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麻醉与镇痛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89
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张林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简称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域疼痛消失。
局部麻醉的确切含义应该是局部无痛,即除了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如触觉、温度觉等依然存在;病人保持清醒的意识。
第一节局麻药物常用局麻药物:酯类:普鲁卡因、丁卡因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阿替卡因目前口腔科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局麻药是含 1:100 000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必兰(碧兰麻)是含1:100 000肾上腺素的阿替卡因,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第一节局麻药物血管收缩剂在局麻中的应用临床上行局麻时常将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剂加入局麻药液中,以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时间,降低毒性反应,减少注射部位的出血,使术野清晰。
第二节局麻方法表面麻醉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麻醉末梢神经,使浅层组织的痛觉消失本法适用于表浅的粘膜下脓肿的切开引流,简单的松动牙的拔除常用麻药为2盐酸丁卡因,麻醉效果强,但毒性大第二节局麻方法浸润麻醉骨膜上浸润法又称为局部浸润法,是将麻药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
适用于上颌牙槽突或下颌前牙区牙槽突的手术,因为这些部位的牙槽骨质较薄,疏松多孔,麻药容易渗透进入颌骨在拟麻醉牙的唇颊侧前庭沟进针,当注射针刺入抵达根尖处骨面后,应退针0.2cm,然后再注入麻药0.5~2ml 可避免骨膜下浸润所引起的骨膜分离、疼痛。
第二节局麻方法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法一般用金属注射器和短而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和远中侧刺入牙周膜,深约 0.5cm ,分别注入麻药0.2ml,可麻醉牙及牙周组织缺点是注射时比较痛,但因注射所致损伤很小,所以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第二节局麻方法阻滞麻醉阻滞麻醉(blockanesthesia)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并发感染回抽无血,方可注射麻药1、上颌神经阻滞麻醉适应症:1)手术范围涉及上颌窦,高位埋伏的第三磨牙拔除,上颌骨部分切除,上颌骨折复位,上颌骨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