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04104 系统工程专业课复习方法、经验、参考书、考试大纲-新祥旭考研
- 格式:pdf
- 大小:125.03 KB
- 文档页数:3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0823]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一、招生信息所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工学[08]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交通运输工程[0823]二、研究方向01 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02 智能交通系统的信息与控制技术03 轨道交通系统的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三、初试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895经典控制理论(一)四、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蒋大明戴胜华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张凡、盛珣华、戴胜华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五、复习指导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系统工程I》课程复习要点课程名称:《系统工程I》适用专业:2016级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专升本函授)辅导教材:《系统工程导论》梁军,赵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复习要点:第一章导论1.1 关于系统钱学森的“系统”定义: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2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一门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学科,并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对其理解不尽相同,因此,要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困难。
一般认为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工程实践,都可以统称为系统工程。
1.3 系统工程的发展历史1.4 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1.社会系统工程;2.经济系统工程;3.企业系统工程; 4 城市管理系统工程等.第二章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2.1 系统最优化理论2.1.1 线性规划2.1.2 整数规划2.1.3 非线性规划2.1.4 动态规划2.1.5 多目标规划2.2 控制理论基础2.3 信息论基础2.4 系统工程方法论2.4.1 霍尔三维结构2.4.2 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第三章社会经济系统及其复杂性3.1 社会经济系统及其特点3.2 社会经济系统的因素复杂性3.3 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3.4 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不完全理性3.5 社会经济系统中选择的复杂性3.6 社会经济系统的方法论第四章系统分析4.1 系统分析概述系统分析(System Analysis)一词来源于美国的兰德(RAN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公司。
该公司由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于1948年分离出来,是专门以研究和开发项目方案以及方案评价为主的软科学咨询公司。
长期以来,兰德公司发展并总结了一套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他们称之为“系统分析”。
4.2 系统目标分析系统目标分析的目的:一是论证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二是获得分析的结果——目标集;为了达到目标的合理性,在目标的分析和制定中要满足下面几项要求:1)制定的目标应当是稳妥的;2)制订目标应当注意到它可能起到的所有的作用;3)应当把各种目标归纳成目标系统;4)对于出现的目标冲突不要隐蔽;4.3 系统环境分析系统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系统无法控制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信息和人际关系的总称。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05104理论力学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目、考试大纲、复习方法一、专业课代码及名称05104理论力学二、专业课参考书《静力学》电子工业出版社《运动学与动力学》电子工业出版社《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哈工大主编)三、考试大纲掌握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掌握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方程;掌握平面一般力系作用下刚体及刚体系的平衡计算问题;掌握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方程;掌握空间一般力系作用下刚体及刚体系的平衡计算问题;掌握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掌握摩擦角和自锁现象以及滚动摩阻的概念;掌握点的运动的概念;掌握动系作平动时的速度合成定理;掌握动系作转动时的速度合成定理;掌握动系作平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掌握动系作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掌握刚体基本运动的概念;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速度分析;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加速度分析;掌握运动学综合问题中的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掌握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掌握动量的概念以及动量定理的应用;掌握动量矩的概念以及动量矩定理的应用;掌握动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的应用;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综合应用问题;掌握达朗贝尔原理在分析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掌握虚位移原理及其应用。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计划: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
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
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要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专业课大部分是学校自主命题,针对性的报班可以或者找资料可以有很大帮助,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
于是在第一轮复习下来,就已经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
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
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
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
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
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
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
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71)运筹学理论与方法参考书目:《运筹学》(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90年版)钱颂迪《木糖英语真题手译》2021版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一.词汇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
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A.C.附2.A.C.附)一词。
3.附4.中国系统工程发展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代表有(ABC)A.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B.华罗庚的《统筹法》C.许国志的《运筹学》D.陈省身的《微分流形》★考核知识点:系统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参见P4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和着名学者为系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应用上的尝试和技术方法上的准备,其主要标志和集中代表是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华罗庚的《统筹法》和许国志的《运筹学》。
5.系统的基本属性包括(BCD)A.科学性B.整体性C.关联性D.环境适应性★考核知识点:系统的一般属性,参见P6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系统的基本属性包括整体性、关联性和环境适应性。
除了以上三个基本属性之外,很多系统6.A.附7.A.附8.A.★考核知识点:Hall三维结构,参见第二章ppt,P5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霍尔三维结构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七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专业维)9.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5W1H分析法(B)A.WhyB.WhoC.WhichD.How★考核知识点:5W1H分析法,参见第二章ppt,P10附1.1.9(考核知识点解释):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
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对象(何事)、地点(何地)、时间(何时)、人员(何人)、方10.A.附11.A.B.C.D.★考核知识点:主成分分析法,参见第三章中ppt,P4-6附1.1.11(考核知识点解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或者矩阵数据分析,是一种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方法。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820经济学参考书目、考试大纲、专业课复习方法-新祥旭考研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820 经济学参考书目、考试大纲、专业课复习方法一、专业课代码及名称820 经济学二、专业课参考书《微观经济学》(第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宏观经济学》(第6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奥利维尔?布兰查德三、考试大纲微观部分:一、绪论:最优权衡取舍、价格决定机制、市场的关键角色、理论模型的作用:经济学的预测和解释功能。
二、供求理论:影响需求与供给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的因素、无差异曲线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角点解、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图形表述;个别需求到市场需求的叠加过程、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对市场需求曲线的影响。
三、不确定性与风险:定量语言对风险的描述;风险的偏好和降低风险的途径;各类生活成本指数。
四、生产: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等产量线;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比较;长期生产函数与规模报酬。
五、成本:成本的测度;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区别;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与范围不经济。
六、竞争性供给及其市场分析:短期市场供给弹性对市场供给的影响、竞争性市场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竞争性市场的效率、最低限价、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进口配额与关税、征税或补贴的影响。
七、市场势力:垄断、垄断势力、垄断势力的来源;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买方垄断、买方垄断势力及其来源。
八、有市场势力的定价:攫取消费者剩余;价格歧视、跨期价格歧视和高峰负荷价格、两部收费制、捆绑销售。
九、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分析;寡头垄断各种模型,古诺模型、斯塔克博格模型、伯特兰模型、主导厂商定价模型、卡特尔定价模型、囚徒困境分析。
十、要素投入品市场:竞争性要素市场;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十一、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一般均衡分析;三个效率分析;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04102最优化理论与方法专业课复习方法、经验、参考书、考试大纲-新祥旭考研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04102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专业课复习方法、经验、参考书、考试大纲一、专业课代码及名称04102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二、专业课参考书《最优化理论与算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陈宝林三、考试大纲1.最优化问题基础知识。
掌握最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凸集、凸函数的概念。
2.线性规划。
掌握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及其性质、单纯形法、改进单纯形法、对偶问题、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对偶单纯形法。
3.无约束优化问题。
掌握无约束优化问题基本概念、最优性条件,了解一般算法的基本思路。
4.一维搜索。
掌握一维搜索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思路,了解一维搜索的试探法、插值法、二分法。
5.约束优化问题。
掌握约束优化问题基本概念、最优性条件,了解一般算法(制约函数法)的基本思路。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方法:有的同学们关于备考方面没有确定的方法,下面给同学们具体的讲一下。
专业课复习要着重利用好两大武器:"参考书目"+"历年真题",以下是为帮助您充分利用好这两大武器而提出的学习方法建议。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此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量大,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要学会做笔记(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研友考研复习计划分享首先说明,我是上班一族,前期主要在工地备考,九月份回到石铁院全力备考,这一年的考研的曲曲折折,磕磕绊绊,愿与后来的或者再战的兄弟姐妹们有个分享。
重要的一点要说明,希望大家有选择的借鉴,如果我的这些话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心愿------思源。
这第一篇,是我前期的一些计划的最终结果,都是根据当时工作生活的特点制定的复习的主要思路,当然一直在改,也一直在根据实际以及复习的效果进行调整,希望我的这一篇文字能够对大家坚定信心、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计划有所帮助。
关于计划,我不会一下子把体会的东西都吐出来,为的就是让各位有个思考的空间,基本暂定为每周一篇,到第二篇的时候,把这一篇落下的东西补上。
一来是工作较忙,二来让各位勤快一点,嗟来之食从来都不养胃的!(现在看当时步子大了点,权当参考)复习规划之xx年备战xx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规划纲要(一)基础阶段:3月7日—6月30日(10至26周)基本任务:1.数学:3.7—5.10《高等数学》(同济上、下册)及《考研真题》对应部分;5.10—5.30《概率与数理统计》(浙大版)及《考研真题》对应部分;6.1—6.14《线性代数》;6.1—6.30《基础660题》(李永乐主编)。
(详见一阶段复习进度表) 2.结构力学:《结构力学》课本+课后习题(附加习题答案)+部分石志飞参考书(静定部分)。
3.英语:3.15—5.15《俞敏洪词汇》背诵一遍;5.16—6.26《俞敏洪词汇》背诵第二遍;5月—末尾《新概念英语》1-20课。
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每周一章,共十章。
学习方法:(1)数学:每天都要动手做题。
课本例题、习题动手,真题先左后看、啃完第一遍再集中做一遍,遇到知识重点和盲点及时返回课本中求证;对于真题中的证明题或综合性较强的综合题等难题可先放一放,重点在于掌握基本题型;对《真题》和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和技巧及新结论要分类做好标记,留待下阶段细看。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考研招生人数、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一、招生信息招生院系:交通运输学院招生人数:13(其中推免生6)招生专业:系统科学二、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71运筹学理论与方法复试科目:04101控制理论与方法或04102最优化理论与方法专业课参考书目:871运筹学理论与方法:《运筹学》(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90年版)钱颂迪04101控制理论与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吴麒王诗密主编04102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最优化理论与算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陈宝林三、考研经验(1)871运筹学理论与方法1.线性规划。
掌握和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特点和基本模型、单纯形法、改进单纯形法、对偶问题、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影子价格的含义、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的主要内容和计算。
2.运输问题。
掌握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及表上作业法,熟悉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及求解方法。
3.整数规划。
重点掌握整数规划问题求解的分枝定界法、0-1整数规划的表示及指派问题的求解方法,理解并掌握割平面法。
4.动态规划。
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掌握典型动态规划应用如资源分配问题与生产与存贮问题。
5.图与网络分析。
理解并掌握图的基本概念、最短路问题、网络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6.排队论。
理解并掌握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分布、单服务与多服务台负指数分布排队系统、一般服务时间M/G/1模型。
(2)04101控制理论与方法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理解并掌握控制系统的相关基本概念、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主要工作原理与区别、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和方框图绘制。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掌握控制系统建模方法、时域模型与频域模型的转换、基本单元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的等效变换和梅逊公式。
3.线性控制系统的运动。
掌握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典型输入作用和时域性能指标、一阶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二阶系统动态性能分析等方法。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04104系统工程
专业课复习方法、经验、参考书、考试大纲
一、专业课代码及名称
04104系统工程
二、专业课参考书
《系统工程》(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吕永波
三、考试大纲
1.系统及系统理论。
了解和掌握系统的概念、分类与特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当今系统理论的新进展。
2.系统工程概述。
了解和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系统工程的技术内容、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结构方法论、系统工程的成功实践。
3.系统分析。
了解和掌握系统分析的概念及结构、系统分析的内容与逻辑过程、管理系统工程的意义、系统分析的程序构成、系统分析中的信息传递。
4.系统预测。
了解和掌握系统预测的概念、种类和程序、德尔菲预测方法、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系统预测与一般预测的区别、其他有关的定性和定量预测方法。
5.线性规划。
了解和掌握线性规划的建模方法、单纯型求解的一般方法。
6.网络分析。
掌握网络图的组成及绘制、网络时间参数及其计算;了解规定总工期的概率评价、网络图的调整与优化、工序时间参数。
7.系统评价。
了解和掌握系统评价概念、目的及步骤、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系统评价中评价方法的选择。
8.系统决策。
掌握系统决策的意义及决策过程、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多阶段决策和决策树模型;了解决策树分析的逆向归纳法,贝叶斯(Bayts)决策等。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有的同学们关于备考方面没有确定的方法,下面给同学们具体的讲一下。
专业课复习要着重利用好两大武器:"参考书目"+"历年真题",以下是为帮助您充分利用好这两大武器而提出的学习方法建议。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此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量大,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要学会做笔记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同学们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
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从现在开始给自己一段时间进行专业课知识的积淀吧,只有将思路理顺,才能更有助于下一步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