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课件24页1学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篇1教材分析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
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
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们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分类、整理,提升同学们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同学们归纳、整理的能力,初步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
3、鼓励同学们动手操作、观察研究、探索发现,培养同学们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
重点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难点发现规律、表达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教具课件、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老师有11朵小红花,如果我把9朵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那我还剩几朵小红花呢?学生:2朵。
师:谁能把算式写出来呢?(请学生板演)师:老师准备了几个像这样的算式,看谁算的得又对又快。
13—9 13—7 13—6 15—9 15—7 15—6生汇报计算结果,并选出其中的一题说说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3、导入: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特点?(生答)对,这些都是这几天我们学习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整理和复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6的乘法口诀教案(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帅气的我为您整理了6的乘法口诀教案(7篇),希望能够予以您一些参考与帮忙。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6的乘法口诀。
(二)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三)初步培育同学抽象概括本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具和学具教具:例11的实物图,6根小棒。
学具:6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复习2~5的乘法口诀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全体同学一起背一遍,相邻两个同学相互背一遍。
2、卡片口算,并说出用哪句口诀2×3= 1×4= 2×1= 5×2=4×4= 5×5= 3×5= 4×3=3、卡片口算,直接记得数2×5= 2×2= 5×1= 3×4=1×5= 5×3= 2×4= 5×4=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当学习几的乘法口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1、准备练习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让同学口算,6个6个地加,把每次加的结果,老师填在空格里,一直加到36.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3个6相加是多少?(18)5个6呢?(30)6个6呢?(36)2、出示例11老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
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2)认真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同学回答后,老师在图的下面板书:6×1=6)(4)6×1= 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一个六是六)(5)谁能结合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一六得六)老师在6×1=6的算式旁边,板书:一六得六、老师又露出1只蝉,一共露出了2只蝉。
我的第一本亲子英文书(中英对照)ACT 1 作息起居SCENE 1 起床It’s time to get up. 该起床了。
Peter, it’s time to get up. 彼得,该起床了Ten more minutes, mom妈~再让我多睡十分钟嘛~What time is it now?现在几点了?It’s already 8 o’clock.已经八点了Well, honey, wake up, or you’ll be late for school.嗯,亲爱的,该醒了,不然你上学会迟到的。
SCENE 2 更衣 Take off your pajamas. 把睡衣脱掉。
Peter, take off your pajamas.彼得,把睡衣脱掉。
What should I wear today? 我今天要穿什么?It’s chilly outside, so don’t forget to put on your jacket.外面有点凉,把外套穿上。
How’s the shirt?这件衬衫看起来如何?Son, it looks great on you.儿子,你看起来很帅。
SCENE 3 招呼How are you ? 你好吗?Good morning, mom.妈咪早安。
Good morning, sweetie. You finally got up. 早啊,甜心。
你终于起床了。
I’m still sleepy.我还想睡。
Did you stay up late last night? 你昨天晚上熬夜了吗?No, I couldn’t fall asleep last night. 没有,我昨晚根本睡不着。
SCENE 4 盥洗Go wash your face.去洗脸。
Peter, it’s time to eat breakfast.彼得,该吃早餐了!I am brushing my teeth. 我在刷牙。
儿童启蒙教育教案:《我的第一本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幼儿教育则更是被重视。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宝宝们从小打好基础,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智力与身体的全面发展。
教材的选择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而《我的第一本书》就是一本很适合幼儿启蒙教育的好书,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我的第一本书》出版社简介《我的第一本书》是由上海交通出版社所出版的一本儿童图画书,该书是一本专为幼儿量身打造的交互式学习功能图书。
全书总共10个主题,内容包括:家庭日常、动物、交通工具、界域、大自然、数字表达、颜色形状、游戏、身体器官、生活常识等。
它非常适合3-6岁的儿童阅读,让宝宝们在阅读中学习,建立自信,增强记忆。
二、教育意义1.掌握基础常识《我的第一本书》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了家庭日常、大自然、生活常识、数字表达、颜色形状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让宝宝们轻松掌握基础常识。
例如,书中有一张关于全球各大洲的地图,宝宝可以看到地球是个圆形的,各个洲之间是独立的,这样的地图有助于宝宝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2.建立自信心阅读《我的第一本书》可以让宝宝们在认识新事物的同时,逐渐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宝宝透过书中的图画认识世界,知道世界上有那些事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逐渐建立自己的信心,这对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是很有益处的。
3.提高记忆力《我的第一本书》不仅有图画,还有翻页拉环和贴纸等多种交互元素。
通过这些交互,宝宝可以更好地体验书中的故事和知识,这样的体验更加深入心灵,更容易让宝宝记忆。
而这样的体验不仅有利于提高宝宝的记忆力,还有利于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建议在引导宝宝们阅读《我的第一本书》时,除了让孩子们自己翻阅外,还可以把教学分为以下步骤:1.初步引导(3-4岁)在幼儿初步阶段,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们如何翻页,让他们感受到翻过去后的惊喜和快乐,然后再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翻页,鼓励他们动手实践。
10 竹节人【教学目标】1.会写“凛、疙”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清单。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凛、疙”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快速读课文,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尝试根据阅读任务有目的地阅读。
【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明确单元要素。
(1)观察:课件出示第三单元篇章页,看看插图画了些什么,自由读上面的文字,说说你对杨绛女士说的“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的理解。
(2)教师小结:读书好比到作者家串门,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翻开书本,就闯进了大门。
经常去书里“串门儿”,可以认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
(3)推想:本单元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关于阅读和习作的要求?(指名读)课件出示: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2.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作家范锡林爷爷家“串门儿”,尝试着有目的地去阅读吧!(板书:竹节人)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板块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初读课文。
请认真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围绕“竹节人”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威风凛凛疙瘩疲倦呆头呆脑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得意扬扬弄巧成拙大步流星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1)学生读词语,相机正音。
(2)教师引导:仔细看看这三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交流。
第一组词语与描写竹节人这一玩具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玩竹节人的技艺和心理有关,第三组词语与描写老师的动作和神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