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一(平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 扫描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40 MB
- 文档页数:10
期中参考答案1.【答案】C 2.【答案】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A 17.【答案】B 18.【答案】B 19.【答案】B 20.【答案】D 21.【答案】A 22.【答案】D 23.【答案】C24.【答案】C 25.【答案】(1)思想:女子应享有平等的教育权;男女同校;妇女应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6分,每点2分) 评价:有利于打破封建礼教的思想禁锢;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女权运动(或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教育、政治和文化的近代化进程。
(任两点,4分)(2)结果:美国妇女获得了参政权(选举权),并上升到法律层面,而中国妇女没有获得参政权。
(3分)原因:美国民主政治的日益完善有利于妇女争取参政权,而中国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剥夺妇女的参政权;启蒙思想宣扬平等自由观念,为美国妇女参政提供了理论武器,而中国妇女则深受封建礼教禁锢;一战时美国妇女地位提高,推动妇女参政权的改革,而当时中国妇女地位依然低下,不利于推动妇女参政权的改革。
(12分)26.【答案】论题:中国缺乏产生近代科技的土壤。
(2分)阐述:政治上的封建专制束缚了科技进步,科举制忽视实际应用学问: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和推广;自然经济占主导,限制了生产力的提高;思想上,清朝大兴文字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外交上推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了对外交往。
(10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2】论题: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2分)阐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
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2022-2023学年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第三次测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三国时期,鱼豢著《魏略》记述:“(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
”这一现象表明,氐人当时( )A.已经完全以农耕生活为主B.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C.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D.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2.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
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3.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依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
这一状况的存在( )A.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导致了阶级矛盾异常尖锐C.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成为国家分裂的社会基础4.东晋初期,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视世家大族,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
这一时期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
这反映出当时(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5.如图为北齐仰覆莲(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六系青瓷尊。
这件出土于河北景县北齐封子绘墓的青瓷尊,器形雄伟、饱满,是中原地区青瓷的代表作。
这件器物反映出当时( )A.动荡的北方政局B.经济的南北差异C.文化的中外交融D.国家的分裂割据6.《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孝文帝此项改革( )A.强迫官员放弃本民族习俗B.实现了北魏的富国强兵C.有利于北方民族交流交融D.大大加剧了民族间矛盾7.北魏时期著名叙事诗《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衡阳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南方遗址大多分布在大的山脉与两湖平原的过渡地区,后来扩展到两湖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北方遗址大多分布于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区,后来扩展到渭河平原、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
材料可用来说明A.中华大地文明初现B.中国出现文明转型C.中华文明分布广泛D.中国文明发展缓慢2.考古学家发现,在距今约5000年的位于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中,墓葬等级分明,其遗址有独立的女神庙、积石冢(原始社会的坟墓,建在山梁或土丘的顶部,把山顶进行修整后垒砌石块,给人一种山陵似的感觉)、大型祭坛。
据此可知,红山文化中A.率先出现了阶级分化B.形成完备的墓葬制度C.社会生活能简单协作D.已有原始的神灵崇拜3.传说中炎帝是生活在今渭水流域一带的氏族部落首领;传说中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黄土高原一带。
两个部落沿黄河、渭水东迁,尽管有冲突和战争,但最终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炎黄部落联盟为主的华夏族。
这体现了A.部落之间的交融B.国家雏形的出现C.社会经济的发展D.氏族公社的没落4.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先秦卷》认为,夏禹实际上仍是一位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夏启即位后,首领职位的继承原则由推选变为传子,执行酋长会议意志的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开始变为国家的君王。
选择题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到事情也必定要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
这说明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B.具有极强的残酷性C.王权来自于鬼神D.已实行宗法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商王朝比较迷信,遇事必占卜,商王也是想着通过神权以巩固王权。
故选A。
B项未体现;C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说法错误,西周实行宗法制。
选择题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 分封制B. 嫡长子继承制C. 宗法制D. 禅让制【答案】C【解析】“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强调的是宗法、宗族的关系,与宗法制度有关,故C项正确;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政治表现,与材料中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无关,故A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内容之一,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禅让制没有涉及血缘关系,故D项错误。
选择题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表现在A. 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 促进了封建制经济的发展C. 巩固和加强了周天子的统治D. 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答案】C【解析】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稳定统治稳定政局方面,即巩固和加强了周天子的统治才是正确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积极作用是巩固和加强统治而非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分封制不能避免诸侯国势力的增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选择题《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由此说明A. 中央大臣相互配合B. 中央大臣相互牵制C. 中央大臣定夺军政大事D. 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答案】D【解析】秦朝创立了皇帝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是皇权独尊,至高无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明在秦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决定,故排除C,选D;A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衡阳县四中2019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C卷参考答案
1 - 5:C D A A B 6-10:D C C B D
11-15:C B D B B 16-20:C C D C B
21-25:D B C D A
26.(15分)
(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分)
目的:巩固统治;维护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3分)
(2)标准:三纲五常。
(4分)
(3)影响:儒家思想成为此后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4分)
27.(15分)答案
(1)主张: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美德即知识(4分)
(2)原因:①意大利有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②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5分)
(3)观点:①社会契约论②天赋人权(自由与平等)(4分)
(4)主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分)
28.(10分)答案
(1)“仁”(2分)
(2)普罗泰格拉。
(2分)贡献: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分)
(3)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4分)
29.(10分)答案
(1)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答出任意两个流派记4分)
(2)写出流派主张记2分,阐述理由记4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2019年上学期县四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卷(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A. 西班牙人B. 葡萄牙人C. 荷兰人D. 英国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时,荷兰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当时,荷兰拥有的船只超过1.5万艘,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一称呼源于A. 商朝人善于经商B. 范蠡经商取得巨大成功C. 商鞅变法的规定D. 徽商和晋商的出现【答案】A【解析】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故选A;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
3.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其中开近代教育先河的一项内容是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 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C. 筹划海防,建立海军D.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洋务运动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A、D开启了经济的近代化;C开启了军事的近代化。
故选B。
考点:洋务运动点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在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
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4.古代银行的雏形出现于唐朝,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
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极为重要的一支,因其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
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冢,是规划的墓地,处于中心的大墓随葬品是精美的玉器,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
这些随葬品的分布反映了( )A.阶级分化的出现B.宗教信仰的多元化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D.生产力水平的低下2.“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分别是西汉和东汉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
这两个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出现这两个社会局面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者都为了裁减官员而合并郡县B.统治者都主张“以德化民”,释放奴婢C.统治者都减轻农民赋税D.统治者都允许少数民族内迁3.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指出,“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
一方面,这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另一方面,因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大运河可用来转运南方的物资”。
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A.使南方地区得到了开发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形成C.提高了南方的政治地位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4.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
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D.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5.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
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A.自强,求富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中国近代工业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D.维护清朝统治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6.“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来看,我国的文化遗存的主要特点是( )A.分布均衡B.集中在长江流域C.多元一体D.有海洋文明特质2、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原始资料来自于( )A.考古发掘B.神话传说C.史书记载D.学术论著3、族谱是一种重要的史料,它记载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
与族谱相关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礼乐制4、下列农业工具的发展与变化,按其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A.打制农具一磨制工具一铁器农具一青铜农具B.磨制工具一打制农具一铁器农具一青铜农具C.打制农具一磨制工具一青铜农具一铁器农具D.打制农具一铁器农具一磨制工具一青铜农具5、春秋战国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
这反映( )A.实现统一成为社会共识B.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民族矛盾已经逐渐消亡D.血缘是维系国家的纽带6、汉高祖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为此分封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王,诸侯王在自己国内拥有较大的权力。
这一举措( )A.确保了汉朝长久统治B.使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C.推动统治区域的扩展D.给汉王朝檍定埋下隐患7、汉武帝亲自过问一切政务,让九卿和丞相不得直接奏事,与此同时,他还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
汉武帝这一做法(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C.有利于抑制门阀士族D.革新了官吏选拔任用8、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东汉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人口大大增长的局面,史称其统治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9、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战乱时代是做了一定贡献的。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B 卷,菁华班、理科实验班,扫描版)衡阳县四中2019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试卷(AB卷)语文答案1.D2. B3.C4.C5.D6.D7.(1)特意派遣将领守护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的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发生)。
(2)(高祖)立刻命令陈平用车载着绛侯周勃去代替樊哙,并在军中立刻把樊哙斩首。
陈平因惧怕吕后,并没有执行高祖的命令,而是把樊哙捉拿起来,押解到长安。
参考译文: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居在乡间。
项羽带领军队进入咸阳,大肆屠戮,立沛公为汉王。
汉王封樊哙为列侯,号临武侯。
后来樊哙又升任郎中,跟随汉王进入汉中。
樊哙跟从汉王攻打项羽,攻取了阳夏,俘虏了楚国周将军的士卒四千人。
把项羽围困在陈县,大败项羽。
樊哙血洗了胡陵。
项羽死后,汉王立为皇帝,因为樊哙坚守城池和出击作战有功,加封食邑八百户。
之前,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厌恶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
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
这样过了十多天,樊哙径直推开宫门,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
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
樊哙等人见到皇帝,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笑着从床上起来了。
后来卢绾谋反,高祖命令樊哙以相国的身份去攻打燕国。
这时高祖病得很厉害,有人诋毁樊哙和吕氏结党,假如皇帝有一天去世的话,那么樊哙就要带兵把戚夫人和赵王如意这帮人全部杀死。
高祖听说之后,勃然大怒,立刻命令陈平用车载着绛侯周勃去代替樊哙,并在军中立刻把樊哙斩首。
陈平因惧怕吕后,并没有执行高祖的命令,而是把樊哙捉拿起来,押解到长安。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二.材料题(共50分)
26.(16分)
(1)国王、总统。
(4分)
(2)(4分)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英国《权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任答两点,4分)
(3)(4分)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4)选举制、议会立法、分权制衡、政党政治。
(任答两点,4分)27.(20分)
(1)嬴政(或秦始皇),统一中国。
(4分)
(2)职责:统率百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2分)
措施:汉武帝:建立内外朝制,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建立二府三司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为副相,分割相权。
(6分)
(3)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4分)
(4)皇权日益强化,相权日益削弱;中央集权日益强化,地方权力日益削弱。
(4分)
28.(14分)(1)处理:以遗嘱或对家属指定监护人处分财产合法;(2分)
不同:自由人比奴隶的社会地位要高些;(2分)
(2)现象:妇女没有社会地位,不能参与公共事务;(2分)
(3)地位:《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2分)
《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2分)(4)影响: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保护奴隶制度,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罗马法被资产阶级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任答两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