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井刮削一体工具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6
一、公锥1名称型号:GZ105-1公锥2、用途:专门从油管、钻杆、套铣筒、封隔器等有孔落物的内孔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主要用于有接箍的油管或厚壁管类落物。
3、结构:公锥是长锥形整体结构,分接头和打捞丝扣两部分。
接头上部有与钻杆相连接的螺纹,有正反扣标志槽,便于归类与识别。
4、原理:当公锥进入打捞内孔之后,加适当钻压并转动钻具,迫使打捞丝扣挤压吃入落物内壁进行造扣。
当所造之扣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距时,可采取上提或倒扣的办法将落物全部或部分捞出。
5、技术规范:(1)规格型号:GZ105-1 (2)外形尺寸:Ø105mmx535mm (3)接头螺纹:NC31(210)(4)使用规范及性能参数:㈠打捞螺纹表面硬度HRC60-65. ㈡抗拉极限:大于等于932Mpa. ㈢冲击韧性:大于等于58.8S/cm3. ㈣打捞直径:54-77mm。
6、操作方法:当工具下至鱼顶上部1-2m时,开泵循环,并逐渐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变化。
如泵压突然上升,指重表悬重下降,说明公锥进入鱼腔,可以进行造扣打捞。
如果悬重逐步下降而泵压并无变化,说明公锥插入鱼腔外壁的套管环形空间,应上提钻柱,然后转动管柱,重对鱼腔,直至悬重与泵压均有明显变化(公锥入腔),才能加压造扣进行打捞。
打捞鱼腔畅通,泵压无明显变化的落鱼时,应增加扶正找中接头或采用引鞋结构,以防止造扣位置错误,酿成事故。
7、注意事项:打捞操作时,不允许猛顿鱼顶,以防将鱼顶或打捞螺纹顿坏。
尤其应注意分析判断造扣螺纹位置,切忌在落鱼外壁与套管内壁的环行空间造扣,以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二、母锥1、名称型号:MZ/NC31-1母锥2、用途:母锥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等管状落物外壁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可用于无内孔或内孔堵死的圆柱形落物进行打捞。
3、结构:母锥是长筒形整体结构,由上接头与本体两部分构成。
上接头有正反扣标志槽(一道槽为正扣。
两道槽为反扣),本体内锥面上有打捞螺纹。
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规程范本一、工作准备1. 对套管刮削作业区进行必要的清理,保证作业场地整洁无杂物。
2. 检查刮削设备及工具,确保其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润滑和保养。
3. 确认作业人员已经接受必要的培训,并且持有相应的作业证书。
二、安全措施1. 所有参与套管刮削作业的人员必须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耳塞、防护手套和防护鞋。
2. 严格遵守作业现场的安全标识和警示牌,确保安全操作。
3. 在作业现场设置必要的警示线,限制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4.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作业,不得随意调整或修改。
三、作业流程1. 确保套管刮削设备已按照规定进行校准,并确认刮削刀片的锋利度。
2. 将刮削设备安装到套管上,并进行必要的固定。
3. 开始进行套管刮削前,必须对套管内进行清洗和检查,以排除杂质和障碍物。
4. 将刮削设备缓慢下降到套管内,确保刮削刀片均匀分布。
5. 按照设定的刮削速度和深度进行作业,同时密切观察刮削过程中的数据和现象。
6. 如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刮削作业,并进行必要的排查和调整。
7. 在刮削作业完成后,将套管内的削屑和清洗液进行清理,确保套管内干净整洁。
8. 对刮削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质量控制1. 在刮削前,必须对套管进行检查,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
2. 在刮削作业过程中,必须对刮削深度和速度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刮削质量。
3. 定期对刮削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保证刮削质量符合要求。
五、作业记录1. 对每一次套管刮削作业,必须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作业日期、刮削设备参数、刮削深度和速度等。
2. 在记录中必须准确记录刮削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方式。
3. 所有的记录必须及时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参考和审查。
六、作业总结1. 在套管刮削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总结和评估,以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2. 将总结和评估的结果进行清晰的整理和汇报,以便后续的类似作业参考。
3. 根据作业总结的结果,及时调整套管刮削作业的流程和标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规程简易版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规程简易版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通井前必须查清套管的技术状况,应准确丈量油管,通井规下井前必须详细测量其直径、长度、壁厚、表面状况,并留有通井规草图。
2、通井时要平稳操作,丝扣要上紧,防止钻具在井筒内旋转松扣。
若中途遇阻,悬重下降不超过20-30KN,并平稳活动管柱,严禁猛蹲硬压,起出通井规检查有无变形并酌情制定下步施工措施。
3、遇阻井段应分析情况或实测打印证实遇阻原因,并经整修后再进行通井作业。
4、(1)普通井通井:①通井时,通井规的下放速度应小于10-20m/min。
②通井规下至人工井底后,上提在人工井底2m以上,用1.5倍井筒容的洗井液循环洗井,以保持井内清洁。
③起出通井规后,要详细检查有无痕迹并进行描述,分析原因,并上报技术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2)老井通井:通井规下放速度小于10-20m/min,通至射孔井段、变形位置或预定位置以上100m,要减慢下放速度,缓慢下至预定位置,其它操作与普通通井相同。
(3)水平井、斜井通井:①通井规下至45°拐弯处后,下放速度要小于5-10m/min,并采取用下一根、提一根、下一根的方法。
若上提时遇卡,悬重超过50KN,则停止作业,待定下一步措施。
刮垢通井铣磨组合式铣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修井工具,即刮垢通井铣磨组合式铣锥。
背景技术在现有技术中,铣锥工具包括管体,管体上端加工有与管柱相连接的接头扣,下部表面轴向加工有铺放YD刮削合金6-8道槽(螺旋槽、直槽等),其内铺焊YD刮削合金,用于铣磨油管内残件,其缺点是不利于清除套管内壁上的各种垢质(碳酸钙、碳酸镁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利于清除套管内壁上的各种垢质的刮垢通井铣磨组合式铣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刮垢通井铣磨组合式铣锥,包括管体,管体上端加工有与管柱相连接的接头扣,管体下部表面轴向加工有铺焊刮削合金道槽,道槽内铺焊刮削合金。
铺焊刮削合金道槽为4-5个,刮削合金道槽之间有水槽,水槽上加工多个喷射水孔,喷射水孔与管体内腔连通。
水孔在轴向45度,向下射流喷向刮削合金。
本工具可以为整体式或组合式铣锥,主要用于清除套管内壁上的各种垢质(碳酸钙、碳酸镁等);对套管变形通过挤压、轻微磨铣可以起到修复作用;组合使用后,符合通井长度标准,可以实现通井。
特别是各油田注采后期,水井结垢十分严重,大修水井作业井筒除垢工具功能的有效性是决定解卡打捞成败的关键,本工具为首选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科学排布刮削合金道槽(间隔较宽,为4-5道,以便留出水槽空间);结合水力射流原理,合理布置水槽,利用不断的高压射流冲洗,通过刮削合金的刮削、轻微磨铣,可以极大地提升除垢、修套效果。
采用组合式工具可实现除垢、修套、通井一体化。
该工具具有极强的除垢效能,是普通铣锥除垢效率的5-8倍。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简图。
图2是图1沿B-B剖面图。
图3是图1沿C向结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简图。
图5是图4沿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5,零部件名称如下:管体1,道槽2,刮削合金3,水槽4,喷射水孔5,内腔6。
刮削通井套管操作规程一、作业准备:1.基础数据准备:1)获取钻井、试油及酸化时测得的地层压力数据、油气产量、硫化氢及二氧化碳含量等相关地层参数。
2)修井作业期间至少要储备200m3清水、足够的l氯化钙和完井液添加剂随时准备压井工作。
3)获取套管结构,9-5/8"、7"和4-1/2”套管下深及喇叭口位置,各套管磅级,根据磅级查其壁厚和内径,确定合适的通井规;再完井封隔器设计坐封深度(在此深度附近来回三遍刮削通井)。
4)通井油管相关参数,如:内外径、磅级、钢级、抗拉强度等。
2.设备和工具检查:1)检查刮管器外径是否合格,滑块连接紧固牢靠,滑块是否伸缩自如并具有相应的弹性。
2)通井规外径,长度是否合理,水眼是否合适。
3)指重表灵敏可靠,井控装置灵活可用。
4)下井前应检测钻具无刺漏等缺陷。
5)硫化氢服务公司提供的呼吸器正常可用,充气装置工作正常;各硫化氢探头及报警器正常工作。
二、作业操作规程:1.刮削钻具组合,由下而上依次为:7”套管刮管器+ XO + 3 1/2"TPEX油管+ XO + 4 1/2"TPEX油管。
2.起下管柱要操作平稳,按照设计要求控制下放速度,在packer设计坐封位置要来回刮三遍。
3.刮削器接近7”套管喇叭口时,放慢下方速度,使刮削器平稳通过悬挂位置。
4.若中途遇阻,当悬重下降2T时,应停止起下管柱,接水龙带开泵循环正常后,然后再上提管柱反复多次刮削管壁,直到下放不再遇阻为止,再继续下管柱到指定位置,切忌下刮削器是靠钻进方式通过遇阻点,可适当旋转管柱一定角度后在去尝试通过遇阻点,实在无法通过,起出检查工具,查找原因。
5.刮削到指定位置循环压井液充分洗井。
6.通井钻井组合,由下而上依次为:7”套管通井规(152mm*2m)+ XO + 31/2"TPEX油管+ XO + 4 1/2"TPEX油管。
7.起下管柱要操作平稳,按照设计要求控制下放速度,在packer设计坐封位置要来回通过三遍。
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规程模版1. 作业目的通井刮削套管是油田作业中的一项重要工序,主要用于清理井下套管,并确保套管的顺利下入。
本规程旨在规范通井刮削套管作业,确保作业安全、高效进行。
2. 作业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包括作业前准备、设备操作、安全措施等。
3. 作业人员3.1 作业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具备相关证书,熟悉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
3.2 作业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等。
4. 作业前准备4.1 确定作业方案,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时间计划。
4.2 检查作业设备,确保设备完好、运行正常,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4.3 准备必备物资和工具,包括刮削套管工具、润滑剂、清洁剂等。
5. 作业流程5.1 检查工作区域,确保井口周围的安全。
5.2 将刮削套管工具降入井下,并与地面控制室保持良好的通讯。
5.3 根据作业方案,控制工具的旋转速度和下降速度,进行刮削作业。
5.4 监测刮削套管工具的状态和井下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刮削参数。
5.5 刮削结束后,将工具缓慢抬升,确保安全下升。
5.6 将刮削的套管顺利吊出井口,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检查。
6. 安全措施6.1 严格遵守作业操作规程,确保井下作业安全进行。
6.2 在作业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并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6.3 井口周围设置安全防护栏,防止人员误入。
6.4 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报告井下环境变化和紧急情况。
6.5 作业人员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工具状态和井下环境的变化,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6.6 严禁在井口周围吸烟或使用明火,并注意防止火源进入井下。
7. 作业记录和总结7.1 在作业过程中,记录关键环节和参数的变化,包括刮削时间、刮削速度、套管状态等。
7.2 作业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
7.3 作业记录和总结应保存至少一年。
8. 环境保护8.1 作业过程中,注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液体和固体污染物进入水源。
刮削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油气水井刮削作业的内容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油气田刮削作业。
2引用标准SY/T5587.16-93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规程3程序内容3.1施工准备3.1.1根据油层套管内径选择刮削器。
刮削器的选择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弹簧式刮削器套管规格mm114.30127.00139.70146.05168.28177.80 in41/2551/253/465/87外形尺寸mm×mm φ112×1119φ119×1340φ129×1443φ133×1443φ156×1604φ166×1604刮削器型号GX-T114GX-T127GX-T140GX-T146GX-T168GX-T1783.1.2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油管(或钻杆),并作好丈量、计算、配管柱、依次排放和记录。
3.1.3对入井前的刮削器进行检查(固定块、内六角螺钉完好无松动,刀板、壳体无变形,弹簧张力有效,刀板座与刀板配合紧密,水眼畅通)描述,并绘制草图。
3.2施工程序3.2.1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刮削器、油管(或钻杆)。
3.2.2下刮削管柱应符合《下油管(含带工具)操作规程》和《油管上卸扣操作规程》。
3.2.3刮削时要平稳操作,下管柱速度控制为0.3m/s,下到距离设计要求刮削井段前50m左右,下放速度控制为0.2m/s。
按照设计要求对射孔段反复刮削不少于3次,再刮至井底,加压30~40KN,重复三次,确定刮削深度。
3.2.4若中途遇阻,当悬重下降20~30KN时,应停止下管柱,分析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恰当措施,原井筒完好,新近进行过补层补孔作作业的井,应用压进液洗井,接洗井管线,边顺螺纹紧扣方向旋转边下放管柱,反复刮削直到管柱悬重恢复正常为止,再继续下管柱,如为含蜡结蜡严重的油井,且在1000m以上遇阻,可采用热洗井的方式解除阻塞,如为含水效高的油井或注水井,且在1000m以下遇阻,可采用酸洗方式解除阻塞,如洗井无效,则应考虑套管变形或井下落物的影响。
通刮工具应用说明
项目提出
近年来,随着采油厂进入开采后期,作业井井次逐年增加,修井作业费用逐年上升。
针对修井作业费用紧张的状况,我们在如何缩短占井周期和节约作业费用方面下功夫。
通井工序和刮削工序是两趟独立完成的工序,一般配套使用(先通井再刮削),并且这两种工序在绝大多数措施井以及部分维护性作业井中使用较多。
如果通过优化措施,将原来的两趟工序变成一趟来完成,这样既节约作业费用,又可以缩短占井周期。
开展情况
如果要实现通刮一次完成,就必须把两种工序所涉及到的工具(通井规1200mm+刮削器)串联来实现,但是这样就增加了工具串的长度,给作业带来了安全隐患。
1、现有的通井规通孔小,洗井时容易造成聚合物、稠油或者刮削产生的杂质卡管柱的现象。
2、由于工具串长度较长,在井斜大、套管轻微弯曲的井中使用,容易卡管柱。
对两道工序及配套工具(通井规和刮削器)认真分析研究,并与工具厂相关技术专家经过多次交流和反复探讨,在符合工艺技术实施标准的前提下,对通井规进行了改进,研发了一种新工具——通井短节
这种工具可以连接在刮削器的底端,这样一趟作业管柱,实现了两道工序(通井和刮削)。
通井短节外径:118mm 通井短节内径:105mm
通井短节长度:80mm
梯形槽长度:100mm 宽度:20mm
工作原理
通井短节长度短,与套管刮削器连接不易引起由于井斜大、套管轻微弯曲或者刮削产生的杂质卡阻管柱的现象。
刮削套管内壁上产生的杂质,可以通过梯形槽落入井底。
一旦遇到杂质卡管柱现象,由于通井短节具有梯形槽,可以进行反洗井,使杂质等通过梯形槽进入油管,返出地面,使作业顺利进行,到井底时通过洗井把落入井内的杂质洗出地面。
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规程一、前言套管作为油井生产过程中最基础的一个设备,其作用主要是保护油层,同时防止地层塌陷。
通井刮削套管作为常规作业之一,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二、作业环境2.1 井深在进行通井刮削套管作业前,需核实井深,确保作业时选择正确的工具和设备。
2.2 系统压力由于作业时需使用液压设备,因此需检查系统压力是否在必要范围内。
2.3 清洗井筒在进行通井刮削套管作业前,需使用清洗液清洗井筒,以保证作业成功。
2.4 井节距监测对于不同的套管直径,需要监测井节距,以避免刮削时套管卡住或折断。
三、作业过程3.1 操作流程1.在确定操作对象后,进行井口防护。
2.使用钻杆下放墨斗,监测井节距,确认下放件的位置。
3.检查套管口径和井节距是否匹配,并设置套管卡。
4.进行液压支撑复位,确保液压筒正常工作。
5.进行液压正、反转换,将通井刮削工具送入套管。
6.根据监测仪器的数据,调节液压支架的位置,保证刀具和套管之间有足够的距离。
7.进行刮削作业,同时监测液压系统运行情况。
8.完成刮削后,检查套管刮削面的平整度。
9.整理设备,撤除井口防护。
3.2 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作业。
2.使用完毕的设备及时进行清洗,做好设备保养工作。
3.进行作业前,要仔细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在良好状态,以确保作业成功。
四、作业总结通井刮削套管作业是油田生产中常规的工序之一,对于作业人员来说,这是一项非常耗时和考验技能的工作。
在进行通井刮削套管作业时,需要认真执行作业流程、注意安全、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规定。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作业高效、安全、可靠地完成。
0511井下作业通井、刮蜡、刮削作业规程ICS 75.020 E 14 SYBGF XXXXX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企业标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Q/SY DQ0511-2022代替 Q/SY DQ0511-2000井下作业通井、刮蜡、刮削作业规程The planning of underground operations clearwell scrape wax and scrape2022-03-20 发布 2022-04-01 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发布I前言本标准代替Q/SY DQ0511-2000《井下作业通井、刮蜡、刮削作业规程》。
本标准与 Q/SY DQ0511-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对通井、刮蜡、刮削下入深度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内有关信息是保密的,其版权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所有。
未经油田公司质量平安环保部的许可,该标准的任何一局部均不得泄露给第三方,或复制、或储存于可检索系统,也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法〔电、机械复制、抄录〕传播……。
标准使用的管理权属油田公司,用户分两类:a〕油田公司和所属单位在其管理、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有权使用本标准; b〕承包商/分包商、制造厂/供方,以上述第一类组织的名义,为到达下述目的也可被授权使用本标准:——为工程做准备或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确实为这些组织执行任务。
本标准的提供程序是在获得充分的保密保证后才予以提供,并且是永不更改的须知程序,被授权使用本标准的单位,有责任平安保管并保证标准不被用于油田公司之外的目的。
油田公司将寻访这些组织,以确认他们是如何执行这些要求的。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开发部提出。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批准。
本标准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开发部、第一采油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文锋。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SY DQ0511-2000。
通井刮削一体化工具
使
用
说
明
书
Xxx
地址:XXX
电话:XXX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采油厂进入开采后期,作业井井次逐年增加,修井作业费用逐年上升。
通井工序和刮削工序是两趟独立完成的工序,一般配套使用(先通井再刮削),并且这两种工序在绝大多数措施井以及部分维护性作业井中使用较多。
我公司生产的通井刮削一体化工具可以将原来的两趟工序变成一趟来完成,这样既节约作业费用,又可以缩短占井周期。
二、主要参数及技术性能
1、总长度:1550
2、公称直径:118
3、工具耐压:35Mpa
4、刮削启动压力:10~20Mpa
5、投入钢球直径:40
6、上、下部螺纹:2 7/8TBG
7、排量:4~12L/s
8、刀片伸出最大外径:130
排量为参考数据,可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选择排量。
三、结构及工作原理
3.1结构
本一体工具主要有通井、试压、刮削三大功能。
其外部结构由通井筒体、刮削刀片组成,内部主要由上下接头、活塞、锁紧等结构组成。
在工具筒体上装有6片可在活塞槽内滑动的刮削刀片及弹簧,投
球后密封中心通孔,活塞下行推升刮削刀片伸出,同时推动锁套前行与筒体锁死,活塞不再相对运动,活塞下行后液体可从其旁孔进入中心通道。
刮削刀片均开有槽,能轴向滑动及径向伸缩,其特殊的刀齿具有良好的刮削功能。
图:通井刮削一体化工具
3.2工作原理
通井:工具与钻杆或油管连接,下入井内进行通井作业,刮削刀片卡入活塞槽内,活塞内孔通畅,不能下行,刀片外径小于筒体直径,可正反循环洗井。
试压:投入钢球,打压至所需压力并稳压,以试验油管压力。
刮削:根据施工要求,投球后打压至10-20MPa,剪切销钉剪断,活塞下行,刮削片在弹簧作用下外伸,锁套在活塞的推动下进入本体内齿处,完全撑开锁套,活塞不再轴向移动,刮削进行。
上下刮削:刮削片被弹簧撑开后,管柱上下刮削,套管内径逐渐增大。
刮削刀刃是螺旋形的,上下刮削时内外两刃轮流工作。
右旋及上下往复刮削:在刮削井段内,可边右旋钻具,边上提或下放,无论向上或向下的旋转刮削,刀片所受的刮削阻力方向是一致的,没有旋松工具接头螺纹的力矩,这种刮削方式是安全可靠的。
正反洗井:本工具在通井时及投球打压后,正反通道均为开启状态,
正反洗井均可进行。
四、工具准备及通井作业
通井的目的一是清楚套管内壁上粘附的固体物质,如钢渣、毛刺、固井残留的水泥等;二是检查套管通径及变形、破损情况;三是检查固井后形成的人工井底是否符合试油要求;四是调整井内的压井液,使之符合射孔要求。
根据作业设计选用通井刮削一体化工具,并严格按照《套管通井刮削一体工具通井操作规程》执行。
4.1检查通刮一体化工具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刮碰情况,检查工具外部各处的紧固螺钉和销钉,上紧工具各部连接。
将工具连接在管柱底部,下入井筒。
4.2通井时,工具下放速度应小于0.5m/s,下至距人工井底100m时,要减慢下降速度;下至人工井底后,上提完成在人工井底2m以上;若中途遇阻,当悬重下降20-30kN时,平稳活动管柱,严禁猛礅、猛压,反复循环。
4.3老井通井时,通至射孔井段、变形位置或预定位置以上100m时,要减慢下放速度,缓慢下至预定位置;水平井、斜井、裸眼井等井通井严格执行作业设计及操作规程。
4.4通井后工具提至要求井段进行正或反洗井。
4.5通井应记录:时间、通井规规格、起下前后通井规痕迹、遇阻及探井底加压大小、重复探井底次数及通井深度。
五、试压作业
5.1用清水试压5-20MPa,或按设计要求。
投入直径40钢球,循环至
工具处,加大至设计排量,当管柱达规定试压压力时,持压30分钟,或按设计要求,压降不大于0.5MPa为合格。
5.2试压合格后,增压至10-20MPa以上,剪断销钉,刮削刀片张开,管柱自动卸压,刮削作业。
六、刮削作业
套管刮削器主要用于常规作业、修井作业中清除套管内壁上的死油、封堵及化堵残留的水泥、堵剂、硬蜡、盐垢及射孔炮眼毛刺等的刮削、清除。
刮削套管作业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井下套管内径通畅无阻,并严格按照《套管通井刮削一体工具通井操作规程》执行。
6.1下管柱时要平稳操作,下管柱速度控制为20-30m/min。
下到距离设计要求刮削井段前50m时,下放速度控制为5-10m/min。
接近刮削井段并开泵循环正常后,边缘慢顺螺纹紧扣方向旋转管柱边缘慢下放,然后再上提管柱反复多次刮削,悬重正常为止。
6.2当刮削管柱遇阻时,应逐渐加压,开始加10-20kN,最大加压不得超过30kN,并缓慢上下活动管柱,不得猛提猛放,也不得超负荷上提。
6.3刮削完毕要大排量反循环洗井一周以上,将刮削下来的赃物洗出地面。
6.4洗井结束后,起出井内全部刮削管柱,结束刮削操作。
七、工具回收
7.1工具起出井口后,进行及时清洗。
7.2用专用工具卸下备紧螺母,拆洗锥体、锁套等零件,整理扶正刮
削刀片,将活塞推回起始位置,挂削刀片回收进工具内,不得高出工具本体,依次安装锁套、锥套,备紧螺母。
7.3根据试压要求更换剪切销钉,清楚已用过的在工具内的销钉头。
7.4检查工具各连接螺纹是否按要求紧固,工具其它装配是否正确,无误后,工具表面防锈处理后入库待用。
八、安全要求
8.1作业时必须安装经过鉴定、符合要求的指重表及井控装备。
8.2下井工具和管柱均应经地面检验合格。
8.3刮削管柱不得带有其它工具。
8.4严禁用带刮削器的管柱冲砂。
8.5刮削过程中,必须注意悬重变化,悬重下降最大不超过30kN。
8.6工具使用一次后,要及时检修刀片,检查弹簧,保持刮削器处于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