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清、高清、全高清之别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9
目前,视频格式大致可以分为标清(SD)和高清(HD)两类。
对于非线编辑而言,标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电视节目使用的是PAL制式,而我国台湾地区、韩国、美国使用的一般PAL DV的图像像素尺寸为720×576,而NTSC DV的图像尺寸为720×480。
所不秒钟传输帧(按30帧计算,每隔10秒掉1帧)。
高清(HD)格式比较复杂。
一般我们认为,图像垂直线数达到1080线为高清视频。
对应的水平宽度为1920线,也就是说标准的高清视频分辨率应该是1920×1080线清视频应该采用全帧传输,也就是逐行扫描。
区别逐行还是隔行扫描的方式是看帧尺寸,比如1080i或者720p,就表示垂直线数是1080或者720。
i代表隔行扫描,p代向标清播放设备兼容。
介于高清(HD)和标清(SD)之间的视频帧尺寸,一般被称为小高清。
比较有代表性HDV的帧尺寸为1400×1080,采用隔行扫描的模式,或者逐行扫描模式,1280×720p 压缩和减少了拍摄帧尺寸。
HDV播放时通过拉伸图像,使之成为1920×1080。
因而数据量与DV相同,二是原帧尺寸达不到1920×1080,图像是通过拉伸的方式达到的清视频格式概述》。
高清视频格式概述因为最新的高清晰度视频规格支持多种帧尺寸下面描述了最常用的格式。
1080i60这是一种常见的广播格式,与标准清晰度NTSC视频兼容。
优点由于分辨率高,此格式中的单个静帧的质量非常高。
fps帧速率和隔行扫描都兼容标准清晰度NTSC视频。
缺点快速动作或快速摄影机移动都可能会造成交错假像。
1080i501080i50与标准清晰度PA L视频兼容。
优点由于分辨率高,此格式中的单个静帧的质量非常高。
25 fps帧速率和隔行扫描都兼容标准清晰度PAL视频。
缺点快速动作或快速摄影机移动都可能会造成交错假像。
因为帧速率较低,此格式所造成的运动假像比1080i60严重。
标清、高清、全高清和超高清(超清)有什么区别标清:480P以下(480电视线,逐行扫描),如:VCD机、老式DVD机、国内数字电视。
高清:720P或1080I(720电视线逐行扫描,1080电视线隔行扫描),各国规定不一致,而中国国家规定标准是720P为高清,如:上转高清DVD机、高清数码流播放器、美日数字电视(推行中)。
全高清:1080P(1080电视线逐行扫描),目前业界最高标准,如:上转高清DVD机、高清数码流播放器、卫星电视、蓝光DVD机、HD-DVD机。
看中国目前国内普及的数字电视720P足以,看有线电视一般的CRT就可以的,用高清或者全高清的LCD看有线也不会有任何优势,反之由于清晰度过高,还可能导致图像效果不好的。
标清、高清、全高清和超高清(超清)区别如下: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将4K的分辨率正式命名为Ultra HD(Ultra High-Definition)目前视频行业里的视频分辨率的规范:(1)高清(High Definition),是我们目前相对比较熟悉的一个词语。
高清是在广播电视领域首先被提出的,最早是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等权威机构制定相关标准,视频监控领域同样也广泛沿用了广播电视的标准。
将“高清”定义为720p、1080i与1080p三种标准形式,而1080P又有另外一种称呼--全高清(Full High Definition)。
关于高清标准,国际上公认的有两条: 视频垂直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i; 视频宽纵比为16:9。
(2)标清(Standard Definition),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3)超高清(Ultra High-Definition),这是我们今天的重点内容。
来自国际电信联盟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最新批准的信息显示,“4K分辨率(3840×2160 像素)”的正式名称被定为“超高清Ultra HD(Ultra High-Definition)”。
[转载]高清电影中:480P、720P、1080P的“P”代表什么?_新异网购_新浪博客2010-07-21 22:56:39| 分类:默认分类阅读1001 评论3 字号:大中小订阅[转载]高清电影中:480P、720P、1080P的“P”代表什么?(2010-05-01 23:35:53)转载原文原文地址:高清电影中:480P、720P、1080P的“P”代表什么?作者:沧海一声笑高清电影中:480P、720P、1080P的“P”代表什么?那些数字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标清所谓标清,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720p是指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
具体的说,是指分辨率在400线左右的VCD、DVD、电视节目等“标清”视频格式,即标准清晰度。
而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则称作为高清,(英文表述High Definition)简称HD。
关于高清的标准,国际上公认的有两条:视频垂直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i;视频宽纵比为16:9。
对于“高清”和“标清”的划分首先来自于所能看到的视频效果。
由于图像质量和信道传输所占的带宽不同,使得数字电视信号分为HDTV(高清晰度电视)、SDTV(标准清晰度电视)和LDTV(普通清晰度电视)。
从视觉效果来看HDTV的规格最高,其图像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它要求视频内容和显示设备水平分辨率达到1000线以上,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
从画质来看,由于高清的分辨率基本上相当于传统模拟电视的4倍,画面清晰度、色彩还原度都要远胜过传统电视。
而16:9的宽屏显示也带来更宽广的视觉享受。
从音频效果看,高清电视节目将支持杜比5.1声道环绕声,而高清影片节目将支持杜比5.1 True HD规格,这将给我们带来超震撼的听觉享受。
高清(High Definition)的愿意是“高分辨率”。
数字高清电视(HDTV)的720p、1080i和1080p是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确定的高清标准格式,其中1080p被称为目前数字电视的顶级显示格式,这种格式的电视在逐行扫描下能够达到1920×1080的分辨率。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高清技术浅析前言近年来随着光学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清视频监控技术越来越成熟,已完全能满足高速公路实施高清视频监控的要求。
1 视频清晰度概述标清、高清、全高清主要是指视频监控图像清晰度的高低,对视频监控来说,图像清晰度的高低十分重要。
要讨论高清视频技术,首先需要明确清晰度的划分,目前清晰度划分主要依据广电行业的标准,其中视频分辨率及感光元件像素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1.1 标清标清是指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Standard Definition),简称SD。
标清视频监控是目前使用较广的模拟视频监控,主要包含模拟摄像机、普通镜头、光端机(编解码器)和存储介质等设备。
模拟信号经过数模、模数转换以及其他视频损伤的影响,实际形成人眼可观看图像是,效果已经打了很大的折扣,这也就是高速管理人员常常无法看清车牌等的主要原因。
1.2 高清高清是指分辨率达到720p(视频垂直分辨率720线逐行扫描)或1080I(1080电视线各行扫描)以上的一种视频格式(High Definition),简称HD。
目前真正的高清视频格式主要为:720P(视屏分辨率为1280×720,视频宽纵比为16∶9,逐行扫描/60Hz),1080I(视屏分辨率为1920×1080,视频宽纵比为16∶9,隔行扫描/60Hz),1080P(视屏分辨率为1920×1080,视频宽纵比为16∶9,逐行扫描/60Hz),其中720P和1080P为最常用的格式。
1.3 全高清全高清其实是在高清的概念中剥离了一部分,主要是指视屏分辨率为1920×1080,包括1080I和1080P,其中1080P的画质要远胜于1080I,主要由于1080P采用的是逐行扫描,因此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更加丰富,使得还原出的画面更加丰满,画质更加清晰。
1.4 高清视频的优势一方面,通过图1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监控目标来说,采用D1视频标准,单幅图像数为40万;采用720P视频标准,单幅图像数为90万,采用1080P视频标准,单幅图像数可高达200万。
E路飞雪工作室影视电影版本及格式介绍【电影的四大阵营】现在网络上主要的电影分为4大阵营:RMVB,主流DVD系列,标清(以BDRip和480p为代表),高清1.RMVB不论分辨率多大,由于压制码率的先天性缺陷,永远不能被称为高清。
2.DVD系列现在为网上较为主流的格式,大小在单碟700MB和双碟1.37G。
3.标清主要被各大压制组出的BDRip占领,例如CHD的480P,TLF的INT等等,是画质和大小比较好的结合体。
4.高清主要为720P,1080P以及蓝光原盘,主力为各大压制组和0day的作品。
5.当然也有些压制组制作了些非0ady作品可以在压缩大小的同时达到不错的效果,比如思路的a720和a1080系列,人人YyeTs的HR-HDTV,TLF的minisd,XTM的HALFCD。
都是不错的灵活选择。
【电影封装格式】1.RMVB现在比较多,各大美剧字幕组都有压制,大小很小利于传播,画质一般悲剧,掉帧严重。
2.AVI系列比较多,现在多用于标清的封装,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的高清的AVI封装,但以及都在逐步过渡到MKV。
3.MKV现在已经基本称为高清的主要封装格式,包括一些标清以及非0day的作品也都选择MKV来封装。
4.MTV现场版往往在1080i上遇到ts等封装格式,电视制式。
【电影版本】1.CAM(枪版)版CAM版通常都是用数码摄像机从电影院盗录,即所谓的“电影版”。
由于摄像机在盗录过程会经常抖动,且声音是由摄像机自带的话筒录制,因此枪版可以说是质量最差的影片,不但画面差劲,还往往混有现场观众的笑声、私语声、吃爆米花声等杂音。
2.TS版2.TC(清晰版)版TC版(TeleCine)是使用电视电影机从胶片上直接进行数字拷贝的版本(电视电影机的原理是将电影拷贝上的图像,根据电视广播信号的需要进行转化,进而录制成模拟的或数字的磁带信号,常看CCTV-6的观众对此应该很熟悉)。
3.TS版TS版和CAM版差不多,区别是TS版采用了外部的声源(一般是座椅上为听力不好的观众准备的耳机插座)。
视频信号是指电视信号、静止图象信号和可视电视图象信号。
视频信号对于视频信号可支持三种制式:NTSC、PAL、SECAM。
视频信号分类:视频信号分类VGA输入接口:VGA接口采用非对称分布的15pin连接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显存内以数字格式存储的图像(帧)信号()在RAMDAC里经过模拟调制成模拟高频信号,然后再输出到等离子成像,这样VGA信号在输入端(LED显示屏内),就不必像其它视频信号那样还要经过矩阵解码电路的换算。
从前面的视频成像原理可知VGA的视频传输过程是最短的,所以VGA接口拥有许多的优点,如无串扰无电路合成分离损耗等。
视频信号分类介绍视频信号接口图示:543211098761514131211视频信号分类介绍DVI输入接口:DVI接口主要用于与具有数字显示输出功能的计算机显卡相连接,显示计算机的RGB信号。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显示接口,是由1998年9月,在Intel开发者论坛上成立的数字显示工作小组(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简称DDWG),所制定的数字显示接口标准。
DVI数字端子比标准VGA端子信号要好,数字接口保证了全部内容采用数字格式传输,保证了主机到监视器的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无干扰信号引入),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图像。
视频信号分类介绍视频信号接口图示:视频信号分类介绍标准视频输入(RCA)接口:也称AV接口,通常都是成对的白色的音频接口和黄色的视频接口,它通常采用RCA(俗称莲花头)进行连接,使用时只需要将带莲花头的标准AV线缆与相应接口连接起来即可。
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接口传输的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最终输出的图像质量。
8k理论计算8K也被称为4320P视频分辨率是用于度量图像内像素多少的一个参数。
我们常见的视频分辨率包括720P、1080P、2K、4K、8K,甚至10k、16K等。
如果视频从画质清晰度感觉上划分,一般分为标清、高清、全高清、超高清这几种效果:标清一般是指视频原始分辨率在480P左右的视频。
标清的代表是广播电视、DVD的清晰度;高清一般是指视频尺寸超过720P即短边分辨率为720个像素,高清的代表是HDVD、低画质的蓝光等;全高清即为1080P,分辨率多为1920*1080。
一般是蓝光的标准画质;而超高清的定义一般包括4K、8K等分辨率标准。
8K的分辨率是7680*4320,相对于全高清(1920*1080)视频被称为1080P,8K也被称为4320P。
通常情况下,它被称为超高清8K 或者简称8K。
一张8K的图像大约有大约3300万个像素点。
它的像素是4K图像的4倍。
在65英寸的电视上,肉眼几乎感觉不到颗粒感。
AV1编码可以在视频被存储或通过网络传输之前对其进行压缩,由此减少视频文件的体积。
具体的数据方面,对比H.265和谷歌VP9,AV1能将视频文件的体积再缩小25%到35%。
录制20分钟未经压缩的8K超高清视频,足足需要4 TB的储存空间。
即使经过编码,8K视频的数据量也十分庞大。
即使是基于较低分辨率格式的内容,1个小时的8K视频流的大小也要近10GB。
对于网络视频供应商而言,服务器存储空间也成了很大的挑战。
如此巨大的视频文件,为传输也带来大的压力。
据测试,一套60fps的8K视频至少需要80至100Mbps带宽的支持;而如果是120fps 的VR 8K视频,带宽需求甚至1000Mbps以上。
这些都有待于更高带宽的网络传输技术。
当前火热异常的5G,理论下行峰值带宽可高达20Gbps,是8K视频顺畅传输的希望所在。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摄像机、8K电视等硬件设备的成本将逐渐亲民,将带动产生更多的8K内容产生。
目前,视频格式大致可以分为标清(SD)和高清(HD)两类。
对于非线编辑而言,标清格式的视频素材主要有式,而我国台湾地区、韩国、美国使用的NTSC制式。
DV的画质标准就能满足标清格式的视频要求,一般PAL 不同的是,PAL制式每秒钟传输25帧图像,而NTSL制式每秒钟传输29.97帧(按30帧计算,每隔10秒掉1高清(HD)格式比较复杂.一般我们认为,图像垂直线数达到1080线为高清视频。
由于高清图像的宽高比均应达视频分辨率应该是1920×1080线,所以1920×1080线也叫全高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清视频应该采用母。
高清格式通常用垂直线数来代替图像的尺寸,比如1080i或者720p,就表示垂直线数是1080或者720。
标清播放设备兼容.介于高清(HD)和标清(SD)之间的视频帧尺寸,一般被称为小高清。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HDV。
HDV的帧尺寸为1400×1080,采用隔行扫描的模式,或者逐行扫描模式,1280×720p.这种HDV是一种基于放时通过拉伸图像,使之成为1920×1080。
因而HDV不是真正的高清,一是因为HDV是压缩图像,其记录的达到的。
这样介于标清和高清之间的图像格式优缺点,请参见《高清视频格式概述》.高清视频格式概述因为最新清晰度格式可用。
下面描述了最常用的格式。
•1080i60这是一种常见的广播格式,与标准清晰度NTSC视频兼容。
优点•由于分辨率高,此格式中的单个静帧的质量非常高。
•29。
97 fps帧速率和隔行扫描都兼容标准清晰度NTSC视频。
缺点•快速动作或快速摄影机移动都可能会造成交错假像.•1080i501080i50与标准清晰度PA L视频兼容。
优点•由于分辨率高,此格式中的单个静帧的质量非常高。
•25 fps帧速率和隔行扫描都兼容标准清晰度PAL视频。
缺点•快速动作或快速摄影机移动都可能会造成交错假像。
•因为帧速率较低,此格式所造成的运动假像比1080i60严重。
理解高清和标清视频格式的图像尺寸目前,视频格式大致可以分为标清(SD)和高清(HD)两类。
对于非线编辑而言,标清格式的视频素材主要有分为PAL制式和NTSC制式。
我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电视节目使用的是PAL制式,而我国台湾地区、韩国、美国使用的NTSC制式。
DV的画质标准就能满足标清格式的视频要求,一般PAL DV的图像像素尺寸为720×576,而NTSC DV的图像尺寸为720×480。
所不同的是,PAL制式每秒钟传输25帧图像,而NTSL制式每秒钟传输29.97帧(按30帧计算,每隔10秒掉1帧)。
高清(HD)格式比较复杂。
一般我们认为,图像垂直线数达到1080线为高清视频。
由于高清图像的宽高比均应达到16:9,所以垂直1080线对应的水平宽度为1920线,也就是说标准的高清视频分辨率应该是1920×1080线,所以1920×1080线也叫全高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清视频应该采用全帧传输,也就是逐行扫描。
区别逐行还是隔行扫描的方式是看帧尺寸后面的字母。
高清格式通常用垂直线数来代替图像的尺寸,比如1080i或者720p,就表示垂直线数是1080或者720。
i代表隔行扫描,p代表逐行少描。
高清视频中还出现i 帧,是为了向下兼容,向标清播放设备兼容。
介于高清(HD)和标清(SD)之间的视频帧尺寸,一般被称为小高清。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HDV。
HDV的帧尺寸为1400×1080,采用隔行扫描的模式,或者逐行扫描模式,1280×720p。
这种HDV是一种基于MPEG-2压缩的数据格式,通过MPEG压缩和减少了拍摄帧尺寸。
HDV播放时通过拉伸图像,使之成为1920×1080。
因而HDV不是真正的高清,一是因为HDV是压缩图像,其记录的数据量与DV相同,二是原帧尺寸达不到1920×1080,图像是通过拉伸的方式达到的。
这样介于标清和高清之间的图像格式优缺点,请参见《高清视频格式概述》。
一、高清摄像机景深较小的问题高清摄像机和标清摄像机相比在同样焦距光圈下,高清摄像机景深小,利于突出主体,但如果掌握不好容易拍虚画面。
在使用中我们发现高清摄像机与标清摄像机在前期拍摄中的第一个不同之处是,在同样焦距光圈下高清的画面景深明显比标清画面景深浅。
在使用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时,如果还是使用传统方法拍摄,往往达不到最佳的拍摄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拍摄时如果不能精确聚焦,容易导致图像模糊。
我们拍摄时常常在寻像器里看到是实的画面,而拿到编辑机房看时就会发现焦点并没有在要拍摄的物体上。
从景深角度进行分析,在拍摄画面时,对同一景别,在焦距相同、曝光组合相同时,在大幅底片上所生产的景深要比在小幅底片上产生的景深小。
以索尼摄像机为例,高清摄录一体机HDW-750P的CCD为220万像素(有效像素为207万),标清摄录一体机DVCAM—600p的CCD为120万像素(有效像素为41.5万)。
因此。
高清CCD的像素相对就小很多。
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高清摄像机不得不加大光圈才能获得与标清摄像机相同的曝光效果,这就使高清的景深进一步减小。
由于高清摄像机CCD像素比标清摄像机的小很多。
加之高清CCD具有很高的焦距分辨力。
即使很小的焦距偏离也能显现出来,因此其拍摄出来的画面景深就会显得比较小。
所以,在按标清摄像机的常规操作进行高清拍摄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高清和标清摄像机如果用相同镜头相同光圈F值拍摄相同人物时,由于高清像素只有标清的1/4,所以被认为图像模糊的弥散圆大小也变成标清的1/4,景深也只有1/4,在拍摄时稍不注意就会找不着焦点,出现模糊的现象。
我们经过反复练习找到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拍摄,为了获得较大景深可以适当增加增益,收小光圈以提高感光元件灵敏度,这样就会获得较大的景深。
在拍摄同样画面时,尽量靠近人物或被拍摄物体,使用广角端进行拍摄也可获得较大的景深。
二、高清摄像机聚焦的问题在拍摄物体细节或人物的细部特写时由于景深小,不容易精细调焦,跟拍时跟焦困难。
【科普】标清、高清、超清、1080p、蓝光、4k有什么区别?【观影科普·新人必看】高清、极清、超清、1080p、蓝光、4k各自的分辨率不同,观看的清晰度有差别,行频也不同。
【简介】标清:480x320,640x480高清:1024x720全高清:1920x1080p超清(4K):3840x2160,7680x4320【详解】标清格式:分辨率为640x480 ,行频为15.25kHz高清格式:分辨率为1024x720p,行频为31.5kHz1080i格式:分辨率为1920×1080/60Hz,行频为33.75kHz720p格式:分辨率为1280×720p/60Hz,行频为45kHz1080p格式:分辨率为1920×1080,(专业级)2K格式:分辨率为2560x1440,PC领域从电视标准衍生的一个“标准”,目前国际上没有公认。
(简单点说:好点的摄影机基本就是2K)4K格式:分辨率是1080p的4倍,3840×2160 = 1920×2×1080×28K格式:分辨率是4K的4倍,7680×4320 = 3840×2×2160×2这就是目前电影资源的所有格式,还有小伙伴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什么我下载1080p的电影还没有720p清楚?2种解释:第一种,你下的是1080i格式的,第二种,720p是蓝光转换版。
新款电视机基本都支持投屏【HD/BD/4K】通常把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的格式称为高清,英文表述High Definition,简称HD,所谓全高清(Full HD)。
网络流通的资源大多也是以HD为主,俗称高清电影。
BD是指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应用最广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网上下载的标有BD或者Blu-ray的高清影片,是指直接通过蓝光片源录制的,画面品质比HD和WEB-DL要好。
什么是电视分辨率(一篇)什么是电视分辨率? 1所谓标清,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720p是指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
具体的说,是指分辨率在400线左右的VCD、DVD、电视节目等“标清”视频格式,即标准清晰度。
而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则称作为高清,(英文表述High Definition)简称HD。
关于高清的标准,国际上公认的有两条:视频垂直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i;视频宽纵比为16:9。
对于“高清”和“标清”的划分首先来自于所能看到的`视频效果。
由于图像质量和信道传输所占的带宽不同,使得数字电视信号分为HDTV(高清晰度电视)、SDTV(标准清晰度电视)和LDTV(普通清晰度电视)。
从视觉效果来看HDTV的规格最高,其图像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它要求视频内容和显示设备水平分辨率达到1000线以上,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
从画质来看,由于高清的分辨率基本上相当于传统模拟电视的4倍,画面清晰度、色彩还原度都要远胜过传统电视。
而16:9的宽屏显示也带来更宽广的视觉享受。
从音频效果看,高清电视节目将__杜比5.1声道环绕声,而高清影片节目将__杜比5.1 True HD规格,这将给我们带来超震撼的听觉享受。
其实“高清”和“标清”不能简单的比较,它们只是二种不同的视频格式,它们都可以装载各种不同质量的视频信号,因此实际质量与所装载的视频信号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这相当于用水缸和茶杯装水,水缸可以装一大缸水,也可以只装一杯水,当只装一杯水的时候就不能说它装的水比茶杯中的一杯水要多了。
所谓全高清(FULL HD),是指物理分辨率高达1920×1080显示(包括1080i和1080P),其中i(interlace)是指隔行扫描;P (Progressive)__逐行扫描,这两者在画面的精细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别,1080P的画质要胜过1080i。
高清和标清摄像机区别高清的发展必然趋势得到绝大多数安防界企业的认同,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国内出现了一窝蜂大大小小的企业试图挤入百万高清领域,这些企业有原先的模拟摄像机厂家、传统"网络摄像机+视频服务器"厂商、DVR背景研发厂家,甚至还有非安防企业与非视频监控厂家。
什么是高清?高清是在广播电视领域首先被提出的,最早是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等权威机构制定相关标准。
视频监控领域同样也广泛沿用了广播电视的标准,将“高清”定义为720p(1280×720,逐行)、1080i(1920×1080,隔行)与1080p(1920×1080,逐行)三种标准形式。
高清对于视频监控来说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它涉及到监控系统的颇多环节,从前端摄像机到传输,再到记录存贮和显示设备,为了到达“高清”指标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只要一个环节满足不了要求,就达不到系统的“高清”要求。
一些厂家在宣传高清时主要针对的是前端摄像设备,诚然,高清的视频效果首先来源于高清信息的采集,如果没有前端高清视频采集,无法谈及后端的高清效果。
但是,只能拍摄高清的图像是不够的,这些图像只有通过传输设备到达存储设备以及显示设备才有意义。
以传输设备为例,安防监控系统中采用的视频有线传输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同轴基带传输、同轴调制传输、光缆传输、双绞线传输、IP网络传输等几种传输方式。
以上这几种传输方式各有利弊,但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光缆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
那在高清监控系统中这两种方式表现又如何呢?什么是标清?标清,英文为“Standa rd Defini tion”,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一) 监控行业常用分辨率QCIF(176×144)、CIF(352×288)、HALF D1(704×288)、D1(704×576)等几种分辨率,CIF录像分辨率是主流分辨率,绝大部分产品都采用CIF分辨率。
目前市场接受CIF分辨率,主要理由有四点:1、目前数码监控要求视频码流不能太高;2、视频传输带宽也有限制;3、使用HALF D1、D1分辨率可以提高清晰度,满足高质量的要求,但是以高码流为代价的。
在现阶段,出现了众多D1的产品,但市场份额非常小;4、采用CIF分辨率,信噪比在32db以上,一般用户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是理想的视频图像质量。
目前业内人士正在尝试用HALF D1来寻求CIF、D1之间的平衡。
但随着单块硬盘的容量达到750GB甚至1000GB,而国内的大部分DVR已经可以做到连接8块1000GB的硬盘,故D1逐渐会变成时常的主流。
DCIF分辨率是什么?经过研究发现一种更为有效的监控视频编码分辨率(DCIF),其像素为528×384。
DCIF分辨率的是视频图像来历是将奇、偶两个HALF D1,经反隔行变换,组成一个D1(720*576),D1作边界处理,变成4CIF(704×576),4CIF经水平3/4缩小、垂直2/3缩小,转换成528×384.528×384的像素数正好是CIF像素数的两倍,为了与常说的2CIF(704*288)区分,我们称之为DOUBLE CIF,简称DCIF。
显然,DCIF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比Half D1更加均衡。
为什么选用DCIF分辨率?数字化监控行业对数字监控产品提出两项要求:首先要求数据量低,保证系统能够长时间录像和稳定实时的网络传输;其次要求回放图像清晰度高,满足对细节的要求。
而DCIF分辨率在目前的软硬件平台上,能很好的满足以上两项要求。
Half D1分辨率已被部分产品采用,用来解决CIF清晰度不够高和D1存储量高、价格高昂的缺点。
标清、高清、全高清之别所谓标清,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
720p是指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
具体的说,是指分辨率在400线左右的VCD、DVD、电视节目等“标清”视频格式,即标准清晰度。
而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则称作为高清,(英文表述High Definition)简称HD。
关于高清的标准,国际上公认的有两条:视频垂直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i;视频宽纵比为16:9。
提到高清,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高清电视,这不仅仅是因为高清最先用于电视产品,跟国内众多厂商的引导和宣传也有很大的关系。
就电视而言,市场上有很多宣称是“高清”、“全高清”的产品。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它们的图像清晰度参差不齐,有的画面质量甚至与普通的等离子,液晶相当。
这是因为商家将视频分辨率与显示屏分辨率混淆了,其实二者没有必然联系,视频的分辨率是由拍摄的摄像机及后期或压缩编码的设置决定的,而显示屏的分辨率则由制造工艺决定。
实际上,高清作为一种视频格式,不是某单一产品的代名词。
目前高清在相机、摄像机、笔记本、播放器等其他领域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已经形成拍摄、编辑、储存、显示整体解决方案,正如索尼所提出的:高清是一个世界。
对于“高清”和“标清”的划分首先来自于所能看到的视频效果。
由于图像质量和信道传输所占的带宽不同,使得数字电视信号分为HDTV(高清晰度电视)、SDTV(标准清晰度电视)和LDTV(普通清晰度电视)。
从视觉效果来看HDTV的规格最高,其图像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它要求视频内容和显示接收设备水平分辨率达到1000线以上,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
从画质来看,由于高清的分辨率基本上相当于传统模拟电视的4倍,画面清晰度、色彩还原度都要远胜过传统电视。
而16:9的宽屏显示也带来更宽广的视觉享受。
从音频效果看,高清电视节目将支持杜比5.1声道环绕声,而高清影片节目将支持杜比5.1 True HD规格,音频流传送,配合DA V-DZ770W的5.1声道的光纤输出,这将给我们带来超震撼的听觉享受。
标清、高清之后是什么“清”?伴随用户对高清晰影像的需求,全高清也逐步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所谓全高清(FULL HD),是指物理分辨率高达1920×1080逐行扫描,即1080i 和1080p,是高清的顶级规格,因此被称作“全高清”,而对应地把720p和1080i称为标准高清。
很显然,由于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信息更加丰富,所以1080p在分辨率上更有优势,尤其在大屏幕电视方面,1080p能确保更清晰的画质。
据了解,我国已经确定将1080p作为在广播电视演播室的拍摄标准。
而作为高清行业的引领者,索尼一直将FULL HD作为领先优势的重点及制高点,并将“Full HD 1080”定为自身标准。
目前,索尼已经将这种顶级高清规格广泛地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中:BRA VIA X系列液晶电视、HDV摄像机和首款采用A VCHD的高清数码摄像机UX1E和SR1E、AR18CP蓝光笔记本、蓝光播放器以及PS3游戏机都符合FULL HD标准,在本来完整的产品线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高清是一个世界,一个系统,经过以索尼为代表的众多厂商的不懈努力,“高清世界”已经全面来临。
我们不难预见,高清取代标清是必然的趋势,而“全高清”必然将成为“高清世界”的全新境界。
蓝光与高清的区别蓝光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
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BD激光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你能够在一张单碟上存储25GB的文档文件。
这是现有(单碟)DVD的5倍。
在速度上,蓝光允许1到2倍或者说每秒4.5至9兆的记录速度。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
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
目前,蓝光技术也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
八家主要电影公司中的七家: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华纳、索尼、米高梅、狮子门的支持。
高清电影是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高清晰度电视”的意思,HDTV技术源之于DTV(Digital Television)数字电视技术,HDTV技术和DTV技术都是采用数字信号,而HDTV技术则属于DTV的最高标准,拥有最佳的视频、音频效果。
HDTV 与当前采用模拟信号传输的传统电视系统不同,HDTV采用了数字信号传输。
由于HDTV 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电视节目的传输,以及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因此HDTV给我们带来了极高的清晰度,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帧率高达60fps,是足够让目前的DVD汗颜的。
除此之外,HDTV的屏幕宽高比也由原先的4:3变成了16:9,若使用大屏幕显示则有亲临影院的感觉,同时由于运用了数字技术,信号抗噪能力也大大加强,在声音系统上,HDTV支持杜比5.1声道传送,带给人Hi-Fi级别的听觉享受。
和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高清晰画面、高保真立体声伴音、电视信号可以存储、可与计算机完成多媒体系统、频率资源利用充分等多种优点,诸多的优点也必然推动HDTV成为家庭影院的主力。
HDTV的最大特点就是高清晰,而目前大多数的背投、液晶、等离子等显示设备却不一定能够达到信号源的分辨率,也即是说,显示设备无法把信号源的优势发挥出来。
调查显示,能完美表现HDTV的显示设备是投影机,玩家最希望得到的播放设备也是投影机。
投影机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屏幕,可以轻易达到100英寸以上,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目前多数视频投影机只支持720p和1080i的分辨率格式,而少数可支持1080p分辨率格式。
但是即使是720p的投影画面,其清晰度也比DVD高出很多,目前的DVD只提供了480i或480p 的格式输出。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区别最佳答案很多人问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区别是什么,虽然大部分人把平板电脑认为是PC的一部分,但实际上,苹果所开创的这个平板电脑种类几乎是全新的,之前没有接近或者类似的产品,以前微软所设计的平板电脑都很笨重,使用体验也很差,最主要的原因是微软想把平板电脑做成PC,而苹果则是把平板电脑做成放大的手机,不要求全能,但凡能满足一些常用的功能既可,这种减法设计的方式更符合日益要求简洁的消费者,后面我们从多方面来分析一下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区别。
大家肯定都看的很清楚啦,笔记本的结构要比平板电脑更复杂,能提供更多的接口,能支持更多的外围设备,笔记本大部分采用非触控操作,偶有采用触控屏幕的,而平板电脑大部分采用触控操作,也有部分产品采用可拆卸键盘或者滑出键盘。
大部分的平板电脑都是一块板子,正面一个液晶触控屏,结构很紧凑简洁。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重量上的区别平板电脑的重量基本不会超过1千克,10寸的平板电脑在600克到900克之间,而7寸的平板电脑在400克左右,更加轻巧。
而笔记本很少低于1千克,即使是上网本,也基本在一千克附近。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体积上的区别平板电脑正常采用7到10寸的屏幕,整体体积比液晶略大,厚度不高于15mm,一线品牌的第二代平板电脑产品厚度大部分控制在1厘米以内。
笔记本的厚度基本在20mm左右,超薄的笔记本也要超过15mm,笔记本中的上网本也采用10寸的液晶屏幕,普通的笔记本基本都是采用大于11寸的屏幕,其中以14寸的笔记本数量最多。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输入上的区别平板电脑大部分的命令通过手指来输入,麦克风和重力感应则用来辅助特殊的操作输入。
笔记本的大部分输入都是通过键盘鼠标以及触摸板来实现,偶尔也借助麦克风或其余外围设备。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使用环境的区别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同样都适合移动使用,就便利性来说,平板电脑由于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而笔记本由于形态上的限制,则需要一个放置的地方才可使用,例如桌面、膝盖,所以早期的笔记本又叫膝上电脑。
另外使用的姿势也有所不同,平板电脑就是一块板子,直接拿在手上既可操作,而笔记本电脑通常要坐着才能使用,就大大的限制了适用的场合,更适合在有桌面的室内使用。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功能上的区别平板电脑偏重于娱乐,正常用来看网页、看视频、看书籍、玩游戏。
而笔记本则是全能型的设备,除了少量重力感应游戏外,基本都能在笔记本上进行。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内容应用上的区别平板电脑是用来消费内容,而笔记本可以用来创造内容,也可以用来消费内容,笔记本更具优势,但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消费内容的人会占绝大部分,少量创造内容的人更多是在工作中使用笔记本。
短期内平板电脑不会威胁到主流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受冲击最大的上网本,还有就是随身数码设备,除了手机相机外,其余的数码产品几乎都受到很大的冲击,MP4和数码相框市场几乎要遗失殆尽。
目前的整个PC以及互联网环境,基本都是针对PC机来设计的,所以笔记本电脑短时间内还不会有危险,不过要取得增长就很困难了,预计几年内,平板电脑的数量就要超越PC,平板电脑的应用将会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系统和软件的不断改进,以后工作、学习、娱乐都会离不开平板电脑的。
手机 : WI-FI与WLAN的区别WI-FI是WLAN的一个标准。
WLAN最大(加天线)可以到5KM……不是WIFI可以比的……注意!IEEE 8021B和8021B是两个不同的标准!!!IEEE802.11a标准是IEEE802.11b的后续标准,其设计初衷是取代802.11b标准,然而,工作于2.4GHz频带是不需要执照的,该频段属于工业、教育、医疗等专用频段,是公开的,工作于5.15-8.825GHz频带需要执照的。
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
无线局域网本质的特点是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WLAN 通信系统作为有线LAN 以外的另一种选择一般用在同一座建筑内。
WLAN 使用ISM (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 无线电广播频段通信。
WLAN 的802.11a 标准使用5 GHz 频段,支持的最大速度为54 Mbps,而802.11b 和802.11g 标准使用2.4 GHz 频段,分别支持最大11 Mbps 和54 Mbps 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