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发展趋势(对外宣传)
- 格式:ppt
- 大小:808.00 KB
- 文档页数:55
18Megatrends大趋势|见地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国的意义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的网民数达到7.31亿,网民占人口比例达到54%,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达到6.95亿。
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已经与传统金融、医疗、教育、交通、专业服务等行业深度融合。
我们应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充分发挥我国作为世界互联网最大单一市场的优势,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动网络强国战略落地。
数字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融合创新,提升经济效率、催化新技术和新业态。
它既包括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增量市场,也包括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盘活的生产消费存量市场。
经过三十余年高速发展,目前中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呈现出消费升级、服务驱动的新特征。
“互联网+”行动计划加速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各类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快速数字化。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符合中国经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推进网络强国战略的建议全国两会- 年1Megatrends见地|大趋势济整体转型升级的需求,更能润滑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的过程,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数字经济的崛起,是中国由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二、互联网企业在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网络强国中发挥的作用互联网企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引擎,在网络强国战略中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能力和作用,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加快”,为建设网络强国提速换挡。
(一)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是各国决胜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领域成为全球创新高地。
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的申请数量屡创新高,体现了产业巨大的创新能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我国在移动互联基础科研方面积累不足,需要持续投入补齐短板。
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报告大全、条据文书、讲话致辞、策划方案、导游词、口号大全、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 documen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 speeches, slogan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10篇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
陕西省通信管理局关于印发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我省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通信管理局•【公布日期】2017.09.13•【字号】陕通局信发【2017】159号•【施行日期】2017.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陕西省通信管理局关于印发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我省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陕通局信发【2017】159号中国电信陕西公司、中国移动陕西公司、中国联通陕西省分公司、中国铁塔陕西省分公司、陕西广电网络公司,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办公室:现将《关于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我省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通信管理局2017年9月13日关于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我省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壮大和提升我省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和综合发展水平,按照省委书记娄勤俭7月24日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全省信息通信行业实际,经我局研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贯彻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把握和落实好“五新”战略任务要求,立足网络强国战略全局,围绕部、省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实现我省“追赶超越”为目标,努力夯实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网络访问性能,不断健全和提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逐步促进市场开放,积极引导企业融合创新。
以强大的网络设施基础、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流畅的网络用户体验支撑并推动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开放的监管模式、规范的市场秩序、良好的服务水平创造发展机遇,增强企业动力,激发市场活力。
年底前,确保完成省政府《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中要求的各项任务,使全省通信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
到“十三五”末,信息通信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基本形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初步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信息通信业在“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战略任务要求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更加突显。
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正式启动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4.10.23•【分类】问答正文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正式启动答记者问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座谈会,正式启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解答如下:一、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的背景是什么?答: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信业对外开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扩大电信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放宽电信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电信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为电信业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电信领域国际务实合作等需要出发,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商相关部门于2024年4月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
根据该通告,试点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试点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专家评估论证,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正式开展试点。
此次试点的启动,是对扩大电信市场开放的进一步探索,充分展示了我国电信业通过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与全球共享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态度与决心。
二、目前,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的主要成效如何?答: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电信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稳步扩大电信业务开放范围。
加入WTO时承诺开放10项增值电信业务中的4项,现已主动拓宽开放至8项,并取消了其中4项的外资股比限制,推动开放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不断拓展开放地域范围。
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2008年4月正文目录一、对信息化的基本理解---------------------------------------------------- 11.1 信息化的内涵与目标---------------------------------------------------- 11.1.1 信息化的内涵-------------------------------------------------------- 11.1.2 信息化的目标-------------------------------------------------------- 3 1.2 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4 1.3 我国信息化的分类与7要素体系------------------------------------- 5 1.4 我国信息化的管理体制------------------------------------------------- 6 1.5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71.5.1 信息化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71.5.2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9 1.6 信息化与信息服务业--------------------------------------------------- 111.6.1 信息服务业的涵义及其与电信业的关系---------------------- 111.6.2 信息化与信息服务业--------------------------------------------- 13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状况----------------------------------------- 152.1 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总体判断----------------------------------- 15 2.2 国民经济信息化-------------------------------------------------------- 182.2.1 信息化与传统产业改造------------------------------------------ 182.2.2 信息化与发展现代服务业--------------------------------------- 20 2.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232.3.1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232.3.2 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25 2.4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26 2.5 社会信息化-------------------------------------------------------------- 29 2.6 农村信息化-------------------------------------------------------------- 312.7 我国信息化制度环境-------------------------------------------------- 32三、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363.1 国际上的信息化评价体系-------------------------------------------- 363.1.1 部分国际组织制定的信息化评价体系------------------------ 403.1.2 各种评价体系的异同点分析------------------------------------ 42 3.2 我国信息化评价体系-------------------------------------------------- 433.2.2 中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信息化测评中心--------------- 443.2.3 “信息化发展指数”(IDI)-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46 3.3 重点信息化领域的评价----------------------------------------------- 483.3.1 电子商务评价体系------------------------------------------------ 483.3.2 电子政务评价体系------------------------------------------------ 493.3.3 制造业信息化指数------------------------------------------------ 50 3.4 中印信息化发展情况比较-------------------------------------------- 51附录: --------------------------------------------------------------------------- 531. 世界经济论坛NRI体系 ----------------------------------------------- 532. 各国制定的信息化评价体系 ------------------------------------------ 533. 中印NRI指数比较 ----------------------------------------------------- 54一、对信息化的基本理解1.1 信息化的内涵与目标1.1.1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一词最早由日本学者参照“工业化”于1967年提出,多在亚洲使用,欧美国家较少使用信息化,而一般使用ICT(信息通信技术)或IT一词。
中国移动重点增值业务开展策略白皮书(第二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10年1月目录目录 (2)前言 (5)总则 (5)个人产品介绍 (10)一)娱乐类产品 (10)无线音乐 (10)手机游戏 (72)手机电视 (15)手机视频 (19)手机动漫 (24)IVVR (27)手机冲浪 (76)二)沟通类产品 (30)号簿管家 (30)139邮箱 (81)飞信 (85)手机桌面助理(待补充) (91)三)学习类产品 (32)手机阅读 (32)四)日常生活类产品 (36)12580 (41)手机支付、手机钱包 (45)位置业务 (51)中国移动应用商场 (91)五)商务类产品 (59)手机证券 (59)手机广告 (64)IDC (68)家庭与集团产品介绍 (96)手机对讲(POC) (107)10648物联通 (109)车务通 (111)车行无忧 (115)CM-IMS全业务语音产品 (116)集团V网 (118)移动400 (120)网信 (121)“G3爱唱”业务 (122)展会通 (122)全业务融合通信PC客户端 (124)电子凭证 (124)IMS家庭网关 (97)家庭V网 (99)基于CM-IMS的USB电话 (100)家庭成员定位 (101)数码相框 (105)前言2009年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移动数据及信息业务仍保持了快速增长,2009年半年报显示数据及信息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对收入的拉动日益显着。
其中,已具规模的短信、彩铃、彩信、WAP、手机报等业务保持增长;无线音乐俱乐部、飞信和12580服务客户实现规模增长;139邮箱、手机游戏等业务快速成长;手机视频、移动电子商务等产品不断得到开发和优化,形成良好的增值业务产品储备。
中国移动着力研发和筹建的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移动应用的“Mobile Market”,已于2009年8月17日正式向业界推出。
2010年中国移动数据及信息业务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面向个人、家庭和集团三个目标市场全面规模化发展。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内容摘要我国电信行业正处于打破垄断走向有效竞争的转型阶段,政府对电信行业政策和监管的大力调整、电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业务需求的深刻变化,导致电信行业的不确定性增加。
本报告力图完整反映电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对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基本估计,并指出电信行业风险特性,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与电信业的业务合作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建议。
第一章中国电信业的现状本章主要分析了当前中国电信业的状况。
电信业务状况:从1989年邮电体制改革开始到2001年,电信收入以年均36%的速度高速增长,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3倍多。
2001年和2002年电信收入仍快速增长,增长速度为GDP的2倍,2003年上半年增速虽有回落,但仍有12.1%的增幅。
电信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到今年上半年已达到4.4%。
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均跃居世界首位,2003年6月末分别达到2.37亿户和2.35亿户,全国电话的普及率为37.7%。
6月末互联网用户数达到了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
移动通讯逐渐成为通讯的主流,替代性竞争日趋激烈。
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重点正在由话音通信业务逐步转向以话音和数据融合的多媒体通信业务,电信业务发展的重点也逐步地从单一业务转向综合业务,从窄带业务转向宽带业务,从低速业务转向高速业务。
电信竞争格局: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拆分、重组,电信业从邮电部为唯一的电信运营商发展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铁通公司和中国卫星六家基础电信企业和4000多家经营互联网、无线寻呼等增值业务企业相互竞争的多极格局。
中国基础电信各个业务领域都已经同时有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营运。
电信网络及技术:固定网络容量和移动网络容量均居世界首位,网络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臵,基础传输网络的容量已基本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
网络建设向无线化、宽带化发展的趋势明显,无线互联网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固定宽带网继续多路挺进。
我国数字贸易发展问题研究朱丽娜,史宁(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国际贸易进入数字贸易发展阶段,抓住数字贸易发展机遇,提高国际地位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以宏观数据为基础,分析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而深入探究我国数字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数字贸易统计体系、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数字贸易监管制度、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对提高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数字贸易;发展;监管;数字贸易规则[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3)04-0095-03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trade has entered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digital trade.Seizing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digital trade and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statu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Based on the macro data,the stud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de,then deeply explor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de,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digital trade statistics system,digi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digital trade regulation system,the rule-making of international digital trade,and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so as to improve ou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digital trade,and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it.Key words:digital trade,development,supervision and control,digital trade rules[作者简介]朱丽娜(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贸易、数字金融;史宁(1983-),女,满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第一章创业项目概述城市公共公交移动TV——城市的移动信息化所谓“城移动信息”,就是利用移动技术,构建一个信息化应用与服务平台,为城市中的居民、企事业单位提供综合的、统一接口的移动信息化服务。
近年来,城市的移动信息化不仅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潮流和趋势,而且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移动信息化,将对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起着推动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在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应用,移动城市也必将发展为高效的、温馨的、多彩的城市。
我国的一线大城市(深圳、上海、北京、重庆等沿海城市)首当其冲很好的将城市公共公交移动TV 项目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不仅拉近了政府与百姓(民众)之间的亲合力,让地方政府与百姓共同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及幸福家园;在这些城市中有的还获得“温馨城市”、“高效城市”、“多彩城市”三个篇章。
其中,①温馨城市对应的是移动政务,移动信息化技术将传统的政务应用结合到移动通信平台,实现政府公务人员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过移动通信技术随时随地相互间的信息传递,提高效率,同时“移动城市”为城市居民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搭建了一座可以随时沟通的桥梁;②高效城市则是移动商务的发展方向,快节奏的商务生活,必然要求速度领衔,效率制胜,移动信息化将为企业提供移动办公等全新的工作体验,有效的提高办公的效率,使商务生活在快节奏中有条不紊,让企业的推广及发展更加多元化;③多彩的城市对应的是移动信息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数据业务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居民不但能用手机通信,还可以用手机购物、看节目、聊天交友、获取及时的新闻资讯、收听下载音乐等等,多样的移动业务给市民的生活带来更多色彩。
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移动城市信息化”的实施将会催生多个新行业,吸引大量投资,带来大量商机,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各种资源的再融合和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城市移动TV的构建将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政府管理、服务的能力,充分展示城市形象,对未来城市的居民生活、城市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数字经济D IGITAL E CONOMY 36cover story D igital E conomy封面Digital Economy数字经济D IGITALE CONOMY 36372021年第1-2期D igital E conomy纵论数字经济2021372021年第1-2期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为了更好地总结2020年、研判2021年,《数字经济》杂志邀请了十余位数字经济领域专家,跨越数据安全、工业自动化、混合云、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五大热点板块,纵论数字经济2021年新机遇。
对话一:数据安全 对话二:工业自动化对话三:混合云 对话四:智联网联汽车对话五:智能家居林明蒋伟宏庞邢健谭彰叶晓虎曹衡康陈展园杜跃进王育林赵伟黄育凯数字经济D IGITAL E CONOMY38cover story封面cover story 封面D igitalE conomy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正在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数据驱动的过程中,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不论是此前已被验证的数据库安全市场,还是在近期得到广泛关注的个人隐私保护趋势,都意味着数据安全的需求正在多维展开。
《数字经济》杂志带着一些关于数据安全的问题,采访了360集团首席安全官杜跃进、绿盟科技集团首席技术官叶晓虎、知道创宇创始人/CEO 赵伟。
杜跃进360集团首席安全官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同时兼任国家大数据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人工智能安全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委员、保密协会委员、中国保密协会隐私保护专委会副主任、通信协会委员等职位。
叶晓虎绿盟科技集团首席技术官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
领导研发冰之眼、黑洞等安全产品,填补业界多项空白;深度参与国家火炬计划,担任北京市下一代网络安全软件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
玩法取决于需求5G+网络时代的“泛视频”产业国的基础设施高速发展,我们正在经历从4G到5G时代的跨越。
每个时代都打着网络的烙印,2G时代的短信、3G时代的网页、4G时代的视频……当前网络中视频流量的占比达到了80%,未来会达到85%甚至更高。
未来的视频是什么形态,而它将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和变革?这个答案也许有很多种,但行业内有一个坚信的观点,在即将全面铺开的5G+时代,5G+概念将会赋能于多个产业,但是以短期的价值实现来看,泛视频(尤其是基于高带宽高码率的视频)最有可能率先成为大众的应用标杆。
实际上,在当前5G网络的加持下,泛视频领域即将迎来新一轮产业革命,游戏、会议、彩铃、支付、短信、营销等领域将在技术升级和商业转型的推动下,加速实现视频化。
总之,2021年的玩法取决于人们的需求。
中90泛视频的现实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确,5G+4K/8K超高清制播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基建项目明确提出了“完善5G超高清业务传输网络等基础设施体系,开展便携式5G+4K/8K直播编码总体方案设计,促进5G超高清设备规模商用”具体要求。
同时,随着3GPP R15和R16 网络标准冻结、5G SA网络的规模商用、5G终端和模组日益丰富,CUVA (中国超高清联盟)和5GDNA(5G确定性网络产业联盟)等相关产业联盟的相继成立,5G多媒体视频产业链已逐步齐全。
5G+多媒体视频产业需要5G网络具有3D确定性能力,而泛视频概念也因此更加具象化。
但无论如何,泛视频概念在5G+网络时代,表现出差异化(Differentiated,如超低时延、超级上行带宽)和专属化(Dedicated,如数据本地化、安全隔离)特征。
这两者共同塑造了泛视频概念的现实意义。
其中,视频直播场景的采集端需要5G超级上行和网络切片提供大带宽、低时延的确定性联接能力,直播现场需要移动边缘计算MEC提供现场视频制作的确定性计算能力,为现场观众和线上观众提供更好体验,满足高清/超高清/VR/AR等各种终端的播看需求。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展厅作为一种新兴的展示方式,逐渐成为展示企业、城市、文化等内容的理想场所。
本报告旨在对某数字展厅的建设、运营及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为未来数字展厅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数字展厅建设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此背景下,数字展厅应运而生,成为展示企业、城市、文化等内容的理想场所。
某数字展厅的建设,旨在打造一个集展示、体验、互动于一体的新型展示平台,提升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三、数字展厅建设内容1. 展厅设计某数字展厅设计注重空间布局、视觉冲击力和用户体验。
展厅分为四个区域:企业形象展示区、产品展示区、互动体验区和文化艺术展示区。
(1)企业形象展示区: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核心业务等,让观众对企业有全面了解。
(2)产品展示区: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认知度。
(3)互动体验区:设置互动游戏、问答等环节,让观众在娱乐中了解企业及产品。
(4)文化艺术展示区:展示企业收藏的艺术品、书法、摄影等,丰富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 展厅技术(1)多媒体技术:运用高清投影、大屏幕、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震撼的视觉体验。
(2)虚拟现实技术:通过VR设备,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产品、场景等。
(3)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观众提供全新的互动体验。
(4)互动软件:开发互动软件,实现观众与展厅的实时互动。
四、数字展厅运营情况1. 展厅开放时间某数字展厅自2019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每周开放6天,每天开放时间为9:00-17:00。
2. 展厅参观人数自开放以来,某数字展厅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超过5万人次,其中企业参观团占比30%,普通游客占比70%。
3. 展厅活动(1)定期举办企业开放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观、交流。
5G背景下互联网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机遇、挑战与创新路径*□文│段 鹏5G技术时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态与新规律,促使受众进化、舆论演化和传播话语体系的创新。
由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优秀经验可知,顺应时代趋势、利用最新的媒介技术、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手段来开展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有利于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互联网成为我国舆论宣传工作的前沿阵地,技术革命为我国互联网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呼唤着其实践策略的创新转向。
一、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新机遇5G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对现有传播技术的全面升级和改造。
在5G技术的赋能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在传媒应用层面也有了更大范围的拓展和更深层次的推进,为新闻出版、文化文艺、理论宣传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各个环节注入了全新的技术活力。
1.新闻出版领域宣传方式变革与效果升级5G技术赋能下,传统的线性信息传播方式已被全新的多维互动型、线上线下联动型传播模式所替代,移动化、具身性、高速率的媒介技术特征赋予了受众极大的媒介近用权,互联网已成为舆论主战场和宣传工作的重要场域,5G技术的高传输速度、强抗干扰性能为新闻出版领域宣传工作方式的变革、效果的升级提供了动力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沉浸式新闻出版方式使党的声音“入脑入心”。
沉浸式新闻出版方式的出现,不断加强着受众信息体验的真实感和即时感,为我国主流媒体进行新闻宣传工作精准到达受众的综合感官系统、认知神经系统,从信息接收终端提升新闻传播质量和效率起到关键作用。
譬如,最为显著的趋势之一便是VR 新闻等虚拟现实的相关消费产品在近十年的爆发式增长,“沉浸式传播”真正进入到寻常百姓家。
[1]从硬件技术层面来看,VR技术还贯穿了文字书籍、电视新闻、电脑游戏、手机APP、电影及舞台戏剧等内容产品,由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正渗透在广大受众对于不同媒介文本形态的亲身经历中,例如,新华社和央视在近年两会期间频繁推出360度的全景新闻和“VR+新闻”,极大提升了*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与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9ZDA07)的阶段性成果新闻内容文本的临场感。
电子信息工程的通讯历史摘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该专业包括电路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工程三个方向。
其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本人仅以其中的通信工程为例,阐述其发展历史。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发展历史;引言:通讯工程的历史可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1837年电报开始的通信初级阶段;1948年香农提出信息论开始的近代通信阶段;80年代以后光纤通信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的现代通信阶段。
本文以这三个阶段为骨架,具体的阐述其历史。
1.通信初级阶段原始的传递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听觉和视觉1.1 1837 年,摩尔斯发明了电报。
这一发明使通过一根铜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成为可能。
报文的每一字符被转换为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通俗地讲,就是点和划) 传输出去(Morse Code)1.2 1864年,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辐射理论,并被当时的赫兹证明,促使了后来无线通信的出现1.3 1876 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人工转接到程控交换:步进制、空分、时分、程控交换、光交换)1.4 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并在英国取得了专利。
当时通信距离只有30米。
1.5 1907年,弗莱明发明电子管,通信进入电子信息时代。
随后通讯工程发展迅速1915年,横贯大陆电话开通; 实现越洋语音连接。
1918年,调幅无线电广播、超外差式接收机问世1925年,开通三路明线载波电话,开始多路通信1.6 1937年,雷沃斯发明脉冲编码调制,奠定了数字通信基础。
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通信被广泛用于军事,而战争又刺激了通信技术的发展,此时雷达和微波通信技术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
1.7 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它包括1.8万只电子管,占地170m*2,重30t,耗电150kW。
这个跨时代的发明使通信与计算机结合发展为数据通信。
2.近代通信阶段20世纪中叶,‘信息论’这个标新立异的理论问世,有力的动摇了传统的科学框架,为计算机与远程通信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1 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论,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
XXXX 年某县社会信息化发展调研报告 (可编辑)某县社会信息化发展调研报告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工信委的关心指导下我局环绕保民生、抓落实促发展着眼“迈向现代化、建设新xx‘的新要求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我县信息化水平。
一、社会信息化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一)、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我县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XX 五期间已建成为了以挪移、联通、电信和广电为主的基础通信网络体系。
全县信息光缆建设长度公里电缆建设余公里形成为了以光缆为主要手段的信息传输网络。
基础通信网络覆盖了全县的所有乡镇、村委会和大部份自然村。
基础通信网络覆盖率达到摆布。
全县拥有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线、固定电话用户户建设无线通信发射基站座挪移电话用户达余万部。
电力交通、森林防火、人工增雨防雹等无线通信网络运行良好全县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不通电话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全县已建成有线电视通信光缆公里电缆公里发展了有线电视用户余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户。
有线电视用户比上年减少户数字电视转换后泛博用户已收看到余套基本节目和付费节目、可收听有线广播节目套、无线广播节目套。
投资余万元在县城新建的无线电视差转发射正常解决了部份低收入家庭看电视难的问题全县计算机信息网络高速发展 G 网络发展迅速形成为了以电信、广电为主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截止 XX 年底全县互联网用户达户、宽带用户比去年增长户促进了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
信息网络服务、数据库服务等信息咨询服务业正在兴起信息服务产业正在形成。
已建成为了功能较为完整的“XX 县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并以该网站为平台实现了我县多个部门的网站建设和链接工作成为联接外界、传播信息、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
、继续巩固和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我局积极配合做好农业综合信息网的建设和信息发布工作目前已建设了十二个乡镇的信息服务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指定了信息专管人员以“XX 县电子政务网站”、“珠江源农网”为依托建设了重点延伸乡 (镇)的信息服务到目前为止我县大部份自然村的生产、生活、农特产品、乡村风貌、风俗世情等基础信息实现上网发布。
最新华为公司跨国经营模式研究分析三篇最新华为公司跨国经营模式研究分析(一)初期在地理上的扩张采取的是类似渐进式的发展路径。
华为首先从邻国或邻近区域入手,因此中国香港的地理位置对于华为来说是首选;之后选择俄罗斯,是因为俄罗斯除了拥有地理位置靠近的优势之外,还因为俄罗斯国内通信市场的需求偏好和发展水平与中国相似;之后华为依托低成本优势以发展水平较弱的发展中国家为突破口进军国际市场,主要在南美、东南亚、中东、非洲进行品牌传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华为的自主产品和服务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得到认可,在发展中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到了21 世纪,华为在西欧、北美市场崭露头角,与西门子达成战略联盟,后与英国电信合作,被英国电信指定为了21 世纪首选网络供应商,到2008 年,华为公司的自主品牌在发达国家也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市场地位。
2009 年以来,华为实行全球化战略,于2021 年首次入围美国知名杂志《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到2021 年根据最新一期世界五百强名单华为排名72 位,毋庸置疑华为已经成长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头羊。
二、华为公司的市场进入模式华为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目标国市场采取了不同的市场进入模式。
影响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因素、环境因素、生产因素以及本国的外部因素。
但从更高层级的角度来说影响华为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可大致分为公司所处发展阶段因素和目标国类别两种因素。
其一,华为在初步开拓国际市场时自身实力有限,国际化初期品牌实力较弱,华为多采用的是出口模式进入和合同模式进入,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国际化空间; 在华为积累一定实力之后,到了21 世纪初华为便多采用直接投资进入模式,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者研发中心,促进了华为跨国经营走向成熟;2005 年至今华为已完成国际化的初始布局,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华为的进入模式为多种进入方式并存,因此在进入目标国市场时华为的进入方式复杂化,此时很难再明确华为进入模式是具体哪一种。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渠道数据业务发展策略文章通过分析国际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时代电子渠道数据业务的运营现状及其优势,探讨广东移动数据业务在电子渠道的发展策略,从而提出适合于广东移动数据业务电子渠道运营的“大电子渠道”运营体系。
【摘 要】【关键词】电子渠道 数据业务 “1.2.3”发展策略 大电子渠道郑宇晟 黎伟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收稿日期:2012-09-24责任编辑:左永君*******************1 国际运营商的数据业务电子渠道发展 现状国际电信运营商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下,面对数据业务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已经开始利用电子渠道积极地拓展数据业务的发展规模。
各大运营商以融合化、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的数据业务,结合电子渠道的低成本、快速推广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客户。
目前,国际电信运营商对数据业务在电子渠道的销售主要呈现两个特征:一是电子渠道侧重推广内容类数据业务,同时兼顾功能类业务;二是电子渠道承载的数据业务趋向于“终端捆绑业务”的定制套餐产品。
各大国际运营商通过电子渠道承载业务的特点见表1。
(1)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NTT DoCoMo于1992年成立,是全球率先推动表1 国际运营商及其电子渠道承载业务的特点运营商业务特点SK Telecom (韩国)重点推广功能类业务,内容类辅助NTT DoCoMo (日本)重点推广新闻、游戏、音乐等内容,手机支付等功能类业务辅助Vodafone (泛欧洲、日本)重点推广Java游戏、E-mail、聊天、铃声、SMS和话音等内容服务BT Group plc (英国)侧重终端和内容捆绑销售AT&T (美国)侧重移动电视和电邮、图片等网络服务Verizon (美国)重点提供无线音乐、手机电视、地图、游戏、视频等系列数据业务产品O2(德国)重点提供手机钱包、生活信息服务等功能类业务HGC (香港)重点提供手机视频、手机阅读等内容服务商用WCDMA网络的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