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课堂-遗传定律专题
- 格式:pptx
- 大小:774.64 KB
- 文档页数:31
第一节生物的遗传(第1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人的体细胞内每一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D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C染色体在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D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3.人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A 23对B 23条C 13条D 46对()4.人体受精卵、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 23对、23对B 23条、23条C23条、23对 D 23对、23条()5.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黑毛与狗的卷毛B人的双眼皮与人的褐眼C玉米的高茎与大豆的矮茎D豌豆的红花与豌豆的白花()6.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7.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是A染色体B细胞C细胞核D基因()8.番茄的精子中有12条染色体,那么番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A 12对B 12条C 6条D 6对()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B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并且不成对C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D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基因()10.鲫鱼的遗传物质是A染色体BDNAC蛋白质D基因二、填空题:1.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是,简称;其主要存在于内的上。
染色体主要由和组成。
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是存在的,DNA分子呈结构。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控制的。
3. 是染色体上的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由基因控制。
第一节生物的遗传(第1课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解析: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形态一般相同,男性体细胞内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Y,形态大小不同。
唐山一中2019级高一年级“空中课堂”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卷 答案和解析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1-10 ACBBB BAACA11-20 CDBBD ABDDD21-30 CBBCC DDDDD31-40 BBADC ADDDB1.【答案】A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AA 的个体后代都是AA ,Aa 的个体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 :Aa=3:1,AA 占34,Aa 占14,豌豆自然状态下通过自花传粉繁殖,子代AA 占34+14×14=1316,Aa 占14×12=216,aa 占14×14=116.因此,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 、Aa 、aa 的数量之比为13:2:1。
综上所述,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2.【答案】C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确定显隐性方法:①定义法:具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 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②自交法:具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或一个亲本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的性状,则新的性状必为隐性性状。
2.由题意可知,后代同时出现棕色和黑色,说明黑色为显性,亲本基因型均可以表示为Bb 。
A.亲本只有黑色一种表现型,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棕色为隐性性状,A 错误;B.亲本基因型均可以表示为Bb ,因此子代黑鼠基因型为BB 的概率是13,B 错误;C.若检测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选用棕鼠与其交配,即用测交法,C 正确;D.若亲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可能为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也可能是其它情况,D 错误。
高中生物微课遗传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2. 理解孟德尔对遗传的发现和贡献;3. 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三大法则。
教学重点: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2. 遗传定律的三大法则。
教学难点:1. 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 遗传定律的举例。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教学实验材料;3. 孟德尔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展示孟德尔的照片,引导学生猜测他的职业和贡献;2. 引导学生回顾基因和遗传的基本知识。
二、学习1. 讲解孟德尔的生平和遗传研究背景;2. 介绍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自交和异交等内容;3. 展示孟德尔的豌豆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遗传定律的原理和应用;4. 解释遗传定律的三大法则:单因素性状定律、二因素性状定律和自由组合性状定律;5. 结合实例让学生练习遗传定律的应用。
三、实验1. 分组进行豌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遗传定律的表现;2. 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探讨遗传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四、归纳1. 引导学生总结遗传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遗传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深化对遗传定律的理解。
五、作业1.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运用遗传定律;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化对遗传定律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遗传定律的应用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实验教学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遗传学知识。
空中课堂-遗传定律专题空中课堂1⼀、显隐性判断1.下列关于性状显隐性或纯合⼦与杂合⼦判断⽅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B.甲×甲→甲+⼄?⼄为隐性性状C.甲×⼄→甲∶⼄=1∶1?甲为显性性状D.花粉鉴定法:只有⼀种花粉?纯合⼦,⾄少两种花粉?杂合⼦⼆、推基因型2. ⼤⾖的紫花对⽩花为显性性状,由等位基因P、p控制。
请判断下列五组杂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
①紫花×紫花→紫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紫花×⽩花→紫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花×⽩花→⽩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紫花×紫花→301紫花+101⽩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紫花×⽩花→98 紫花+102⽩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浙江11⽉选考)豌⾖⼦叶的黄⾊对绿⾊为显性,种⼦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且两对性状独⽴遗传。
以1株黄⾊圆粒和1株绿⾊皱粒豌⾖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其⾃交得到的F2中黄⾊圆粒∶黄⾊皱粒∶绿⾊圆粒∶绿⾊皱粒=9∶3∶15∶5,则黄⾊圆粒的亲本产⽣的配⼦种类有()A.1种B.2种C.3种D.4种三、概率计算4. ⼈类的双眼⽪对单眼⽪为显性,由⼀对等位基因(B、b)控制。
高一生物空中课堂学习检测一.单选题(共40小题,共56分,其中1-24题每题1分,25-40题每题2分)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受粉C.豌豆是闭花自花受粉的植物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糯性与粳性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果蝇的长翅和残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3.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4.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的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比为1:15.水稻的高秆对矮秆是显性,现有一株高秆水稻,欲知其是否是纯合体,通常采用的最为简单的方法是( )A.用花粉离体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型B.与一株矮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C.与一株高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D.自花受粉,观察后代的表现型6.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下面各项中,不属于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的是( )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7.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AABb B.AaBbC.AAbb D.AaBB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