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检验学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66
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纺织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对于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影响着产品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时,科学准确的检验方法也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首先,纺织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纤维成分:纺织品的纤维成分对其品质和性能起到关键作用。
在国际上,纺织品的纤维成分已经有了一些纤维成分标准,如国际纺织品纤维组织(ITF)的纤维材料编码系统以及ISO纤维名称和编码系统。
2. 物理性能: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包括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织物密度等。
这些指标对纺织品的耐久性和强度有重要影响。
3. 化学性能:纺织品对人体的接触会产生化学反应,因此化学性能对产品的健康安全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化学性能指标包括:pH值、重金属含量、有害物质含量等。
4. 尺寸变化:纺织品在使用和洗涤时会发生尺寸变化,如缩水、变形等。
因此,尺寸变化也是纺织品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次,纺织品质量的检验方法也是关键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纺织品质量检验方法。
1. 纤维成分检验:通过纤维验样手感观察、显微镜观察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等方法来确定纺织品的纤维成分。
2. 物理性能检验:采用拉伸试验、撕裂试验、织物密度测试等方法来评估纺织品的物理性能。
3. 化学性能检验:使用酸碱试剂测试纺织品的pH值,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或化学分析法测试纺织品中重金属的含量,使用色谱法或荧光法测试有害物质的含量。
4. 尺寸变化检验:通过洗涤和干燥等环境下对纺织品进行测量和比较来评估尺寸变化。
此外,为了提高纺织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还有许多其他的检验方法可以采用,如纺织品的色牢度检验、破损程度检验等。
综上所述,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对产品质量的保证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质量标准和科学准确的检验方法,可以保证纺织品的质量、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章纺织品检验基础知识1.名词解释:1)检验:2)纺织品检验3)预调湿:4)标准大气:5)容差:6)容差范围:7)容差极限2.纺织品检验的基本要素:定标、抽样、度量、比较、判定、处理、记录3.纺织品的分类(1)按生产方式分类(2)按纺织品的最终用途分类(3)按织物的纤维原料组成分类(4)根据纱线的成纱工艺特点分类4.按纺织品检验内容分,纺织品检验方法分哪几类?(1)品质检验(2)规格检验:服装尺寸、纱线号数等(3)包装检验(4)数量检验、重量检验(5)安全与卫生检验:阻燃性等。
5按纺织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分,纺织品检验方法分哪几类?1、预先检验;2、工序检验;3、最后检验——成品检验;4、出厂检验;5、库存检验;6、监督检验——质量审查;7、第三者检验。
6、按纺织品检验的数量分,纺织品检验方法分哪几类?1)全数检验2)抽样检验7.纺织品检验的大气条件分为几种?标准大气条件:标准大气应是温度20.0℃,相对湿度为65.0%可选标准大气条件:可选标准大气仅在有关各方同意的情况下使用。
特定标准大气条件:特定标准大气应是温度23.0℃,相对湿度为50.0%热带标准大气条件:对于热带地区,标准大气应是温度27.0℃,相对湿度为65.0%第二章纺织品质量1. 名词解释:1)质量:2)实体:3)真正质量特性:4)代用质量特性:5)质量管理:6)质量体系7)商检证书,2.产品的六大特性是什么?3.纺织品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的关系4.质量体系的要点:(1).质量体系的基本组成有四个部分:即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质量管理需通过质量体系运作;质量体系是实施质量管理的保证。
(3).质量体系两个方面:a.内部质量管理方面-范围广而且全面。
b.外部质量保证方面-不是全部。
(4).一个组织只有一个质量体系,但可以同时存在有若干个不同的质量保证体系。
5.质量管理方法及内容:(1)质量检验阶段(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一、名词解释浴比:浸染时染液质量与被染物质量之比。
由于染色介质一般为水,则习惯上将染液体积(L)与被染物质量(kg)之比称为浴比。
轧液率:织物上带的染液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
泳移:指织物在浸轧染液以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移动而向受热面迁移的现象。
上染:指染料舍染液(或其他介质)而向纤维转移并将纤维染透的过程。
染色牢度: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其原色泽不变的能力。
固色率:指染料与纤维发生共价键结合的染料量占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固色效率:染料与纤维的固着速率与染料的水解速率之比。
扩散边界层:动力边界层内靠近纤维表面的染液几乎是静止的,此时,染料主要靠自身的扩散靠近纤维表面,该液层称为扩散边界层。
动力边界层:染液流速从染液本体到纤维表面流速降低的区域。
上染速率曲线: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染色,以纤维上染料浓度([ D ]f)或上染率(%)为纵坐标,染色时间(t)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
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平衡时,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半染时间:达到平衡吸附量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来表示,表示染色达到平衡的快慢。
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上染达到染色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关系曲线。
动电层电位:吸附层与扩散层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电位差。
亲和力:是染料从它在溶液中的标准状态转移到它在纤维上的标准状态的趋势和量度。
是染料对上染上染的一个特性指标。
直接性:染料对纤维直接上染的性能。
一般可用染色平衡时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大小表示直接性的高低。
提升力: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织物颜色的加深程度。
纤维的染色饱和值:所有染座都被染料占据时,吸附就达到了饱和,此时的饱和值称为纤维的染色饱和值染色热:无限小量染料从含有染料呈标准状态的染液中(活度等于1)转移到染有染料也呈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活度等于1),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吸收的热量。
染色熵:无限小量染料从标准状态的染液中(活度等于1)转移到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活度等于1),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引起的物系熵变,单位kJ/(0Cmol)。
高等职业学校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纺织品检验与贸易(580405)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轻工纺织大类(58)纺织服装类(5804)批发业(51)专业技术服务业(74)商务专业人员(2-0-07)销售人员(4-01-02)检验检疫工程技术人员(2-02-31)检验、检测和计量服务人员(4-08-05)营销员跟单员电子商务师店长(商品营业)质检员检验员全国外贸跟单员电子商务师纤维检验员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批发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检验检疫工程技术、检验检测和计量服务、商务、销售等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纺织服装行业检验、跟单、营销、贸易、电子商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纺织加工中的纺织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纺织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衣着方面。
而纺织品的好坏则体现在它的质量上,而纺织品的质量则需要通过检验和质量控制来保证。
本文将从纺织品检验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来探究。
一、纺织品检验1. 定义纺织品检验是指对纺织品进行材料、工艺、尺寸、外观、手感、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检查,以确定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质量标准,以及具有产品标示和交货要求的技术条件要求和技术规范。
2. 检验项目(1)检查纱线、织物、服装材料等的成分与规格;(2)检查纱线、织物的手感、尺寸;(3)检查纱线、织物的外观、染色、印花等工艺质量;(4)检查服装的工艺和内外质量;(5)检查纱线、织物的物理性能,如均匀性、强力、断裂伸长率、撕破强力、抗织破强力等;(6)检查纱线、织物的化学成分、PH值、耐久色牢度等。
3. 纺织品检验方法传统的纺织品检验方法是人工检验,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自动检验和图像处理技术在纺织品检验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
电脑检验主要有红外光谱法、X射线光谱法、激光荧光法、单一纤维检测仪等。
图像处理技术则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高效、准确地检测纺织品。
二、纺织品质量控制纺织品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制定检验标准和检验规程等,提高纺织品产品的生产质量水平。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明确产品的要求和规范,从而达到企业与生产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此为纺织品工业提供更好的产品。
1. 质量控制的要素(1)原材料控制:纺织品的质量受原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管理和控制非常重要。
(2)生产工艺控制:生产工艺的控制对于产品的质量也非常关键。
(3)产品检验控制:对于纺织品的每个生产环节都应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2. 实现质量控制的方法(1)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生产管理、产品检验等各个方面做到质量控制。
(2)实行定量化的质量控制,利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找出数据中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问题,优化生产环节。
《纺织品检验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935077总学时:32学时(讲课24学时,实验8学时)总学分:2课程类别:选修适用专业:纺织工程专业(本科)预修要求: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为纺织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纺织品基本性能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基础上,更深入、全面地学习纺织品的检验理论和在实际运用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介绍了纺织品检验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重点在于对检验方法的实际运用知识。
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纺织品基本性能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基础上,更深入、全面地学习纺织品的检验理论和在实际运用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从理论到实践对各种不同的纺织品质量、标准、评价方法、测试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介绍,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要求学生系统地了解掌握纺织品检验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纲使用说明:本大纲适用于纺织工程(本科)专业大纲正文第一章纺织品检验基础知识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纺织品检验方法的分类、抽样方法与原理重点:纺织品检验方法的分类难点:织品检验中抽样理论与方法第一节纺织品及其分类第二节纺织品检验方法的分类第三节纺织品抽样方法与原理第二章纺织品检验与质量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纺织品的检验与质量控制关系,纺织品检验在质量控制中的地位、作用及管理方法。
重点:纺织品检验与质量管理难点:纺织品检验与质量控制关系第一节纺织品质量基本概念第二节纺织品检验与质量管理第三章纺织品标准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纺织标准与检验和纺织品质量认证重点:纺织标准与检验难点:纺织品的检验与标准之间的关系第一节纺织标准在纺织品检验中的作用和种类第二节纺织标准的内容第三节纺织标准与检验第四节纺织品质量认证第四章纺织品官能检验学时:4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纺织品官能检验的类型与特点及其检验原理和方法重点:官能检验原理和方法难点:官能检验结果分析方法第一节官能检验的类型与特点第二节官能检验结果分析方法第五章纺织品品质检验学时:6学时(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纺织品品质检验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重点:品质检验的方法难点:品质检验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第一节品质检验的分类第二节品质检验的方法第六章生态纺织品检验学时:4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生态纺织品的基本知识,标准、检验项目及方法重点:生态纺织品的检验标准难点:生态纺织品的检验标准及方法第一节生态纺织品概念第二节生态纺织品标准、检验项目与检验第七章功能纺织品检验学时:6学时(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功能纺织品的基本知识,标准、检验项目及方法重点:功能纺织品标准与检验难点:功能纺织品的检验第一节功能纺织品品种第二节功能纺织品标准与检验第八章产业用纺织品检验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产业纺织品的基本知识,标准、检验项目及方法重点:产业用纺织品标准难点:产业用纺织品的检验第一节产业用纺织品分类第二节产业用纺织品标准与检验第九章纺织的生产检验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半成品在线检验的原理与方法重点:半成品在线检验难点:在线检验的原理与方法第一节半成品检验抽样检验第二节在线检验第十章纺织品检验结果评价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实验0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纺织品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重点:纺织品检验结果分析难点:纺织品检验结果分析和评价第一节纺织品检验结果评价方法第二节不确定度评价本课程对学生自学的要求:学习纺织品检验学,要结合实验课,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实际操作。
纺织品检验试题及答案
纺织品检验的试题主要包括四大部分:视觉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和毒理学检验。
1. 视觉检验:检验纺织品的外观品质,包括坯布的缝制稳定性、颜色纹理、及有无疤痕毛洞等,以及产品表面的洁净、整洁度,是纺织品检验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2. 物理检验: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测量,以检验纺织品的密度、纱支数、吸水性、耐磨性、光亮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保暖性、弹力等性能。
3. 化学检验:通过化学试验检验纤维的成分及色牢度,以检验纤维组分以及后整理加工的辅料,避免由此引起的污染或伤害。
4. 毒理学检验:检验纤维及配料对人体有无毒害作用,以及产品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中毒害要求。
答案:纺织品检验一般包括视觉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和毒理学检验,根据不同性能及纤维成分而有不同的检查范围及要求。
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随着纺织品的广泛应用,纺织品的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纺织品常见质量标准和常用的检验方法。
纺织品的质量标准是依据国家或行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而制定的一些具体指标,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健康和可靠性。
常见的纺织品质量标准有以下几种:1. 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制定,对纺织品的质量、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规定,是纺织品质量监督的基础。
2. 行业标准:由纺织行业协会制定,对纺织品在特定行业中的质量要求进行规定,如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家纺行业标准等。
3.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制定,是纺织品出口国家的质量标准,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纺织品的检验方法是通过对纺织品进行各种试验和检验,以判断纺织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纺织品的检验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外观检验:通过对纺织品外观的检查,判断纺织品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包括对纺织品的色泽、缝纫、印花、图案等进行检查。
2. 物理性能检验:主要检测纺织品的耐磨性、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弹性和规格等物理性能指标。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抗拉强度试验、耐磨性试验、抗撕裂强度试验等。
3. 化学性能检验:主要检测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化学成分,确保纺织品的安全和环保性。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PH值检测、重金属检测、甲醛含量检测等。
4. 尺寸稳定性检验:检测纺织品在清洗和使用过程中的尺寸稳定性,以判断纺织品是否会产生收缩和变形等问题。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水洗收缩率试验、热稳定性试验等。
5. 防水性能检验:主要用于防水纺织品的检验,通过对纺织品的防水性能进行检测,以判断纺织品是否能够有效防水。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防水性能试验、透湿性试验等。
综上所述,纺织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于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性至关重要。
【专业课程】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一、纺织化学主要自学各类烃以及烃的衍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特征,掌控合成纤维的结构和物化性能。
并使学生熟识丝绸工业中采用的化学助剂、染料有所介绍。
本课程为考试课。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二、纺织材料学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三、制纱工艺本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茧的形状和茧的质量要求;了解生丝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短纤维纱线的形成过程和化学纤维的一般形成方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四、织物结构与应用领域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织物组织与纹织物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会分析织物,试织翻样;了解各种组织结构与织物外观和织物性能的关系。
本课程上学期为考试课,下学期为考查课。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五、纺织标准与检测掌握国家纺织品检验标准;了解日本、欧盟纺织品标准;掌握纺织品性能检测的方法,能熟练应用检测仪器进行产品风格、性能的测定。
本课程为考试课。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六、纺织准备工作与官窑工艺本课程通过学习纱线准备、织绸工艺基本理论、工艺设计的技术条件,学会独立测试丝织工艺,具有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了解主要工序所用设备机构、作用原理;熟悉半成品、成品的质量要求及其管理方法。
本课程上学期为考查课,下学期为考试课。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七、市场营销掌握市场分析,能进行营销活动与营销决策研究,了解营销组织与营销控制研究,会独立进行企业营销分析、评价、诊断,学会独立进行营销策划。
本课程为考查课。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八、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具体操作程序、惯例及方法,提高外贸业务的操作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程序、惯例、方法。
重点掌握国际贸易操作的具体过程,提高对外业务的实践认识及操作技能。
本课程为考试课。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九、电子商务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企业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层面及edi的发展,掌握使用outlookexpress收发安全电子邮件的。
纺织品检验学(章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名词解释5×2′填空10×1′简答题6×5′论述题2×15′计算题2×10′一、名词解释标准大气条件:我国规定的大气压力为1标准大气压,即101.3kPa(760mmHg 柱),国际标准规定为86~106 kPa。
预调湿:把试样置于相对湿度为10%~25%、温度不超过50℃的大气(如烘箱或调温调湿箱)中,经过一定时间,使试样含湿降至公定回潮率以下的处理过程。
正式检验前,还必须将试样再置于标准大气中平衡一定时间(通常为8~24h)。
调温调湿:公量:用科学的方法除去纺织品所含的水分,再加上贸易合同或标准规定的水分所求得的重量。
质量:指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性能:指反映综合顾客和社会的需要及对产品所规定的功能,可分为使用性能和外观性能两个方面。
狭义产品质量:品质,指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常表现为产品的美观性、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环境和使用寿命等。
广义产品质量:指产品能够完成其使用价值的性能,即产品能够满足用户和社会的要求。
真正质量特性:指针对纺织品在使用时最重要的性能和功能而言的,它应当以充分满足用户和消费者的使用要求为最终目标。
代用质量特性:指纺织品的规格和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主要指控制产品的各项特定性质,以求其符合设定的规格和技术条件。
国际标准:指由众多具有共同利益的独立主权国参加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通过有组织的合作和协商而制定、发布的标准。
区域标准:指世界某一区域标准化团体所通过的标准。
国家标准:指由合法的国家标准化组织,经过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标准,在该国范围内适用。
地方标准:指由地方标准化组织制定、发布的标准,它在该地方范围内适用。
企业标准:指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和为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行业标准:指全国性的各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它由行业标准化组织制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