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记录-全
- 格式:doc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14
目录一、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2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3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5四、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值班制度7五、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测日报制度8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8七、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报告制度9八、监控室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10九、安全监控人员岗位责任制10一、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安全监测机构.配备足额的监测队伍。
负责安全监测装置的使用、维护、调试工作。
二、监测监控队伍,都必须经过安全监测和通风专业技术的培训。
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安全监测人员不得随意调动,不得兼职,如需调动必须经公司分管领导同意.三、根据《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的规定,安装使用各类型传感器,并有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新工作面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不健全,不准验收投产。
四、凡应安设安全监测装置的地点,必须在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对传感器的安设种类、数量、位置、主机和声光箱,动力开关的开设地点,控制电缆和电源线的铺设,控制区域作出明确规定,并绘制监测系统图报分管领导批准,对不具备安设装置的地点,由通风队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五、应安设监控装置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开工前必须由使用单位,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提出安装申请表,报送信息化办公室.六、相关监测人员接到安装申请表后,负责监控装置的安装,调试和使用维护工作,使用单位和机电队负责提供接通井下电缆和控制线、电源线,进行连接时,必须要有井下监控负责人现场监护。
七、井下装置定期维护调试,每隔10天进行一次巡回检查调试,调试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
八、井下装置发生故障,必须立即进行处理,在井下无法处理时,应在24小时内更换井下装置.如8小时内修好,并投入使用,可继续生产,否则必须停产处理.九、井下处理故障时,必须严格执行规程规定,严禁擅自甩掉装置不用,如确需暂时停止装置运行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XXX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XXX煤矿目录一、安全监控瓦斯事故应急预案---------------2二、调度室安全生产责任制-------------------3三、调度室主任安全生产责任制---------------4四、调度员安全生产责任制-------------------4五、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值班员操作规程---------6六、安全监测监控维修工操作规程-------------7七、安全生产值班制度-----------------------8八、安全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9九、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11十、监控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11 十一、安全监控系统故障报告制度-------------12 十二、安全监控系统监测、监控异常上报制度---14 十三、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15 十四、瓦斯日报、监测日报审查签字制度-------16 十五、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17 十六、监测系统调试管理制度-----------------204、监督检查各队跟班人员记录填写,并做好井下安全生产汇报记录。
5、及时填写调度值班记录及其它有关记录。
6、掌握各队人员入井情况。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调度室主任安全生产责任制1、按照调度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负责和主持调度室工作,定期召开调度例会。
2、监督调度员履行调度职责,监督调度室内有关记录的完整、真实,并对其负责。
3、随时掌握生产的变化情况,搞好综合平衡,及时协调部门之间、环节之间的问题,实现安全生产。
4、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调度安全生产,对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有权下调度命令,并督促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
不幸发生事故,要积极组织并协助领导指挥抢救工作。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全国各类煤矿安全监察人员。
第2第二条安全监察人员应当完成下列工作::1、负责管理范围内的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的安装、调试、维修、校正、监测等工作。
2、应将在籍的装置逐台建账,认真填写设备仪器台帐、传感器使用管理卡、故障登记表、检修校正记录。
3、负责绘制矿井监控系统图、修正。
4、负责打印监测报告、签字、送审等工作。
二、工作条件第3条安全监测人员必须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安全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第3第三条安全监察人员应当掌握下列知识::1、熟悉井下人员的相关安全规定。
2、熟悉矿井通风安全监控系统、装置的工作原理。
3、掌握《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系统、装置的有关规定。
4、熟悉矿井通风安全监控系统、装置的安装要求。
5、了解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系统、装置的主要性能指标。
6、熟悉《煤矿安全规程》矿井瓦斯指标的规定及超标处理方法。
7、了解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知识。
8、熟悉气体探测器的性能、参数及使用方法。
三、安全规定第5条各类矿山必须配备矿山安全监控系统。
第6条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绘制控制区监控系统的布局和接线图。
第7连接煤矿安全设备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严禁与调度话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一条线路;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第8条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并锁定监控设备监控区域内所有非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电源;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能够自动解锁。
第9条每天对监控设备及电缆进行安全检查,各种传感器的准确性应通过光干扰气体探测器进行验证、比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报。
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一次。
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气样调校1次。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煤矿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操作人员,包括操作岗、监控中心人员等。
第三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指用于监测、报警及控制煤矿安全生产的系统,包括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煤矿通风监测系统、煤矿水文监测系统等。
第四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操作管理第五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岗位应有专职操作人员,其人数应根据煤矿的规模和安全生产需要进行合理配置。
第六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应按照岗位要求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第七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应根据煤矿的安全生产要求,配备相应的办公设施和工具,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第八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应按照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履行职责,服从指挥,做好工作记录,及时上报工作情况。
第九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应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三章操作流程第十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应熟悉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并掌握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应按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开启、关闭、调试、校准等操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应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参数的设定和调整,保证系统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第十三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应根据系统的报警信息,及时判别报警源和报警类型,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报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四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应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工作,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为事故原因的查找和防范提供支持。
第四章紧急处置第十五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置能力,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矿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这样一种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目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目标是实时监测煤矿中的安全情况,并对潜在的危险进行预警。
通过系统的建设,旨在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二、系统组成1. 环境监测子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通过在煤矿内布置的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煤矿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
该子系统的目标是提前发现环境异常,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2. 煤矿工人定位子系统该子系统通过在煤矿工人身上佩戴的定位器,实时追踪工人在矿井中的位置。
一旦发生事故,系统可以准确判断每个工人的位置信息,以便快速救援。
此外,该子系统还可以监测工人的生理状态,及时发现工人的异常情况。
3. 视频监控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通过在煤矿各个关键区域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煤矿的生产现场。
通过视频监控,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及时处理。
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协助调查事故原因,为事故处理提供证据。
4. 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存储和处理从各个子系统传输过来的数据。
在接收到异常数据时,数据处理中心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算法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三、系统特点1. 实时性整个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立在高速通信网络基础上,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在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系统可以迅速作出响应,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2. 多样性该系统涵盖了环境监测、工人定位和视频监控等多种监测手段,并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危险进行监测和预警。
多种手段的结合可以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可扩展性根据煤矿的规模和需求,系统可以实现灵活的扩展。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传感器和监控设备,以适应不同规模煤矿的需要。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文档目录1:引言1.1 目的1.2 背景2:系统概述2.1 系统架构2.2 功能需求2.3 技术要求2.4 运行环境2.5 硬件配置3:系统模块3.1 风险预警模块3.1.1 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3.1.2 数据分析模块3.2 监控模块3.2.1 视频监控模块3.2.2 环境监测模块3.3 报警处理模块3.3.1 报警信息接收模块 3.3.2 报警处理流程4:系统部署计划4.1 系统安装要求4.2 数据库部署4.3 系统配置4.4 系统测试5:系统维护与管理5.1 数据备份与恢复5.2 系统更新与升级5.3 监控设备维护6:法律名词及注释7:附件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需求和功能,提供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和部署计划,以指导系统的开发、部署和维护。
1.2 背景煤矿是一种高风险工作环境,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减少事故风险,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矿井内的环境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同时配备视频监控设备,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风险预警和报警处理,以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能力。
2:系统概述2.1 系统架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风险预警模块、监控模块和报警处理模块。
风险预警模块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监控模块负责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测,报警处理模块负责接收报警信息并进行处理和记录。
2.2 功能需求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实时采集和分析矿井内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环境数据。
- 实时监控矿井内的视频画面。
- 对异常数据进行风险预警,并发送警报信息。
- 支持矿工的事故求助功能。
- 提供监控设备的远程管理和维护功能。
2.3 技术要求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支持系统的扩展和灵活性。
- 采用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协议,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安全检查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是指可以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动态监控的自动化系统。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h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一、一般规定的安全检查矿井应建立安全监控管理机构,配足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安全监控人员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各类安全监控设备、仪器仪表应按规定进行调校、检定或试验。
二、系统安装的安全检查1.井上部分的安全检查地面中心站值班应设置在矿调度室内,实行24h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监视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运行状态,接收上一级网络中心下达的指令并及时进行处理,填写运行日志、打印安全监控日报表,报矿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审阅;建立监测系统、瓦斯抽采系统数据库,并有备份,其中安全监测、瓦斯抽采系统数据要保存2年以上,人员管理数据要保存1年以上;安全监控系统报表、账卡,图纸资料应符合相关规定。
2.井下传输电缆安装的安全检查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
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必须为本质安全型信号。
传输电缆不得与风水管路、动力电缆同侧敷设。
传输电缆如与风水管路、动力电缆同侧敷设时,必须在风水管路上方300mm以上距离,动力电缆100mm以上距离。
电缆敷设时要有适当的弛度,要求在外力作用时能自由坠落。
电缆悬挂高度应大于矿车和运输机的高度,并尽量位于人行道一侧。
监控电缆接头处要用本安接线盒连接,电缆进线嘴连接要牢固、密封要良好,密封圈直径和厚度要合适,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品。
电缆护套应伸入器壁内5~15mm。
接线应整齐、无毛刺,芯线裸露处距卡爪或平垫圈不大于5mm,腔内连线松紧适当。
接线盒不得设置在淋水处,接线盒处电缆要有一定的余量,并用尼龙扎丝扎紧。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为更好地发挥KJ90NB型安全监控系统的作用,规范安全监控系统的运行,加强对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强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由通防科全面负责。
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做好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2.通防科安全监测主要职责:(1)负责KJ90NB安全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与安全监控值班;(2)负责井上、下所有分站及传感器的安装、维护、调校和回撤工作;(3)负责井上、下所有监测电缆的敷设、更换、延接和回撤工作;(4)负责中心站的维护、管理,通防系统参数值的设定,井上、下各测点及各分站端口参数的定义、修改、删除等操作;(5)负责瓦斯馈电断电装置的安装、回撤、维护及瓦斯超限断电功能测试,并做好记录;(6)负责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与中心站图的绘制、修改;(7)负责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监测设备及电缆的购置、管理、维护;(8)负责安全监测数据的分析,报表的打印、送审等工作;(9)每年一次的电源防雷接地检测。
3.按规定建立完善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包括检修、调试、标校、日报制度、瓦斯超限分析制度、故障分析报告制度和报警分析报告制度等各项安全监测管理制度和记录台帐,并认真填写。
4.通防科对瓦斯超限、超限断电、设备故障等报警必须分析原因,建立完整的分析处理记录。
各种技术资料、记录至少保存2年,井下事故记录应长期保存。
5.通防科安全监测必须配备专职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向通防科值班人员汇报安全监测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并进行处理。
6.在使用安全监控设备前,各类传感器由通防科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试,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通防科每月制定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巡检、测试、调校和甲烷超限断电功能测试计划,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报调度室,严格按计划执行。
有限公司安全监控系统异常或报警处置流程图
安全监控系统异常或报警情况记录表
安全监测监控设备检修记录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备登记表
填表人:填表日期:
“三闭锁”功能测试记录
安全监控系统设备故障报告表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监控室值班人员交接班记录表
中心站运行日志
光学瓦斯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对照表
甲烷传感器调试记录
安全监控系统巡检记录
机房外来人员登记表
目录
1.安全监控系统异常或报警处置流程图(煤矿用)
2.县级煤炭局监控中心远程监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异常或报警处
置流程图
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异常或报警情况记录表
4.安全监测监控设备检修记录
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备登记表
6.“三闭锁”功能测试记录
7.安全监控系统设备故障报告表
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监控室值班人员交接班记录表
9.中心站运行日志
10.瓦斯人工监测与甲烷传感器对照表
11.甲烷传感器调试记录
12.安全监控系统巡检记录
13.机房外来人员登记表
账卡及报表
煤矿应建立以下账卡及报表:
(1)安全监控设备台账;
(2)安全监控设备故障登记表;
(3)检修记录;
(4)巡检记录;
(5)传感器调校记录;
(6)中心站运行日志;
(7)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测试记录;
(8)安全监控日报;
(9)报警断电记录月报;
(10)安全监控设备使用情况月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