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简洁之美教案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上册笫一单元作文简浩之美(1课吋”预习要求:3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仔细品味各篇文章的语言,研谏课文的构思以及行文思路&相关课程标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课标语)卩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简洁之美,了解简洁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地位2、学习在语言表达中如何追束简洁之美评价任务:1、通过名家作品,体会简洁之美2、互批文章,相互评价,在班级交流3、成功学生说说自己在写作中的心得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语言的简洁之美1、回顾本单元中,刘白羽所展现的语言魅力范例: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开头,作者用很简洁的语言点岀了文章的主题:登高山看日出。
他说,这是从幼时就对他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对咱们读者呢,何尝不是“富有魅力”?因为多数人只有在平地上看日出的体验,登髙看到的日出是怎样一种瑰丽的景象,很想知道,这就会怀着极大的兴致读下去。
即使曾在高处目睹过日出景象的读者,也巴不得看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曾有过的体验,那更得读下去了。
你看,开头这简短的一小节,就抓住了读者的心理,使这篇文章也“富有魅力” 了。
2、明■确“簡洁”的含义:简洁就是指文章简练、洁净,能用极少的话表现较多的内《^容,没有多余的东四,更没有语言的垃圾。
外国作家高尔基说:''简洁的语言中有着最伟大的哲理。
”我国作家老舍说:』一个作家的本领就在于能用很精炼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语言的简洁正是衡量语言优劣的标准,也是写东四的人追求的一种令人羡慕的境界。
二、简洁之美的魅力1、展示欧阳修的“逸马杀犬于道”的范例欧阳修在翰林院时,常常与同院他人出游。
一次,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
欧阳修说:'‘你们说一下这事。
”一人说:'‘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课题:简洁之美课型:表达交流上课日期:2012年9月26日作者:李兴华单位:滕州姜屯中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作文):《简洁之美》(2课时)课前预习:1重温《背影》,找出至少一处简洁之美的句子。
2收集能体现简洁之美的句子,思考让语言简洁的方法。
相关课程标准:“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教学目标:1感受文章的简洁之美。
2了解表现简洁之美的方法,练习创作简洁之美。
教学重难点:了解表现简洁之美的方法,练习创作简洁之美。
评价任务:1读故事,写句子,感受简洁之美。
2互读文章,互相评价,推荐参加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一、感受“简洁之美”问题一:欣赏下面的四个句子,比较他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PPT出示)A ……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
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
(《泰山日出》)B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
(《泰山日出》)C那时节房子少,荒地多,捉蝴蝶粘蜻蜓,挖蚯蚓钓鱼,喇叭花心有蜜汁可啜,桑树上可以采到紫红的桑椹,甚至钻防空洞.(舒婷的《童年絮味》)D我们从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
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
学生朗读、比较、交流、展示。
明确:第一句则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细致刻画了云海的样子,传达出一种细致之美。
第二句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一句话传达了人物,地点、事件三个信息点,的是一种简洁之美。
第三句话也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清楚地展示了舒婷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第四句话也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一句话交代了出发地,目的地,沿途所经城市,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所用的时间。
教师小结:细节描写固然可以让文章更充实更生动,但是一篇好文章,简洁同样必不可少。
其实我们学过的文章,有很多能体现简洁之美的故事或语段。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不应是一切都靠老师“赐予”,应启发学生,可让学生主动地“获得”.所以,要创设必要的情景,要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要大量迁移等.为了大家学习便利,我特地打算了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教案5篇,盼望可以扶植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篇叙事有详有略和生动描写农家少年形象,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2.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和善、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挚友的真诚情意。
教学设想:本篇用第一人称叙写幼年的“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
叙事有详有略,主要叙写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
写得曲折生动,呈现出幅幅农村生活画面,描写出一群淳朴和善、好客能干的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挚友的真诚情意。
引导学生体会本篇的这些特点,完成教学目的。
本篇语言朴实精确,很有表现力气。
引导学生把关键语句表现力气的分析,统一于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当中,体会其艺术魅力,培育分析和运用语言的实力。
本篇侧重叙事,写的是农家少年的群体。
引导学生在分析故事情节中分析“我”和农家少年,体会人物的感情、性格。
本篇支配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本篇的结构层次,“我”在平桥村的得到优待和一般乐事。
教学过程:1.由学生作文中问题详略支配失当,引出叙事有详有略的《社戏》(板书课题)。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的一、二两段,初步了解本篇;参看注释阅读课文,理解词义、句意、全篇大意。
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ūi 蕴藻:yùnzǎo (家)眷:juòn 皎(洁):j iǒo 漂渺:piāomiǎo 纠葛:jiūgé4.指定学生二人朗读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北师大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②对悲剧式美丽的感性体验;英雄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2、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地安排线索与结构。
②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3、内化与迁移:。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第一单元仰望苍穹1 日出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观察日出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2.学习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写法。
3.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作者如何借助衬托、对比等写法,表现壮观和瑰丽的日出。
难点:文章细述两次未见的日出,并引述海涅、屠格涅夫关于日出的描写,对后文描写日出起了什么作用。
三、教学时数3课时。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带学生去观察天空,并完成200字左右的描写性小作文。
观察前指导:①用心灵去亲近自然。
不同的人观察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体验,受到个性、心情、角度等等的影响。
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②观察要细致。
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观察,如:天空的颜色,天上各种景物的特点和变化等。
并用心体验:这些景物景象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联想和想象?③描写也要细致。
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来帮助表达。
批改时注意:①真实的个性化的感受。
②生动细致的观察与描写。
(二)安排本文的预习。
第二课时(一)导入以讲评上一课时的小作文引入。
讲评的着重点:能观察和写出景物的基本特征;孩子的个性化体验形成的不同情趣;描述景物的语言的生动性。
现在我们来阅读欣赏《日出》,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和描写日出的。
(二)解题参见本教材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注意介绍写作时间与背景。
(三)学习新课让孩子挑选他们喜欢的段落来朗读(可集体读,也可分组或一个一个轮流),并谈谈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
1、朗读指导:注意重音与节奏。
如: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在一瞬..的/云天....,面对着/弥漫....,或是站在/大海岩头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来到人间。
..怎样一起..、光明这线/红.得透亮../一直向上冲....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这时..,如同沸腾../一下抛溅..,闪.着金光..的溶液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出来的/一刹那。
《简洁之美》教学设计一、文本简析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简洁的语言表达是学生写作中最基本的要求,但在学生平时的习作中,却不免有重复累赘的话语出现。
为尽量避免这种写作现象,让学生形成简洁叙事的意识和习惯,很有必要进行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体现的便是简洁之美。
无论概括叙述还是具体叙述,语言都要求简洁、名了。
文中举了古代欧阳修“逸马杀犬于道”的故事,颇具说服力,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简洁之美,在言说中追求语言的简洁。
2.初步了解叙述与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别。
3.有兴趣的同学得以领略古代汉语词语和口头词语的区别。
教学重点叙述与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别。
教学难点书面用语的“雅”和“俗”。
三、方法选择我们首先要明确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与内质。
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正是这样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有两点表现特别鲜明:一是“综合”;二是“实践”。
开展综合性学习,实践是第一位的,不存在没有实践(行动)环节的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生命”在于过程。
“活动”是综合性学习的显性特征,不存在没有过程的综合性学习。
过程的完备与丰满是综合性学习的必然追求。
为此,我们要让学生搜集材料,筛选整理材料,交流分享,互相合作,深入探究,表达展示。
四、教学流程环节一课前准备1、自主阅读文本2、搜集有关中秋或月亮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下来。
3、从阅读的文章中选1——2处简洁而又含蓄的句段,抄写并体会妙处,准备交流。
4、分组环节二趣味导入从语言的简洁成功抓获罪犯的案例:余秋雨先生在《霜冷长河》中曾多次提到过某某的绑票杀人案。
那起案件8年前就发生了,但久查未果。
一次,一位刑侦专家翻阅旧卷宗,在仔细分析了案卷中保留的一X绑匪写的字条后,果断地决定重新侦察并确定了罪犯的身份,从而将X围缩小,很快破了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各课教课方案汇总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日出》名师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泰山日出》名师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西部地平线上的夕阳》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云海》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讲课稿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的阳光》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小小的阳光》教课方案及练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日历》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蚂蚁》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每日出生一次》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列宁格勒的树》教课方案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辛勤的蚂蚁》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走向虫子》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蜘蛛》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蜘蛛》、《猫的天堂》教课方案及练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小石潭记》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黄果树瀑布》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绿》讲课稿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绿》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水》教课方案第1页/共3页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诗两首《望庐山瀑布水》、《瀑布像大人似的》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白洋潮》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钱塘江的夜潮》《水之歌水之思》复习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孔孟论学习》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教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念书杂谈》、《念书的三种姿势》教课方案及练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黄生借书说》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论念书》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念书八得》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窃读记》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静默草原》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边塞诗歌四首》复习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下雨天,真好》教课方案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下雨天,真好》教课方案2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 课《雷雨前》名师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复习教课方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听听那冷雨》讲课稿第2页/共3页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雨夜奇袭》讲课稿及教课方案第3页/共3页。
简洁之美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简洁之美,在言说中追求语言的简洁。
2.初步了解叙述与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别。
3.有兴趣的同学得以领略古代汉语和口头语言的区别。
教学重点:叙述与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别。
教学难点:书面用语的“雅与俗”课前准备:1.搜集古今往来日月星辰的故事或资料。
2.教师准备好例文以及相关课件。
相关课程标准: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评价任务:1.从文学作品中选取精彩段落,让学生深入了解简洁之美。
2.让学生出示“日月星辰”的故事,选出一篇最生动的,用简洁的口头语言讲给同学听。
3.比较探究古代汉语词语和口头词语的区别。
教学设计:一、故事导入。
相传明朝刑部主事茹太素,他给朱元璋写一份万言书,建议朝廷要办五件事情。
朱元璋叫人诵读,当读了6370字以后,还听不出他究竟写了什么(到7650字才讲建议)。
于是明太祖大发雷霆,当即下旨将茹太索痛打五十大棍。
明太祖说:“如果开门见山来写,这五件事情,只要用500字即可说清,我打他,是因为他啰啰嗦嗦地写了17000字。
”假设,茹太素能做到既能陈述事实,又能做到语言简洁,不就免挨板子了吗?二、写作指导。
简洁,是语言表达的一个基本要求。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文章简洁,首先指文章要精炼。
诚如茅盾先生所说:“成篇以后,要努力找出多余的字句来删掉。
用四个字够了的地方,莫用五个字。
”有一段《制鼓诀》:“紧紧蒙张皮,密密钉上钉,天晴和落雨,打起一样声。
”按理说这四句话不算冗长,可有人认为还不够精炼,改为“紧紧蒙,密密钉,晴和雨,一样声。
”但有人不满意,再加删改,压缩为“紧蒙密钉,晴雨同声。
”这样改后,一目了然,言简意丰。
真是“惜墨如金”,叫人喝彩!文贵简洁,其次指文风要朴素。
鲁迅在《作文秘诀》中提倡“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白描”。
孙犁的《荷花淀》就是这种“白描式”作品的典范。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语文教材的研究,使学
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教学计划将围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语文教材的内容展开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课文阅读和理解
- 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
- 写作技巧和写作实践
- 口语表达和听力训练
-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名著
三、教学进度安排
本教学计划按照北师大版八年级上语文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大致进度安排如下:
四、评价方式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课堂参与、作业完成、考试等。
具体评价方式和比重如下:
- 课堂参与:占总评成绩的30%
- 作业完成:占总评成绩的30%
- 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源
本教学计划所需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北师大版八年级上语文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图书馆资源等进行教学辅助。
六、其他事项
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2. 鼓励学生多进行文学阅读和写作实践。
以上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的内容和安排,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第一单元仰望苍穹1 日出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观察日出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2.学习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写法。
3.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作者如何借助衬托、对比等写法,表现壮观和瑰丽的日出。
难点:文章细述两次未见的日出,并引述海涅、屠格涅夫关于日出的描写,对后文描写日出起了什么作用。
三、教学时数3课时。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带学生去观察天空,并完成200字左右的描写性小作文。
观察前指导:①用心灵去亲近自然。
不同的人观察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体验,受到个性、心情、角度等等的影响。
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②观察要细致。
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观察,如:天空的颜色,天上各种景物的特点和变化等。
并用心体验:这些景物景象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联想和想象?③描写也要细致。
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来帮助表达。
批改时注意:①真实的个性化的感受。
②生动细致的观察与描写。
(二)安排本文的预习。
第二课时(一)导入以讲评上一课时的小作文引入。
讲评的着重点:能观察和写出景物的基本特征;孩子的个性化体验形成的不同情趣;描述景物的语言的生动性。
现在我们来阅读欣赏《日出》,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和描写日出的。
(二)解题参见本教材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注意介绍写作时间与背景。
(三)学习新课让孩子挑选他们喜欢的段落来朗读(可集体读,也可分组或一个一个轮流),并谈谈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
1、朗读指导:注意重音与节奏。
如:不如攀上/奇峰陡壁.....,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的/云天....,面对着/弥漫....,或是站在/大海岩头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来到人间。
..怎样一起..、光明这线/红.得透亮../一直向上冲.....,这时....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如同沸腾../一下抛溅..,闪.着金光..的溶液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出来的/一刹那。
综合实践:简洁之美课前预习:对本单元所学课文进行在阅读,了解和学习各作品中有代表性的简洁语言,记叙中的生动的描写。
相关课程标准: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简洁之美,在言说中追求语言的简洁。
2.初步了解叙述与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别。
3.有兴趣的同学得以领略古代汉语词语和口头词语的区别评价任务:1、两组句子比较,感受简洁之美。
2、互相阅读,相互评价,推荐参加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一、感受简洁之美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组句子,看看他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A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
(徐志摩《泰山日出》)B东西南北都是评铺着的云气。
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数厚毳长绒的绵羊,在交劲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的出。
(徐志摩《泰山日出》)学生朗读、比较、交流。
教师小结前者简约属于记叙的表达方式,后者细腻是描写的表达方式。
三言两语的交代是记叙;停下来对某些情景、场面、行为进行细致的刻画是描写。
叙述的特点就是简洁。
他是语言运用的一般要求。
学生实践:《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属于记叙或描写的句子,加以体会。
二、表现简洁之美。
简洁是我们说话写文章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它要求在表达中去掉拖泥带水的词句,用简捷明了的话来陈述自己的思想,让我们从以下一组句子中来寻找如何在表达中做到简洁之美。
(导入情景)当年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
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来记叙一下此事。
”于是有人做了以下的几种表达: A“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B:“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C:“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
”“D:“‘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足矣!”E “逸马道杀犬”F“逸马毙卧犬”,“G马逸杀犬”H“马杀犬”,等等。
同样一个奔马踩死的故事说说哪一种表达好,为什么?同学们比较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E句表达最好,可谓言简意赅,是不是越简越好越好呢?但是,不是越简越好,因为,简洁,往往是以意思的损耗为代价的,相对于“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和“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而言,欧阳修的“逸马杀犬于道”,固然简洁,但是,没有说出“卧”的意义;比欧阳修更简洁的“逸马毙卧犬”,有了“卧”的意义,却也遗失了“道”的意义,可见,简到什么程度,是有个极限的,要视表达(修辞)的目的而定,适可而止。
简洁,不能变为简陋。
在这个练习中,能使学生考虑到写作要尽可能地简洁,初步形成删繁就简的观念就好了。
表达中怎样做到语言简洁呢?(1)语言简洁要做到:叙述语言应尽量不用可有可无的字句,能用一个字说清的就不用两个字;上文已提及的下文就不必重复(修辞上的需要例外);能用概括叙述的就不用具体叙述;能用代词的就不用名词。
(2)要使叙述的脉络清晰、主次分明,就不能过多地旁生枝节。
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不是记流水账,从开端到结尾一笔不漏。
不言自明的就不必赘言;事件发展过程中次要的或无关紧要的环节可少写或不写;事件中的可有可无的人物就不必出现。
三、创作简洁之美3.活动一:讲故事——关于“中秋故事会”①学生讲述并比较之前搜集的有关日月星辰的故事“嫦娥奔月”在《淮南子》中,故事具体了些,增加了一些文字,也只不过24个字:“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即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羿失去不死药后,怅然若失,无法再去求得)”。
故事的内容比《归藏》的“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19字)有了发展,表现了嫦娥奔月后,羿的心情和行为。
传达的意思复杂了,字数自然就增加了,依然很简洁。
教师小结简洁和文字的长短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和表达的信息量相关。
信息量大,自然文字量就大。
传达同等的信息量,一般来说,文字量越少越好。
三、展示简洁之美因此,同学们讲的关于“日月星辰”的故事,就得看它们传达的信息量的大小和修辞目的,来评判是否简洁。
题目中的“600字”,只是一个大体上的“量”的要求,不必过分拘泥于字数,言之有物,故事生动就好。
也可以请学生将下面这个传说缩写到600字以内,看看谁写得既简洁,又不失大意。
附:牛郎织女.民间故事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
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私自相恋的。
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
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
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那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
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
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
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叫牛郎自立门户。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
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
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
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
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
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
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
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
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
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
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
”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被贬下天庭。
它怎么会突然死去了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
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了,孩子们都张开了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
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
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肺,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
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
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
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
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
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讲、互读文章、相互评价。
小组内推荐最好的一篇参加班级交流。
教师巡视参加小组的活动。
2选取好的范文,在全班中点评。
四、小结课堂,作业布置参考题目:①《月亮走,我也走》。
②《出生的太阳》要求表现出简洁之美》课堂反思这篇习作指导就地取材,例句多数来自单元课文篇目,让学生容易接受何为简洁,做到读写统一。
其最大的特色即采用数个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习作中语言冗长与简洁给读者的不同感受效果,并对如何做到语言简洁给予指导,可以说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练习,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缺点是学生练习的量还是不够,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大量扩句与缩句的练习,学生定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