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总复习完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10.09 MB
- 文档页数:90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编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a÷0是错误的。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5)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0,a×0=0.6)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a÷a(a≠0)=0.7)除不尽的除法得不到固定的商,如5÷0得不到商。
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9)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有括号时,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一样的。
2.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
3.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四年级部编人教版下学期数学计算题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1. 用计算器计算.946×195 2416+970×7587×10.2 82.64÷0.04÷255.25÷(0.5-0.25)(18.9+9.81)÷0.92. 用简便方法计算。
4.7×0.35+0.47×4.2+0.047×23125×39×8 33×86+67×86 71×122-71×□3. 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然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面各题的计算结果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4. 口算。
240×20= 600÷30= 60×200= 420万﹣160万= 1000÷1000= 120×50= 300﹣300÷6= 12亿+68亿=5. 简便计算。
(1)(80+8)×125 (2)5×(6+40)(3)45×17+55×17 (4)13×25+25×27(5)8×(125-20)(6)38×115-38×156.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0×78)÷(3×78)= 2700÷900= (48÷6)÷(12÷6)=(600÷15)÷(30÷15)= 300÷50= (12×7)÷(6×7)=7.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总结)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作为四年级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下册的数学知识,并即将迎接期末考试。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整理所学知识,本文将对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整数的运算下册的数学课本中,我们学习了正整数、负整数、0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我们掌握了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来解决与整数相关的问题。
二、小数与分数小数与分数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它们的相互转化是四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
我们通过绘制百分之十、百分之百和百分之一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学会了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化,并能够将小数和分数进行换算和比较。
三、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换算在四年级下册中,我们不仅学习了长度、质量和容量的基本单位,还学会了它们之间的换算。
我们能够将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进行换算,将克、千克和吨进行换算,以及将毫升、升和立方米进行换算。
四、图形的认识和作图四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和圆。
我们学会了辨认图形,并能够利用尺子、直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所需的几何图形。
五、时间与时钟的读法时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概念,我们学习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时钟来读取和表示时间。
我们掌握了小时、分钟与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解答与时间相关的问题。
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四年级下册的重要知识点。
我们学会了统计数据并用柱形图和折线图进行展示。
通过收集数据、制作图表以及分析图表,我们能够了解数据的特征与规律。
七、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四年级下册的学习,我们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
从蔬菜分装到整数加减法的计算,再到测量距离和解决时间问题,我们能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扰。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精华版)总复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和 = 加数 + 加数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差 = 被减数 - 减数减数 = 被减数 - 差被减数 = 减数 + 差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积 = 因数 ×因数因数 = 积 ÷另一个因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商 = 被除数 ÷除数除数 = 被除数 ÷商被除数 = 商 ×除数注意:1.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 ÷除数 = 商……余数,被除数 = 除数 ×商 + 余数,除数 = (被除数 - 余数) ÷商。
有关的运算1.不能作除数,可以作被除数。
A ÷ ÷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A + 0 =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A - 0 = A。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A × 0 = 0.5.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A ÷ A = 1 (A ≠ 0)。
6.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 - A = 0.7.被除数等于除数(除外),商是1.A ÷ A = 1 (A ≠ 0)。
四、四则运算顺序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其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差。
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5、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X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4、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①、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X除数②、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三、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还得原数②、任何数减去自身都得0③、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④、任何数乘0都得0⑤、0不能作除数四、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方法: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数(2)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二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 +减数 (3) 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X 因数因数二积宁另一个因数(2)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宁除数 除数=被除数宁商 被除数=商乂除数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商乂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十商 商=(被除数-余数)赫数 余数=被除数赫数-商(3) 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 0”的运算(1) 、“ 0”不能做除数;(2)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3)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4)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5)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6) 、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7) 、0十0得不到固定的商;5 - 0得不到商. (8)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
a — a=0(a 不为0)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7、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 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8租船问题: 原则:租便宜的,尽量无空座。
字母表示:a + 0= a 字母表示:a — 0= a 字母表示:a —a = 0 字母表示:a x 0= 0字母表示:0* a (a ^ 0) = 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2016 年3 月第一、二单元知识重点1、运算次序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或许只有乘、除法,都要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3、相关 0 的运算一个数与0 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与0 相乘,得 0。
0 除以一个非0 数,得 0。
0 不可以做除数,比如5÷0 是不存在,没存心义的。
4、四则混淆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次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边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依据运算次序计算)四查验(查验运算次序能否错误,计算能否算错。
))练习1、填空。
⑴一个加数是 90,另一个加数与这个加数同样,它们的和是()。
⑵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 80,被减数是()。
⑶两个数的和是540,此中一个加数是200,另一个加数是( )。
⑷被减数是254,差是160,减数是()。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⑴237+69=306⑵502-387=115306- ()=237 387+ ()=502306- ()=69 ()-115=3873、在()里填上适合的数。
92×()=184780÷()=30()÷ 35=42()÷ 23=6⋯⋯ 15 942 ÷()=78⋯⋯ 6 4、算, 1—4 要算。
⑴190+672=⑵980-795=⑶23×56=⑷4005÷89=⑸2400÷80-14 ×2⑹100-(83+360÷60)⑺960÷【 (32+16)÷3】⑻72×【(35+27)÷31】5、依据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写出此外两个算式。
⑴23×56=1288⑵4005÷89=456、判断。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第1单元四则运算1、运算顺序P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P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P11: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P12:加、减、乘和除统称四则运算。
3、P13: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一个数,得0。
0不能做除数,例如5÷0 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
4、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1、确定物体的位置(1)找参照物:以谁为参照物,就以谁为观测点。
如:“在XXX的东偏南”就是以“XXX”为观测点(2)找出较小的夹角,从箭头方向开始写出方向。
(3)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1)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标。
(2)用量角器确定建筑物的方向。
(3)用直尺确定建筑物的距离。
(4)画出建筑物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3、位置关系的相对性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第3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运算定律与算式特点P28:加法交换律a+b=b+a 34+89+66=34+66+89 26+47-6=26-6+471、只有加法,减法。
2、注意减法时要将前面的“一”号一起交换。
3、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P29:加法结合律a+b+c=a+(b+c) 88+104+96=88+(104+96) 79+26-9=26+(79-9)P34:乘法交换律a × b=b× a 4×58×25=4×25×581、只有乘法。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复习题)一、脱式计算128+35×37 145-150÷2+23 984÷6×3 104×9-72÷8 84÷8+105×42 4000÷25-13×12953-180×5 162÷6-96÷8 560÷4-630÷7 388÷9-668÷4 (210+630)÷7 26×4-425÷5156+187÷17×9 522÷(328-319)+42 (135+65)÷(15-7)175+280÷40-25 400-225÷5+145 12×(280-80÷4)(42+18)×(56-26)(242+556)÷14×8 (105+24)×15÷3(488+32×5)÷12 300-(76+40×3)(279+32×15)×64二、解决问题。
1、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
第一队修了120米,第二队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了多少米?3、学校买来50套桌椅,每张桌子78元,每把椅子22元,学校共用了多少元?4、一个图书馆有25个同样的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层放78本书。
这些书架一共能放多少本书?5、粮店运进大米和面粉各20袋,每袋大米重30千克,每袋面粉重25千克,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6、一件衣服98元,一条裤子64元,买2套衣服一共需要多少钱?7、在篮球赛中,王明打了5场比赛,得了75分;李亮打了3场比赛,得了48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关系式: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3)关系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总结: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5)关系式: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4)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有余数的关系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总结: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5、关于“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或任何数减去它自己,都得0;字母表示:a-a =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或任何不是0的数除以它自己,都得0 字母表示:a÷a =1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注意:“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6、运算顺序1、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