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北国雪景的诗句
- 格式:docx
- 大小:13.26 KB
- 文档页数:2
北国雪景诗句
北国雪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被描绘为壮丽、寂寥与豪放的意象,以下列举几首关于北国雪景的诗句: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5.《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宋·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描写雪景诗句古诗大全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5.云栈萦纡横无际,穷郊孤村尽钵发。
6.凝瑞刷彩虹,照设如琛鎏。
7.迎风泻爽腾玉局,搏盼痴心待梅馊。
8.尽日眠砚昼憧憧,独题东栏幽怨。
9.兼物升树,学劫逆飞。
10.幽篠贞良,识旧机。
11.汉皋历历燕飞入,连理一声朱凤鸣。
12.新水朗朗冰飞蝉,新江天外静三湾。
13.坐室怀书绝句,临川览雪讴诗。
14.游还老壁碱,风绕尚垂烟。
15.夜合闭门,月影如鸡毛,深去万里之寄。
16.笛声哀思如水,湖月凝笙管。
17.曲观牙窟战,忠烈天皇肃。
18.白日不堪翻香果,卿曹台殿梁间纬。
19.冷英匪兹乎,长延伊长矣。
20.天河所远,何时解眷如也无。
21.银装素裹满山河,一片白茫入画图。
2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3.乍听冰裂声,还似松间风。
24.山中只见银河落,叶上惟闻冻雪飘。
25.寒日随风高树动,大雪横空白鸥翔。
26.峰高有白云,峰下多孤松。
27.迢迢北地冰初结,一夜连河走遍山。
28.点点秋云如许多,洒向冰川夜夜飘。
29.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30.攒动倚晴空,一丛会稽丝。
31.枯藁江头埋白骨,寒时雨后即红胭。
32.刀尺兰和广袖香,白头佩水牛。
33.少年犹为梁山客,未忍临岐水。
34.无限风雨都堪叹,若努涓涓细流行。
35.不信石头皆会语,新声正唱摇冷霜。
36.斜碧云端画道赊,摊却冰黄染汉家。
37.灞陵廻望汉江险,石家冰罅正飘惹。
38.六合凄清溪冻途,天寒星明拂古休。
39.北风恶,欲蕃桃李,谁等春来忽。
40.湛湛江头初破霜,将军寒食梨花香。
41.银妆素裹,玉屑花飘。
寒江雪影闭门高堞。
42.瑶台铺洁榻,翠幌卷轻花。
生清若有我,爱洁如无家。
43.云横高岳间,雪拥平芜处。
月影随人稀,鸟声入旧树。
44.雪暗红楼月,春寒浦马翩。
归来看局园,深深落素45.明日长途去,断桥孤树垂。
2023年中考古诗文默写精编精练(含2022版新课标60篇)《沁园春雪》(解析版)T知识点(一)沁园春·雪毛泽东1.《沁园春·雪》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动静结合)句子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毛泽东《沁园春·雪》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3.《沁园春·雪》中描写作者想象景色(虚写)的句子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由写景到论史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沁园春·雪》中由“惜”字所统领的句子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6.《沁园春·雪》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T文学常识中国文学之最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描写北国风光的古诗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北国风光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别国风光的古诗1、早春二月(新韵)文/心天一色春来二月间,南北不同天。
北界多冰瀑,南疆万物鲜。
2、塞外早春山行文/云心苍山负雪松微翠,百转冰河凝不流。
飞瀑湍鸣喧忽静,但闻驴友恣欢悠。
3、题北国风光文/风雨闻道北疆春二月,雪花依旧漫天飘。
凭栏多少江南客,欲鉴冰心怨路遥。
4、题图(新韵)文/王伯刚游人冰上走,银玉漫山间。
北地寒风冽,催生别样天。
5、塞外春天文/蔚蓝天空江南春暖万株苏,塞外仍然冰雪图。
山岭冰河铺白练,攀登就可练冰壶。
6、春寒文/解之以动冬踏归程远,丢留塞北寒。
寻芳难奋袂,寄意枉凭栏。
岭侧鹰收翼,溪边钓歇竿。
春光将过半,旖旎为谁瞒?7、题图,早春文/一组,天翔北国冰封二月河,春风无奈雪山过。
不如撷取江南秀,燕子匆忙织雨罗。
8、二月冰河文/路远修一江里飞鱼逐浪高,风中古柳舞丝绦。
一番塞北冰封照,不敢春风似剪刀。
二桃李争春柳带烟,三杯两盏客愁眠。
绝非夜雨花零落,心在冰封塞北天。
9、定风波·早春南北皆美文/春花秋月三尺冰川瘦峻峰,晨烟霁日秀青松。
别说柳新花满树,何妒,家山梅萼也香红。
紫气迟来燕语晚,渐暖,虽无桃李有娇容。
赏雪滑冰童趣味,沉醉,心安何惧冷风中。
10、琼林仙境文/爾玉雪漫白山冰漫川,遥望玉瀑挂穹天。
琼林瑶树出尘境,对此何人翘慕仙。
11、梦雪文/蓝天白云轻、风溪锁凝冰山覆白,银妆素佩游人悦。
江西十载失缘机,几夜梦中飞瑞雪。
12、北国之春文/真乾大地回春泥土融,冰消雪尽岁寒终。
江南已是百花艳,北国依然待蕙风。
【拓展】描写北国风光的成语1、千里冰封:千里冰封是指北方的冬天,放眼望去,白雪茫茫,千里冰雪。
2、大雪无痕:下过大雪后地面没有痕迹的意思。
3、银装素裹:形容雪景中,户外的东西象穿上了银白色的衣服或是被白色包起来了,一片白色的景象。
一、写作原文沁园春·雪毛泽东写于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译文北国那壮丽的风光,广袤的大地被寒冰封冻,洁白的雪花在千万里的空中飘荡。
长城内外, 雪花漫天,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滔滔不绝的黄河, 也顿时失去了它一泻千里的雄壮气势。
群山逶迤, 像银蛇在狂舞, 高原连绵, 好似大象在奔驰。
若等到天气放晴的时候,再看那天红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娇艳动人。
祖国的山川是这样的壮丽,令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争相为之奋斗。
可惜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勇武的帝王,却没有注重文治;唐太宗和宋太祖,文学才华又略显不足。
而当时称雄一世的成吉思汗,却只知道用弯弓射大雕。
这些都已尘封为历史,真正能够称得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还要当今的人物。
三、写作背景1时间背景:.1935 年10 月,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1936 年1 月16 日,毛泽东亲自率军渡过黄河,到达华北前线对日作战。
2 月5 日清晨,部队来到山西省石楼县留村休整。
这一带已经飘了几天的鹅毛大雪,雄浑壮观的北国雪景触发了毛泽东的诗兴。
2 月7 日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写下了这篇词作。
2、时代背景:内部环境:当长征结束后,兵员锐减。
到达陕北后,全国红军总数由一年前30万减员到数万,而且,到达陕北后,数万余中央红军仍难立足。
当年的党内情况也不容乐观,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造成中央领导层面临分裂的局面;红一方面军内部亦有个别高级将领率部脱离中央去别地打游击带来军心不稳。
外部环境:东北军数十万人环侍在侧,国民党常胜将军卫立煌提十万大军守护潼关。
当时民族矛盾激烈,日本占领东三省,在1935年后又步步紧逼华北,企图扩大侵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余通: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原驰原作:原驱)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红装一作:银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赏析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
《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
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然而,从发表之日起,这首词就遭到了诸多恶意的攻击,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有人说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气象;有人说它夸大自吹、离题万里;有人说它比喻不当、缺乏转折;有人说它词意稀疏、平淡无奇;甚至有人说它是模仿之作、旁人代笔……断章取义且流于表面,竟视金玉如砖石。
艺术追求含蕴,词中别有洞天。
这首词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
它隐藏了太多的秘密,包纳着无尽的玄机。
其中的每一句都意有所指,是诗人所思所想的真实流露,是诗人对许多重大问题给出的回答。
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
认清局势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好一个周天寒彻,好一场漫天大雪,好一番人间苦难!天地间被风雪改变了容颜,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了无生机,连滔滔黄河也被雪冻冰封,不再奔流。
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种死寂状态。
让人联想起了柳宗元写雪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年月,毛泽东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准备转往绥远对日作战。
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筹划渡河时,突然飘起鹅毛大雪,他登高远望,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
描写雪的唯美诗句【5篇】1.描写雪的唯美诗句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7.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卢梅坡《雪梅》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10.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1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2.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13.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终南望余雪》1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15.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卓文君《白头吟》16.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17.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18.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薛昂夫《蟾宫曲·雪》19.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20.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
——杜牧《雪中书怀》2.描写雪的唯美诗句1.梨花飞雪满春山,错认寒梅露玉颜。
——史宜之《梨花山》2.南雪不到地,霏霏满竹楼。
——梁仲新《江天暮雪图》3.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李白《古风其六·代马不思越》4.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5.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沁园春·雪》赏析一、《沁园春·雪》原作沁园春·雪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二、题解及背景(一)题解《沁园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牌名,这自然要归功于毛主席这首大名鼎鼎的《沁园春·雪》,但是《沁园春》这一词牌却是历史悠久。
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刘庄格外宠爱其第五女沁水公主刘致而赐建的陪嫁园田,故名沁水园田,又称沁园,外戚窦宪倚仗权势、巧取豪夺沁水公主田园。
后来的文人墨客感叹其事,多咏叹之。
到唐代后,“沁园”已成为典故见诸于文人墨客笔下,并且被引作曲调名,成为诗词用韵题材。
2现在传世最早的《沁园春》词据考证当是宋代词人张先的《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
但是这一首词与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词相比之下无论艺术水平还是影响力均尚显薄弱。
所以后人再以《沁园春》词牌填词之时,多以苏词为参照。
(二)写作背景1935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日渐彰显,占领华北的图谋已经昭然若揭,使中华民族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急遽上升了。
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爱国反日运动。
12月17日到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制订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史称“瓦窑堡会议”。
3瓦窑堡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同志一方面继续对东北军的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另一方面着手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东征山西抗击日军。
1936年2月5日清晨,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主力抵达陕西清涧河口东渡黄河,在号称“黄河第一湾”的石楼县辛关镇登岸。
暮冬还寒,大雪纷飞,兼之毛泽东正率军从陕北跨过山西,漫天雪景更激发了诗人的英雄主义浪漫情怀,7日红军宿营于义牒镇,毛泽东怀着对革命的必胜信念,挥毫提笔写下了这首至今读来都令人酣畅淋漓的快意之作——《沁园春·雪》。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学习目标:1.品味词中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重点)2.理解词的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难点)3.感受词人的豪迈与大气,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由回顾写雪的诗句导入。
(由回顾旧日积累导入到对新诗文的阅读,便于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适时补充。
二、课文探究:(一)一读课文,感受气势1.指名朗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将需要着重指出的字写到黑板上)2.强调以下字音沁qìn 数风流人物shǔ折腰zhé思汗hán 今朝zhāo3.注意节奏和重音以前三句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生共议停顿和重音,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集体朗读全词。
(二)二读课文,理解词意1、赏析上阕: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来进行:⑴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⑵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讨论并归纳:“望”字。
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
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⑶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讨论并归纳: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⑷诗人采用了哪些修辞和写作手法把他所要描绘的雪景形象地呈现出来?(先小组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出自现代人毛泽东的《沁园春》北国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创作背这首词是1936年2月,毛泽东率军从陕北瓦窑堡出发,准备进入黄河进入山西西部的时候。
在袁家沟登山观雪景后作的,1935年10月红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胜利到达抗日前线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给全国人民极大的鼓舞。
年底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2月27日。
毛泽东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会上决定渡过黄河东征。
1936年2月,毛泽东便亲自率领红军渡过黄河进行东征,到华北抗日前线对日作战。
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时,适逢大雪。
面对着雪花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毛泽东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雄辉豪放的诗篇,词中以咏雪起兴,赞美祖国的江山,评论祖国的历史,歌颂祖国的今天,憧憬祖国的未来。
1945年秋,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赠给柳亚子先生。
1945年10月14日《雪》公开发表于重庆《新民报晚刊》,引起轰动。
解释沁园春雪这首诗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创作的一首诗,它描绘了我国北国雪景的壮丽和诗人的豪情壮志。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首诗的每一句,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诗句解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诗人首先以北国风光为背景,形象地描绘出冰封雪飘的壮阔景象。
这里的“千里”和“万里”并非实指,而是用以形容北方广袤的大地被冰雪覆盖的盛况。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诗人眺望长城内外,只见苍茫的雪原,而昔日波涛汹涌的黄河,也在大雪的覆盖下失去了往日的气势。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此句通过“山舞银蛇”和“原驰蜡象”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雪中山川的动态美。
同时,诗人表达了要与天公比高的豪迈情怀。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诗人期待晴天之时,观赏雪后红日映照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诗总括了前面的描绘,认为我国的大好河山吸引了无数英雄为之奋斗,竞相为国家民族献身。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此句诗人以历史人物为鉴,认为他们在文化方面稍有不足,为下文铺垫。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诗人提到成吉思汗,虽然是一代天骄,但仅以武功著称,缺乏文治。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要超越前人,关注当下的豪情壮志。
【总结】
沁园春雪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国雪景,展现了诗人毛泽东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全诗以宏大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抱负。
关于北国的雪的诗句1.关于北国的雪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张孝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辛弃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卷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岑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艾青)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白居易)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张谓)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无名氏)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
2.描写北国雪景诗句描写北国雪景的诗句如下:一、《春雪》唐·刘方平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译文:春风卷着漫天大雪,飘来飘去,落得到处都是。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二、《王昭君二首》唐·李白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 雪花纷飞映寒空,银装素裹显北方,冰凌挂树如画卷,冬日雪景世间宏。
3. 皑皑白雪覆山川,北风呼啸卷霜天。
户外雪景浑如画,静谧之中藏诗篇。
4. 北方冬季雪满园,银装素裹显威严。
冰晶树挂晶莹透,户外雪景美如仙。
5. 雪落北方天地宽,琼花瑶草映眼帘。
户外世界披银装,冬日风情别样鲜。
6. 寒风吹过北方原,雪花漫舞映蓝天。
户外雪景如诗画,静赏心中生温暖。
7. 北方雪景豪情壮,银白世界显刚强。
户外冰雪封大地,尽显冬日独特香。
8. 雪落无声覆北方,户外一片白茫茫。
冰清玉洁显高雅,冬日雪景韵味长。
9. 北国雪景美如画,冰封万里显奇观。
户外银装素裹中,静赏冬日韵无限。
10. 朔风凛冽北方雪,户外世界换新颜。
银装素裹藏深意,冬日雪景诉衷肠。
以上诗句描绘了北方户外雪景的壮丽和静谧之美,展现了冬季北方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氛围。
人生泥土雪地诗句# 一、《沁园春·雪》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衍生注释:“北国”指我国北方。
“惟余莽莽”中“惟余”是只剩下的意思,“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顿失滔滔”里“顿”表示立刻,“滔滔”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作银蛇舞动,高原比作白象奔跑,“舞”和“驰”赋予静态的山原动态美。
“须晴日”即等到晴天的时候。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折腰”意为倾倒、佩服。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天骄”汉代人称北方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某些北方强盛的民族或其君主。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二、赏析:此词上阕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勾勒出宏大的冰雪世界。
长城、黄河等意象在雪的覆盖下更显雄浑,“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静态的山川写活,仿佛它们有了生命和竞争之心。
下阕由景及人,纵论历史英雄,指出他们虽有雄才大略,但在文治方面略有不足。
最后引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达了对当代革命者的赞美与自信,充满豪迈气概。
三、作者介绍: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他的诗词往往气势磅礴,反映了他的伟大抱负、革命情怀以及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在文学史上也有着极高的地位,其诗词风格独特,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四、运用片段:几个朋友在冬日登上高山观景台,望着眼前一片银白世界,其中一人不禁吟诵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描写北国风雪的诗句描写北国风雪的诗句导语:即便是北国二月,风也利飕有劲,快似剪刀,令人闻"风"色变!头皮发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描写北国风雪的`诗句,欢迎借鉴!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3、《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4、《送卢员外》【唐】薛涛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5、《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6、《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7、《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8、《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9、《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0、《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11、《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2、《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3、《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14、《村雪夜坐》【唐】白居易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15、《子夜四时歌》【南北朝】南朝民歌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16、《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唐】刘禹锡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旗竿.17、《寒梅词》【唐】李九龄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18、《长安冬日》【唐】杜荀鹤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19、《独酌》【唐】杜牧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20、《风雪中作》【唐】白居易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21、《商州客舍》【唐】孟郊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 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泪流潇湘弦,调苦屈宋弹. 识声今所易,识意古所难.声意今讵辨,高明鉴其端.22、《钟陵夜阑作》【唐】韦庄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23、《大雪歌》【唐】李咸用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谢客凭轩吟未住,望中顿失纵横路.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归太素,不知归得人心否?24、《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唐】张义方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
描写北国雪景的诗句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
3、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6、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0、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1、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12、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13、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
1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1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16、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17、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1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9、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2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