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式局域网
- 格式:ppt
- 大小:5.89 MB
- 文档页数:2
第四章交换与虚拟局域网学习本章应掌握:1. 交换机以太网的特点2.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过程和数据传输方式3. 以太网交换机的通信过滤、地址学习和生成树协议4. VLAN的组网方法和特点§ 4.1 交换式以太网的提出引入:以太网变得越来越拥塞和不堪重负。
这一方面是由于网络应用和网络用户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快速CPU及快速网络操作系统的出现。
现在,处于同一个以太网上的两个工作站就很容易使网络饱和。
为了提高局域网的效率,交换技术应运而生了。
4.1.1共享式以太网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共享式以太网是最简单、最便宜、最常用的一种组网方式。
但是,在网络应用和组网过程中,共享式以太网暴露出它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
按照CSMA/CD的有关规定,以太网覆盖的地理范围随网络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只要两个节点处于同一个以太网中,它们之间的最大距离就不能超过这一固定值,不管他们之间的连接跨越一个集线器还是多个集线器。
如果超过这个值,网络通信就会出现问题。
(2)网络总带宽容量固定。
传统的以太网是共享式的以太局域网。
网络上的所有节点共享同一传输介质。
在一个节点使用传输介质的过程中,另一节点必须等待。
共享式以太网的固定带宽容量被网络上的所有节点共同拥有,随机占用。
网络中的节点越多,每个节点平均可以使用的带宽越窄,网络的响应速度也会越慢。
举例:对于一个使用100BASE-TX技术的100Mb/s以太网,如果连接10个节点,则每个节点平均带宽发送节点竞争共享介质的过程中,冲突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冲突和碰撞会造成发送节点随机延迟和重发,进而浪费网络带宽。
随着网络中节点数的增加,冲突和碰撞必然加大,相应的带宽浪费也会越大。
(3)不能支持多种速率。
网络应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速率的混合型组网不但有其存在的客观要求,而且也可以提高组网的传输速率,否则一个设备发送的信息,另一个设备不可能收到。
单一的共享式以太网不可能提供多种速率的设备支持。
交换式和虚拟局域网的配置介绍交换式和虚拟局域网(VLAN)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两种配置方式。
交换式网络利用交换机进行数据包的转发,而VLAN则可以将一台交换机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独立的子网。
本文将介绍交换式和VLAN的配置方法及其应用场景。
交换式网络的配置步骤1.确认网络拓扑:在配置交换式网络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交换机的位置、连接的设备以及网络流量的需求。
2.设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这些参数将用于交换机与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3.虚拟局域网的划分:根据实际需求,将交换机划分成不同的VLAN。
可以按照部门、功能或物理位置等因素来划分VLAN。
4.VLAN接口的配置:为每个VLAN分配一个接口,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可以配置VLAN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VLAN标识和端口成员关系等。
5.端口的配置:将交换机的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中。
可以根据需要将一个或多个端口分配给某个VLAN。
6.交换机之间的互联:如果存在多台交换机,需要进行交换机之间的互联。
可以使用链路聚合技术(如LACP)或者配置特定的端口作为交换机之间的连线。
7.测试和优化:配置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确保各个VLAN 之间的通信正常。
如果出现问题,可以进一步优化配置,例如检查VLAN接口的配置、端口成员关系以及网络流量的分布等。
VLAN的配置步骤1.确认交换机的支持:在配置VLAN之前,需要确保所使用的交换机支持VLAN功能。
大多数企业级交换机都支持VLAN,但是一些低端交换机可能不支持。
2.VLAN的划分: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需要划分的VLAN数量和名称。
可以按照部门、功能或物理位置等因素进行划分。
3.VLAN接口的配置:为每个VLAN分配一个接口,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可以配置VLAN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VLAN 标识和端口成员关系等。
4.端口的配置:将交换机的端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中。
什么是局域⽹交换机局域⽹交换机分为哪⼏种?下⾯讲述下什么是局域⽹交换机?以及局域⽹交换机的⼯作原理和相关的操作技巧,与桥接器不同的是交换机转发延迟很⼩,操作接近单个局域⽹性能,远远超过了普通桥接互联⽹络之间的转发性能。
随着⽹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通信设备应运⽽⽣,交换机就是其中⼀员。
在⼀些技术类书籍或⽂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交换机的名词,它们中很多是由英语直接翻译过来也有⼀些是⼚商为了某种⽬的命名的。
这些形形⾊⾊的交换机名很容易让⼈混淆,以下我们将介绍⼀下交换机的不同分类情况,并对其中⼀些常见的名词作⼀分析。
交换机包括电话交换机(PBX)、数据交换机(Switch),以下我们所提到的交换机都是指数据交换机,对传统的电话交换机就不作讨论了。
从⼴义上来看,交换机分为两种:⼴域⽹交换机和局域⽹交换机。
⼴域⽹交换机主要应⽤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的基础平台。
⽽局域⽹交换机则应⽤于局域⽹络,⽤于连接终端设备,如PC机及⽹络打印机等。
以下内容都是基于局域⽹交换机来说的。
按照最⼴泛的普通分类⽅法,即从规模应⽤上,局域⽹交换机可分为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作组交换机等。
作为⾻⼲交换机时,⽀持500个信息点以上⼤型企业应⽤的交换机为企业级交换⼏。
⽀持300个信息点以下中型企业的交换机为部门级交换机,⽽⽀持100个信息点以内的交换机为⼯作组级交换机。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标准,正是由于没有统⼀的划分的尺度标准,⼜出现了桌⾯型交换机(Desktop Switch)、校园⽹交换机(Campus Switch)等概念。
下⾯对以上⼏个概念作⼀简介: 1. 桌⾯型交换机,这是最常见的⼀种交换机,它区别于其他交换机的⼀个特点是⽀持的每端⼝MAC地址很少。
⼴泛的使⽤于⼀般办公室、⼩型机房和业务受理较为集中的业务部门、多媒体制作中⼼、⽹站管理中⼼等部门。
在传输速度上,现代桌⾯型交换机⼤都提供多个具有10/100Mbps⾃适应能⼒的端⼝。
网络基础了解交换式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所有站点都连接到一个交换式集线器或局域网交换机上。
交换式集线器或局域网交换机具有交换功能,它们的特点是,所有端口平时都不连通,当工作站需要通信时,交换式集线器或局域网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端口,使每一对端口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无冲突的传输数据,通信完成后断开连接。
由于消除了公共的通信媒体,每个站点独自使用一条链路,不存在冲突问题,可以提高用户的平均数据传输速率,即容量得以扩大。
交换式局域网的优点如下:●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容易扩展,而且每个用户的带宽并不因为互连的设备增多而降低。
●由于消除了公共的通信媒体,每个站点独自使用一条链路,不存在冲突问题,可以提高用户的平均数据传输速度。
交换式局域网无论是从物理上还是逻辑上都是星形拓扑结构,多台交换式集线器可以串接,连成多级星形结构。
交换式局域网可向用户提供共享式局域网不能实现的一些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隔离冲突域在共享式以太网中,使用CSMA/CD算法来进行介质访问控制。
如果两个或者更多站点同时检测到信道空闲而有帧准备发送,它们将发生冲突。
一组竞争信道访问的站点称为冲突域。
显然同一个冲突域中的站点竞争信道,便会导致冲突和退避。
而不同冲突域的站点不会竞争公共信道,它们则不会产生冲突。
在交换式局域网中,每个交换机端口就对应一个冲突域,端口就是冲突域终点,由于交换机具有交换功能,不同端口的站点之间不会产生冲突。
如果每个端口只连接一台计算机站点,那么在任何一对站点之间都不会有冲突。
若一个端口连接一个共享式局域网,那么在该端口的所有站点之间会产生冲突,但该端口的站点和交换机其他端口的站点之间将不会产生冲突。
因此,交换机隔离了每个端口的冲突域。
●扩展距离交换机可以扩展LAN的距离。
每个交换机端口可以连接不同的LAN,因此,每个端口都可以达到不同LAN的技术所要求的最大距离,而与连接到其他交换机端口LAN的长度无关。
●增加总容量在共享式LAN中,其容量由所有接入设备共享。
交换式和虚拟局域网设计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中,交换式和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们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更高效、灵活和安全的网络架构。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交换式和虚拟局域网的设计。
交换式网络是一种基于交换机的网络架构,相较于传统的共享式网络,它具有显著的优势。
在共享式网络中,所有设备共享网络带宽,容易导致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
而交换式网络通过为每个连接的设备提供专用的带宽,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交换机根据 MAC 地址表来转发数据帧,能够快速准确地将数据发送到目标设备,减少了数据冲突和传输延迟。
虚拟局域网(VLAN)则是在交换式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逻辑网络的技术。
通过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我们可以实现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的网络隔离,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性。
例如,财务部门的 VLAN 可以与研发部门的 VLAN 隔离开来,限制它们之间的直接通信,从而保护财务数据的安全。
在设计交换式网络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网络的规模和拓扑结构。
对于小型网络,简单的星型拓扑结构可能就足够了;而对于大型企业网络,可能需要采用更复杂的多层拓扑结构,如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负责高速的数据转发,汇聚层将多个接入层连接起来,接入层则直接连接终端设备。
交换机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根据网络的性能需求、端口数量、支持的功能等来选择合适的交换机。
例如,如果需要支持高速的千兆以太网或万兆以太网,就需要选择相应接口的交换机。
同时,交换机的背板带宽、包转发率等性能指标也需要满足网络的要求。
在设计虚拟局域网时,我们需要明确划分 VLAN 的依据。
常见的划分方式包括基于端口、基于 MAC 地址、基于 IP 地址和基于协议等。
基于端口的划分是最简单直观的方式,将交换机的不同端口划分到不同的 VLAN 中。
基于 MAC 地址的划分则更加灵活,无论设备连接到哪个端口,都能根据其 MAC 地址归属到相应的 VLAN。
局域网交换技术————————————————————————————————作者: ————————————————————————————————日期:ﻩ1.局域网交换技术1.1 共享技术所谓共享技术即在一个逻辑网络上的每一个工作站都处于一个相同的网段上。
ﻫ以太网采用CSMA/CD 机制,这种冲突检测方法保证了只能有一个站点在总线上传输。
如果有两个站点试图同时访问总线并传输数据,这就意味着“冲突”发生了,两站点都将被告知出错。
然后它们都被拒发,并等待一段时间以备重发。
ﻫ这种机制就如同许多汽车抢过一座窄桥,当两辆车同时试图上桥时,就发生了“冲突”,两辆车都必须退出,然后再重新开始抢行。
当汽车较多时,这种无序的争抢会极大地降低效率,造成交通拥堵。
网络也是一样,当网络上的用户量较少时,网络上的交通流量较轻,冲突也就较少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冲突检测法效果较好。
当网络上的交通流量增大时,冲突也增多,同进网络的吞吐量也将显著下降。
在交通流量很大时,工作站可能会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拒发。
ﻫ1.2交换技术局域网交换技术是作为对共享式局域网提供有效的网段划分的解决方案而出现的,它可以使每个用户尽可能地分享到最大带宽。
交换技术是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因此交换机对数据包的转发是建立在MAC(MediaAccess Control)地址--物理地址基础之上的,对于IP网络协议来说,它是透明的,即交换机在转发数据包时,不知道也无须知道信源机和信宿机的IP地址,只需知其物理地址即MAC地址。
交换机在操作过程当中会不断的收集资料去建立它本身的一个地址表,这个表相当简单,它说明了某个MAC地址是在哪个端口上被发现的,所以当交换机收到一个TCP/IP封包时,它便会看一下该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核对一下自己的地址表以确认应该从哪个端口把数据包发出去。
由于这个过程比较简单,加上这功能由一崭新硬件进行--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因此速度相当快,一般只需几十微秒,交换机便可决定一个IP封包该往那里送。
win7和xp交换机局域网如何设置win7和xp交换机局域网怎么样设置好,才不会有冲突等问题.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win7和xp交换机局域网如何设置,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win7和xp交换机局域网如何设置win7和xp交换机局域网设置方法一:如果觉得8口交换机贵了可以买2个5口的交换机把2个叫唤机用网线连接起来就可以了!如果想都可以上网 5口路由外加一个5口交换机,路由一个口连接到交换机上这样是7台电脑可以上网!如果有不懂的可以追问!win7和xp交换机局域网设置方法二:交换机本来就是局域网设备,连接在交换机(默认设置,在同一个VLAN)上的所有电脑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对等网。
这时不需要通过网关,只要用IP就可以相互共享及访问了。
这也是最早的网络模型。
win7和xp交换机局域网设置方法三:把台式机和笔记本的网线分别连接到交换机上面..然后把两台机器的IP修改为同一网段下的IP地址就行..比如:把WIN7修改为192.168.1.2 掩码修改为:255.255.255.0把XP修改为192.168.1.3 掩码修改为255.255.255.0网关不要设置..直接为空..这样子..WIN7可以通过192.168.1.3访问XPXP可以通过192.168.1.2访问WIN7看来你是想断网后组局域网玩对战游戏啦..相关阅读:交换机主要特点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目前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防火墙的功能。
交换机学习: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帧则转发至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浅谈VLAN在交换式局域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网络也飞速前进,局域网模式早已从共享式过度到交换式。
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的出现减少了“广播风暴”,使其组网更简单、高效,提高局域网安全性,那么这些技术该怎样应用是需要我们来探讨的。
关键词:网络管理;虚拟局域网;网络应用中图分类号:tp393.01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源指一个小区域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后来被人们归纳为计算机网络的一种分类。
当初局域网的雏形也是比较有限制的几个大学内部实现计算机网络通信。
从通信效率与其现在的千兆、万兆、无线网络比较起来,显得很弱小。
但数码照片还是不能代替纸质相片,局域网也是计算机网络中不可代替的,既然是不可代替,发展就是必然。
如今,正是由于虚拟局域网、千兆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等技术的发展才浇筑了互联网时代。
随着计算机价格的降低和应用普及,国内大都数城市已经开始提升网速,光纤到户逐渐开始普及,家庭组网、企业组网、学校组网这些问题也就随之扩展开来,通过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的模式越来越泛多,局域网的应用再次成为计算机网络最坚实的基础。
那么面临日益变化的局域网应用,又有什么简单、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呢?虚拟局域网技术(以下简称vlan)的出现使其局域网组网更简单,转发数据更高效等特点。
所谓vlan就是讲局域网上的用户或结点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逻辑工作组的用户或结点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应用策略等因数划分,不需考虑所处的物理位置。
这种网络是建立在交换技术基础上,并以软件方式来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1]。
vlan 的作用体现在有限的交换机上能划分出不同的局域网,从而提高了局域网的利用效率。
在具体应用方面可以更灵活的根据交换机的端口、接入设备的mac地址,网络协议等方式来进行组建不同的虚拟局域网。
当然vlan技术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支持vlan技术的交换机,目前市面上出售的两层、三层交换机基本上都支持vlan技术。
交换式局域网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局域网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类型,为企业、学校、家庭等众多场所提供了便捷的通信和资源共享环境。
其中,交换式局域网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网络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要理解交换式局域网,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局域网。
简单来说,局域网就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比如一个办公室、一栋楼或者一个校园,将各种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网络。
传统的局域网通常采用共享式的连接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所有设备都连接到同一个通信线路上,如果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就会产生冲突,导致数据传输效率低下。
想象一下,就好像一条狭窄的道路上,很多辆车同时想要通过,结果就会造成交通堵塞。
而交换式局域网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交换式局域网使用交换机作为核心设备,交换机就像是一个智能的交通警察,能够准确地将数据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避免了数据冲突。
交换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它通过学习连接到它上面的设备的MAC 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就像是设备的身份证号码),建立一个地址表。
当有数据要发送时,交换机根据这个地址表,直接将数据发送到目标设备所在的端口,而不是像共享式网络那样向所有端口广播。
这带来了很多好处。
首先,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因为数据不再需要在网络中“兜圈子”,而是能够直接到达目的地。
其次,增加了网络的带宽。
每个连接到交换机的设备都可以享受到独立的带宽,不再像共享式网络那样大家争抢有限的带宽资源。
再者,交换式局域网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由于数据是直接发送到目标设备,减少了数据被其他无关设备截获的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交换式局域网具有广泛的用途。
比如在企业中,它可以支持多个部门同时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里,交换式局域网能够保证学生们在进行网络学习和实验时,获得稳定流畅的网络体验。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实验报告系部信息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地点指导教师成绩实验1:组建交换式小型局域网【实验目的】1、了解交换机的组成和工作机制。
2、熟悉交换机配置的基本模式和常用命令。
3、掌握交换机的超级终端和虚拟终端的连线方法、配置方法。
【实验内容】1、学会交换机的使用,以及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中交换机的使用。
2、组建一个交换式小型局域网,并完成交换机的基本配置、CON配置和Telnet配置,以及交换机端口的安全配置。
【实验环境】1、实验软件:路由器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
2、实验设备:Cisco29系列交换机,带网卡PC机,双绞线若干3、实验拓扑结构图:(参考课本P33的实验图,PC6要求接交换机的f0/6口,请绘制)【实验步骤】任务说明:组建小型交换式局域网,使得pc1-pc6能够相互连通,pc6作为管理机,并完成以下任务:(记录相关的配置命令,最好保留模式信息)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设置交换机的名称为:SWASwitch(config)#hostname SWA2、设置交换机的普通使能密码为:CCNA,加密使能密码为:CCNP。
SWA(config)#enable password CCNASWA(config)#enable secret CCNP3、退到用户模式后,重新进入,测试访问情况4、设置交换机的所有端口为全双工模式,速率为100Mbps。
SWA(config)#int range f0/1-6SWA(config-if-range)#duplex fullSWA(config-if-range)#speed100注意:模拟器中相关联的计算机的双工方式和速率也要改。
二、交换机的超级终端(CON)配置实现从客户机pc6通过交换机的CON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并要求输入密码进入。
要求记录超级终端的登录情况。
SWA(config)#line console0SWA(config-line)#password wangluoSWA(config-line)#loginSWA(config-line)#exit三、交换机的telnet配置实现从客户机pc6上可以通过虚拟终端方式(VTY)进入交换机(密码自己给出)。
交换式局域网1、引言交换式局域网是一种高效的网络架构,通过交换机将网络流量直接传输到目标设备,提升了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交换式局域网的详细介绍和操作指南。
2、网络拓扑2.1、逻辑拓扑图在此部分,我们将展示交换式局域网的逻辑拓扑图,包括交换机、主机设备、服务器以及其他连接设备的关系图。
2.2、物理拓扑图这一部分将呈现交换式局域网的物理拓扑图,显示每个设备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3、网络设备配置3.1、交换机配置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配置交换机,包括VLAN 的设置、端口配置和安全配置等。
3.2、主机设备配置本章节将提供主机设备的配置指南,包括IP地质分配、网关设置和DNS配置等。
4、网络流量管理4.1、交换机端口管理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如何管理交换机的端口,包括端口镜像、端口隔离和端口安全等。
4.2、VLAN管理这一部分将讨论如何管理VLAN,包括VLAN的创建、删除和VLAN间的路由等。
5、故障排除与维护5.1、网络故障排除本章节将提供一些常见的网络故障排除技巧,如网络连接问题、速度慢和丢包问题等。
5.2、定期维护与升级这一部分将介绍定期维护和升级交换式局域网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维护和升级任务。
6、附件本文档包含以下附件:6.1、交换式局域网逻辑拓扑图6.2、交换式局域网物理拓扑图6.3、交换机配置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局域网 (LAN):指的是位于一个相对较小地理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2、交换式局域网 (Switched LAN):指通过交换机连接的局域网架构。
3、VLAN:虚拟局域网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的缩写,是一种将局域网分割成多个逻辑网络的技术。
4、端口:在局域网中,端口是指连接设备的物理接口。
局域网技术局域网的概念根据网络覆盖地理范围的大小,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种类型。
局域网:一般而言,在小范围内将多种通信设备互连起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不同于其他网络,其主要特点如下:覆盖范围小。
只能够提供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各网络层的通信功能。
可以连入多种数据通信设备。
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较低可靠性高。
协议简单、结构灵活、建网成本低、周期短、便于管理和扩充。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局域网常采用广播型的拓扑结构,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拓扑结构3种。
局域网的分类方式【按照网络转接方式】共享介质局域网中,数据以广播的方式在网内传输,局域网中的各个结点都共享公用的传输介质。
多用于以太网/令牌环网。
以交换机为核心的局域网统称为交换局域网。
用于交换式以太网,以太网的升级,结点越多,竞争越激烈,时间越长。
【按照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和令牌环网。
以太网(Ethernet):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令牌环(Token Ring )网:通过“令牌”,以让各个结点获得数据发送权,避免数据传输的冲突。
【按照网络资源管理方式】可分为对等式和非对等式对等式局域网。
所有结点地位平等。
任何结点之间都可以直接通信和资源共享,而且各个结点都拥有自主权。
非对等式网络。
结点的地位有所不同,如服务器与客户机。
服务器通过集中控制的方式管理网络资源,并为工作站提供服务。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是非对等式网络的典型代表。
管理分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管理者,需要授权;资源相对集中;多见办公室、家庭。
【按照网络传输技术】由于网络传输技术多种多样,如基带传输、频带传输等,局域网的划分也可以按照传输技术的不同来进行,如划分为基带局域网和宽带局域网。
采用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技术的局域网称为基带局域网。
采用模拟信号频带信号传输技术的局域网称为宽带局域网。
【IEEE 802标准】该标准描述了局域网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