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龚孟濂 卤素习题谜底
- 格式:pdf
- 大小:472.36 KB
- 文档页数:9
一、选择题1、2ICl -离子的几何形状为直线型,其中心原子 I 的杂化态为 (D )(A) sp (B) sp 2 (C) sp 3 (D) sp 3d2、在食盐水溶液中通直流电电解,在阴阳极上产生 (B )(A)金属钠、氯气 (B)氢气、氯气 (C)氢氧化钠、氯气 (D)氢氧化钠、氧气3、下列说法中,性质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 ) (A) 酸性:HI>HBr>HCl>HF (B) 还原性:HF>HCl>HBr>HI(C) 沸点:HI>HBr>HCl>HF (D) 熔点:HF>HCl>HBr>HI4、按F-Cl-Br-I 顺序,下列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C )(A) X -离子半径:F -﹤Cl -﹤Br -﹤I - (B) 电负性:F>Cl>Br>I(C) 电子亲和能:F>Cl>Br>I (D) X -离子水和热(绝对值):F ->Cl ->Br ->I -5、在常温下,Cl 2,Br 2,I 2与 NaOH 作用正确的是 (B )(A) Br 2生成 NaBr ,NaBrO (B) Cl 2生成 NaCl ,NaClO(C) I 2生成 NaI ,NaIO (D) Cl 2生成 NaCl ,NaClO 36、高氯酸的酸酐是 (C )(A) Cl 2O 6 (B) ClO 2 (C) Cl 2O 7 (D) Cl 2O7、卤素含氧酸下列规律正确的是 (C )(A) 酸性HClO > HClO 3 > HClO 4 (B) 热稳定性 HClO > HClO 3 > HClO 4(C) 氧化性 HClO > HClO 3 > HClO 4 (D) 氧化性 HClO 3 > HBrO 3 > HIO 38、铅,铜等金属可用于制造盛氢氟酸的容器,其原因是 (D )(A) 氢氟酸是弱酸,无腐蚀性(B) 氢氟酸根本不与以上金属作用(C) 在金属表面生成了氧化物薄膜,具有保护作用(D) 在上述金属表面生成了不溶性氟化物薄膜,使金属免于进一步腐蚀二、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1、往酸化的KBrO 3溶液中逐滴加入不足量的KI 溶液。
高中化学卤素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化学卤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或2个答案)1.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B.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C.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D.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2.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
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2AtI+2Zn==ZnI2+ZnAt2 AtI+2NH3(1)===NH4I+At N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AtI与液氨的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3.在Fe2(SO)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KI 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所得沉淀为( )。
A. Al2S3和I2B. FeS、Al(OH)3、SC. Fe2S3和I2D. Al(OH)3、Fe(OH)34.取相同体积的KI、Na2S和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2B.2︰1︰3C.6︰3︰2D.3︰2︰1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3能将I-氧化成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将I-氧化为I2;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向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KI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 )。
A.Br-、I2B.Br2、Br-、I2C.Br2、I2、IO3-D.Br2、IO3-6. 50 g含有1.17 g氯化钠和0.84 g氟化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搅拌、静止、过滤、洗涤、干燥得到2.87 g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备战高考化学卤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一、卤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信息:①原子半径:A<B<C<D。
②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如下:物质比例模型图存在或性质甲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所有生命体生存的重要资源,约占人体体重的三分之二乙无色,无气味并且易燃。
是常见的一种基础能源丙有强氧化性的弱酸,有漂白性,可用于消毒杀菌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符号是___;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甲的电子式是___。
(2)丙可由D元素的单质与物质甲反应得到,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D所在周期中,E元素的单质还原性最强,则E的单质与甲反应后的溶液呈___(填“酸”或“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___。
(3)①A、B、C元素可组成多种化合物。
由A、C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丁,其产量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实验室中可用来除去乙中少量丁的试是___。
②A、C组成的化合物中,化学式为C2A6,该物质与D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类型___,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
【答案】H 第二周期第IVA族 Cl2+H2O=H++Cl-+HClO 碱 .NaOH=Na++OH-Br2的CCl4溶液取代反应 C2H6+Cl2→C2H5Cl+HCl【解析】【分析】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信息②中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甲、乙、丙三种分子,甲分子为V型结构,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所有生命体生存的重要资源,约占人体体重的三分之二,故甲为H2O,乙为正四面体结构,无色无味而易燃,是常见的一种基础能源,乙为CH4,丙分子有3个不同的原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消毒杀菌,丙应是HClO,再根据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可得,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C元素、D为Cl元素。
1无机化学(卤素)复习习题一.选择题 1. 卤素的原子特性是( ) 1). 最外电子层结构是ns 2np5 2). 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大 3). 都有获得一个电子成为卤离子的强烈倾向 4). 随着原子序数增加,核外价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 A. 1和3 B. 2和4 C. 1,3,4 D. 1,2,3 2. 下列关于氟和氯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氟的电子亲和势(绝对值)比氯小 B. 氟的离解能比氯高 C. 氟的电负性比氯大 D. F -的水合能(绝对值)比Cl -小 E. 氟的电子亲和势(绝对值)比氯大 3. 按F--Cl--Br--I 顺序,下列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X -离子半径:F -<Cl -<Br -<I - B. 电负性:F>Cl>Br>I C. 电子亲和能:F>Cl>Br>I D. X -离子水和热(绝对值):F ->Cl ->Br ->I - 4. 卤素单质的颜色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加深的原因是( ) A. 卤素单质的极化作用不同 B. 卤素原子价电子能量高低不同 C. 卤原子的电离能不同 D. 卤原子的电子亲和能不同 5. 下列物质中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 A. 液氯 B. 氯水 C. 干燥的氯气 D. 氯酸钙 6. 氟与水猛烈反应,并伴随燃烧现象,其主要反应产物有( ) A. HF 和O 2 B. HF 和FOH C. HF 、O 2和FOH D. HF 和O 3 7. 溴和碘都能与磷作用,反应生成物分别为( ) A. PBr 5和PI 3 B. PBr 3和PI 3 C. PBr 5和PI 5 D. PBr 3和PI 5 8. 氯气中毒时,可以吸入何种物质做解毒剂( ) A. 乙醚蒸气 B. 氧气和乙醚的混合气体 C. 水蒸气和酒精蒸气的混合气体 D. 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 E. 氨水蒸气 9. 氟表现出最强的非金属性,具有很大的化学反应活性,是由于( ) A. 氟元素电负性最大,原子半径小 B. 单质熔、沸点高 C. 氟分子中F--F 键离解能高 D. 分子间的作用力小 E. 单质氟的氧化性强 10. 实验室中常用浓HCl 与下列哪一些氧化剂反应,均可制取Cl 2? ( )A. MnO 2、KMnO 4和CuOB. K 2Cr 2O 7CuOC. MnO 2和CuOD. MnO 2、K 2Cr 2O 7KMnO 4 11. 实验室制备Cl 2,需通过下列物质洗涤,正确的一组为( ) A. NaOH 溶液,浓H 2SO 4 B. 浓H 2SO 4,NaOH 溶液 C. NaCl 饱和水溶液,浓H 2SO 4 D. 浓H 2SO 4,H 2O 12. 从海水中提取溴时,海水的酸碱性必须控制在以下哪个范围( )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微碱性 13. 下列各物质分别盛装在洗气瓶中,若实验室制备的Cl 2,按书写顺序通过,洗气的方式正确的是( )1. NaOH2. 浓H 2SO 43. CaCl 24. P 2O 55. 饱和NaCl 溶液6. 变色硅胶 A. 3,1,6 B. 1,3 C. 3,2,5 D. 5,2 14. 电解熔融KHF 2和无水HF 的混合物制取F 2时,常加入少量LiF 或AlF 3,其作用是( ) A. 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 B. 作配合剂 C. 降低电解质熔点,减少HF 挥发 D. 作氧化剂 15. 溴常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化物形式存在于海水中,若某一海水中含Br -为60ppm,如使一吨海水中的Br -完全被氧化为Br 2,理论上需通入Cl 2( )升. (标准状况下) (原子量: Br:79.9 Cl:35.5) A. 0.84升 B. 8.4升 C. 42升 D. 4.2升 16. 液态氟化氢不能用来电解制备氟是因为( ) A. 液态HF 是电的不良导体 B. 液态HF 具有腐蚀性 C. 液态HF 酸是弱酸 D.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 17. 下列物质中,还原能力最强的是( ) A.NaCl B. NaBr C. NaI D. NaF 18. 下列关于HX 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X 极易液化,液态HX 不导电 B. HX 都是极性分子,按HF →HI 分子极性递增 C. HX 都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色气体 D. HX 水溶液的酸性:HI>HCl E. HX 还原性:HF →HI 依次减弱 19. 对碘化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碘化氢的有机溶液是一种良好导体 B. 在水溶液中,碘化氢是一种强酸 C. 碘化氢在水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2D. 碘化氢分子间只有取向力E. 在加热时,碘化氢气体迅速分解 20. 铅,铜等金属可用于制造盛氢氟酸的容器,其原因是( ) A. 氢氟酸是弱酸,无腐蚀性 B. 氢氟酸根本不与以上金属作用 C. 在金属表面生成了氧化物薄膜,具有保护作用 D. 在上述金属表面生成了不溶性氟化物薄膜,使金属免于进一步腐蚀 21. 氯化氢易溶于水,在标准状态下,把充满干燥HCl 的集气瓶倒置水面,水徐徐上升,当水充满整个集气瓶时,此HCl 溶液的百分含量是( ) A. 0.261% B. 0.163% C. 0.131% D. 0.098% 22. NaBr 与下列哪一种酸作用可制取相当纯的HBr?( ) A. 浓HCl B. 纯HAc C. 浓H 2SO 4 D. 浓H 3PO 4 23. 由单质直接合成HX 的方法,对于下列哪一种HX 的制备有实用价值( ) A. HBr B. HF C. HCl D. HI 24. 实验室不宜用浓H 2SO 4与金属卤化物制备的HX 气体有( ) A. HF 和HI B. HBr 和HI C. HF 、HBr 和HI D. HF 和HBr 25. 实验室中,用NaBr 和H 3PO 4作用制取HBr 气体,当有1mol H 3PO 4完全反应时,生成的HBr 气体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 67.2升 B. 44.8升 C. 11.2升 D. 22.4升 26. 工业盐酸常显黄色是因含( ) A. FeCl 3 B. Cl 2 C. FeCl 2 D. HClO 27. 对于下列反应: 3HClO====2HCl+HClO 3反应条件是( ) A. 加热 B. 光照 C. CoO 氧化 D. NiO 催化 28. 下列反应是HClO 水溶液在各种条件下的分解反应,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 ) A. 2HClO==Cl 2O+H 2O B. 3HClO==HClO 3+2HCl C. 2HClO==2HCl+O 2 D. 以上三种都是 29. 对于NaCl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碱液中不分解 B. 在稀溶液中不能氧化非金属单质 C. 可作为配合剂 D. 能使淀粉--KI 溶液变蓝 E. 加热易歧化 30. 对于HCl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水中部分电离 B. 与活泼金属反应都可得到Cl 2 C. 能氧化一些非金属单质 D. 反应后都可被还原为Cl - E. 是无机酸中最强酸 31. 对于HClO 在水溶液中的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分解为HClO 3和HCl B. 不能全部电离 C. 不能作为氧化剂 D. 不能作为还原剂 32. 下列氯的含氧酸溶液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A. HClO 4 B. HClO 3 C. HClO 2 D. HClO 33. 氯的含氧酸的酸性大小顺序是( ) A. HClO>HClO 2>HClO 3>HClO 4 B. HClO 3>HClO 4>HClO 2>HClOC. HClO>HClO 4>HClO 3>HClO 2D. HClO 4>HClO 3>HClO 2>HClO34. 下列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ClO 4->ClO 3->ClO 2->ClO - B. ClO 3->ClO 4->ClO 2->ClO - C. ClO ->ClO 4->ClO 3->ClO 2- D. ClO ->ClO 2->ClO 3->ClO 4- 35. 在酸性条件下,下列各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NaCl+Br 2 B. NaBr+I 2 C. KBrO 3+Cl 2 D. KClO 3+Br 2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的电负性比氧的要小,因而氯不易获得电子,其氧化能力比氧要小; B. 卤素单质与水作用,水解程度由F I 依次增大; C. HBrO 4是无机酸中氧化能力和酸性最强的酸; D. 卤酸盐还原为X -的氧化能力大小由Br--Cl--I 依次减小; 37. 氢氰酸的水溶液是( ) A. 强酸 B. 中强酸 C. 弱酸 D. 极弱酸38. 下列四种反应中,哪一种反应是真正可以进行的( ) A. (CN)2+3H 2O=2NH 3+N 2O 3 B. (CN)2+H 2O=HCN+HCNO C. (CN)2+2H 2O=2HCN+2OH - D. 2(CN)2+2H 2O=4HCN+O 2 39. 拟卤素与卤素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 ) A. 在游离态都是二聚体 B. 有相似的外层电子结构 C. 都易形成配合物 D. 与金属反应都生成一价阴离子盐 40. 下列关于(CN)2的反应中,不象卤素的反应为( ) A. 在碱性溶液中生成CN -和OCN - B. 与卤素反应生成CNCl,CNBr 等 C. 与Ag,Hg,Pb 反应得难溶盐D. 可在空气中燃烧41.区别HCl(g)和Cl2(g)的方法应选用( )A. AgNO3溶液 B. 观察颜色 C. NaOH溶液D. 湿淀粉KI试纸E. 干的有色布条42.能够鉴别HF,HCl,HBr,HI四种溶液的是( )A. CaCl2和苯 B. AgNO3C. AgNO3和NH3·H2O D. SiO2和氯水43.Cl2在水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是( )A. pH>3B. pH<4C. pH>4D. pOH>1244.下列说法中,性质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 酸性:HI>HBr>HCl>HFB. 还原性:HF>HCl>HBr>HIC. 沸点:HI>HBr>HCl>HFD. 熔点:HF>HCl>HBr>HIE. 还原性:HF<HCl<HBr<HI45.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时,有蓝色现象出现的是( )A. 淀粉溶液与KI溶液混合B. 淀粉溶液与KI和Cl2混合C. 淀粉溶液与Cl2水混合 D. 淀粉溶液与H2SO4混合46.根据卤素性质递变规律,试推断原子序数为53的卤素X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 )A. X是一种挥发性元素B. X2能将水中的Fe 2+Fe 3+C. AgX不溶于水D. 氯水可将X氧化成XO3-47.关于从HF到HI酸性递增的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HF--→HI 键能减弱B. 从F--→I 原子电负性减小C. 从F--→I 原子电子密度减小D. 从F--→I 原子电子亲和能减小48.已知:I2(s)+2e2I- E=0.535VI2(aq)+2e2I- E计算碘的饱和溶液的浓度(mol·L)是A. 3.48×10B. 1.22×10C. 2.915D. 1.45849.卤素的成键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以非极性共价键组成双原子分子B. 卤素与活泼金属化合生成离子型盐,键是离子键C. 在某些化合物中,氟,氯,溴,碘可显正氧化态(+1,+3,+5,+7),键是极性共价键D. 卤素与电负性较小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极性共价键化合物二.判断推理题1.今有白色的钠盐晶体A和B,A和B都溶于水,A的水溶液呈中性,B的水溶液呈碱性,A溶液与FeCl3溶液作用溶液呈棕色,A溶液与AgNO3溶液作用有黄色沉淀析出,晶体B与浓HCl反应有黄绿色气体生成,此气体同冷NaOH作用,可得含B的溶液,向A溶液中滴加B溶液时,溶液呈红棕色,若继续加过量B溶液,则溶液的红棕色消失,试问A,B为何物?写出有关方程式2.有一种可溶性的白色晶体A(钠盐),加入无色油状液体B的浓溶液,可得一种紫黑色固体C,C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但可溶于A的溶液成棕黄色溶液D,将D分成两份,一份中加入一种无色(钠盐)溶液E,另一份中通入过量气体F,都变成无色透明溶液,E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出现乳白色混浊,并有刺激性气体逸出,E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F后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不溶于HNO3. 问:1). A,B,C,D,E,F,各是何物?2).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A+B-→C E+HCl-→D+F-→ E+F-→3.今有白色的钠盐晶体A和B. A和B都溶于水, A 的水溶液呈中性, B 的水溶液呈碱性. A溶液与FeCl3溶液作用溶液呈棕色. A溶液与AgNO3溶液作用, 有黄色沉淀析出. 晶体B与浓HCl反应有黄绿气体生成, 此气体同冷NaOH作用, 可得到含B的溶液. 向A溶液中滴加B溶液时, 溶液呈红棕色; 若继续滴加过量B溶液, 则溶液的红棕色消失. 试问A,B为何物?写出上述反应式.卤素习题解答3。
备战高考化学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复习及详细答案一、卤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B、D、E、G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E同主族,A、B和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B与G 的单质都能与 H2反应生成“HX”(X代表B或G)型氢化物,D 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1)B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D 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中均含有_____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和木炭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与G的单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用原子结构解释“B、G 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型氢化物”的原因:________。
【答案】第2周期第VIIA族离子键 2H2SO4(浓)+C CO2↑+2SO2↑+2H2O Cl2+2OH﹣═ClO﹣+Cl﹣+H2O 氟和氯同在VIIA族,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均可与氢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解析】【分析】A、B、D、E、G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B与G同主族,B 与G 的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X代表B或G)型氢化物,则B为F元素,G为Cl元素.D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大于F而小于Cl,则D为Na元素.A与E 同主族,A、B和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可知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则A为O元素,E为S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的解答。
【详解】A、B、D、E、G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B与G同主族,B 与G 的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X代表B或G)型氢化物,则B为F元素,G为Cl元素.D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大于F而小于Cl,则D为Na元素.A与E 同主族,A、B和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可知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则A为O元素,E为S元素;(1)B为F元素,位于周期表第2周期第VIIA族;(2)D为Na元素,其两种常见氧化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二者均含有离子键;(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木炭共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 CO2↑+2SO2↑+2H2O;(4)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5)氟和氯同在VIIA族,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均可与氢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 型氢化物。
第13章卤素习题解答1.与其他卤素相比,氟元素有何特殊性?为什么?答:参阅教材13.1.2。
与同族其它元素相比,第二周期元素氟显示一系列特殊性:(1)氧化态氟元素的氧化态为-1和0,无正氧化态,因为氟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2)第一电子亲和能第一电子亲和能EA1绝对值F < Cl,而Cl、Br、I递减。
(3)键解离能自身形成单键时,键解离能F-F(157.7 kJ·mol-1)< Cl-Cl(238.1 kJ·mol-1)> Br-Br (189.1 kJ·mol-1)> I-I(148.9 kJ·mol-1);与电负性较大、价电子数目较多的元素的原子成键时,O-F (184 kJ·mol-1)< Cl-O(205 kJ·mol-1)。
氟的单键解离能和第一电子亲和能偏小,是因为它是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小,成键或接受外来电子后,电子密度过大、电子互相排斥作用增加所致。
但是,当与电负性较小、价电子数目较少的元素原子成键时,氟所形成的单键解离能却大于氯所形成的对应单键,如F-C(435.3 kJ·mol-1)> Cl-C(327.2 kJ·mol-1),F-H(565.3 kJ·mol-1)> Cl-H(427.6 kJ·mol-1)。
显然,由于成键后价层电子密度不至于过大,F-C和F-H与Cl-C和Cl-H相比较,原子轨道更有效的重叠和能量更相近起着主导作用。
(4)化学键类型多数氟化物为离子型,而相应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中键的离子性逐步减小,出现从离子型到共价型的过渡。
这显然与氟元素电负性最大有关。
(5)与水的作用F2(g)通入水中,发生激烈反应,F2把H2O氧化为氧气,而氯、溴、碘在水中均有一定溶解度,对应的溶液称为氯水、溴水和碘水。
(6)配位数对于同一中心原子,以卤素原子作配位原子,中心原子配位数(C.N.)以氟化物最大,稳定性也最高。
备战高考化学卤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含详细答案一、卤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B、D、E、G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与E同主族,A、B和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B与G 的单质都能与 H2反应生成“HX”(X代表B或G)型氢化物,D 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1)B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D 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中均含有______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和木炭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与G的单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用原子结构解释“B、G 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型氢化物”的原因:________。
【答案】第2周期第VIIA族离子键 2H2SO4(浓)+C CO2↑+2SO2↑+2H2O Cl2+2OH﹣═ClO﹣+Cl﹣+H2O 氟和氯同在VIIA族,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均可与氢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解析】【分析】A、B、D、E、G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B与G同主族,B 与G 的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X代表B或G)型氢化物,则B为F元素,G为Cl元素.D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大于F而小于Cl,则D为Na元素.A与E 同主族,A、B和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可知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则A为O元素,E为S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的解答。
【详解】A、B、D、E、G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B与G同主族,B 与G 的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X代表B或G)型氢化物,则B为F元素,G为Cl元素.D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大于F而小于Cl,则D为Na元素.A与E 同主族,A、B和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可知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则A为O元素,E为S元素;(1)B为F元素,位于周期表第2周期第VIIA族;(2)D为Na元素,其两种常见氧化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二者均含有离子键;(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木炭共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 CO2↑+2SO2↑+2H2O;(4)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5)氟和氯同在VIIA族,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均可与氢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 型氢化物。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解离能为190kJ/mol,求引起溴分子解1—2 Br2离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1—3 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1-4 周期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1-5 什么叫惰性电子对效应?它对元素的性质有何影响?1-6 当氢原子的一个电子从第二能级层跃迁至第一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121。
6nm;当电子从第三能级层跃迁至第二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656.3nm。
问哪一个光子的能量大?1-7 有A,B,C,D四种元素。
其中A为第四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1:2原子比的化合物。
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氧化数为7。
C和B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氧化数.D为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元素。
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之。
1-8有A,B,C,D,E,F元素,试按下列条件推断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符号,给出各元系的价电子构型.(1)A,B,C为同一周期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满足A〉B>C,已知C有3个电子层。
(2)D,E为非金属元素,与氢结合生成HD和HE。
室温下D的单质为液体,E 的单质为固体。
(3)F为金属元素,它有4个电子层并且有6个单电子。
第2章分子结构2-1 ~σ键可由s—s、s—p和p-p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构建而成,试讨论LiH(气态分子)、HCl、Cl2分子里的~σ键分别属于哪一种?2—2 NF3和NH3的偶极矩相差很大,试从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分析原因。
2—3 一氧化碳分子与酮的羰基(〉C=O)相比,键能较小,键长较小,偶极矩则小得多,且方向相反,试从结构角度作出解释。
卤族元素习题答案
《卤族元素习题答案》
卤族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组元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砹。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关于卤族元素的习题答案。
1. 问:卤族元素的原子编号分别是多少?
答:氟的原子编号是9,氯的原子编号是17,溴的原子编号是35,碘的原子编号是53,砹的原子编号是85。
2. 问:卤族元素的电子排布是怎样的?
答:卤族元素的电子排布都遵循着原子结构的规律,分别为2, 7;2, 8, 7;2, 8, 18, 7;2, 8, 18, 18, 7;2, 8, 18, 32, 18, 7。
3. 问:卤族元素具有什么共同的化学性质?
答:卤族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金属形成盐类化合物等。
4. 问:卤族元素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卤族元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氯气用于消毒、氟化物用于牙膏和水处理、碘用于制备碘酒等。
通过以上习题答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卤族元素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卤族元素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化学知识水平。
第14章 氧族元素习题答案1.比较氧元素和硫元素成键特点,简要说明原因。
解:氧元素与硫元素相比,各自有一些成键特点:(1)键解离能自身形成单键时,键解离能O-O (142 kJ·mol -1)< S-S (264 kJ·mol -1) > Se-Se (172 kJ·mol -1);与电负性较大、价电子数目较多的元素的原子成键时,O-F (190 kJ·mol -1) < S-F (326 kJ·mol -1),O-Cl (205 kJ·mol -1) < S-Cl (255 kJ·mol -1)。
氧的单键解离能偏小,是因为它是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较小,成键后,电子密度过大、电子互相排斥作用增加所致。
但是,当与电负性较小、价电子数目较少的元素原子成键时,氧所形成的单键解离能却大于硫所形成的对应单键,如O-C (359 kJ·mol -1) > S-C (272 kJ·mol -1),O-H (467 kJ·mol -1)> S-H (374 kJ·mol -1)。
显然,由于成键后价层电子密度不至于过大,O-C 和O-H 原子轨道更有效的重叠和能量更相近起着主导作用。
双键解离能O=O (493.59 kJ·mol -1 ) > S=S (427.7 kJ·mol -1),这说明以2p -2p 原子轨道形成强的π键是第二周期元素的特征,因为根据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2p -2p 原子轨道有效重叠优于3p-3p ,后者离核较近的部分基本不参与互相重叠,如教材图14.1所示。
在同族元素中,硫原子半径适中,S-S 单键的键能最大(参阅教材表14.1),硫原子形成单键后,剩余的价电子可用于继续互相形成单键,故可以形成硫链,此特性不但表现在单质中,同时也呈现在一系列多硫化物(教材14.3.3)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