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1》学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8
《电子政务》一、单项选择题1、电子政务的主体是:(D )。
2、以下不属于“金字工程”的是:(A )。
3、“政府上网”是我国40余家国家部委的信息中心于(D )年发起的推动政府信息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4、中国互联网实验室认为,电子政务的效果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社会参与度、用户体验度、E化成熟度和( A )。
5、政府部门在选择咨询公司时,要从资信情况、业务能力、建议方案、(D )等四个方面考虑。
6、爱森哲公司从服务成熟度、业务成熟度水平、服务提供的成熟度、(A )等多种角度对电子政务的成熟度加以评价。
7、在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推进过程中,青岛市始终贯彻厉行统一和适度集中的原则,坚持“四统一分”体制,其中“分”是指:( A )。
8、电子政务的资金筹措模式中,电子政务系统的投资来自政府。
但是,政府自身并不组织技术力量去搞系统的设计,甚至也不参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而是将此类任务交由电子政务的相关企业去做,政府不仅保有电子政务系统的控制权,而且保有电子政务系统的所有权的模式是:(B)。
9、在一个机构内部,用统一的计算机系统为所有不同的部门提供不同的电子服务,属于以下哪个阶段:( A )。
10、信息通讯技术将使得公民社会组织的力量更强大,能够聚集社会资源,扩大基金,反对部门的腐败,这属于以下哪个阶段:( D )。
11、信息通讯技术使得部门的公共服务更加灵活和便捷,公民能够更加方便地与政府进行商业活动的阶段是:(D )。
12、政府能够与公民在网上双向互动。
比如,公民在此阶段不仅可以从网上下载政府的各类表格,还可以将填写完毕的表格通过网络传输到相关部门,这个阶段属于:(C )。
13、政府除了在网上发布与政府服务项目有关的动态信息,还向公民提供更便利的服务,这个阶段属于:(B )。
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联合国与美国行政学会划分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D )。
15、以下哪一项不符合IDC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划分:(D )。
16、随着技术的进步,公民对政府的期待也不断提高,希望了解政府的绩效,这句话体现了电子政府是(A )的政府。
电子政务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电子政务的定义和意义: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现
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政府机构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
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的一种
模式。
2.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简单信
息化阶段、互联网阶段和移动互联网阶段。
简单信息化阶段主要是政
府机构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电子化存储和检索;互联网阶段是政
府机构通过互联网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信息的公开和公众参与;
移动互联网阶段是政府机构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加便捷和个
性化的服务。
3. 电子政务的关键技术:电子政务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数据与信息安全保障、数字证书认证和电子
支付等技术。
4. 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包括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和共享、
电子政务监管和评估等。
5. 电子政务的影响和挑战:电子政务的影响包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
透明度、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推动政府改革和创新等;电子
政务的挑战包括信息安全威胁、不平衡的数字鸿沟、技术障碍和法律
法规等方面的问题。
6. 电子政务的案例和成功经验:全球范围内存在许多电子政务的成功
案例,如新加坡的电子政务服务、爱沙尼亚的数字化政府、中国的数
字政府等。
7.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包括向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的转变、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电子政务的创新、加强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合作和信息共享等。
第一章主要内容一.考核要求1、了解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基本掌握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涵、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3、重点掌握电子政务的价值分析。
二.主要内容1.发展电子政务对政府产生哪些主要影响 P1相关练习:简答题——发展电子政务,将会对政府产生哪些主要影响?答:1)改进和优化政府组织;2)重组公共管理;3)提升政府管理的效率;4)提高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等。
2.信息通信技术的英文简称:ICT P2相关练习:ICT是下列( C )的英文简称。
P2A .信息技术B . 移动通讯技术C . 信息通讯技术D . 办公自动化。
3.电子政务的定义 P8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通过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通信技术,在政府事务中的应用,以改变政府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使政府的效率和服务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政府。
4.电子政务的含义(内涵) P81、以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基础2、“电子”与“政务”的有机融合3、必须与政府改革和流程重组紧密结合4、“政务”是根本,“电子”是手段5.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P9表1-2流媒体课件中列示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相关练习:(1)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B )为中心。
P9A . 政府机构和职能B . 公众的需求C . 公务员的需求D . 政府的需求(2)简答题——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P9表1-2答案要点:(1)政府机构存在形式;(2)政务处理方式;(3)办理时间(4)政府组织结构(5)政府管理方式;(6)政务生效标志;(7)政务处理程序;(8)政府工作重心;(9)政府主要议事方式;(10)政府决策参与范围5.电子政务的基本特征P9-11(1)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改变传统政府流程分散、割裂的状态,实现政府业务流程的一体化和高效化运作。
(2)政府服务提供的电子化:实现政府服务流程的电子化、政府服务功能的自动化、政府服务内容的个性化、政府服务提供的持续化;做到一站式服务,全天候(24×7)服务,不间断服务。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1.1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书p2-3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政府信息化是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是优先发展的领域。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电子政务的理论价值:(不作拓展了,稍微看下大体内容)改善行政环境的价值变革行政价值观的价值对行政权力结构变迁的价值对行政组织结构重组的价值电子政务的实践意义对重塑政府业务流程的意义对促进政府工作方式转变的意义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对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意义1.3电子政务的概念p4狭义电子政务指的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广义的电子政务,就我国而言,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立法、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一切公共管理机构的管理活动和事务处理。
电子政务作用包括:优化重组政府部门,提供服务,作为一种政务工具,以及简化政务流程电子与政务之间的关系?(选择、判断)电子:是一种工具与手段政务:关于政治方面的事务;国家的管理工作。
主要指行政方面1.4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有张图片在ppt第一章40页,书上有张表格在p7-8传统:企业、公众、社会——政府部门(公务员)——部门独自的资源电子政务:企业、公众、社会——系统的平台(整合的信息资源作为支撑),政府部门则退居后台。
1.6电子政务的概念辨析(以选择和判断为主)书p8-10相关概念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政府、政府上网、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办公效率。
区别包括:(1)应用定位不同:电子政务为政府部门内部以及跨部门、系统和地区的应用。
办公自动化在部门内部,并且集中于办公人员的个人层面。
第一章社会信息的网络化第一节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一、信息化的含义1、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从物质与能量为中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的过程;2、信息化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基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二是基于信息技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三是信息技术手段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二、信息与信息产业1、信息具有5个显著特征:信息的普遍性、无限性、永恒性、转移性、共享性。
2、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3、信息产业是指那些从事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产业第二节网络化带来的革命一、国际互联网的起源于发展1、互联网起源于美国2、Internet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并迅速发展和扩大的主要原因:第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为Interne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第二,Interne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执行一种非常开放的策略,对于开发者和用户都不加以限制;第三,Interne在为人们提供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的同时,还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非常友好的访问手段.二、网络化使人类生存方式发生重大改变首先,网络化所蕴含的信息和科技、智力因素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网络化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网络化促进了人类存在形态的改变。
同时,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开放性和全球化也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促使人们在更加开放的视野中从全球化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三、网络化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1、网络化对政治的影响2、网络化对经济的影响3、网络化对军事的影响4、网络化对文化的影响第三节中国网络化的建设和发展一、互联网产业是信息全球化最根本的基础1、信息全球化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互联网。
2、互联网不仅仅是交互通讯、信息传播和电子商务的工具,而且是信息全球化最理想的工具二、中国互联网建设三、中国迈入网络化的步骤第一步:政府上网工程第二步:企业上网工程第三步:家庭上网工程第四节网络化时代政府职能的转变一、国家安全国家考虑了多种保护方法:一是自上而下的方法,二是自下而上的方法二、个人安全三、信息基础结构四、商业法则五、公众健康和安全六、教育七、经济发展八、灾难防止九、环境保护第二章电子政务概述第一节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实质一、电子政务的概念1、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2、电子政务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电子政务复习资料1. 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ance,简称e-gov)是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来改进政府机构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电子政务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手段,实现政府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并在公众参与、政策制定、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
2. 电子政务的重要性2.1 提高政府机构效率电子政务可以帮助政府机构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来实现流程自动化、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2.2 促进公共服务提供电子政务可以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和全面的公共服务。
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公众可以在线办理各类证件、支付税费、查询信息等,节省时间和成本。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政策宣传和公共参与,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互动。
2.3 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监督性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共信息公开度。
政府可以通过网站、移动应用等电子渠道发布政策文件、政务信息等,方便公众获取、监督政府的工作。
同时,电子政务系统可以记录政府的行为和决策,作为监督政府的依据。
3. 电子政务的实施步骤3.1 制定电子政务战略规划政府应制定电子政务战略规划,明确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重点和路线图。
战略规划需要考虑政府的资源投入、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3.2 建设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包括信息网络、数据中心、互联网应用等。
政府应投资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并确保其安全和可靠。
3.3 开发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根据实际需求,政府应开发相应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包括政务门户网站、电子支付系统、电子证照系统等,以提供各类公共服务。
3.4 推进电子政务应用政府应积极推广和推进电子政务应用。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宣传活动、政策激励等方式,鼓励公众使用电子政务系统。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主动采纳电子政务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电子政务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一、电子政务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的辨析(P2—11)定义: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补充:从管理活动的范围角度定义:狭义的电子政务专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事务管理和服务活动。
广义的电子政务泛指各类行政机关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它将活动的主体范围扩大到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甚至一些社会团体等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
从政府的角度定义:电子政务是以因特网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将传统的政府管理工作移植到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中的一种政府工作方式。
它强调了电子政务的运行环境、主要依赖的技术手段,说明电子政务是政府的一种工作方式。
另一种定义: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构造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
即电子政务就是在因特网的基础上建立的虚拟政府,其重要的内涵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打破政府部门之间和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使得公众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
从管理和服务的角度:电子政务是政府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以Web为基础的因特网技术)更有效地为市民、企业、政府职员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和服务。
同时也使得这些个人和团体能更便捷地获取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
相关概念的辨析●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P3—4)(1)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府信息化的具体途径,即通过在政务活动中不断扩大电子政务的范围,逐步推动政府信息化水平由低到高发展。
(2)政府信息化是一个目标,电子政务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种手段。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表现形式,即全面实行政府行政管理的电子化,是政府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手段。
电子政务教程01介绍电子政务是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公众各类政府服务的一种方式。
它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通过电子化的方式提供政府服务,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公众体验。
本教程将介绍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了解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作用。
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电子化平台提供政务服务的一种方式。
它涵盖了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服务、电子政务平台等方面。
电子政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优化公众服务体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电子政务的重要性电子政务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政府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加快行政决策和处理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电子政务可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使公众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各类政府服务,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此外,电子政务还可以促进政府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推动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电子政务的原理电子政务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信息化原理信息化原理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它要求政府将各类政府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
这包括政府文件、数据、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信息化手段,政府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信息,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和质量。
网络化原理网络化原理是电子政务的关键,它要求政府将各类政务服务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交互。
这包括政务网站、政务APP等电子化的服务平台。
通过网络化手段,公众可以方便地访问政府服务,政府部门之间也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智能化原理智能化原理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它要求政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加入等先进技术。
这包括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流程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智能化手段,政府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各类政务事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电子政务的应用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政府的各个领域和部门。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电子政务应用:政务网站政务网站是政府向公众提供各类政务服务的重要渠道。
课程号:50159《电子政务-
【题目】电子政务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这一说法正确吗?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题目】电子政务等于电子政府。
这一说法正确吗?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题目】1999年,我国启动"政府上网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各级政府开通网站,架起政府与公众的桥梁,在开展政府形象建设的同时,逐步开展网上申报、审批等项工作,推动政务公开的民主化进程和政府机关的信息化进程。
这一说法正确吗?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题目】电子政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为了应用与普及信息技术。
这一说法正确吗?
对
错
参考答案:“错”。
【题目】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是推进电子政务向前发展的社会因素。
这一说法正确吗?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题目】电子政务建设实践强调"三分技术、七分政务”,表明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是政务而不是技术。
这一说法正确吗?
对
错
参考答案:“对”。
【题目】电子政务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加速完成从"效率政府”到"效能政府”的转变。
这一说法正确吗?
对
错
参考答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