纷争;而《水浒传》对于宋朝的一些历史细节也作了详细的描写,让书中人物的行为更具环境背景和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详细阐述:一、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初期,纸作为书写材料已初现雏形,但质地粗糙,难以普及。
东汉时期,蔡伦凭借其智慧,对造纸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创制出质地优良、价格低廉的“蔡侯纸”,这一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被誉为书写材料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全球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刷术:隋唐之际,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书籍复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至北宋,毕昇更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创举不仅大幅提高了印刷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印刷成本,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普及,对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火药:唐代,中国炼丹家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火药,这一发现最初被用于娱乐和庆典,但很快便应用于军事领域,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唐末至宋,火药武器逐渐成熟,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传播至欧洲,对欧洲的社会变革和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助力了欧洲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的胜利。
指南针: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原型。
至北宋时期,指南针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领域,极大地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
2.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观测与研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系统的记录闻名于世。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表》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展现了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对星辰运行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观测。
唐代僧一行主持的子午线实测,以及元代郭守敬创制的“简仪”和编定的《授时历》,均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观测仪器、历法编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数学中国古代数学以其独特的体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著称于世。
第一章•单选根据宋代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吴郡志》的记载,苏州著名古寺寒山寺在唐宋时期叫什么?(1/1分)正确答案:普明塔院•单选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湖北,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经典文学名著,这些作品的写作地是今天的什么地方?(1/1分)正确答案:湖北省黄冈市•单选以下那一部著作是出自近代学者刘师培之手?(1/1分)正确答案:《南北文学不同论》•单选“山川得名,多因人杰,未有苏公之游,赤壁一顽石也。
苏公既游之,虽荒台残树,赤壁一名山也。
”这段经典的论述出自哪一位古代文学家之笔?(1/1分)正确答案:董以宁•单选因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艺术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后世《念奴娇》这个词牌又多了许多别称,下面哪一个不是《念奴娇》这个词牌的别称?(1/1分)正确答案:浪淘沙•单选范成大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学者,他一生的著述特别多。
以下哪一部不是他的著作?(1/1分)正确答案:《老学庵笔记》•单选刘师培曾经任教于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的前身),他的家乡在哪里?(1/1分)正确答案:江苏扬州•多选范成大和下列哪三位诗人并称为“中兴四大家”?(1/1分)正确答案:陆游尤袤杨万里•多选法国哲学家丹纳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认为,以下哪几个要素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和文化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0/1分)正确答案:种族环境时代•单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诗句中“江陵”在现在的哪一个省?(1/1分)正确答案:湖北•单选“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请问这里的“江”是指哪条江?(1/1分)正确答案:松江第二章第二章无作业第三章•单选崔旭《竹枝词》:“北马南船辐辏时,咽喉水陆近京师。
”这是对那座城市的描写?(1/1分)正确答案:天津•单选《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坠儿疼的乱哭乱喊。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诗化与写实——《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语言艺术之异赵丽 南京师范大学摘 要:《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均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经典之作,二者在成书时间上极为相近,但是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却不尽相同。
《红楼梦》的语言是诗化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儒林外史》的语言是写实的,客观而冷峻。
本文从诗化与写实的角度来探究两部长篇小说在语言艺术上的差异。
关键词:红楼梦;诗化;儒林外史;写实作者简介:赵丽(1998.2-),女,汉族,天津市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65-02《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儒林外史》代表了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最高水平,这两部长篇小说可谓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
二者不仅成就极高,在成书上也有着相同之处。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均成书于乾隆时期,故事发生的地点为北京、南京等繁华城市。
但是这样两部成成书时间相近的著作在语言艺术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异。
一、《红楼梦》与诗化语言《红楼梦》不仅是一部古典小说经典,也是曹雪芹所作的诗化小说,正如周汝昌对《红楼梦》的评价“处处是诗境美在感染打动人的灵魂”[1]。
这里的“诗化”指的并不是书中出现的大量诗词,而是指“全书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诗的,所现之情与境也是诗的”[2]。
《红楼梦》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注重意境的美学传统,极力营造一个诗化的意境。
1.诗化的环境曹雪芹细致描绘了书中人物的活动环境,用词巧妙,描写入微让人身临其境,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精美的画卷。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对环境的描写多沿袭传统古典小说环境描摹的传统,符合传统的审美经验。
古典小说十分注重对于环境的描写,凡描写环境,多用骈俪之句,或借用诗词歌赋,借助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注重辞藻,《红楼梦》也不例外。
如第十八回中对荣府的描写:“此时园内帐舞蟠龙,帘飞绣凤,金银焕彩,珠宝生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悄无一人咳嗽。
以人情书写济南——评尚启元的长篇小说《芙蓉街》作者:吴辰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第1期摘要:面对着济南这样一座充满了历史感的城市,年轻的作家尚启元在作品《芙蓉街》中努力寻找着一条可以呈现其内在精神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人情。
尚启元以人情书写济南,构建了一种属于济南的地方志,显示出了一种新的对济南书写的可能性。
关键词:尚启元《芙蓉街》人情地方志芙蓉街是济南的一条商业街。
在济南读博士的那些年,我一直不愿踏足芙蓉街,其原因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城市千人一声的喧嚣和商业街千城一面的风貌保持着很大的戒心。
我固执地认为所谓商业街只不过是一种由烤鱿鱼、臭豆腐、炸鸡排、奶茶店以及一系列所谓“传统”工艺品和“民俗”构成的充满吊诡气息的现代城市景观。
但是,我对芙蓉街也并不陌生,有关济南,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就是芙蓉街背后的小巷子,为了快些到达那些名称古奥的地方,我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找到了一条小路,而这条小路的起点就在芙蓉街。
每次当我穿过芙蓉街,从派出所门口转向浴池,再经过几个转弯,王府池子就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紧接着是曲水亭街、后宰门、鹊华桥,直到风景如画的大明湖。
当午后的阳光洒满了小巷,周围的声音仿佛一下子被抽走,这使我感觉到了停留在济南市中心的一些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东西,似乎再转过一个街角就会有一位穿着长衫马褂的人从时空的罅隙中绕将出来。
我提到上述这些并不是赘言,芙蓉街的喧嚣与其背后小巷里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诱惑着我,让在我旅居济南的三年里,一直喜欢在这里徘徊,并且思考一个问题:济南,它到底是什么?21 世纪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现代性”这一概念以及在其影响下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一种新的“地方志”书写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无论有着怎样非议的声音,上海学(Shanghaiology)、北京学(Beijingology)等带有明显地方性色彩的研究范式被先后建立起来。
这并不是在炒作概念,一方面它是在抵御隐藏在现代性内部的话语霸权,而另一方面,它使对于一个城市的言说更加具有科学性,将一个城市还原成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将其内部所蕴含着的种种机能性建构成一种理论体系。
《俄狄浦斯王》(1)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2)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紧紧围绕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两条线索展开,是一部十分悲剧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3)剧作结构复杂严谨,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浮士德(1)浮士德是德国古典主义作家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的主人公。
(2)主人公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了五个阶段,表现出“灵”与“肉”的矛盾,体现了普通人所具有的两重性特征。
狄更斯(1)十九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家。
(2)他的创作反映的是19世纪英国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代表了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
(3)代表作有《双城记》、《匹克威克外传》等。
表现主义(1)出现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流派。
(2)认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3)代表作家有卡夫卡、奥尼尔等。
新感觉派(1)是日本现代文坛上的一个流派。
(2)其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企图以新感觉、新认识、新表现来革新文学。
(3)代表作家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
教会文学(1)又叫僧侣文学,是中世纪盛行的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
(2)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等,取材于《圣经》。
(3)创作目的是宣传基督教义、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4)手法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哈姆来特(1)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来特》的主人公.(2)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形象。
(3)性格忧郁,善于思考。
莫里哀(1)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著名的喜剧作家。
(2)其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批判矛头指向封建贵族。
(3)代表作有《伪君子》、《唐璜》、《吝啬鬼》、《太太学堂》等。
“威塞克斯小说”(1)英国作家哈代创作的一系列“性格与环境小说”。
(2)故事发生在英国西南部的威塞克斯地区。
(3)代表作品《德伯家的苔丝》。
《吠咜》(1)是“知识”和“学问”的意思。
(2)是印度最古老的的诗歌总集,婆罗门教的经典。
地方作为当代杰出作家的陆文夫,他一生的主要时光都生活在古城苏州,他对苏州充满了深情,只要一提到苏州,他的笔下就总是优美,他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把苏州在他心目中璀璨夺目的形象说出来:“苏州城,一颗东方的明珠,一个江南的美人,娴静、高雅、有很深厚的文化教养,又是那么多才多艺,历两千五百年而不衰老,阅尽沧桑后又焕发青春,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1)“古老的苏州城……成为东方的明珠”(2)。
因为他对于苏州的爱,在一次“陆文夫作品学术研讨会”上,艾煊说他:“世界这么大,他只写苏州……陆文夫是苏州的,苏州也是陆文夫的,陆文夫是文学上的‘陆苏州’。
”“陆苏州”这个雅号十分准确地说明了陆文夫和苏州的“人与城”关系。
所以,苏州几乎成了他所有小说淡雅、古朴、小巧精致的一张底片,那些优美的故事和人物都从这个底片上被洗印出来,让读者透过他的小说把“苏州的特色,苏州的园林,苏州的刺绣、苏州的美食、苏州人的待人接物”(3)等等清晰地观看和欣赏。
维特根斯坦认为:文学是以语言构造的虚拟世界,是一种以人物、故事作为对现实世界表述的一种特殊方式。
“描述你的语言游戏!从这些你也将能够看出被证明为正当的重要性。
”(4)陆文夫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学家,他用文学的语言构建了一个纸上苏州。
“是什么使你创造出新的词汇?什么使你创造出新的修辞格?是什么使你在没有辞格提示的情况下能理解修辞现象?先于语法、修辞格的东西是什么?还存在着一个能够驱动人们创造的,作文字游戏的语言游戏规则,它是潜在的,支配着人们。
”(5)在陆文夫那里,它是什么呢?是对于苏州的爱。
这种到了极致的爱使陆文夫每次创作时不写古城就不能下笔,所以他的小说叙事的开端就是古城,从1953年他的处女作《移风》开始几十年不变。
先看他的成名作,写于1955年10月的《小巷深处》:苏州,这个古老的城市,现在是睡熟了。
她安静地躺在运河的怀抱里,像银色河床中的一朵睡莲。
那不太明亮的街灯照着秋风中的白杨,把婆娑的树影投射在石子马路上,使得街道也洒上了朦胧的睡意。
个人答案,分数94返回《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期末考试试卷18' 20''题量:5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5-12-31 23:59提交试卷一、单选题1苏轼《前赤壁赋》的写作地点是今天的 .A、湖北省蒲圻县B、湖北省黄冈市C、湖北省黄石市D、湖北省嘉鱼县我的答案:B2“山川得名,多因人杰,未有苏公之游,赤壁一顽石也。
苏公既游之,虽荒台残树,赤壁一名山也。
”这句话出自哪一位文学家之笔?A、董必武B、董说C、董以宁D、董潮我的答案:C3《南北文学不同论》的作者是。
A、刘师培B、魏征C、令狐德棻D、欧阳修我的答案:A4下列四部著作中,哪一部从种族、环境、时代等三方面论述文学艺术及其的精神气质,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A、维特根斯坦B、海德格尔C、宇文所安D、丹纳我的答案:D5下列那个意象语汇和南京题材的咏史怀古诗歌无关?A、乌衣巷B、台城C、黄鹤楼D、凤凰台我的答案:C6“子落笔似有神助,令帝子声流千古,吾之名闻于后世,洪都风月,江山无价,子之力也。
”这里的洪都是指今天的哪个城市?A、武汉B、南京C、惠州D、南昌我的答案:D7下面哪位诗人提出了“四声八病”学说?A、谢朓B、沈佺期C、宋之问D、沈约我的答案:D8李清照词作:“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作中的“双溪”在今天的哪个城市?A、浙江金华B、浙江杭州C、山东济南D、浙江绍兴我的答案:A9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在今天的哪个城市?A、安徽阜阳B、安徽滁州C、河南开封D、河南洛阳我的答案:B10在宋代,苏轼有诗曰:“天下西湖三十六。
”下列哪个城市没有西湖?A、浙江杭州B、江苏苏州C、安徽阜阳D、广东惠州我的答案:B11《四时田园杂兴》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田园组诗的形式,它的作者是谁?诗歌反映的是今天哪座城市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A、刘禹锡,成都B、范仲淹,苏州C、范成大,苏州D、陶渊明,九江我的答案:C12古代流行的上巳节是农历的什么时候?A、三月初三B、六月初六C、冬至以后一百零三天D、正月十六我的答案:A13古人在表达日期的时候有曰:“某月初吉。
”“初吉”是指一个月的什么时候?A、每个月的最后一天B、月末C、月中D、月初我的答案:C14《竹枝词》原是巴蜀地区的民歌,哪一位诗人对他加以借鉴吸收,大量进行创作,之后遂成为一种专门描写风土人情的独特诗歌样式?A、朱彝尊B、刘禹锡C、白居易D、欧阳修我的答案:B1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陆游B、范成大C、白居易D、苏轼我的答案:A16“莼鲈之思”这个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故事的主人公是谁?A、刘义庆B、张九龄C、张说D、张翰我的答案:D17“轧神仙”是那个城市一直保留至今的风俗活动,它的具体时间是每年的什么时候?A、绍兴,农历七月初七B、绍兴,农历四月十四C、苏州,农历七月初七D、苏州,农历四月十四我的答案:D18乾隆皇帝御笔题写“高义园”是为了表彰哪一位历史人物?A、范允临B、范仲淹C、白居易D、苏东坡我的答案:B19《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坠儿疼的乱哭乱喊。
”其中的“一丈青”是什么东西?A、发簪B、耳挖C、女性的裙子D、女性保护指甲的指套我的答案:B20下列四位画家,哪一位不在“扬州八怪”之列?A、陈鸿寿B、黄慎C、金农D、郑燮我的答案:A21崔旭《竹枝词》:“北马南船辐辏时,咽喉水陆近京师。
”这是对那座城市的描写?A、天津B、保定C、邯郸D、石家庄我的答案:A22“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
荷兰琐伏西番锦,怪怪奇奇洋货街。
”诗歌中的“琐伏”是指什么?A、黄金打造的锁片等饰品B、玉石雕刻的兽形摆件C、鸟的羽毛编织的衣料D、来自欧洲荷兰的玻璃工艺品我的答案:C23清代著名园林水西庄在今天的哪座城市?A、扬州B、苏州C、杭州D、天津我的答案:D24“碧油帘幕太空濛,玉砌雕廊面面通。
百叶明窗自开合,不留炎暑但留风。
”这是谁创作的《洋泾竹枝词》?A、黄燮清B、王韬C、黄遵宪D、梁启超我的答案:A25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百首《鸳鸯湖棹歌》,描写的名胜风光在今天的哪座城市?A、浙江杭州B、浙江嘉兴C、浙江湖州D、浙江嘉善我的答案:B26下列哪一部著作不是出自朱彝尊之手?A、《经义考》B、《日下旧闻》C、《词综》D、《词律》我的答案:D27得硕亭在《草珠一串》中写到的传统刺绣技艺,有很多在今天已经很罕见了,下列四种,哪一种是得硕亭在诗中没有写到的?A、平金绣B、打子绣C、戳纱D、乱针绣我的答案:D28“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副对联是苏州哪一座古典园林中佳对?A、留园B、网师园C、拙政园D、沧浪亭我的答案:D29《春在堂全书》是哪一位学者的著作集成?A、俞樾B、俞平伯C、俞陛云D、章太炎我的答案:A30清代康熙年间为了编纂《全唐诗》,在今天的哪座城市建立了诗局,聚集江南文人进行《全唐诗》的编纂和刊刻?A、杭州B、扬州C、苏州D、镇江我的答案:B31《朴巢诗文集》是哪一位文学家的诗文作品集?A、钱谦益B、侯方域C、冒襄D、吴梅村我的答案:C32《影梅庵忆语》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其中冒襄和其妻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
A、董小宛B、柳如是C、陈圆圆D、李香君我的答案:A33清代诗人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把当时运河沿岸的四座园林视为天下文人雅聚的中心,下列哪一座园林不在其列?A、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B、天津查氏水西庄C、杭州赵氏小山堂D、苏州蒋氏复园我的答案:D34明代剧作家把范蠡和西施故事,用昆山腔传奇作品《浣纱记》谱写出来,成为脍炙人口的戏剧文学经典。
A、李渔B、李玉C、梁辰鱼D、孔尚任我的答案:C35苏州至今还有很多历史遗迹与春秋时期的范蠡和西施有关,下列哪一个与其无关?A、采香泾B、馆娃宫C、鹤舞桥D、响屧廊我的答案:C36清代学者全祖望所编纂的《续甬上耆旧诗集》,主要收录的是哪座城市的作家的诗歌作品?A、宁波B、杭州C、南京D、绍兴我的答案:A37诗集《心史》是哪个时期那位作家的诗集?A、明末清初,归庄B、明末清初,顾炎武C、宋末元初,郑思肖D、宋末元初,文天祥我的答案:B38苏州的白公堤就是今天的。
A、山塘街B、观前街C、石路D、十全街我的答案:A39在中国,一直有“四大名楼”之说,而且它们都与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
下列四座楼阁中哪一座不在其列?A、黄鹤楼B、蓬莱阁C、烟雨楼D、滕王阁我的答案:C40中国古代“千金市骏骨”的典故,一直用来表达对人才的渴慕之意,这个典故源自春秋时期的。
A、燕易王B、燕昭公C、燕太子丹D、燕昭王我的答案:D4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A、高适B、杜审言C、陈子昂D、岑参我的答案:C4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于唐代著名文学家所创作的经典文学名作《》。
A、李白,《登金陵凤凰台》B、王维,《送元二使安西》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王勃,《滕王阁序》我的答案:D43近代吴江诗人曾经写了一组组诗《十哀诗》,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描写了中英鸦片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事件,这十首诗《哀虎门》、《哀厦门》、《哀舟山》、《哀蛟门》、《哀甬东》、《哀乍浦》、《哀吴淞》、《哀沪渎》、《哀京口》和《哀金陵》,作品不仅情感慷慨激昂,感人肺腑,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A、龚自珍B、赵函C、蒋春霖D、林则徐我的答案:B44世界文化史上第一部园林理论著作诞生晚明时期,它的作者是苏州人。
A、钱谦益B、文徵明C、计成D、张南垣我的答案:C45京剧《五人义》是根据戏剧史上哪一部剧作改编的?A、李玉《清忠谱》B、李玉《千钟禄》C、李玉《一捧雪》D、李玉《人兽关》我的答案:A46南宋词人姜夔在《扬州慢》词中说:“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其中,“红药”是指什么?A、月季B、牡丹C、杜鹃D、芍药我的答案:D47清代初年,著名诗人王士禛因参加秋柳诗社,写作《秋柳诗》而名声大振,秋柳社的举办地在今天的什么地方?A、济南大明湖边B、南京玄武湖边C、扬州瘦西湖边D、杭州西湖边我的答案:A48“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这句诗是对哪座城市的描写?A、嘉兴B、杭州C、苏州D、扬州我的答案:D49宋代词人曾经以一阕《望海潮》享誉天下,尤其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香”一句,成为很多人对杭州的一种文学的记忆。
A、周邦彦B、苏轼C、柳永D、林逋我的答案:C50西晋著名的文学家曾经写过一组《三都赋》。
因为《三都赋》脍炙人口,广为传颂,所以出现了在洛阳城里因传抄《三都赋》而纸贵的现象,成语“洛阳纸贵”也因此而来。
A、左思B、嵇康C、阮籍D、章协我的答案:A第一章绪论第一课时:从寒山寺说到黄冈赤壁1.清 董以宁《游赤壁记》第二课时:传统文论中的文学地理学视野1.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第三课时:西方哲学视野中的文学地理与文学景观1. 宇文所安 南京成为很多传统诗人词人特别喜欢吟咏的城市第2章 第一课时:王勃笔下的“无价江山”——《滕王阁序》1. 赣江的无价江山《滕王阁序》 王勃《滕王阁诗》2. 罗隐《中元传》:子落笔如有神助!令帝子声流千古,吾之名闻于后世,洪都风月,江山无价,子之力也。
第二课时:沈约、李清照与金华八咏楼、双溪1. 南朝诗人沈约与谢朓等共创“永明体”,提出四声,八病说,为进体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沈约《登玄畅楼》南牟,北牟,浙江金华沈约《八咏诗》,唐代起玄畅楼改为八咏楼2. 李清照《武陵春》 浙江金华双溪: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第三课时:欧阳修词作中的颍州西湖1. 欧阳修《思颍诗后序》,颍州即安徽阜阳,《采桑子》描写颍州西湖: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第四课时:范成大诗歌中的吴地生态与生产之美1. 范成大,吴群人(苏州),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以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成就最高。
《吴船录》: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
《四时田园杂兴》分春夏秋冬,连枷农具,用于谷物脱粒2. 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第3章 第一课时:《竹枝词》的起源与民俗文化风情1.刘禹锡《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
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巴蜀之地:四川、重庆2. 竹枝词基本特点:1.一七言四句为主,类似七绝,但格律较宽。
2.语言明快流畅,带有浓厚的民歌情韵。
3.逐渐演变为一种吟咏山水、民俗风情的诗题。
3. 元代诗人杨维桢《吴下竹枝词》描写苏州:三箬春深草色齐,花间荡漾胜耶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