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语文上册 7生命之舟课文全解素材 语文版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8.01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命之舟》知识点语文版一、字音及词义簰pi:同“排”。
梭su: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
肆虐n<:任意侵扰或残害。
迂回:回旋,环绕。
率先:带头,首先。
二、相关背景1、关于电视新闻解说词本文是一则电视新闻解说词。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
2、关于作者及文梁家新,湖北电视台副台长,这篇新闻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3、关于98抗洪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1998年度暴雨洪涝出现范围之广、洪水持续时间之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长江发生了继194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沿江和沿湖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嫩江、松花江的洪水持续时间之长、洪峰水位之高、流量之大均超历史记录。
98年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XX 多亿元。
三、后练习1根据注音写词鱼pái冲fēnɡ舟ùi口sìnuèzhànɡàifènɡ命2这是一则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以①()和②()为主要传播手段,其中,①包括()、字幕、图表等,②()包括解说、()和现场效果。
3概括本文的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4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①二号冲锋舟,驶向溃口方向。
冲锋舟一路绕过房顶、电线等障碍,穿梭于树丛之中,搜索被困群众。
②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都失败了。
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
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的标题是:“生命之舟”,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手法?精品学习网。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生命之舟》精品教案语文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与前两篇课文相比较,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2.指导学生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3.通过对这则新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军民的鱼水深情。
二、教学策略:比较阅读法、问答法。
三、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与消息和特写的比较,使学生把握电视新闻的特点。
2.难点:指导学生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配合画面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师: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得知最近社会上发生的新闻,比如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等。
其中你们最常用的是哪一种呢?2.师:不错,我们已经无法想象身边没有电视的生活状况。
现如今,电视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大众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媒介之一,而电视新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最深。
下面同学们将要学习到的就是一则电视新闻解说词。
二、讲述电视新闻的基本知识1.师:在学习课文前,请大家说说你们为什么会选择看电视而不是看报纸、听广播呢?各抒己见:因为它有图片,有声音能更好地得知事件的全貌,与其他途径比较更直观,也很方便。
2。
归纳学生发言,进行小结。
(见参考资料)三、设置问题,分析课文,概括其特点1.师:请大家阅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一”的词语填空,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2.提问: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报道的? 生:时间顺序。
3.提问:在编辑过程中,记者选取了一个视角来透视整个营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它是什么?二号冲锋舟。
4.师:请大家分析刚才所填词语,看看它们传达了些什么样的信息。
(“绕过”、“穿梭”、“搜寻”等动词表现了在危急关头“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感;“冲去”、“转舵”、“迂回”等词又体现了拯救的艰辛;?肆虐”、“抗争?、“靠拢”这些词又说明了英雄们为救人而同洪水搏斗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5.为什么这些舟船被群众称为“生命之舟”?点拨: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驶着一百五十多艘各式轻舟,勇救一万七千多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命之舟》知识点语文版一、字音及词义簰pi:同“排”。
梭su: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
肆虐n<:任意侵扰或残害。
迂回:回旋,环绕。
率先:带头,首先。
二、相关背景1、关于电视新闻解说词本文是一则电视新闻解说词。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
2、关于作者及课文梁家新,湖北电视台副台长,这篇新闻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3、关于98抗洪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1998年度暴雨洪涝出现范围之广、洪水持续时间之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沿江和沿湖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嫩江、松花江的洪水持续时间之长、洪峰水位之高、流量之大均超历史记录。
98年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XX 多亿元。
三、课后练习1根据注音写词鱼pái冲fēnɡ舟kùi口sìnuèzhànɡàifènɡ命2这是一则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以①()和②()为主要传播手段,其中,①包括()、字幕、图表等,②()包括解说、()和现场效果。
3概括本文的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4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①二号冲锋舟,驶向溃口方向。
冲锋舟一路绕过房顶、电线等障碍,穿梭于树丛之中,搜索被困群众。
②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都失败了。
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
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5的标题是:“生命之舟”,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手法?精品学习网。
1998年特大洪水1 -■■ 1;屮1*叭1八1 :*1沪k1F (¥*«I■ML灾民无家可归洪水无情人有情舍己救人• .I "从江苏当代律师事势所合伙人俞哲毓虏履历来看,催一直走在时枕韵房口;浪尖—W&4•年后他在肅京市鼓楼反人:. 「民法院经济霉担任审判员近八年,1喊'.年务入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金融管理卜处从事金融亲法和金融管理工祜,并从事兼职律师工作,1咧年初作为江苏当,代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开始了执业律师生涯D: 最令人称奇的是,年近不惑杓他居然' 还在世纪末的盛夏幵通了自己的律师两站,在网上贏得了广泛的赞誉J - 俞哲敏栽法律有建到的理解° im.•年,当时还在担任法官的俞哲敏注意到,按照当时的法规,一密经济合同签订后,哪怕一方发现对方有明显的无法履行合•青天法純库•靑天法律咨询阿上淖师祈空培傀费捣如8008203630了:同的惰形时,也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直到•「损失造成「才能以対方违约,向对方索赔.因 .毗?他撰写《合同履轩抗辩权i可题》论文,•建 -议在触国内合同法中确立' 合同履行抗辦权”的法律制度。
-•-俞哲敏目前主突寮事金舷领域的法律事务工作,侬照他的理解,他操作案子的理念是“边审进执“,即官司打完,该执行的标的物也要基本到位。
去年,他在接受•-家世界著名公司在上海的投资公司委托,向南京一知名代理商追讨货款的经济纠纷案件的诉讼过程中,没有走"先打到一纸判决书再•申情执行”老路,而是把迫回货款作为办案的第一目的。
在注院希理案件的全过程中就为执行做了铺垫工作: 对对方资产及时申请诉讼保全;冻结了被告的银彳亍帐户和部分货物,使其感受到圧力,不得不积极反应,“■步步把钱出来。
•张琪echoia w^comEJElLxj 丈恢日«S*;U 轰曲甘收覆® 快理泪呵逸珈0 工良⑴毎口删粘㈱HB •$ ◎仙乜■ | B-⑥• K f fy卜? •上叮卜ttp:ITww«・aKrferT tdw.s.Lk/V .Go取・| y 厭11憔呗内容・孕2乍程做SiM备A*Oltr 'FBAaW »IWOIIIWW: ACmtWIW Afmn ■ lBMMc|gilfa・wlMbLM»UyG! SUttSCfllHI: TODAYS I^I I匕p far ^Ui* SundihilMikl L-<Bib C;«Jd < a Afd &比Ek 十dk“il« tinA iiiviiilMr ol olVrs ntid u»<w}» oIT ifeah.soortI LOCAL 朋OLEZ Ms«wf heawiF«4tu»Rridr' L・tV«rI tj^rr CpmrniWtMaiEagsE from 6xp・t・Wetriidv •from eha AirL・S,l SpertStatu• »or 5toh&« Bob -Stok^®B vok / $^Undir>g gMaech skflp&rt 3■” Th*cedi■冷・YSA 94OTKED fT5』D・ke 1&urrf he"曲沪11呵brth *n Per IwSgQUICK UMRS合作讨论:\ 1、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导语、主体和结语。
《第二单元7.生命之舟》讲解与例题舟过安仁①(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⑤风。
注释:①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⑤使:利用,利用。
赏析:此诗写诗人乘舟途经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乐趣,展现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学习目标1.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2.体会电视讲解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3.学习解放军、武警官兵舍己救人的精神,明白得群众对他们的感激和酷爱之情。
作家作品梁家新,1953年生,湖北宜昌人。
记者。
现任湖北电视台新闻部主任。
要紧获奖作品有《葛洲坝大江截流》《九十年代第一天》《市场经济不等于马路经济》等80多条新闻片和新闻专题片。
撰写专著《电视讲解词论》(13万字),撰写的《电视画面与观众收视爱好》收入《优秀电视新闻论文集》。
写作背景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鱼簰洲湾发生溃口,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进入险区的冲锋舟,一边拍照,一边参与救人。
拍照进程中,记者始终采纳长镜头记录的手法,记录下一幕幕动人至深的场面。
在编辑进程中,记者又以二号冲锋舟为视角,透视整个营救进程中惊心动魄的场面,并配以讲解词,在湖北电视台播出。
字词广场★字音识记(sì nüè)簰.洲湾(pái)溃.口(kuì)肆虐..穿梭.(suō)迂.回(yū)★形似字辨析⎩⎪⎨⎪⎧率shuài 率先摔shuāi 摔倒蟀shuài 蟋蟀⎩⎪⎨⎪⎧拢lǒng 拉拢笼lǒng 笼罩珑lóng 玲珑⎩⎪⎨⎪⎧淹yān 淹没俺ǎn 俺们腌yān 腌渍⎩⎪⎨⎪⎧幕mù幕布暮mù日暮募mù募捐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急流中驾着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
7.生命之舟【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簰p i:同“排”。
梭su :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
肆虐n< :任意侵扰或残害。
迂回:回旋,环绕。
率先:带头,首先。
二、相关背景:1、关于电视新闻解说词本文是一则电视新闻解说词。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
2、关于作者及课文梁家新,湖北电视台副台长,这篇新闻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3、关于98抗洪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1998年度暴雨洪涝出现范围之广、洪水持续时间之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沿江和沿湖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嫩江、松花江的洪水持续时间之长、洪峰水位之高、流量之大均超历史记录。
98年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
【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这是一篇新闻解说词,报道了1998年簰州湾发生溃口以后,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的动人事迹,讴歌了解放军战士和武警战士的自我牺牲精神。
二、文章脉络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叙,全文结构为总——分——总结构。
包括两个部分:导语、主体。
导语:概括某舟桥部队和公安消防总队的官兵赶往溃口现场营救被困群众的事实。
主体:用两幅画面突出主题:救助战士苟峰;求助小女孩。
三、写作方法⑴时间迅速,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⑵声画合一,采用时间顺序进行报道。
⑶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
四、重难点导析对课文题目“生命之舟”的理解。
新闻题目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突出了这些舟船在抗洪战斗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舟船在抗洪战斗中救起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是洪水中被因群众生存的希望,因而这些舟船被群众称为“生命之舟。
”【类文品读】突然,一个标志着立秋出水点的红色亮点,在海面上出现,这说明离发射时间还有两分钟。
这时候,分布在陆地、舰船和直升机上的许许多多跟踪测量设备,都一齐开机了,准备接收火箭出水以后,在飞向预定溅落点的过程中,每一瞬间发来的各种信息。
最新最全精品教育资料最新最全精品教育资料《生命之舟》节选凌晨5点多钟,二号冲锋舟在救起十二位战士、群众之后,向溃口处一片歇满战士、群众的树丛靠拢。
行进之中,冲锋舟上的人突然发现冲锋舟左前方一棵小树上,一个小女孩正紧紧抱着树干,洪水已淹到她的腰部,情况十分危急。
同期声。
(施救人员大声叮嘱小孩:千万别动,千万别动……)由于急流顶冲,冲锋舟向小女孩背部冲去,驾驶员迅速转舵,从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树迂回。
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都失败了。
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
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同期声。
到2号上午10点,二号冲锋舟共救起六十四人,截止到2号下午4点,共有一百五十多艘各式轻舟进入簰洲湾内救人,共救起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当地群众亲切地称这些舟船为“生命之舟”。
1、关于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这样写表明冲锋舟在艰难地渐渐向被困的小女孩靠近。
B、随着距离的缩小,气氛越来越紧张,这是整部电视报道的高潮。
C、吸引观众注意,使观众为被困的小女孩的命运担忧。
D、这是从被困小女孩的视角来写的,体现了她对营救人民的期待和信任。
解析:A、B、C三项都是正确的。
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画线语句的作用。
D项是错误的,因为画线语句是写冲锋舟向小女孩靠拢,但不是从小女孩的视角来写的。
答案:ABC2、营救被困小女孩无疑是扣人心弦的一幕,但在解说词中,为什么反而并未对小女孩被救的一瞬作任何解说?解析:电视新闻最突出的特点是声画合一。
虽有时解说词起着一定作用,但画面总是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
参考答案:电视画面已对这个最紧张的瞬间作了直观展示,没有解说的必要;是事件的最高潮,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味。
3、“生命之舟”这个称呼中蕴含着群众怎样的情感?解析:群众称它们为“生命之舟”是因为在这次大洪水中,解放军和武警战士驾驶着冲锋舟挽救了一万七千多群众的生命,这一称呼蕴涵着群众的感激之情。
参考答案:充满希望与感激。
7.生命之舟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簰p i:同“排”。
梭su :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
肆虐n< :任意侵扰或残害。
迂回:回旋,环绕。
率先:带头,首先。
二、相关背景:
1、关于电视新闻解说词
本文是一则电视新闻解说词。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
2、关于作者及课文
梁家新,湖北电视台副台长,这篇新闻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3、关于98抗洪
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1998年度暴雨洪涝出现范围之广、洪水持续时间之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沿江和沿湖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嫩江、松花江的洪水持续时间之长、洪峰水位之高、流量之大均超历史记录。
98年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是一篇新闻解说词,报道了1998年簰州湾发生溃口以后,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的动人事迹,讴歌了解放军战士和武警战士的自我牺牲精神。
二、文章脉络
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叙,全文结构为总——分——总结构。
包括两个部分:导语、主体。
导语:概括某舟桥部队和公安消防总队的官兵赶往溃口现场营救被困群众的事实。
主体:用两幅画面突出主题:救助战士苟峰;求助小女孩。
三、写作方法
⑴时间迅速,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⑵声画合一,采用时间顺序进行报道。
⑶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
四、重难点导析
对课文题目“生命之舟”的理解。
新闻题目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突出了这些舟船在抗洪战斗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舟船在抗洪战斗中救起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是洪水中被因群众生存的希望,因而这些舟船被群众称为“生命之舟。
”
【类文品读】
突然,一个标志着立秋出水点的红色亮点,在海面上出现,这说明离发射时间还有两分钟。
这时候,分布在陆地、舰船和直升机上的许许多多跟踪测量设备,都一齐开机了,准备接收火箭出水以后,在飞向预定溅落点的过程中,每一瞬间发来的各种信息。
(出潜艇“一分钟准备”时的操作实况:“各战位注意!一分钟准备……”压低混播)离发射时间还有一分钟,潜艇的发射舱里充满着一片战斗气氛。
操作手陆跃忠沉着冷静地站在操作台前,等待着发射命令。
(出潜艇发射前的操作音响:“十--五,四,三,二,一,发射!”以及发射时的一声巨响)
一声令下,陆跃忠果断地按下了发射按钮,随着闷雷般的响声,运载火箭射出了水面。
(出火箭出水后升空时的呼啸声,混播)
这时候,人们看到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剧烈地翻腾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火箭越来越高,越飞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亮点,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出人们的欢呼声,然后压低混播)
1.节选的这一部分是新闻的中心部分,它写了什么内容?
2.请用一个词语概括选文所体现出来的感情。
3.选文没有写火箭升空后人们的欢呼场面,试用一个比喻句描绘出来。
4.课文记叙了我国水下运载火箭的发射情况,结合我国“神五”载人航天飞行的发射,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1.写了离火箭发射两分钟准备直到火箭发射出水的情况。
2.紧张3.略4.围绕爱国主义、祖国的繁荣来谈均可,其他成理成文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