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
- 格式:docx
- 大小:29.35 KB
- 文档页数:6
中华诗词之美的具体表现
中华诗词之美,犹如璀璨的繁星,点缀在中国文化的浩渺星空之中。
其表现之丰富,犹如五彩斑斓的画卷,既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雄浑,又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
首先,中华诗词之美体现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
古代诗人们擅长观察自然,借景抒情,将个人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象、自然景物紧密结合,形成了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人借春天的景色,抒发了对家国天下的深深忧虑。
其次,中华诗词之美在于言简意赅,寓意深远。
诗人们善于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使诗词既含蓄又富有力量。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用极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再者,中华诗词之美还表现在音韵和谐,旋律优美。
古代诗词注重音韵的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优美的旋律和和谐的音韵使其成为千古绝唱。
此外,中华诗词之美还在于意象生动,形象鲜明。
诗人们善于通过描绘具体的意象来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词中的鲜活形象和生动场景。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诗人通过描绘香炉峰和瀑布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
总的来说,中华诗词之美体现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言简意赅、寓意深远、音韵和谐、旋律优美以及意象生动、形象鲜明等多个方面。
这些美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中华诗词之美李商隐中华诗词之美李商隐(精选篇1)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
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乖期方积思,临酒欲拌娇。
莫以采菱唱,欲羡秦台箫。
中华诗词之美李商隐(精选篇2)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西师万众几时回,哀痛天书近已裁。
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
陛下好生千万寿,玉楼长御白云杯。
中华诗词之美李商隐(精选篇3)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华清别馆闭黄昏,碧草悠悠内厩门。
自是明时不巡幸,至今青海有龙孙。
中华诗词之美李商隐(精选篇4)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
绿筠遗粉箨,红药绽香苞。
虎过遥知阱,鱼来且佐庖。
慢行成酩酊,邻壁有松醪。
中华诗词之美李商隐(精选篇5)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中华诗词之美李商隐(精选篇6)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佳期不定春期赊,春物夭阏兴咨嗟。
愿得句芒索青女,不教容易损年华。
中华诗词之美李商隐(精选篇7)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
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
中华诗词之美李商隐(精选篇8)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中华诗词之美李商隐(精选篇9)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
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
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
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中华诗词之美李商隐(精选篇10)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
中华诗词之美作文中华诗词之美。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在中华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中华诗词之美,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表达。
中华诗词之美,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韵律和格律上。
中国古代诗词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等,这些格律要求使得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要求诗人在用词和句式上做到精益求精。
这种严格的格律要求,使得中华诗词在音韵上有着独特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其中。
其次,中华诗词之美还体现在其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上。
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往往以自然、人生、情感为题材,通过对这些题材的描绘和抒发,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悟。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种对自然和情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也启发了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此外,中华诗词之美还体现在其传承和表达中。
中国古代诗词在历史中得到了源源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明清诗文,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诗词风采。
这些诗词作品不仅仅是文学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财富,通过诗词的传承和表达,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养分,启迪自己的心灵。
中华诗词之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
在当代社会,尽管诗词已经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它的美丽和价值依然不可忽视。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之美,让这种精神财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中华诗词的魅力,从中汲取到养分,启迪自己的心灵。
中华诗词之美,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表达,它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永远闪耀。
中华诗词之美演讲稿三分钟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华诗词之美。
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在这三分钟的时间里,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诗词的世界,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好和力量。
首先,中华诗词之美体现在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内涵上。
从古诗词到现代诗歌,从山水田园到爱情人生,中华诗词以其多样的题材和丰富的意境,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和思想。
诗人们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对爱情的追求,让我们感受到了诗词之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其次,中华诗词之美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方式上。
中华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人们通过对诗歌结构、音韵节奏的运用,使诗词在表现形式上极富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诗词还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将作者的情感与读者的心灵相联结,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词之美所带来的艺术享受。
最后,中华诗词之美体现在其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上。
中华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更是一面反映社会风貌、人生哲理和历史变迁的镜子。
诗人们通过诗词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关注,对历史的回顾,使诗词成为了中华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在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怀、对历史的铭记,让我们在感受诗词之美的同时,也得到了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在结束之前,我想说,中华诗词之美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中华诗词之美,让诗词之美在我们心中永远绽放!
谢谢大家!。
中华诗词之美演讲稿800字集合5篇【篇1】中华诗词之美演讲稿800字有人爱看感人泪下的小说,有人喜爱缠绵悱恻的歌曲,有人钟情闲来独坐碧溪上的垂钓,有人痴迷于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而我,却唯独迷恋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
正当我对生活一筹莫展的时候,婉约、优雅的她正翩地向我走来,她就是唐诗。
我之前是一个不喜欢看书的人,每次看到书,脑袋恨不得要火山爆发,但去年夏天让我改变了这一观念。
那天偶得闲暇,我无声静坐,拿出了那本《唐诗三百首》,静下心来看,无意中发现了诗歌的乐趣,就这样我背会了《咏鹅》,那绿水、白鹅、红掌与蓝天的明丽画面,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与唐诗同行的路上,我看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欣赏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的夏,领略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悟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
在路上,我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友情所感动,被”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乡之情所动融,被”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的爱国情而默默致敬。
当我对唐诗情有独钟时,古典文化的又一瑰宝——宋词也迎面向我走来,与她邂逅,我一见倾心。
宋词,一种摆脱了绝句律诗束缚的新文体。
那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孕育出了千百词人,独树一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豪放派词人苏轼描绘的雄奇之景。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派柳永勾勒的凄清之景。
”塞下秋风来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边疆戍守的范仲淹展示的萧瑟之景。
恋上宋词,我认识了”莫道不消魂,帘转西风,人与黄花瘦“的李清照,崇拜上了”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正当我对宋词爱不释手时,我又与元曲不期而遇,并结为好友。
元曲,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式样,迷上元曲,我了解了《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四大长篇悲剧,但最让我着迷的就是短章——小令。
你看,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
秋思》勾起多少远方游子的思念。
1.1词产生的背景1【单选题】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我的答案:C2【单选题】《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A、国风•B、正声•C、颂•D、雅我的答案:C3【单选题】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论语》•D、《尚书》我的答案:D4【判断题】《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5【判断题】“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我的答案:×1.2词的产生1【单选题】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B、宴乐•C、胡乐•D、清乐我的答案:D2【单选题】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Change•D、Book of Documents我的答案:D3【多选题】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来源于现实生活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我的答案:ABD4【判断题】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5【判断题】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1.3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单选题】《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美女、爱情•D、山河美景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A、清乐•B、胡乐•C、法曲•D、雅乐我的答案:D3【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我的答案:D4【判断题】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我的答案:√5【判断题】《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中华诗词之美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从古至今,中华诗词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本文旨在探讨中华诗词之美,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一、中华诗词的起源和发展中华诗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古代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长期演化中,古代人民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善的文化体系。
而中华诗词则是这一文化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最早的中国史书《史记》中就有大量的诗歌创作典范,为后世诗人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汉代的《诗经》更是中华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社会的审美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诗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和艺术风格。
唐代是中国诗词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等,他们的作品成为后世诗人学习借鉴的范本。
宋代则是中国诗词创作技巧和理论探索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诗词理论著作。
明清时期,诗词创作态势不断发展,形成了文人诗派、骈文、格律诗等不同的创作流派。
二、中华诗词的表现形式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
一般而言,中华诗词的格式是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字数要求较为严格。
通过有限的字数,诗人要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中华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象征、比喻、夸张等,这些手法使得诗词更富有诗意和韵味。
三、中华诗词的意境和艺术表达中华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和欣赏者。
其中,山水诗是中国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流派,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沉思。
而田园诗则常常表现出对宁静安逸生活的追求,一派田园牧歌的意境。
此外,爱情诗、边塞诗等也是中国诗词中的经典流派,通过对人情世故、历史事件的反映,表现出了情感的细腻和生活的曲折。
这些不同的意境和艺术表达方式,使得中华诗词成为了记录时代风貌和人民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
诗词的美如何形容中国古诗词的美今天给各位分享诗词的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形容中国古诗词的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中国古典诗词美在何处中国古典诗词美在何处1、中国古诗之美,首先体现在内容之美。
翻阅古诗名篇佳作,我们可以随处感受诗中蕴含的德操之美,情感之美,哲理之美,心态之美。
2、第一,从语言上来看,无论是诗还是词,它都有自身的格律,尤其是律诗,讲究平仄、粘对,讲究对称、对仗,也讲究声律和音律,由此,不仅突出了诗词的结构和节奏,还突出了诗词的韵律。
3、中华诗词之美就是中国的诗文是很美的。
诗词之美,不仅在于语言,更在于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那人生最细腻的情感,或喃喃自语,或娓娓道来。
一首诗词,总会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
4、中华诗词之美是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5、就像岑参的精典诗句: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说的是友情,但是话在酒里,干就完了。
中华诗词之美是什么中华诗词之美是什么1、中华诗词之美是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2、诗词之美,不仅在于语言,更在于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那人生最细腻的情感,或喃喃自语,或娓娓道来。
一首诗词,总会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一首诗词,总会有那么一处,让你我陶醉其中,久久无言。
3、中国古诗之美,首先体现在内容之美。
翻阅古诗名篇佳作,我们可以随处感受诗中蕴含的德操之美,情感之美,哲理之美,心态之美。
诗词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诗词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诗是古人生活的一部分,对现代人而言,诗是审美的一部分,诗歌的美主要包括画面美、形式美、韵律美。
画面美。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诗词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
南开大学知名教授叶嘉莹以独特的视角向你展示这一世界文学艺术的奇葩。
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答案(叶嘉莹)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C)A、《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C)A、国风B、正声C、颂D、雅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D)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论语》D、《尚书》《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F)“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F)。
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D)。
A、雅乐B、宴乐C、胡乐D、清乐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ChangeD、Book of Documents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D)。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来源于现实生活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F)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T)《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C)。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美女、爱情D、山河美景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D)A、清乐B、胡乐C、法曲D、雅乐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D)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T)《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T)“弄妆梳洗迟”的“弄”是什么意思?(D)A、玩耍B、搅扰C、炫耀D、赏弄、观赏在晚唐五代时期,“山”有多种意涵,其中不包括(D)。
A、山眉B、枕头C、山屏D、发型下列哪本书中提出“衣锦尚褧”的说法?(D)A、《诗经》B、《论语》C、《花间集》D、《礼记》《诗经》中“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F)《硕人》是《诗经》豳风中的一首。
(F)词为什么被称为“小词”?(C)A、词只言志,不载道B、词载道,但不言志C、词既不言志,也不载道D、词是配乐演唱的下列哪一部著作最早收录《长门赋》?(D)A、《文心雕龙》B、《诗品》C、《文赋》D、《昭明文选》关于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的三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中华诗词之美中华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情感和智慧。
中华诗词之美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诗词的定义和特点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韵律和押韵结构。
它以精炼的语言表达感情和思想,常用于抒发情感、表达哲理、描绘景致等。
诗词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奏韵律:诗词独特的韵律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通过押韵和平仄的运用,诗词形成了独特的音韵美感。
2.意境表达:诗词常常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它能以简洁的语言抒发复杂的情感和意义。
3.形式变化:诗词形式多样,包括绝句、律诗、词曲等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要求。
4.古代典范: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了后世的典范,影响了后代的创作。
中华诗词的流派中华诗词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各具特色。
著名的流派有:1.唐诗:唐代是中国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杜甫、李白等著名诗人的作品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2.宋词:宋代是中国诗词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宋词以其悠然的意境和细腻的表达而闻名。
苏轼、李清照等著名词人的作品代表了宋词的卓越成就。
3.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戏剧的重要形式,它将诗词与表演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汤显祖、郑光祖等元曲作家的作品流传至今。
4.近体诗:近体诗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流派,它在保留传统诗词特色的20235.20236.20237.20238.20239.202310.202311.202312.202313.202314.202315.16.17.。
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202345.202346.202347.202348.202349.202350.202351.202352.202353.202354.202355.56.57.。
中华诗词之美内容中华诗词之美,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意境和情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华诗词之美。
一、中华诗词的起源和历史中华诗词起源于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的诗词主要是民间歌谣和宫廷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华诗词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
这些诗词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也体现了诗人词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二、中华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中华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是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之一。
诗词通常由不同的字音和声调组成,通过平仄、对仗、押韵等手法,形成了优美的韵律和节奏。
这种韵律和节奏使得诗词具有了音乐性和朗朗上口的特点,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词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三、中华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中华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是其最核心的美学特征之一。
诗词通常通过描绘自然风光、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等,表现出诗人词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情感和思想往往深刻而真挚,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词人们的内心世界。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描绘明月和思乡之情,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描绘明月和酒杯等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态度。
四、中华诗词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中华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价值观的体现。
诗词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等。
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中华诗词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和推动文化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中华诗词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华诗词在当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传统诗词的文化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随着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的兴起,传统诗词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空间。
中华诗词之美演讲稿800字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中华诗词之美。
中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西周时期,《诗经》伴着一曲曲歌谣在历史长河中浮现。
现实主义的清风便吹在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当人们将诗歌相传,在那楚地之中,一曲《离骚》千古风流,《楚辞》一掀浪漫风,历史的车轮转动,滚滚红尘中,无数才子风流,诵起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直至时今……古诗词,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修养,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应辩才能。
孔夫子曾教诲他的儿子“不学诗,无以言,”于是乎鲤退而学诗。
当然这个言,绝非常人的泛泛之言,而是强调人们说话要像诗一样,语言要精粹,要饱含弹力,感染力要强,概括性要强,在特定的场合,或抒情、或达意,能以一当十,赢得对方的认可。
中国的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穿梭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充溋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或是多少爱恋相思;或是几曲边塞悲歌;或是一副泼墨山水……让人虽不曾登临泰山,也可知那绝巅之势,虽不游西湖,也留恋那淡妆浓抹,虽未见兵甲,也知晓壮士悲歌。
纵使此身还未出群山,也可从那文人骚客的笔墨诗词中看的见中华万里的壮丽河山。
中华诗词的美是它的语言美,是它的词藻丰富,是它的表意凝练。
刘勰在《文心雕龙》有言云:“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强调了古诗词中遣词的严格。
所以在中国的古诗词中,擅用炼字,炼句等艺术手段,去增强古诗词的感染力,去塑造更加生动形象的物我之景。
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推敲”二字的故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改诗用“绿”字的故事,诗圣杜甫“为人性僻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表现的就是诗人们对诗词中用词的吹毛求疵,以求诗词整体表意的更加明了,精确。
中国古诗词的美也是它的自然美,是中华大地这万里河山的美,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的美。
在这里,有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异域风情,有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江南春色,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山水田园,有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湖光天色,还有诗仙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寥清寒……诗人们寄情山水,把山水当作了一个朋友,而非是用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去看它,正因如此,散布在中华大地冰冷生硬的地理景观和山水楼台,有了精神的支撑、人文的温度。
《迦陵诗词稿》之咏荷(一)1【单选题】叶嘉莹的《咏莲》写于()夏。
A 1962年B 1956年C 1940年D 1938年2【单选题】阴历的六月按照中国的传统是那种花的月份?A 栀子B 桂花C 荷花D 蔷薇3【单选题】“莲花何旖旎”中“旖旎”的意思是()。
A 颜色鲜艳欲滴的样子B 随风摇摆的样子C 娇美的样子D 花瓣浓密的样子4【单选题】《爱莲说》的作者是()时期的()。
A 南宋;朱熹B 唐;韩愈C 北宋;周敦颐D 北宋,程颐5【判断题】拟诗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是不存在的。
×6【判断题】《拟采莲曲》的湖云和湖水代表相思的双方。
√7【判断题】“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田田”二字用以形容荷叶茂盛。
√8【判断题】中国乐府中的很多字常常是谐音字。
√9【判断题】中国古代乐府诗中的“莲”常常通“怜”字,即为爱的意思。
√10【判断题】电影《云水谣》是改编自叶嘉莹的《水云谣》。
×迦陵咏荷.(二)1【单选题】《尔雅》中解释荷花时将荷花的叶称为()。
A 薏B 蔤C 茄D 蕸2【单选题】“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节选自李商隐的()。
A 《赠荷花》B 《登乐游原》C 《夜雨寄北》D 《暮秋独游曲江》3【单选题】“何当百忆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这句诗出自?A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B 《赠荷花》C 《暮秋独游曲江》D 《送臻师》4【单选题】叶嘉莹人生很曲折,几经飘零,最后定居在哪里?A 多伦多B 巴黎C 渥太华D 温哥华5【单选题】《木兰花慢·花前思乳字》中“愁听”的“听”是()。
A 仄声B 平声字C 入声字D 韵字6【单选题】《木兰花慢》的体裁是A 赋B 小令C 散文诗D 长调7【单选题】下列诗句中,与荷花无关的是()。
A 出淤泥而不染B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C 植本出蓬瀛D 花前思乳字,更谁与,话生平8【单选题】“枨触于心”中的“枨”字读音同()?A 畅B 诚C 帐D 张9【判断题】义山诗就是李商隐的诗。
中国诗词之美
1.意境美:
中国诗词擅长通过简洁的语言构建出丰富的意境,让读者在想象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和描绘的景象。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宏大的视野勾勒出壮阔的自然景观。
2.情感美:
诗词是情感的抒发,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对亲情的依恋、对友情的珍惜,还是对爱情的渴望,都能找到深情的表达。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3.语言美:
中国诗词讲究用字选词,追求音韵和谐与对仗工整。
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既有音乐的节奏感,又有画面的美感。
如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字凝练而富有节奏。
4.哲理美:
许多诗词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传达了对人生、社会、宇宙的理解。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揭示了事物多面性的哲理。
5.文化美:
中国诗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传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诗词中的典故、成语、象征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6.艺术美:
诗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创作手法多样,包括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修辞手
法,以及诗的结构、韵律、节奏等,都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中国诗词之所以能够跨越千年而流传不息,正是因为它所蕴含的这些美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1.1词产生的背景1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大学》)2《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颂)3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尚书》)4《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5“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1.2词的产生1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清乐)。
2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ook of Documents)。
3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
4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5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1.3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美女、爱情)。
2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雅乐)3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当时传唱度低)4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5《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1.4小词与性别文化1“弄妆梳洗迟”的“弄”是什么意思?(赏弄、观赏)2在晚唐五代时期,“山”有多种意涵,其中不包括(发型)。
3“衣锦尚褧”中的“褧”指的是(衣服外的罩衣)。
4《诗经》中“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5《硕人》是《诗经》豳风中的一首。
(×)1.5性别文化与君臣之道1词为什么被称为“小词”?(词既不言志,也不载道)2下列哪一部著作最早收录《长门赋》?(《昭明文选》)3关于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的三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长门宫指的是冷宫。
(√)5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一首是描写美女追求爱情的。
(×)1.6小词中的《离骚》传统1以下哪一位被司马迁描述为“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屈原)2晚年的刘永济,别号(知秋翁)。
3小词的描写对象多为怨妇和思妇。
(√)4《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的“离”指的是离开、离别。
(×)2、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 2.1赏析温庭筠之词1《花间集》共收录了多少位词人的作品?(十八)2南唐词人的代表“一冯二李”不包括(李昪)。
3关于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可以称为曲子词、可以称为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
4《花间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词集。
(√)5《花间集》中的作品都是由男性写作的。
(√)2.2赏析韦庄之词1韦庄共写了几首《菩萨蛮》?(五首)2“秦妇吟秀才”指的是(韦庄)。
3菩萨蛮是词牌名,又称为(《子夜歌》)。
4《花间集》与南唐词的写作风格完全相同。
(×)5《花间集》收录了一部分南唐词。
(×)2.3冯延巳其人1“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评价的是(冯正中)的作品。
2“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出自(《礼记》)。
3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中主指的是(李璟)。
4“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出自冯延巳。
(√)5冯正中曾官至宰相。
(√)2.4赏析冯延巳之词1“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出自(冯正中)。
2词牌名《鹊踏枝》又名(以上都对,《黄金缕》、《卷珠帘》、《一箩金》)。
3中国古诗词中的“一晌”是什么意思?(时间的长短)4每一个牌调的平仄声调都是一样的。
(×)5冯正中的词侧重于表现官能感觉。
(×)2.5赏析李璟之词1“建安七子”不包括(曹丕)。
2《摊破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关于它的上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四句三平韵)。
3《浣溪沙》是唐代教坊名曲(√)。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观念保守的妇女注定是思妇的命运。
(√)5《尔雅》是辞书之祖。
(√)2.6赏析李煜之词1提出词至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一观点的是(王国维)。
2“小楼昨夜又东风”的“东风”呼应的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中的什么?(春花)3词至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一变化是有心而为的。
(×)4《虞美人》的前六句两两对比,表现了永恒与无常。
(√)3.1叶嘉莹的诗词人生1“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之句出自《阿房宫赋》。
(×)2“向晚幽林独自寻”之句,为了押韵特用“寻”字而不用“行”字。
(×)3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誉为“导示未来”的词论著作。
(√)3.2王国维其人1王国维的思想受到哪些哲学家的影响?(叔本华、康德)2“东文学社”对主办人是谁?(罗振玉)3叔本华赞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3.3初探王国维“境界说”1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明清时期的代表是(戏曲小说)。
2“上不似诗,下不类曲”出自(李笠翁)之评论。
3王国维认为词有了境界,词的格调自然会提高。
(√)4文学作品中所造的意境不一定要合乎自然。
(×)3.4关于“境界”内涵的争议1佛教中认为人有“六根”,下列选项属于六根的是(身意)。
2词学最早来源于(宋人笔记)。
3关于黄山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号山谷道人、其诗书画号称“三绝”、晚号涪翁)。
4诗词中的境界出于外,由外在景物营造。
(×)3.5张惠言与王国维的词学思想比较1清代王鹏运属于哪个词学流派?(临桂词派)2《词选序》由谁所作?(张惠言)3张惠言所指与“小词”大概相近的是乐府之音。
(×)4清朝各词派中数临桂词派影响最大,时间最久。
(×)5小词之妙在于超乎语言文字之外,言有尽,意无穷。
(√)3.6王国维对词的解读1《离骚》诗句“众女嫉余之峨眉兮”中“峨眉”是什么意思?(贤士)2下列选项中,由曹丕著述的是(《典论·论文》)。
3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中的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旧诗仅指传统的五七言绝句。
(×)5王国维认为五代、北宋的词有一定的境界,堪称独绝。
(√)3.7词与诗的差异1“士要志于道”,这是哪家学派的观点?(儒家)2关于燕乐,下列正确的是(集合了清乐、胡月和法曲、供娱乐欣赏的歌舞音乐、艺术性很强)。
3王国维认为,词能够表达出诗所不达的意念。
(√)3.8词的美感特质1《东轩笔记》的作者是哪一位?(魏泰)2下列哪一本著作中有“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之说?(《人间词话》)3关于秦观,以下选项正确的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是王国维对他和欧阳修作品的评价。
、被尊称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4诗与词的区别在于词之言长,诗之境阔。
(√)5“为政必先放郑声”的“放”指的是放纵。
(×)3.9王国维对欧阳修、秦观之词的解读1下列哪一位“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之句相关?(杨贵妃)2曹丕在《与吴质书》中为谁美志不遂而叹息?(应玚)3词能够为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
(√)4欧阳修的《蝶恋花》收录于《花间集》。
(×)3.10词之高下的判断标准1“生而愿为之有家,良人者,所以望以终身者也”之句描述的对象是(女子)。
2“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出自(《文赋》)。
3关于中国古代伦理观念中的“三不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立德、立功、立言)。
4“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自司马光的《史记》。
(×)5王国维认为南唐后主的词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3.11“词别是一家”与“词自是一家”1“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评价的是谁的作品?(吴思道)2王国维认为,最早将词诗化的文人是哪一位?(李煜)3“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出自(李清照)。
4苏轼认为词是不可以诗化。
(×)5周济是临桂词派的继承人。
(×)6李清照认为苏轼的《水调歌头》堪称词之鼻祖。
(×)3.12王国维的“三境界”说1“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出自(《离骚》)。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哪一时期?(北宋)3王国维对“境界”二字理解地非常透彻,并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的观点。
(×)4“欲寄彩笺兼尺素”中“兼”字的使用是不合逻辑的。
(√)3.13读词之法与孔子说诗的传统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
2词往往能够表达一种感情的本质。
(√)3孔子讲《诗》注重诗歌中的丰富联想,并且强调联想与诗的本意要完全吻合。
(×)3.14联想式的读词之法1在《离骚》中,下列不能用来喻托美德、才能的选项是(苍天)。
2“新帖绣罗襦”中“罗”指的是什么?(丝罗)3张惠言认为,温庭筠的《菩萨蛮》有屈原《离骚》中“初服”之意。
(√)4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兴”是由心及物。
(×)3.15联想与文化语码1“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这是谁的观点?(苏轼)2李清照用“学际天人”评价的是下列哪一位?(苏轼)3“菡萏”经常在中国诗歌中,指的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花。
(×)3.16赏析苏轼之词1“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之句出自下列哪一本书?(《红楼梦》)2下列哪一位才子吟出“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之句?(纪晓岚)3《水龙吟》创作于苏轼官运正盛之时。
(×)4苏轼只能写出诗化的词,却无法写出美感充沛的词。
(×)3.17词之发展历程1柳永的《定风波》的体制是什么?(长调)2关于苏轼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是一篇抒情写志的作品、作品具有词的美感、是一首诗化的词)。
3“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这句的修辞手法是用典。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体现了婉约低回的审美特征。
(×)3.18赏析辛弃疾之词1“倚天万里须长剑”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相关?(司马相如)2“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中的“张公”指的是谁?(张华)3《水龙吟》是豪放词的代表之作。
(√)4“举头西北浮云”的“浮云”指的是天上的云朵。
(×)3.19辛弃疾词的特点1与辛弃疾的“西北浮云”之句中的典故相关的人物是下列哪一位?(曹丕)2“燃犀下看”之句中的典故与下列哪一项相关?(《晋书》)3在中国传统中,“斜阳”是朝廷衰败的象征。
(√)4王国维认为,“懒起画蛾眉”、“照花前后镜”之句与屈原的《离骚》具有互文性。
(×)3.20词的演变1关于柳永的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关于周邦彦的《六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是一首“中吕调”曲、共有一百四十字、前片九仄韵,后片八仄韵)。
3长调作为诗调体式之一,字数大概为六十字以上。
(×)4敦煌曲子词里就已经出现长调。
(√)5《兰陵王·柳阴直》这首词压入声韵。
(√)3.21赏析周邦彦之词1下列关于周邦彦的词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声音拗折、前后句子好像不相干、有出人意表之妙处)。
2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因为柳树是“留”的谐音,能够表达相思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