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进入正洞喇叭口挑顶技术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498.00 KB
- 文档页数:11
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摘要: 针对沪昆铁路江西段杭长8标中新建王家山隧道的复杂地质情况,在斜井进入正洞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挑顶的施工方法,文中介绍了该施工方案的实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隧道; 斜井进入正洞; 施工技术; 地质一、前言1、隧道概况隧道全长1125m,为了节约工期,于隧道线路方向右侧DK810+090增设一条断面尺寸为5.00m(宽)×6.00m(高),斜长为223.22m,倾角为50°42’38’’的斜井。
斜井以交角60°拐入。
2、工程地质特征斜井与正洞相交处设计为Ⅴ级围岩,采用Ⅴ级抗震设防衬砌结构。
下伏基岩为砂岩、泥岩、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软硬互层,存在差异风化。
穿越下华哨正断层1处不良地质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长约为120m,主要物质成分为玄武岩、泥岩,属Ⅳ级软石,斜井地下水含量较小。
3、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为季节性沟水,流量随季节及降雨量变化,受大气降雨补给。
水质为HCO3-- Ca2+.Mg2+型水,无腐蚀作用。
4、工程特点斜井与正洞相交处设计为Ⅴ级围岩,斜井段支护采用拱部设置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及拱墙I14型钢钢架加强支护,小导管长3.5m,每环20根,每2米/环,外插角1~3度。
Ⅰ14钢架间距每1米/榀。
正洞段支护拱部设置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及全环I20b型钢钢架加强支护,钢架纵向间距为0.6m/榀,小导管每根长4.5m,每环38根,每环间距为3m。
斜井与正洞相交处为浅埋段,埋深大约为27米,受附近地质构造影响围岩很破碎。
斜井以交角60°拐入正洞。
二、施工技术方法根据设计及相关规定的要求,现在斜井采用两台阶法开挖施工,正洞将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经过反复认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导洞转向法施工进入正洞。
斜井施工至与正洞交界后,以圆曲线形式转体进入正洞,同时上坡开挖至正洞拱顶高程,并继续沿相同方向掘进一定距离;形成作业空间后,扩挖达到正洞标准断面。
某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的选择某隧道全长6677公里,中分别在D1K17+000和D1K18+200里程设1#和2#两座斜井.其中1#斜井井身与正洞正交,2#井身与正洞斜交45度,且井身为反坡,坡度9.26﹪,全长280米,施工难度大,最具代表性。
与正洞连接处围岩为Ⅲ级白云岩,裂隙发育,较破碎。
由于井身中线与正洞中线成斜交45度,斜井井身宽6m ,井底与正洞交接处宽8.48m 考虑机械交通行驶及转弯有效宽度,无需再向两侧扩宽成喇叭口,只需直接施作到正洞洞身,后沿正洞中线方向向大小里程分别挑顶开挖形成正洞开挖断面.同时考虑此处为三岔口处,受力最为薄弱,在井身施工到正洞后,向大小里程挑顶开挖过程中,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手段,并形成上下台阶向前施工. 2、 施工工艺 2。
1 开挖工艺由于交叉口处为Ⅲ级白云岩,岩质较硬,自稳性姣好,所以采用先开下导小洞,再压顶,同时保留上下台阶的开挖方法。
2。
1.1 施工测量放线 当施工到井底时,由技术人员现场测量放线确定井底与洞身交接位置AB ,确定出b 方向,使开挖沿b 方向开挖,如图2。
1。
当沿b 方向开挖到一定尺寸后,测量放出正洞洞身中线及正洞洞身断面轮廓线,使b 方向继续向前开挖时好确定各炮眼深度,使得开挖时不会使正洞洞身线左形成大的超挖或欠挖,如图 2.2.同时在向大小里程扩正洞断面时形成正洞开挖轮廓。
3ABab A'B'图2.2图2.11b2.1。
2 “正反向挑顶" 当沿b 方向施工到正洞洞身线右A'B ’轮廓线时,即在正洞形成如图2.3和2。
4断面.分以下步骤开挖:131324图2.3图2.4大里程方向小里程方向(1)由于井身向大里程方向为顺角方向,便于机械等进出,故先沿大里程方向,由1部向2部开挖出下导洞,形成继续开挖2部上导顶部的爆破临空面,然后再对2部上导顶钻凿压顶爆破炮眼,放压顶炮对2部进行压顶爆破开挖。
大跨径黄土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摘要: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石楼隧道位于黄土高原丘陵,全长12810m,主要设置4个斜井,本文较详细的描述1#斜井挑正洞施工技术和要点,同时对本今后类似方案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建议,为类似隧道挑顶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土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1.工程概况石楼隧道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与隰县境内,为黄土高原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隧道最大埋深约为252m,最小埋深约为10m。
本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直线段线间距为4.0m。
隧道进口里程为DK221+415,出口里程为DK234+225,全长12810m。
石楼隧道一号斜井与正洞相交于DK223+500,平面角度37°,斜井内坡段最大坡度为11.0%,综合坡度9.67%,斜井长332.68m,斜井采用单车道无轨运输方式,按非永久工程设计。
斜井与隧道洞身交叉处均为Ⅳ级围岩,洞身均为第三系粉质黏土。
斜井与隧道平面关系图如图1。
图1 一号斜井与隧道平面关系图2.总体施工方案斜井小曲线过渡到与正洞线路走向成90°夹角后平坡开挖至正洞右侧边墙位置。
在斜井1斜0+000处设置加强环并对交叉口处斜井施做30m二次衬砌。
在斜井1斜0+000处掌子面垂直正洞线路走向,采用2.5m宽变高度异形导洞,按1:2.3的坡度进行正洞洞身开挖,导洞拱顶高程超出正洞设计开挖线40cm (预留沉降量20cm),过正洞中轴线后,再向正洞中轴线左侧平坡图2斜井挑顶进正洞平面图开挖至左边墙位置。
在导洞内架立型钢钢架(I16工字钢,间距50cm/榀)、挂网喷锚形成整体加强联合支护,并按照要求每2榀施做一环超前小导管,导管只在拱部设置,间距30cm,以确保导洞开挖的安全。
导洞施工完毕后,在导洞钢架内侧施做套拱(套拱的右侧落脚于斜井加强段门型钢架的横梁上,左侧设扩大脚与锁脚锚管加固)然后分别向正洞瓦塘端与洪洞端延伸套拱,各延伸4m,以确保斜井与正洞的交叉口范围内均有套拱保护。
隧道软弱围岩斜井进入正洞快速挑顶施工技术摘要:通过和乐隧道2#斜井进入正洞的挑顶施工方法,整理总结出一套Ⅴ级软弱围岩挑顶快速施工的技术方法,供同类施工参考。
关键词:斜井;软弱围岩;快速;挑顶一、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近年来国内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以求尽快形成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这就对工期的要求很高,而制约工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特长隧道的施工。
国内对于特长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就是就是长隧短打,设置斜井、横洞、平洞、平行导坑等辅助坑道来增加作业面,从而实现隧道的快速施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斜井与正洞交界处,受力结构复杂,特别是在软弱围岩段,安全隐患更大。
如何安全快速的从斜井转入正洞施工,成为了保证隧道施工进度和安全质量的技术难题。
针对和乐隧道2#斜井的挑顶施工,现场制定了三种施工方案:1、圆曲线转体法;2、斜交正交双联动进洞法;3横向导洞法。
结合现场实际围岩情况,和人员机械等施工条件,参考矿山棚架法支护原理在乐隧道2#斜井Ⅴ级围岩挑顶施工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Ⅴ级围岩正洞快速挑项施工方案。
二、概况2.1工程概况和乐隧道2#斜井水平长度505m,其起讫里程为X2DK0+505~X2DK0+000,斜井与正洞左线相交,线路相交里程为D1K14+800,平面交角50°,最大坡度9.4%,在X2DK0+250 处设一错车平台,共设两个错车平台,每个平台长度30m,坡度为3%,斜井设计为双车道,采用无轨运输方式运输。
2.2工程地质条件斜井位于玉溪市峨山县下金鸭村附近,主要地层岩性为板岩夹砂岩,并且穿越回龙正断层,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较差。
2.3水文地质条件隧道范围内地表水主要为出口沟水,为季节性流水,随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断层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板岩、砂泥岩及变质风化裂隙中,板岩、泥岩含水性和透水性差,含量甚微,砂岩、变质砂岩中含水量相对较丰富,断层带水主要分布于断层带内,含量丰富,地下水对隧道施工影响极大。
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发展,隧道工程的数量和隧道长度都在不断增加,为保证隧道正常通风运营、加快施工进度,设置隧道斜井来帮助达到施工目标就成了施工方案的首选,而斜井进正洞挑顶是影响隧道斜井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合理完成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的施工任务也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针对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问题进行研究,为合理设置相应的施工方案,安全顺利完成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任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斜井;挑顶;施工方案1 项目概况某隧道为双线隧道,隧道里程:DK701+540~DK706+994,全长5454米。
全隧最大埋深约490m,最小埋深20m。
其中Ⅲ级围岩长3270m,Ⅳ级围岩长1429m,其余为Ⅴ级围岩。
本隧道设计12.2‰单面上坡,除进口段DK701+540~DK704+841.125(左线)段位于R=4000m的左偏曲线上外,其余地段为直线。
隧道斜井全长298米,斜井中线与正洞线路斜交,相交角度为89°,斜井中线与正洞左线相交于DK705+450(斜井里程XDK0+000)。
斜井进入正洞位置围岩为IV 级,斜井净空尺寸为7.3m×6.5m,开挖断面尺寸为9m×8.26m。
正洞DK705+400~DK705+491段围岩设计为V级,采用V级非绝缘一般锚段复合式衬砌。
斜井与正洞左线里程相交,斜井坑底高程1235.58米。
2 施工组织保证及人员、机械配置2.1 施工组织保证为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过程安全、优质、高效,达到预期的施工质量目标,根据斜井进正洞挑顶的具体施工条件,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项目总工和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斜井挑顶施工的指导、协调工作。
2.2 人员、机械配置隧道的斜井挑顶施工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施工人员的配置是通过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来进行合理设置,其中人员、机械配置如下表所示:表2-1 人员、机械配置表3 总体施工方案3.1 主要施工措施1、斜井靠近交叉口处,通过4榀I20b钢架,完成由钢架垂直于斜井中线过渡到垂直于正洞中线。
斜井进入正洞“喇叭口”挑顶施工技术甘泉李少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桥隧分公司)摘要:在国内铁路建设周期短的特殊情况下,长大型隧道不可避免的依靠设置斜井的手段来增加作业面,减小工期压力!随着隧道新奥法施工技术的普及,斜井进入正洞的方式也由原来竖井机械提升式为主,演变增加成斜井单线或双线,斜井正交或斜交进洞的多种形式。
这就造成在斜井进入正洞的“喇叭口”成为隧道工程的瓶颈。
而斜井进入正洞“喇叭口”的挑顶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新奥法施工斜井进入斜交正洞挑顶一、工程概况集宁隧道是我公司承建的集包增建第二双线集宁段的隧道,也是六局有史以来最长的隧道。
集宁隧道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
集宁隧道左线长5875m,右线长6070m,左右线共计11945m,分进口、出口和1#、2#、3#斜井共五个作业工区。
集宁隧道左线和右线隧道在进口端至DyK498+000段基本并行,线间距较小,DyK498+000之后两隧道逐渐分开,至出口端时相距320m左右。
左线隧道最大埋深约83m,最浅埋深24m。
右线隧道最大埋深约70m,最浅埋深约21m。
隧道地表分布既有道路和208高速公路,交通较为便利。
1#斜井与隧道右线相交里程为DyK497+900,位于李华沟村外,斜井与右线洞身相交处为施工干扰最大区域,斜井中线与正线包头方向交角仅为锐角(50º),为使斜井能安全、顺利、迅速的进入正洞,也为了正洞施工的安全,施工时,该处需进行加宽处理,长度21.6m范围内施工断面为:宽×高=11.0m×7.2m,并合理布置风、水管路和积水井,保证该处工程车辆的正常通行。
1#斜井平面布置图2#斜井设在DyK496+185处,斜井中心与右线隧道相交,平面交角为80°,斜井按单车道设计,内轮廓断面5.00 m×5.93 m,斜井长为280 m,井身的坡度为10%,中部设错车道两处。
最新工法-隧道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挑顶施工概述隧道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挑顶施工是一种新颖的工法,适用于隧道斜井向正洞的交叉口处进行挑顶。
设计优势1.节约空间。
传统的交叉口挑顶施工需要在交叉口降低洞顶高度,使得交叉口处的空间变小,但采用隧道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挑顶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洞顶高度不变,节约空间。
2.施工安全。
传统施工方法由于需对交叉口进行较大的开挖工作,加之开挖深度较大,在施工中易产生地层塌陷、挖掘意外等安全隐患,而隧道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挑顶施工方法在不对原有地层进行破坏的情况下完成工程建设,避免了安全风险。
3.降低成本。
使用隧道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挑顶施工方法可以降低挖掘长度,减少工程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工程流程下面是隧道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挑顶施工的主要工程流程:1.筹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筹备工作和技术设计,包括施工方案计划书、施工图纸设计等。
2.预备开挖。
在交叉口顶部留出一定的厚度后,进行预备开挖,将待施工的范围清空。
3.布置吊装设备。
在施工现场设置局部微型吊装设备,以便后续施工。
4.安装支撑。
在交叉口底部安装支撑结构,以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地面塌陷。
5.安装悬吊板。
在顶部斜坡处安装悬吊板,并在悬吊板的两侧插入支撑柱。
6.安装顶板形板。
根据顶板所需的尺寸、角度等进行预制,并进行铺设。
7.安装网架与钢筋网片。
在悬吊板上安装钢筋网片,并进行锚固。
8.浇筑混凝土。
在施工配置好的混凝土中添加早强药剂,然后在悬吊板上方开始顶部填充混凝土。
9.拆除悬吊板。
在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后,拆除悬吊板,并进行管道布置等其他相关工作。
10.后期检查。
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后期检查,以确保所有施工内容的质量和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隧道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挑顶施工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了效率高、成本低、施工安全性高的新型工法,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技术创新,未来该工法还将迎来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六狼山隧道1#斜井进正洞大跨度挑顶技术摘要:六狼山隧道1#斜井围岩为稳定性较好的石灰岩,而斜井进入正洞的喇叭口地段,受力情况复杂,在施工中很快穿过该段,通过分析1#斜井喇叭口施工的经验教训。
探讨不同的斜井进入正洞的施工方法,为采用斜井施工正洞的隧道的挑顶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铁路隧道;大跨度斜井挑顶段;施工方法;稳定性Abstract: six Wolf mountain tunnel 1 # slop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for good limestone, and slope into the positive hole trumpet section, force of complex, in construction, quickly through the pa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 1 slope bellbottom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the lesson. Explore different slope into the positive hole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hole is inclin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p pick.Keywords: railway tunnel; Big span inclined top pick for; Construction method; stability一、工程概况准朔铁路六狼山隧道穿越管涔山脉低中山,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
隧道通过该区域最高山,黑驼山的边缘,黑驼山最高高程为2147m,最大埋深为443m,为单线隧道。
隧道下设进口工区、1#斜井工区、3#斜井工区、4#斜井工区、5#斜井工区、6#斜井工区、出口等。
铁路隧道辅助斜井进入正洞三岔口挑顶施工工艺【摘要】辅助坑道进入正洞处,以小断面交大断面并形成三岔口,根据围岩级别和性状确定斜井进入正洞位置,在保证围岩稳定、设计开挖轮廓尺寸,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快速进入正洞,并及早形成初期支护。
是斜井进入正洞处开挖施工的目的。
太中银铁路工程离石隧道1#斜井辅助坑道进入正洞采用在斜井一侧爬坡渐进到正洞顶拱,利用小台架采用台阶法开挖大断面,并及时作好初期支护,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隧道开挖,挑顶施工;1、工程概况1#斜井与离石隧道平面45°相交于里程DK168+000,(斜井斜长895.25m,斜井内坡段最大坡度为9%。
综合坡度8.33%),此三岔口段在斜井一侧为25米长的错车平台,在正洞一侧其断面为无仰拱的单圆结构形式,开挖直径12.90米,初期支护为素喷普通C25砼,厚度5cm;局部围岩不稳定段按纵环间距1.5×1.5m布置2.5米长的Φ25中空反循环锚杆。
2、结构尺寸、几何关系三岔口段在斜井一侧开挖断面,宽×高:9.02×7.03米,与正洞相交处宽12.75米;斜井与正洞左侧线路中线相交处高程分别为:斜井底板:1034.46米、正洞内轨顶面高程:1035.36米、内轨顶面以下依次为:道床顶面:1034.79米;底板:1034.44米。
斜井进正洞后与顶拱高差3.38米;与底板高差0.02米。
3、施工方法我们共为斜井进入正洞准备了两套方安。
因施工现场围岩特性,在施工中我们采用的是第二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1)斜井开挖渐进到正洞左侧边线时,掌子面左侧短进尺、右侧正常进尺,使开挖面发生45度转角,形成与正洞相交的垂直掌子面。
按12.75×6.45米断面开挖至正洞右侧边墙,形成贯通掌子面。
2)利用开挖斜井的钻爆台车扩挖形成正洞全断面轮廓,首先向进口方向扩挖,采取分段分片开挖的方法,共计分成5片,首先中导洞先行开挖,开挖断面B×h:6×6.45米;其次两侧跟进开挖,开挖断面宽以至正洞左右边墙为准,高与中导洞相同;中导洞与两侧开挖距离按一个爆破循环约3米左右控制,此3片开挖以8.35%坡比约40米爬坡至正洞顶拱。
隧道斜井辅助坑道进正洞施工总结吴景峰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摘要:为了确保隧道斜井辅助坑道安全的进入正洞,通过施工总结斜井辅助坑道进正洞的方法,来指导隧道施工。
关键词:斜井正洞挑顶1 工程概况省界隧道位于江西赣州市石城县及于福建三明市宁化县,中心里程DK128+383.5,全部为单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220m,斜井位于隧道 DK128+750处线路左侧,与隧道大里程方向平面夹角67°,斜井长690m,综合坡度9%,采用无轨运输双车道断面(内净空宽 7.5m×高 6.2m)。
2 总体施工方案辅助坑道与正洞交叉口段结构特殊,受力状态复杂,辅助坑道进入正洞的挑顶施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保证工期的重要环节,交叉口采用横向棚架法挑顶进洞。
辅助坑道接近正洞时,逐渐抬高辅助坑道拱顶高程,接长钢架长度,从正洞与辅助坑道相交处起,采用棚架进洞,进行交叉段正洞开挖。
棚架斜向上爬坡开挖至正洞拱顶高程,再向前以平坡开挖至正洞外侧上台阶拱脚位置,然后在棚架内再施做正洞上台阶初期支护,再向两侧(正洞)按标准的正洞断面进行正洞开挖。
3施工步骤3.1 辅助坑道交叉段根据辅助坑道与正洞之间的高差,确定辅助坑道拱顶的扩挖起始里程,其拱顶抬高坡度控制在30%以内。
辅助坑道与正洞交接处设置0.4m加强环,加强环中设置双拼共2榀I16辅助坑道型钢钢架,外侧增设共4榀双拼I20b门型钢架,门型钢架分节与辅助坑道钢架焊接在一起。
相邻钢架采用φ22纵向钢筋连接,间距1m。
I20b门型钢架由横梁和立柱组成,横梁与辅助坑道I16钢架之间的间隙,从两侧对称焊接I20b型钢立柱斜撑,钢架安装后该空隙喷射混凝土回填密实,门架横梁以作为正洞拱架的支撑点。
门型钢架每侧增设6~10根φ42缩脚锚管和系统锚杆。
在靠近正洞处辅助坑道初期支护的1榀拱架增设仰拱(底板)钢架,正洞仰拱钢架与辅助坑道加强环最外侧的仰拱拱架焊接,正洞仰拱衬砌钢筋与辅助坑道仰拱衬砌中预埋钢筋连接,确保正洞和辅助坑道交叉口处的紧密连接,能共同受力。
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施工技术周志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601)摘 要:隧道施工中,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施工是薄弱环节,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基于此,文章对宝峰隧道2号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施工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地质概况总结了施工难点,确定了整体施工方案,并重点围绕施工工艺流程及要点进行探讨,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为软弱围岩斜井进入正洞施工积累些许经验。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斜井;正洞;挑顶施工;横向棚洞法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08-0103-02作者简介:周志强,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技术管理。
1 工程概况宝峰隧道穿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与玉溪市红塔区两地,其中进口里程为DK10+338,出口里程为D2K17+715,全长7377m 。
全隧共设4座斜井,其中2号斜井设计平长为600m ,井身坡度为11.5%(其中X2K0+000~X2K0+030为0.3%),斜井与正洞相交于左中线D2K12+900处(即X2K0+000),交角为45°。
2号斜井因2011年9月18日X2K0+165.8掌子面发生涌突,造成地表塌陷。
为规避风险,设计对2号斜井进行了一次线路调整,采取迂回斜井施工方案,迂回斜井与原斜井交角40°,与原斜井中线交点为X2K0+210=YX2K0+232.08处,原斜井与正线的里程和交角不变,仍以45°交于D2K12+900处,迂回后斜井加长22.08m ,迂回段纵坡变为10.24%。
2 施工特殊情况及难度由于2号斜井地质复杂,围岩破碎、富水,自开工以来,风险不断,先后发生规模以上涌水突泥4次,初支变形换拱3次。
尤其是在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过程中,发生涌水突泥,涌突量约2000m 3,水量约3L/s ,给后续施工造成极大难度。
后经参建四方研究决定于YX2K0+020处拱部施作30m 长φ108mm 大管棚注浆加固处理,使斜井进入正洞横向导洞范围得到有效棚护,确保挑顶的施工安全。
经济视野1、前言近年来,高速铁路建设全面推进,随着西部山区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长大隧道施工中的难度和工期已成为制约全线工期的重难点。
在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工期紧的情况下,主要是采用斜井来增加隧道的作业面以达到加快施工速度的目的。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斜井开挖要尽量加快施工进度,以便开设横向通道,增加施工工作面。
由于斜井断面小,支护方法简单,斜井本身的进度一般较快,但在斜井进入正洞的交叉口处,由于断面形式变化,围岩受力发生变化,支护方法不好控制,往往耽误进洞施工进度。
斜井能否安全、快速转入正洞施工,决定了长大隧道能否按照预定工期完工。
本文结合广西沿海铁路南钦线花甲山隧道工程实例,通过采用预留正洞支护厚度的垂直挑顶创新技术方案,成功解决了隧道斜井顺利快速进入正洞的技术难题,确保了隧道施工工期和施工安全。
2、工程概况广西沿海扩能改造工程南钦铁路花甲山双线隧道起止里程D K48+772~DK55+756,全长6984m,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
隧道设计为双线单洞,隧区内沟谷发育,多为较陡且窄小的季节性冲沟,其流量受大气降水的影响。
本隧道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正常涌水量8000m3/d,雨季涌水量12000m3/d。
全隧道设计工期是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由于隧道任务重,工期紧,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花甲山隧道设计三座斜井作为辅助坑道,安排5个施工区共8个作业面展开施工。
斜井均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其净空尺寸均为7.0m(宽)×6.2m(高),花甲山隧道斜井具体设计概况及参数详见表1。
3、交叉口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3.1施工方案确定的原则由于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的跨度大、受力复杂且围岩情况较差,制定施工方案时以确保安全为原则,参照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结合现场实际围岩为中厚层夹薄层泥质砂岩、开挖后拱部易发生掉块和坍塌、造成拱部出现平顶现象的实际情况,通过反复研究比选,制定适合本工程特点的技术方案。
斜井进入正洞“喇叭口”挑顶施工技术甘泉李少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桥隧分公司)摘要:在国内铁路建设周期短的特殊情况下,长大型隧道不可避免的依靠设置斜井的手段来增加作业面,减小工期压力!随着隧道新奥法施工技术的普及,斜井进入正洞的方式也由原来竖井机械提升式为主,演变增加成斜井单线或双线,斜井正交或斜交进洞的多种形式。
这就造成在斜井进入正洞的“喇叭口”成为隧道工程的瓶颈。
而斜井进入正洞“喇叭口”的挑顶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新奥法施工斜井进入斜交正洞挑顶一、工程概况集宁隧道是我公司承建的集包增建第二双线集宁段的隧道,也是六局有史以来最长的隧道。
集宁隧道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
集宁隧道左线长5875m,右线长6070m,左右线共计11945m,分进口、出口和1#、2#、3#斜井共五个作业工区。
集宁隧道左线和右线隧道在进口端至DyK498+000段基本并行,线间距较小,DyK498+000之后两隧道逐渐分开,至出口端时相距320m左右。
左线隧道最大埋深约83m,最浅埋深24m。
右线隧道最大埋深约70m,最浅埋深约21m。
隧道地表分布既有道路和208高速公路,交通较为便利。
1#斜井与隧道右线相交里程为DyK497+900,位于李华沟村外,斜井与右线洞身相交处为施工干扰最大区域,斜井中线与正线包头方向交角仅为锐角(50º),为使斜井能安全、顺利、迅速的进入正洞,也为了正洞施工的安全,施工时,该处需进行加宽处理,长度21.6m范围内施工断面为:宽×高=11.0m×7.2m,并合理布置风、水管路和积水井,保证该处工程车辆的正常通行。
右线 集宁1#斜井平面布置图2#斜井设在DyK496+185处,斜井中心与右线隧道相交,平面交角为80°,斜井按单车道设计,内轮廓断面5.00 m×5.93 m,斜井长为280 m,井身的坡度为10%,中部设错车道两处。
错车道长20m,内轮廓断面加大为8m×7.2m,坡度为2%,利用4#横通道进入左线正洞施工,4#横通道长38.55m。
2#斜井纵断面图3#斜井平面图3#斜和右线DyK496+110计,内轮廓断面5.00 m×5.93 m 10%,中部设错车2%。
二、工地地质情况(一)地质构造集宁隧道位于华北地台内蒙台隆之凉城断隆中,沿线断裂褶皱构造不发育,但新生代火山活动频繁,以基性喷发为特点,形成了大面积的玄武岩覆盖层,具有典型的桌状地貌形态。
本层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上部为人工填土,坡洪积粘土、砾砂,基岩为第三系上新统泥岩夹砂岩、玄武岩、太古界下统大理岩、太古代花岗岩等。
(二)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岩溶:隧道出口段通过处大理岩为可溶岩,经地表调查,有微弱溶蚀现象,如溶孔、溶槽等,未发现溶洞,洞身大理岩具轻微的蜂窝状溶蚀和溶隙,裂隙宽1~2mm,属岩溶不发育地区,对工程无大的影响。
膨胀岩土:隧道洞身经过泥岩夹砂岩,其成岩作用差,泥岩岩质软遇水软化,易崩解,根据化验指标:阳离子交换量(CEC)为209mmol/kg,蒙脱石(M)含量为13(%),自由膨胀率(Fs)为26%,判定泥岩具弱膨胀性。
三、施工方案:斜井进入正洞后,左、右线共有四个工作面同时施工,面临洞内“三多一难”(即作业面多、施工机械多、作业人员多以及通风管路布设难)的问题。
而斜井与正洞交接地方的处理措施相当关键,因为其担负的施工压力重,是一条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与隧道自身安全的生命线。
另外,三个斜井与集宁隧道正洞均存在交角,正洞开挖时,车辆难以顺利的拐弯通过,对施工很不利。
为使斜井能安全、顺利、迅速的进入正洞施工,保证行车畅通与施工需要,特在斜井与正洞交接处设喇叭口过渡段。
为保证喇叭口主洞钢架有稳固落脚点,将斜井与主洞相交处钢架用两榀I18钢架焊接而成,改变主洞钢架加工尺寸使之落在斜井两榀I18钢架上。
主洞钢架拱脚处加设锁脚锚管,与斜井钢架连接处拱脚设4根长4m的φ42锁脚锚管,并于钢架焊接牢固,以保证拱架稳固。
斜井纵向拉杆向主洞延伸1m,并与主洞钢架或纵向拉杆焊接牢固。
三个斜井因进洞方式和夹角不同,所以在喇叭口支护的处理上也有差异,具体布置形式和参数如下:(一)1#斜井喇叭口过度段施工布置形式及支护参数如下:斜井与主洞相交处平面布置图1.斜井在靠近主洞洞口段采用I18钢架,左侧3.1m范围内间距为31cm,右侧11.4m范围内间距为114cm,钢架间采用φ22螺纹钢筋纵向拉杆焊接在一起,拉杆环向间距1m,采用φ42锁脚锚管定位。
2.斜井拱墙喷射C20混凝土厚20cm,拱墙设φ22砂浆锚杆,长3m,间距1.0m×1.0m,按梅花型布置,拱墙挂φ8钢筋网,间距25cm×25cm,搭接1-2个网格,逐点焊接。
3.结合钢架设φ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小导管长3.5m,环向间距0.4m,纵向搭接不小于1m。
4.主洞DyK497+893- DyK497+908段按设计采用IV级加强衬砌,支护参数为:(1)设置I16钢架,间距1.2m,钢架间用φ22纵向拉杆焊接在一起,拉杆环向间距1m,采用φ42锁脚锚管定位。
(2)拱墙喷射C25混凝土厚23cm,拱部为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设φ22砂浆锚杆,两种锚杆均长3m,间距1.2m×1.2m,按梅花型布置,拱墙挂φ6钢筋网,间距20cm×20cm,搭接1-2个网格,逐点焊接。
(3)设φ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小导管长4m,环向间距0.4m,纵向间距2.4m。
(二)2#斜井喇叭口过度段施工布置形式及支护参数如下:喇叭口平面布置图1.喇叭口段采用I18钢架,左侧404.03cm范围内间距为81cm,右侧330.8cm范围内间距为66cm,钢架间采用φ22螺纹钢筋纵向拉杆焊接在一起,拉杆环向间距1m,采用φ42锁脚锚管定位。
2.斜井拱墙喷射C20混凝土厚25cm,拱墙设φ22砂浆锚杆,长3m,间距1.0m×1.0m,按梅花型布置,拱墙挂φ8钢筋网,间距25cm×25cm,搭接1-2个网格,逐点焊接。
3.结合钢架设φ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小导管长3.5m,环向间距0.5m,纵向搭接不小于1m。
4.主洞与斜井相交处主洞钢架20m范围内IV级围岩采用IV级加强衬砌。
(三)3#斜井喇叭口过度段施工布置形式及支护参数如下:斜井与正洞喇叭口平面布置图斜井自身喇叭口平面布置图1.喇叭口段采用I18钢架,左侧404.03cm范围内间距为81cm,右侧330.8cm范围内间距为66cm,钢架间采用φ22螺纹钢筋纵向拉杆焊接在一起,拉杆环向间距1m,采用φ42锁脚锚管定位。
2.斜井拱墙喷射C20混凝土厚25cm,拱墙设φ22砂浆锚杆,长3m,间距1.0m×1.0m,按梅花型布置,拱墙挂φ8钢筋网,间距25cm×25cm,搭接1-2个网格,逐点焊接。
3.结合钢架设φ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小导管长3.5m,环向间距0.5m,纵向搭接不小于1m。
4.主洞与斜井相交处主洞钢架20m范围内IV级围岩采用IV级加强衬砌。
(四)、1#、2#、3#斜井在钢架与主洞钢架相交处加固处理的方式是基本相同的,具体施工要求如下:1.为保证主洞钢架有稳固落脚点,将斜井与主洞相交处钢架用两榀I18钢架焊接而成,上设工字钢托梁,改变主洞钢架尺寸使之落在托梁上并与托梁焊接在一起,具体钢架布置如斜井与主洞交界处钢架布置图1、2。
2.主洞钢架拱脚处加设锁脚锚管,与斜井钢架连接处拱脚设4根(比设计增设两根)长4m的φ42锁脚锚管,以保证拱架稳固。
3.斜井纵向拉杆向主洞延伸1m,并与主洞钢架或纵向拉杆焊接牢固。
4.斜井与正洞相交处的托梁和钢架之间采用I18钢支撑焊接在一起,间距为1.2m(与主洞钢架间距一致),具体连接方法见下图。
斜井与主洞交界处钢架布置图1斜井与主洞交界处钢架布置图2主洞钢架I18工字钢托梁I18工字钢支撑托梁与主洞钢架和钢支撑连接布置图(五)开挖方法1.因喇叭口处开挖断面扩大,虽该段设计为三级围岩,但结合现施工段斜0+40围岩情况和断面扩大情况拟采用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尺寸如下图:2.先开挖1部台阶,再开挖2部台阶,结合钢架尺寸,斜井处上台阶高度为3.45m,正洞处上台阶高度为2.0m。
3.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进尺,每循环进尺1-1.5m,开挖后及时采取支护,根据围岩情况必要时1部台阶主洞部分采用拱架临时支撑。
四、体会和认识1.由于斜井与正洞交界处喇叭口段净空较大,开挖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弱爆破、短进尺、快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的原则,各项支护加强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2.加强该段的监控量测,随时观察围岩变化,发现围岩变形加快等迹象时及时加强支护,确保围岩稳定后再施工。
3.加强与主洞交接处的测量工作,保证高程、坐标以及开挖净空的准确性。
4、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挑顶施工的优点在于施工难度降低,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大型设备,加快了挑顶施工速度。
同时,喇叭口利用钢架支护,既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又可作为永久支护与正洞初期支护共同受力,确保隧道结构的安全。
参考资料: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TB10108—200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B10121-2007作者简介:甘泉,男,助理工程师,1998年7月1日毕业于武汉铁路桥梁学校2007年6月30日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专科函授班(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