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刘震的生平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新中国开国上将(57名)中文名李志民别名李风瑞、李明阶、李轩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南省浏阳县出生日期1906年7月9日逝世日期1987年11月16日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主要成就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上将军衔宋任穷(1909-2005 ),原名宋韵琴。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宋任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中文名唐亮别名原名唐昌贤,别名唐昌明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浏阳县永和市火石岭出生日期 1910年6月13日逝世日期 1986年11月20日职业将军信仰马列、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王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他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杨勇(1913—1983)湖南浏阳人。
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8年10月回国后,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中文名傅秋涛别名旭高,武名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平江县安定镇鸣山乡程家园村出生日期1907年8月3日逝世日期1981年8月25日主要成就皖南事变成功突围代表作品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期间后勤作出重要贡献。
中文名钟期光别名钟昱明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平江县东乡肥田村出生日期 1909逝世日期 1991职业上将信仰马列、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得荣誉一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等中文名甘泗淇外文名gansiqi别名姜凤威,姜炳坤国籍中国出生地中国湖南省宁乡县出生日期1903年逝世日期1964年职业军人毕业院校长沙长郡中学军衔上将中文名陶峙岳别名陶纪常,陶锄,岷毓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92年逝世日期1988年职业军人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信仰三民主义获得荣誉一级解放勋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中文名陈明仁外文名 Chen Mingren别名陈子良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南省醴陵市出生日期1903年4月7日逝世日期1974年5月21日职业军人,将军毕业院校广州市军政部讲武学校和黄埔军校信仰中国共产党主要成就血战缅甸,领导全湘军民起义北伐东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军衔上将中文名邓华外文名Deng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郴州市鲁塘乡陂副村出生日期1910年4月28日逝世日期1980年7月3日职业军人,将军毕业院校南华法政学校信仰中国共产党主要成就湘南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军衔上将李涛,原名李湘舲,曾用名李湘民、李毓英。
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刘亚楼(1910-1965),原名刘振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一刘亚楼,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一农民家庭。
小学毕业后考进长汀七中,因家庭困难,不久便辍学回乡,被母校崇德小学聘为教师。
在该校校长、共产党员刘克模的启发下,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革命书刊,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为刘亚楼,积极参加了当地农民赤卫队和乡区苏维埃政府的组建工作。
1929年5月底,为迎接红四军二次入闽,刘亚楼参加了武平农民武装暴动。
暴动队伍后被编入红四军第四纵队第八支队,任班长、排长。
12月,被选送到红四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担任连长。
1930年4月,刘亚楼任红十二军第五团第一营营长兼政治委员。
1930年6 月,任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三纵队八支队政治委员。
9月,红一军团纵队改编为师,支队改编为团,任红十二师第三十五团政治委员。
1930年12月,率该团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的龙冈围歼战,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9000余人,该团作战英勇并活捉了国民党军师长张辉瓒。
后又率部参加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并为作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1932年3月,刘亚楼调任红十一师政治委员,积极开展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和宣传群众的工作,努力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
1933年6月,红一方面军撤销军级建制,方面军直辖第一、第二、第三师,刘亚楼任第二师政治委员。
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在长征途中,刘亚楼率领部队担任红一军团的前锋,取得了强渡乌江、智取遵义、勇夺娄山关和四渡赤水河等一系列重要胜利,为中央红军跳出强敌的包围、胜利北上创造了条件。
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刘亚楼先后任红一军(原红一方面军)第一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
1936年6月,作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批学员入校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上将(十)刘亚楼,原名刘振东,曾用名刘兴昌,刘马长,笔名亚楼,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
他1927年参加家乡共产党小组的活动任联络员,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5月底参加武平农民武装暴动,后被编入红4军第4纵队第8支队任班长、排长。
1929年12月入红4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担任连长。
1930年4月任红12军第5团第1营营长兼政治委员。
1930年6 月任红1军团第4军第3纵队8支队政治委员。
1930年9月任红12师第35团政治委员。
1933年6月任红1方面第2师政治委员。
参加了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
红1、4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先后任红1军第1师师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副司令员。
1936年12月毕业后留校任红大训练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
1939年初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苏德战争爆发后,加入苏军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1945年8月,随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回国。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初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
1946年8月兼任东北航空学校校长。
1948年1月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第一参谋长。
1949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14兵团司令员。
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1947年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及锦州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的天津攻坚战役。
1949年7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之命负责筹建人民空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25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
1959 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
1961年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64年任中国人民航空协会名誉主席。
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
什么人可以授予上将军衔?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的顶端,是军人的至高荣誉,解放军现役有多少上将?哪些人能晋升上将?一名少尉晋升上将一般需要多少年?现役上将都有哪些人?今天,军迷俱乐部将揭秘一下解放军这一顶层人群。
如何可以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7月1日出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恢复了军衔制度,并且把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但一级上将空缺未授予。
1994年5月12日公布的修改条例,不再设一级上将,军衔设3等10级,即包括上将、中将、少将的将官;包括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的校官;包括上尉、中尉、少尉的尉官。
上将军衔根据不同兵种分为:陆军上将、海军上将、空军上将。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般授予陆军上将军衔。
同时,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即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总装备部部长、总装备部政委、大军区司令员、大军区政委等的主要军衔。
我国现役陆军上将有24位。
海军上将为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一般只授予海军司令员、海军政委。
现役海军上将有3位。
空军上将为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委。
现役空军上将有5位。
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也是正大军区级单位,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国防大学校长、政委也可以授予上将军衔。
他们的上将军衔不受军种限制,陆、海、空上将均可任职。
1995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武警部队总部升格为正大军区级。
因此,武警上将成为正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一般授予武警部队司令员、武警部队政委。
现役武警上将有2位。
上将可以由正大军区职将领“选升”。
所以,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不担任中央军委委员的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海军、空军、二炮、武警部队的主官,大军区的司令员、政委,军事科学院的院长、政委,国防大学的校长、政委,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主任的总装备部副部长,都有机会跻身上将。
当然,他们一般得满足担任正大军区职两年、晋升中将满4年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起,至今已100年,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也已召开了 19次。
每次党的代表大会,都由党员中选出的优秀代表参加。
大会结束之时,又从代表中选举出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组成党的中央委员会。
对于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人们历来特别关注。
而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1360位开国将帅在中央委员会的历任情况,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试图通过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和 <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来浅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中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历任情况,以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开国将W在拓届中央委员会的任职情》(上)文丨欧阳青扩大的六届三中全会,朱德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央委员会的开国将帅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 6月18日至7月11日通过共产国际的帮助在 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 召开。
出席大会的代表共有142人。
党的六大 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大会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 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 确的回答。
1930年9月24日至28日,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瞿秋白主持,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扩大的六届三中格_推奇全会。
全会根据六大以后党的中央委员的牺牲和病故等变化情况,补选了中央委员7人、中央候补委员8人。
时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补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央委员会的开国将帅。
1934年1月15日至18曰,中国共产党六届五中全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临时中央政治局总负责人博古主持会议。
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总司令朱德增选为中央委员,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彭德怀,增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36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共和国开国元帅大将上将共和国元帅一、湖南省3位:1、贺龙:湖南桑植人。
2、罗荣桓:湖南衡东人。
3、彭德怀:湖南湘潭人。
二、四川省2位:4、陈毅:四川乐至人。
5、朱德:四川仪陇人。
三、重庆市2位:6、刘伯承:重庆开县人。
7、聂荣臻:重庆江津人。
四、广东省1位:8、叶剑英:广东梅县人。
五、山西省1位:9、徐向前:山西五台人。
六、湖北省1位:10、林彪:湖北黄冈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湖南省6位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大将--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湖北省2位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广东省1位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四川省一位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
共和国开国上将一、湖南省19位:1、李志民:湖南浏阳人。
2、宋任穷:湖南浏阳人。
3、唐亮:湖南浏阳人。
4、王震:湖南浏阳人。
5、杨勇:湖南浏阳人。
6、傅秋涛:湖南平江人。
7、苏振华:湖南平江人。
8、钟期光:湖南平江人。
9、甘泗淇:湖南宁乡人。
10、陶峙岳:湖南宁乡人。
11、陈明仁:湖南醴县人。
12、邓华:湖南郴县人。
13、李涛:湖南汝城人。
14、朱良才:湖南汝城人。
15、宋时轮:湖南醴陵人。
16、杨得志:湖南醴陵人。
17、李聚奎:湖南涟源人。
18、彭绍辉:湖南湘潭人。
19、肖克:湖南嘉禾人。
二、湖北省14位:20、陈锡联:湖北红安人。
21、郭天民:湖北红安人。
22、韩先楚:湖北红安人。
23、王建安:湖北红安人。
24、谢富治:湖北红安人。
25、周纯全:湖北红安人。
26、陈再道:湖北麻城人。
27、王宏坤:湖北麻城人。
一生敢为开路先锋的王震上将作者:夏明星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1年第9期在我军战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20多年的战斗生涯中,他七次负重伤:刚刚26岁,他就成为红六军团政委,率部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任务;不到30岁,他就担任了八路军第359旅旅长兼政委,是八路军的青年才俊之一;33岁那年,他率部进驻南泥湾,很快把该地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刚刚38岁,他就协助李先念成功地指挥了著名的中原突围,为解放军保存了一支有生力量;三年解放战争中,他纵横西北战场,被敌人誉为“彭德怀的拳头”;这位传奇人物,就是开国上将王震!■夏明星一、纵横湘赣苏区,成为屈指可数的人物王震,1908年4月11日出生在湖南省浏阳河畔一个农民家庭。
13岁那年,由于温饱无以为继,他只身到湖南省城长沙谋生,先拉了一段时间人力车,很快又干起铁路搬道工。
下层市民生活的艰辛,他全部品尝过。
1924年春天,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开始了,他也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进步着,历任过粤汉铁路工会长(沙)岳(阳)段分工会执行委员、工人纠察队队长。
1926年10月,这是王震永生难忘的日子,他首次接触了毛泽东并受到他的教育。
1927年7月,大革命彻底失败了,王震这时已经入党半年。
他不惧白色恐怖,始则参加了长沙工人暴动,继则做党的地下交通和兵运工作。
不同岗位的工作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与能力,他在斗争中逐渐成熟。
1929年春天,活动在湘鄂赣三省交界的红5军第2纵队,扩编为湘鄂赣边红军支队,黄公略担任支队长,革命形势一片高涨。
这时,一心向往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王震得遂所愿,受命在鄂东南地区组建红军游击队,配合黄公略支队战斗。
他领导的这支游击队神出鬼没,迅速发展到数百人,带兵、打仗也成为他热爱的事。
1930年9月12日,王震和他率领的游击队南下江西萍乡,正式编入正规红军湘东独立师——该师负责坚持湘赣苏区斗争,成为湘赣苏区主要创始人之一。
从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湘东独立师在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中,先后在酃县、将军山、永阳等地歼灭敌人2个团以上。
与上将军衔擦肩而过的五名开国中将作者:水新营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7年第7期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的副兵团级干部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1951年2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干部评级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军所有干部均评定个人级别,为今后实行军衔制度奠定初步基础。
并规定应以“德”、“才”、“资”的标准衡量干部现任职务,来确定其等级。
1952年3月14日,中央军委在《评定各级干部等级指示》中确定军队干部级别分9等21级。
其中,兵团级干部分为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准兵团级。
兵团及相当于兵团的二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一般应评为正兵团级”;兵团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一般应评为副兵团级”;同时还规定,“个别不适宜者应酌情降低”。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指出以军队级别为主要依据,参照编制军衔确定军官军衔:“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副兵团级、准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中将”。
在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副兵团级干部一共有42人。
具体授衔情况如下;副兵团级上将19名: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诚、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吕正操。
副兵团级中将22名:萧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
副兵团级少将1人:贺晋年。
不过,对开国将帅所授军衔的酝酿,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1955年1月14日和15日,中央军委召开座谈会,就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人员等问题进行研究。
经过与会人员讨论,取得了一致意见。
1月16日,由国防部部长彭德怀与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联名上报毛泽东主席关于元帅、大将、上将预授名单。
《党史博采》│2021第06党的十一大,拨乱反正,一些曾被打倒的老将重又进入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党员。
大会是在揭批“四人帮”进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
邓小平为大会致闭幕词,强调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泽东主席为党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全党全军全国努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大会选出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1人,候补委员132人。
进入第十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的开国将帅: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叶剑英、汪东兴。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
中央政治局委员:韦国清、乌兰夫、叶剑英、刘伯承、许世友、陈锡联、苏振华、李德生、余秋里、汪东兴、张廷发、徐向前、聂荣臻。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赛福鼎·艾则孜。
中央委员63人(按姓氏笔画排序):元帅4人:叶剑英、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
大将3人:罗瑞卿、萧劲光、粟裕。
上将22人:王平、王震、韦国清、乌兰夫、叶飞、吕正操、刘震、许世友、陈奇涵、陈锡联、苏振华、李达、李志民、杨勇、杨成武、杨得志、宋时轮、张爱萍、萧华、萧克、韩先楚、彭绍辉。
中将18人:王诤、王必成、王恩茂、孔石泉、刘兴元、杜义德、苏静、余秋里、张才千、贺诚、秦基伟、聂凤智、曹里怀、梁必业、曾绍山、曾思玉、廖汉生、赛福鼎·艾则孜。
少将10人:马辉、尤太忠、任荣、江拥《党史博采》│2021第06期辉、李水清、李德生、汪东兴、张廷发、张铚秀、周纯麟。
1961年晋升少将1人:任思忠。
1964年晋升少将5人:王猛、刘光涛、张玉华、铁瑛、郭玉峰。
中央候补委员37人(按姓氏笔画排序):上将2人:邓华、唐亮。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写完前两篇<共和国最骁勇善战的五位开国将帅》和《共和国十大元勋将军》,再来参照<水浒传>列出心目中的108位战将,由于时间所限,姑且先列出36位将军称为"虎将"吧,先行登载.开国上将有57位,我选取了33位,又从大将中选取两位资历与上将差不多的王树声\许光达.以我的观点,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身经百战,二是有战役指挥能力,三是军事生涯有其辉煌之处.排列顺序主要是按照将军军衔,兼顾建国后曾担任职务的大小及任中央委员的先后时间而定.1、王树声(1905—1974年)湖北麻城县人,原名王宏信,乳名国萌。
曾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担任过红31军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作为主要山头之一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2、许光达(1908—1969年)湖南长沙县人,原名许德华。
黄埔军校5期炮科,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
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
作为主要山头之一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3、王震(1908-1993)湖南省浏阳县人。
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人称“胡子将军”,以“南泥湾”垦荒、开垦“北大荒”、平定新疆、支持邓小平而功勋卓著。
曾高居国家副主席之位,是八、九十年代“中央八老之一”。
4、陈锡联(1915-1999)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
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29师、第二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刘邓大军的虎将和我军名将,绰号“小钢炮”,以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闻名。
文革后期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华国锋所倚重,最后任中顾委常委。
5、许世友(1905-1985)湖北麻城许家洼(今河南新县)人。
早年入少林寺习武,后投身军旅,绰号“许和尚”。
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15师、第三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时为我军东线前敌指挥。
解放军39军扬威朝鲜2019-09-26涌现许多烈⼠和英雄集体39集团军的前⾝是红15军团,包括红25军和红26军。
红25军组建于1931年10⽉,属4⽅⾯军建制。
长征期间与红28军合编为红25军,徐海东任军长。
部队抵达陕北苏区后,与刘志丹、⾼岗领导的红26军会合,于1935年组建中国⼯农红军第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华任政委。
1937年8⽉,红15军团改编为⼋路军第115师344旅,共5000余⼈,1939年9⽉扩编为⼋路军第2纵队。
1940年6⽉开赴苏北,与新四军第6⽀队等合并,先后改称⼋路军第4、第5纵队,“皖南事变”后5纵⼜被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
1945年11⽉,第3师开赴东北,9⽉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司令员刘震,政委吴法宪。
1948年11⽉,2纵改编为中国⼈民解放军第39军,军长刘震,政委吴法宪。
从1935年9⽉成⽴红15军团直到1948年11⽉成⽴39军,这⽀部队的机关建制从未编散,始终为整建制改编,是解放军中惟⼀保留下来的“红军军团”。
解放战争期间,39军从东北松花江⼀直打到⼴西镇南关,表现⼗分出⾊。
在辽沈战役锦州总攻中,39军迅速突破城垣,战⼠梁⼠英舍⾝炸碉堡,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战后,锦州⼈民将梁⼠英牺牲的街道改名为“⼠英街”。
在天津战役中,39军部队率先攻破坚固的城防进⼊市区。
解放战争中,39军共歼敌19.6万余⼈。
朝鲜战争爆发后,39军改编为中国⼈民志愿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于1950年10⽉随13兵团⾸批⼊朝参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39军歼敌4万余⼈。
1953年5⽉,39军⾃朝鲜回国,长期驻守辽东半岛。
1982年9⽉,39军与38军在全军⾸先开始进⾏编组合成集团军的试点。
1984年,39军正式改编为陆军机械化第39集团军,并继第38集团军之后于1988年3⽉第⼆个组建陆军集团军直升机⼤队。
刘震,“善战”将军作为39军第⼀任军长,刘震在该军军史上的地位⼗分重要。
刘震:指挥志愿军空军创辉煌战史作者:夏明星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20年第7期文|夏明星刘震(1915.3.3—1992.8.20),湖北孝感人,红军岁月里担任过师政委,抗日战争中担任过新四军旅长,解放战场上担任过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成长为人民军队著名将领。
抗美援朝时,他历任过志愿军空军司令员、中朝联合空军司令员。
对于刘震的抗美援朝征程,《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刘震”词条里有一句话很够劲:“指挥初建的志愿军空军同美国空军作战,首次取得使用喷气式飞机进行大规模空战的经验。
”的确,在抗美援朝空中战场,刘震大胆指挥初建的志愿军空军同美国空军积极作战,“首次取得使用喷气式飞机进行大规模空战的经验”,成为他抗美援朝征程的最大亮点。
一、“在这长达3个多月的学习过程中,我几乎天天都和他在一起”1950年9月25日,刘震出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受命组织中南地区防空作战。
10月17日,在中国陆军援朝在即、苏联空军不便出援之际,刘震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受命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以保卫后方重要目标,协同地面部队作战。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美国空军成为志愿军的“天灾”,诚如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回忆的:当时,为了尽量不暴露志愿军主力入朝的目标,志愿军司令部曾一度规定各部队不准用轻武器打美军飞机。
因此美军飞机横行无阻,猖獗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美机不但可以擦着房顶、树梢飞,还可在山沟里钻来钻去,搜索目标,见人就打,见车就炸,甚至见到地面上的一垛草,一头牛,一条狗,一只鸡,一缕炊烟,也要打上几梭子弹。
我们总部进驻大榆洞短短的一个月中,曾多次遭到美机空袭。
刘震深知,前线需要志愿军空军,必须尽早让志愿军空军形成战斗力!空中战斗是什么样子?怎样组织指挥空战?他的确是一窍不通。
虽然千难万难,他心中却有一个坚定信念:只要充分掌握苏式飞机的技战术性能,在空中战斗中正确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全面地总结自己的作战经验,注意学习苏联空军的经验,志愿军空军肯定能够在战斗中胜利成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1958)1955.09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的将军(55人)1955.09.27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授予萧克等55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
萧克(肖克)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48岁嘉禾甲种简习师范学校1927.05入党1907.07.14-2008.10.24享年101岁湖南嘉禾人贺龙元帅的连襟,夫人蹇先佛(贺龙夫人蹇先任之妹)李达(李德三)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50岁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1932.09入党1905.04.19-1993.07.12享年88岁陕西眉县人张宗逊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47岁黄埔军校第五期1926年入党1908.02.07-1998.09.14享年90岁陕西渭南人李克农副总参谋长兼外交部副部长56岁安徽圣雅阁中学1926年入党1899.09.15-1962.02.09享年63岁安徽巢县人王震副总参谋长兼铁道兵司令员、政委47岁1927.05入党1908-1993.03.12享年85岁湖南浏阳人许世友副总参谋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50岁抗日红军大学1927.08入党1905.02.28-1985.10.22享年80岁河南新县人邓华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45岁南华法政学校1929.03入党1910 04.28-1980 07.03享年70岁湖南郴州人彭绍辉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49岁延安中央党校1928年入党1906.07-1978.04.25享年72岁湖南湘谭人1932年失去左臂张爱萍副总参谋长45岁抗日军政大学1928.08入党1910.01.09-2003.07.05享年93岁四川达县人杨成武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防空军司令员41岁红军大学第一期1930年入党1914.10.08-2004.02.14享年90岁福建长汀人韩先楚副总参谋长42岁解放军军事学院1930年入党1913.01.30-1986.10.03享年73岁湖北红安人李涛(李湘舲)中央军委技术部部长(总参三部部长)50岁省立郴县第七联合中学1926年春入党1905.09.04-1970.12.20享年65岁湖南汝城人\瑶族傅秋涛总参谋部队列部部长48岁延安中央党校1929年入党1907.08.03-1981.08.25享年74岁湖南平江人王平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48岁抗日军政大学1930.09入党1907.10.12-1998.02.08享年91岁湖北阳新人吕正操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50岁东北讲武堂1937.05入党1905.01-2009.10.13享年104岁辽宁海城人傅钟总政治部副主任55岁列宁格勒军事政治学院1921年冬入党1900.06.23-1989.07.28享年89岁四川叙永人萧华(肖华)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39岁湖南衡阳省立第三师范1930.07入党1916.01.21-1985.08.12享年69岁江西兴国人甘泗淇总政治部副主任51岁莫斯科中山大学1926年春入党1904.12.21-1964.02.05享年60岁湖南宁乡人宋任穷总干部部副部长46岁中央红军大学1926.12入党1909.07.11-2005.01.08享年96岁湖南浏阳人赖传珠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45岁抗日军政大学1927.04入党1910.04.03-1965.12.24享年55岁江西赣县人洪学智总后勤部副部长42岁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29.05入党1913.02.02-2006.11.20享年93岁安徽金寨人周士第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部长55岁黄埔军校第一期1924.12入党1900.09.09-1979.06.30享年79岁海南琼海人郭天民(郭基逵)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部长50岁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03入党1905-1970.05.26享年65岁湖北红安人周纯全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50岁抗日军政大学1926.11入党1905.10.08-1985.07.28享年80岁湖北红安人杨志成(杨序清)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52岁伏龙芝军事学院1927年春入党1903.11.30-1967.02.03享年64岁贵州三穗人陈再道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司令员46岁延安中央党校1928年入党1909.01.24-1993.04.06享年84岁湖北麻城人陈奇涵军事法院院长58岁延安中央党校1925.02入党1897.08.24-1981.06.19享年84岁江西兴国人王宏坤海军副司令员46岁延安中央党校1929.03入党1909.01.22-1993.08.20享年84岁湖北麻城人苏振华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43岁抗日军政大学1930.11入党1912.06.02-1979.02.07享年67岁湖南平江人刘亚楼空军司令员45岁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1929.08入党1910.04.08-1965.05.07享年55岁福建武平人刘震(刘幼安)空军副司令员40岁解放军军事学院1932.08入党1915.03.03-1992.08.20享年77岁湖北孝昌人陈锡联炮兵司令员40岁解放军军事学院1930年入党1915.01.04-1999.06.10享年84岁湖北红安人陈赓大将连襟(夫人王璇梅为陈赓大将前妻王根娣之妹)韦国清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公安军副司令员42岁红军大学1931年入党1913.09.02-1989.06.14享年76岁广西东兰人、壮族陈士榘工程兵司令员46岁湖北学生军事训练班1927.10入党1909.04.14-1995.07.22享年86岁湖北武昌人陈伯钧(陈国懋)军事学院副院长45岁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05入党1910.11.26-1974.02.06享年64岁四川达川人钟期光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46岁湖南平江县立中学1926.12入党1909.01.02-1991.05.22享年82岁湖南平江人宋时轮总高级步校校长兼政委48岁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01入党1907.09.10-1991.07.11享年84岁湖南醴陵人朱良才北京军区政治委员55岁中共中央党校1927.10入党1900.09.27-1989.02.22享年89岁湖南汝城人董其武第69军军长56岁1980.01入党1899.11.27-1989.03.03享年90岁山西河津人唐亮(唐昌贤)南京军区政治委员45岁中央红军大学1930.08入党1910.06.13-1986.11.20享年76岁湖南浏阳人叶飞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军区司令员41岁黄埔军校第四期1932年入党1914.05.07-1999.04.18享年85岁福建南安人菲律宾归侨杨得志济南军区司令员44岁抗日军政大学1928.10入党1911.01.03-1994.10.25享年83岁湖南株洲人王新亭济南军区政委、代司令员47岁高等军事学院1930.08入党1908.12.23-1984.12.11享年76岁湖北孝感人黄永胜广州军区司令员45岁红军大学第一期1927.12入党1910.11.17-1983.04.26享年73岁湖北咸宁人李天佑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广西军区司令员41岁解放军军事学院1929.10入党1914.01.08-1970.09.27享年56岁广西临桂人陈明仁第55军军长52岁黄埔军校第一期国民党起义将领1903 04.07-1974 05.21享年71岁湖南醴陵人贺炳炎成都军区司令员42岁中共中央党校1929年入党1913.02.05-1960.07.01享年47岁湖北松滋人1935年失去右臂姜齐贤少将女婿阎红彦成都军区第一副政委46岁延安中央党校1925年入党1909.10.26-1967.01.08享年58岁陕西子长人谢富治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委46岁山东第一乡村师范1931年入党1980.10开除党籍1909-1972.03.26享年63岁湖北红安人陶峙岳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63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党起义将领1982.09入党1892.09.18-1988.12.26享年96岁湖南宁乡人乌兰夫内蒙古军区司令员、政委49岁莫斯科中山大学1925.09入党1906.12.23-1988.12.08享年82岁内蒙古土默特人\蒙古族周桓沈阳军区政治委员46岁中共中央党校1933年入党1909.02.22-1993.10.27享年84岁辽宁东港人杨勇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42岁解放军军事学院1930.02入党1913.10.28-1983.01.06享年70岁湖南浏阳人李志民(李凤瑞)志愿军政治委员49岁抗日军政大学1927.04入党1906.07.09-1987.11.16享年81岁湖南浏阳人赵尔陆国防科工委常务副主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50岁抗日红军大学1927年入党1905.06.04-1967.02.02享年61岁湖南浏阳人1956.01.25 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的将军(1人)1956.01.25 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授予王建安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截止累计56人。
人民空军的奠基人之一刘震上将
何立波
【期刊名称】《军事史林》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刘震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我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
他15岁参加革命,土地革命时期曾任团政委和师政委。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新四军团政委、团长、旅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刘震历任纵队司令员、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等职。
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在指挥志愿军空战作战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美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将军惊呼:
【总页数】6页(P53-58)
【作者】何立波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2
【相关文献】
1.董其武:由国民党上将到共产党上将
2.刘震:潇洒上将最爱时髦
3.人民空军开国大典大阅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人民空军建军70周年
4.奇勋上将洪学智青年人的人生教科书——观《上将洪学智》有感
5.人民空军装备发展史话(5)——立川99式高级教练机(ギ—55)为创建人民空军立了头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开国上将曾被贬为伙夫用扁担照样杀敌缴枪
导语:多次“从头干起” 1933年4月,为加强留守鄂豫皖斗争的红25军,韩先楚所在的独立团接受了整编,韩先楚成为排长。
一次,游击队抓住几个打探
多次“从头干起”
1933年4月,为加强留守鄂豫皖斗争的红25军,韩先楚所在的独立团接受了整编,韩先楚成为排长。
一次,游击队抓住几个打探红军消息的人,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有的领导认为这是敌人派来的侦探,决定把他们处决,派韩先楚去执行这个任务。
但韩先楚认为,打听红军消息的不一定都是侦探,也可能是红军的家属寻找亲人,表示不同意这种做法,因而被某些人说成“革命不坚决”、“手软”,由干部被撤职去当伙夫、抬担架。
但韩先楚从不抱怨,照样在战斗中奋勇当先,还用扁担缴过敌人的枪。
不久,他被提拔当了班、排、连干部。
又有一次,他带领几个战士外出执行任务,所在部队转移途中遭敌袭击,部队被打散,他和两个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他们经过半个多月昼伏夜行、风餐露宿,终于找到了中共鄂豫皖省委第四大队。
第四大队虽然收容了他,但要求他找熟识的人证明。
在游击战争环境中,找熟人证明谈何容易。
但韩先楚没说什么,又从战士干起。
成名独树镇
长征途中,韩先楚率领本连、本营,多次担负冲锋突击、破阵歼敌、夺关开路、堵截追兵的战斗任务,几次在危急情况下,掩护军主力和军领导脱离险境。
其中,独树镇战斗,让他一战成名。
1934年11月中旬,红25军在河南罗山县朱堂店突破敌人阻拦,当晚从信阳以南越过平汉铁路,进入豫鄂交界的桐柏、枣阳一带,实现
生活常识分享。
开国上将刘震的生平简介
刘震,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开国上将刘震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刘震将军虽然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但是他十分注重仪表问题。
在那个战乱年间,注重仪表的人确实有,但是像他这样一个在前线带兵打仗还如此注重仪表的将领就比较少见了。
刘震将军,从来不穿破破烂烂的衣服,就算是有补丁的地方,也一定是补的服服帖帖,方方正正,一丝不苟。
解放战争时期,刘震将军与他的部队进军东北,那时他的穿衣打扮一直为人所称道。
当时刘震将军不仅仅穿西装夹克,还自制吊带裤,整个人看上去风度翩翩。
就因为这样,刘震将军还有一个称号叫做“洋司令”。
1992年,在刘震将军77岁时,他的穿衣风格依然是紧跟潮流。
夹克衫、外套等都是时下香港最流行的款式,西装皆名牌,皮鞋也是意大利进口的真皮皮鞋,以至于很多人一直认为刘震将军是位“老华侨”。
刘震将军还对炮这个武器有很深的研究。
当初红军打胜仗后,常常会缴获大量的敌炮,但是军中的人都不认识这个东西,更不知道怎么用。
于是就会将这些炮舍弃,刘震将军觉得十分可惜,于是就专门
去研究了怎么使用这个炮。
一段时间后,刘震将军研究成功了,使得红军在战场上又多了一门武器可以使用,而且威力不凡。
刘震将军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
刘震将军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带领中国的空军积极抵抗美国空军。
中国这支年轻的空军队伍,在刘震将军的指挥下,竟然渐渐的呈现出可以与美国空军相抗衡的姿态,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许多贡献。
还被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了一级国旗勋章。
在195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上将军衔。
刘震与吴法宪的恩怨说到刘震将军,就不得不提刘震与吴法宪的恩怨这个事情。
刘震将军是我国的一位杰出将领,不管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刘震将军都是战功累累。
可是谁能想到在文革时期,由于吴法宪的举报,使刘震几乎天天都遭批斗。
刘震与吴法宪是多年的战友,两个人的交情还不错。
当时在冀鲁豫支队中,刘震是队长,而吴法宪是政委。
刘震打仗十分厉害,在军中的威信也非常高,但是他依然对吴法宪很是尊重,二人还经常一起讨论工作上的事情。
因此在外人的眼里,刘震与吴法宪的关系十分的融洽,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
全国解放后,刘震与吴法宪都来到了空军军区。
当时吴法宪是空军政委,而刘震是副司令员。
就是在这个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开始恶化了,因为吴法宪已经投靠了林彪,是林彪手下的一员大将。
在之后的“反右倾斗争”中,吴法宪一直按照林彪的指示,不停地打倒每一位不属于自己阵营的将军。
1966年,吴法宪向上级汇报,刘震等人在空军搞罢官夺权。
林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