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河北唐山6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7.54 MB
- 文档页数:61
我的家乡唐山唐山——万里长城脚下的一座英雄的城市。
三十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没有把她震垮,如今她又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唐山从毁灭、再生到振兴的不平凡的历程,靠的是党的英明领导和全国军民的无私支援,使她创造出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历史上新的奇迹。
英雄的人民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成的抗震精神,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宏伟画卷。
当年,唐山人从废墟中爬起来,掩埋了亲人的尸体,他们挺起脊梁,在三十年里,用血与汗筑起了一座崭新的凤凰城。
更令我没想到的是,唐山人民将再生凤凰的羽毛梳理得如此靓丽多姿。
崛起的新唐山实现了跨越式的飞跃,再也找不到一丝往日的遗痕,竟让我感到如此陌生。
它像海市蜃楼般的美丽动人,但这不是稍纵即逝的幻梦,而是我镜头前的真情实景。
一颗冀东平原上的璀璨明珠重现在世人面前。
走进唐山,恰似走进了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新唐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激励着唐山人民昂首阔步,创造一个更壮观、更繁荣、更美好的现代化城市!现在唐山市以实现城市环境绿、美、亮、净、新为重点,以综合治理为手段,以法制管理为保证,坚持标准,体现特色,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确定了城市园林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这个规划,唐山市在公园、绿地建设和道路、小区绿化等方面有了新的提高和突破。
我们走在唐山的街头巷尾,看到岁月早已抚平了强震的裂痕,凤凰城内处处焕发着青春的气息。
在市中心的广场上,四周环顾着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建筑和宽敞的柏油马路,看着享受都市生活、沉浸在幸福中的人们,谁能想到,三十年前,这里发生了二十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的唐山大地震呢?唐山还有一座美丽的公园,那就是凤凰山公园。
它虽然没有桂林那么秀丽,没有泰山那么壮丽,更没有故宫那么著名,但是,它却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了良好的环境。
南湖公园一年四季总是盛开着艳丽的菊花。
到了夏天,不仅有菊花,还有满湖的荷花荷叶。
荷花荷叶不仅多,荷花的颜色也很多,有白的,有粉的,还有鲜红的!炎热的夏日,一片片树林为行人蔽日。
家乡介绍(河北唐山)家乡介绍(河北唐山)家乡介绍家乡整体介绍我的家乡在河北省唐山市。
从地理位置上看,唐山市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天津市毗邻,南临渤海,北依燕山,隔长城与承德地区接壤,处于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东西广约130 公里,南北袤约1公里,唐山是一座滨海现代化大城市。
唐山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是联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极其重要的走廊。
唐山,位于欧亚大陆东岸,太平洋西岸,是中国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河北省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世界级新型工业化基地。
同时也是京津唐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
从唐山市的历史来看,唐山,因市区中部的大城山(原名唐山)而得名。
唐朝时李世民两次东征,均屯兵现在市区的大城山,山赐唐姓。
唐山市是近代工业摇篮、北方瓷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自主创新城市、著名的生态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科学发展示范区。
唐山是历史悠久的古地、文化灿烂的名城。
抗震纪念碑广场(抗震精神,永垂不朽)提到唐山,人民脑海中的印象往往是那场30余年前的那场悲剧性的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秒,唐山市发生了7.8级地震。
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地面变形,翻沙冒水,公路开裂,铁轨弯曲,井架倾斜,河道阻塞,百年工业城市在瞬间被夷为平地。
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决烟。
此难使京津披创,全国震惊,盖有史以来为害最烈者。
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随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
面对这惨烈的天灾,唐山人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
为纪念唐山人民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传统美德,在震后10周年(1986年),唐山市建成了抗震纪念碑广场,主碑高达30米,用花岗岩石料贴面,碑的四周是四组八块的浮雕,生动地记载了当时抗震救灾的事迹,抗震纪念碑有如四只通天巨臂矗立在那里,让人看了豪迈顿生,新唐山必将拔地而起的气势和人定胜天的精神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的家在这里1、 唐山的地理位置2、唐山的行政区划堡开发区、唐山海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
3、 唐山的河流和气候陡河水库陡河水库工程是河北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
1955年11月动工,1956年10月建成,是一座具防洪、供水、灌溉等综合性作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形状近似三角形,北面和东南方向为燕山余脉,西南方为人工修筑的大坝,大坝长约2390米,大坝一边有镇水铁牛和泄洪口,另一端遥望唐山发电厂,电厂用水和唐山市居民用水皆出自于陡河水库,是唐山的水罐,水库水清鱼胜,相传库内有百年老龟,水库有淡水养殖业。
水库南端近邻凤山,凤山直径约为870米,从山顶至水库浅滩处有一条“小长城”,为人造景观,山腰处有一座宝塔,山顶有一座仿古建筑,相传为康王爷之冢,现凤山封山育林,已不对游客开放。
水库地区传说众多,据当地居民口述,古时一位“康王爷”有一子,不孝,每每逆其父之言而行,康王爷临终时,想葬在山脚(“康”和“糠”同音,葬在山顶会被“吹走”),用石棺殓之。
为达此目的,故意对儿子说:“死后把我葬在山顶,用铁棺。
”话,将他葬在了山顶,用铁棺(会生锈毁坏)。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陡河大坝出现险情,唐山震后即面临大水灾,解放军官兵及时救援,修复了大坝,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发生。
4、唐山的矿产开滦煤矿开滦矿区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境内。
隶属于开滦矿务局。
京山铁路纵贯其中,各矿都有支路相通,交通便利。
开滦煤矿在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前其总部曾设在天津,是北方的大型煤矿之一,其股票在当时的天津证券交易所上市,是热门股票之一,颇受投资者欢迎。
光绪三年(1877)清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创建官督商办开平矿务局,资本银120万两。
1900年为八国联军占领,矿务局改隶英国商会,最高年产量曾达136万吨。
1906年直隶总督札饬天津官银我的家在这里号筹办滦州煤矿公司,资本银为500万两。
1934年两公司正式合并,英商独占开滦矿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