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53 MB
- 文档页数:7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燃烧的条件;
3. 了解灭火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2. 燃烧的条件;
3. 灭火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案、板书、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实验报告等。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燃烧与灭火”。
第二步:讲解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伴随着火焰、热量和光线的释放。
第三步:探究燃烧的条件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燃烧的条件:燃料、氧气、着火点;
2. 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
第四步:讲解灭火的方法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灭火的方法:隔离氧气、降低温度、阻断链式反应;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灭火的原理。
第五步:实践操作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灭火实验,让学生实践灭火的方法。
第六步:总结课程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燃烧和灭火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七步: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复习本节课内容并总结笔记,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结束。
以上就是一份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祝教学顺利!。
初中化学教案燃烧与灭火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类型;
3. 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燃烧和灭火的条件、类型、方法和原理。
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应对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a. 引入燃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
b. 探讨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
2. 燃烧的类型
a. 分析明火燃烧和自燃燃烧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燃烧;
b. 进一步讨论爆炸燃烧和闪燃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燃烧现象。
3. 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a. 介绍常见的灭火方法,如窒息灭火、隔离灭火、制动灭火等;
b. 解释不同灭火方法的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验环节
a. 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灭火方法的效果;
b.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灭火方法的适用情况。
5. 课堂小结
a.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燃烧和灭火的重要性;
b.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作业:
完成《化学教材》中相关练习题,巩固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理解。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燃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变化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3、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三、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四、教学过程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根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同时补充:实验的改进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任满足其一播放视频,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4、应用5、谈一谈,遇到火灾自救的措施6、理解简易灭火器的原理,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7、小结8、课堂练习9、课外任务:调查与研究。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篇2一、目的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共7篇)第1篇: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课题: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过程和方法:1、通过探索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索问题的方法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坚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用保险措施教学着重:1、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小组讨论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药匙试管胶塞红磷白磷热水教学设计:荐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套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 荐化学教学设计范例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和反思(3000字) 荐初三化学教案第2篇: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分子和原子*** ****一、教学目的知识和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和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要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认识科学探索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坚持和促进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禁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二、教学着重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三、教学难点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想、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索能力。
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演示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为什么会逐渐减少?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3.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4.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闭保留?(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活动和探索一:物质的微粒性【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燃烧与灭火》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2)能够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2)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灭火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和运用;(2)灭火方法的原理和选择。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燃烧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燃烧的条件;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灭火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讲授法:教师讲解燃烧与灭火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蜡烛、水、土等;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燃烧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燃烧与灭火的关系,导入新课。
2. 燃烧条件的探究:(1)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燃烧的现象;(2)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燃烧的条件。
3. 灭火方法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灭火的方法;(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不同的灭火方法;(3)教师讲解灭火方法的原理和选择。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燃烧与灭火的理解。
5.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学生评价: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燃烧与灭火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燃烧与灭火的重要性;2. 燃烧与灭火的安全知识:讲解燃烧与灭火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初中化学初三《燃烧和灭火》教案知识目标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条件,明白得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灭火方法。
2、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明白得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问题,把握差不多的逃生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观看实验、对比、操纵变量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全体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看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摸索、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
2、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使学生明白内因是变化的依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在认识燃烧与灭火这对矛盾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操纵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操纵化学反应的进行,人类确实是通过操纵化学反应条件,使化学反应为人类所用。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基础上,和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关于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不是难点,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操纵变量法设计实验来验证燃烧的条件。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教学难点利用操纵变量法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入2022年的冬奥会将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
每一届的冬奥会前都会进行火炬传递。
在上一届索契冬奥会的火炬传递过程中显现了专门震动的一幕。
(视频)索契冬奥会火炬水下传递现在我们将画面定格在“水下生火”的瞬时,假如我们要在今天的课堂上重现“水下生火”的瞬时,大伙儿觉得能实现吗?(引入课题)活动2【讲授】提出问题1、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2、那个温度是燃烧所要达到的最高温度依旧最低温度?(引出着火点的概念并进行辨析)3、燃烧的三个条件是需要满足一个、两个依旧同时满足?4、如何证明呢?活动3【活动】学生分组实验请你利用老师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展现:药品和仪器)(点拨)1、什么缘故如此设计?2、你的设计中,满足了什么条件,不同的是什么?3、你的设计运用的什么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活动4【活动】教师演示实验大伙儿用3个实验分别验证了3个条件,我们还能够在一个实验中来完成燃烧条件的验证【演示实验】1、你观看到了现象?什么缘故?2、燃烧时三个条件需要满足几个?3、我们想重现“水下生火”的瞬时,如何使水下的白磷燃烧呢?活动5【讲授】讲授对比“火炬的水下传递”和“水下的白磷燃烧”这两个我们平常以为不可能发生的现象,它们的共同点都说明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燃烧与灭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掌握燃烧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2. 教学难点:燃烧与灭火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过程。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玻璃杯、水、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灾新闻,引发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关注,导入新课。
2. 燃烧的条件介绍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着火点。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燃烧的过程,理解燃烧的条件。
3. 灭火的方法与原理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灭火的过程,理解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4. 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燃烧与灭火知识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出示实际案例,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运用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进行处理。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燃烧与灭火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拓展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7. 板书设计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着火点六、教学活动设计1. 燃烧实验:让学生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燃烧过程,探讨燃烧的条件。
2. 灭火实验:让学生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观察灭火效果,探讨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3. 火灾逃生演练:模拟火灾现场,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掌握。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文档章节一:燃烧的条件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b. 使学生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c.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燃烧的三个条件b. 实际案例分析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燃烧的概念b. 燃烧的三个条件c. 燃烧与氧化还原反应5. 教学过程a. 引入燃烧的概念b. 讲解燃烧的三个条件c. 分析实际案例,巩固燃烧条件知识d. 课堂小结章节二:灭火的方法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灭火的基本原理b. 使学生掌握常见的灭火方法c.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灭火的基本原理b. 常见灭火方法的适用场合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灭火的基本原理b. 常见灭火方法c.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5. 教学过程a. 引入灭火的基本原理b. 讲解常见灭火方法c. 分析实际案例,巩固灭火方法知识d. 介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e. 课堂小结章节三:燃烧与灭火实验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掌握燃烧与灭火实验的基本操作b. 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燃烧与灭火现象c.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燃烧与灭火实验的基本操作b.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3. 教学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燃烧与灭火实验的基本操作b.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5. 教学过程a. 讲解燃烧与灭火实验的基本操作b.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c. 分析实验现象,巩固燃烧与灭火知识d. 课堂小结章节四: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b. 使学生能够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c.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b.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b.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5. 教学过程a. 讲解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b.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解决c. 课堂小结章节五:复习与总结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复习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b. 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燃烧与灭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c. 培养学生总结与归纳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燃烧与灭火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b. 系统掌握燃烧与灭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3. 教学方法a. 复习法b. 归纳法c. 问答法4. 教学内容a. 复习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及实验b. 总结燃烧与灭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5. 教学过程a. 复习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及实验b.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c. 课堂小结章节六:燃烧产物的分析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燃烧产物的种类及性质b. 使学生掌握燃烧产物分析的方法c.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燃烧产物的种类及性质b. 燃烧产物分析的方法a. 讲授法b. 实验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燃烧产物的种类及性质b. 燃烧产物分析的方法5. 教学过程a. 讲解燃烧产物的种类及性质b. 进行燃烧产物分析实验c. 分析实验结果,巩固燃烧产物知识d. 课堂小结章节七:化学火灾的应对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化学火灾的特点及危害b. 使学生掌握化学火灾的应对方法c.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化学火灾的特点及危害b. 化学火灾的应对方法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化学火灾的特点及危害b. 化学火灾的应对方法5. 教学过程a. 讲解化学火灾的特点及危害b. 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化学火灾应对方法c. 课堂小结章节八:防火安全常识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防火安全常识的重要性b. 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防火安全规定c. 培养学生防火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防火安全常识的重要性b. 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防火安全规定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防火安全常识的重要性b. 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防火安全规定5. 教学过程a. 讲解防火安全常识的重要性b. 分析实际案例,强调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防火安全规定c. 课堂小结章节九:灭火器的使用与维护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灭火器的种类及性能b. 使学生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c. 培养学生灭火器的维护和保养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灭火器的种类及性能b.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实验操作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灭火器的种类及性能b.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c. 灭火器的维护和保养5. 教学过程a. 讲解灭火器的种类及性能b. 演示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c. 分组进行灭火器操作实验d. 介绍灭火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e. 课堂小结章节十:综合实践活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b.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c. 强化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燃烧与灭火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b. 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3. 教学方法a. 实践教学法b. 团队协作法c. 指导法4. 教学内容a. 燃烧与灭火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b. 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5. 教学过程a. 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燃烧与灭火知识解决b.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c. 总结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教训,巩固燃烧与灭火知识d. 课堂小结章节十一:化学反应与燃烧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与燃烧的关系b. 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的燃烧过程c.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化学反应与燃烧的关系b. 化学反应中的燃烧过程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实验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化学反应与燃烧的关系b. 化学反应中的燃烧过程5. 教学过程a. 讲解化学反应与燃烧的关系b. 进行化学反应与燃烧的实验c. 分析实验结果,巩固化学反应与燃烧知识d. 课堂小结章节十二:燃料的分类与利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分类及特点b. 使学生掌握燃料的利用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c.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燃料的分类及特点b. 燃料的利用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实验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燃料的分类及特点b. 燃料的利用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5. 教学过程a. 讲解燃料的分类及特点b. 分析燃料的利用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c. 课堂小结章节十三:能源与燃烧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分类及利用b. 使学生掌握能源利用中的燃烧过程及其优化方法c.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能源的分类及利用b. 能源利用中的燃烧过程及其优化方法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实验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能源的分类及利用b. 能源利用中的燃烧过程及其优化方法5. 教学过程a. 讲解能源的分类及利用b. 分析能源利用中的燃烧过程及其优化方法c. 课堂小结章节十四:燃烧与灭火技术的发展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燃烧与灭火技术的历史及发展b.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燃烧与灭火领域的重要性c.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燃烧与灭火技术的历史及发展b. 科学技术在燃烧与灭火领域的重要性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实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4. 教学内容a. 燃烧与灭火技术的历史及发展b. 科学技术在燃烧与灭火领域的重要性5. 教学过程a. 讲解燃烧与灭火技术的历史及发展b. 分析实际案例,展示科学技术在燃烧与灭火领域的重要性c. 课堂小结章节十五:复习与总结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复习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b. 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燃烧与灭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c. 培养学生总结与归纳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a. 燃烧与灭火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b. 系统掌握燃烧与灭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3. 教学方法a. 复习法b. 归纳法c. 问答法4. 教学内容a. 复习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b. 总结燃烧与灭火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5. 教学过程a. 复习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b.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c. 课堂小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设计文档,包括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燃烧产物的分析、化学火灾的应对、防火安全常识、灭火器的使用与维护、综合实践活动、化学反应与燃烧、燃料的分类与利用、能源与燃烧、燃烧与灭火技术的发展以及复习与总结等十五个章节。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2篇(燃烧与灭火优秀教案)下面是整理的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2篇(燃烧与灭火优秀教案),欢迎参阅。
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1【学习目标】1.了解燃烧反应的特征;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并运用其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现象。
2.能说出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
能解决人在被困火灾区时的自救问题。
3.能记住常见灭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燃烧的三个条件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学习难点】探究与归纳燃烧的条件【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1.你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许多燃烧的实例。
请把你知道的实例填写在下表中。
实例观察到的现象镁条的燃烧发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燃烧反应的特征可归纳为: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3.根据你的观察和你的调查填写下表:灭火事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隔绝空气由此可知,灭火主要有以下方法:实验探究探究物质燃烧一般需要的条件。
根据上面的3组对比实验,请你归纳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知识链接:常用的灭火器:灭火器的种类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火灾及油、气引起的火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电器等引起的火灾二、思考与交流1.对火的利用是人类支配自然力的`伟大开端。
据考证人类很早就学会钻木取火,即把两根山麻木相互摩擦,产生的碎木屑达到一定温度产生的火星点燃木板旁易燃的干草或木屑粉,燃起火焰。
传说有一年,黄帝带着臣民外出,忽然遇到暴雨,山洪爆发,人们被困在山洞中,又冷又饿,但所带的木柴全被雨淋湿,无法钻木取火做饭,苦不堪言。
偶然之间,一大臣发现岩块之间用力碰击,也会产生很多火星,但怎样产生火星呢?有人尝试把棉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果然取火成功,此方法即为“击石取火”。
初中化学教案《燃烧与灭火》教案名称:燃烧与灭火目标学生年龄段:初中学生学科:化学学习目标:1.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燃烧过程;2.掌握常见物质的燃烧特性和燃烧产物;3.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燃烧的基本原理2.燃烧的过程和条件3.燃烧的类型和示例4.燃烧产物及其危害5.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步骤:Step1: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如火灾事故,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燃烧?燃烧的过程是怎样的?Step2:燃烧的基本原理教师向学生介绍燃烧的基本原理,包括燃烧所需条件(燃料、氧气和着火源)以及燃烧的两个基本过程(初燃和持续燃烧)。
Step3:燃烧的过程和条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燃烧的过程和条件。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燃烧的过程,了解一个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
Step4:燃烧的类型和示例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燃烧,如明火燃烧、隐火燃烧、爆炸等,并举例说明。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不同类型燃烧的特点。
Step5:燃烧产物及其危害教师向学生介绍燃烧的产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烟雾等,并讲述它们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燃烧的产物。
Step6: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灭火的原理和常用灭火方法,如物理方式灭火、化学方式灭火和隔离方式灭火。
Step7:实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通过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灭火的过程。
Step8: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燃烧与灭火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掌握基本的灭火知识。
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燃烧的原理和过程,掌握常见物质的燃烧特性和燃烧产物,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体验燃烧和灭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燃烧与灭火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掌握燃烧的必备条件;3. 学会几种灭火方法及其原理。
教学内容:1. 燃烧的定义和特征;2. 燃烧的必备条件;3. 灭火方法及其原理。
教学重点:1. 掌握燃烧的定义和必备条件;2. 理解几种灭火方法的原理。
教学难点:1. 灭火方法的原理;2. 灭火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1. 讲述日常生活中火灾的危害和造成火灾的原因;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灭火。
二、讲解燃烧的定义和特征1. 通过实验展示燃烧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燃烧的定义;2. 介绍燃烧的特征,包括产生火焰、释放热量等。
三、讲解燃烧的必备条件1. 在实验中观察燃烧的现象,总结燃烧的必备条件;2. 强调氧气、可燃物质和点火源是燃烧的三个必备条件。
四、介绍几种灭火方法及其原理1. 讲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包括用水灭火、用灭火器灭火等;2. 分析不同灭火方法的原理,强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五、实践操作1. 组织学生进行灭火方法的实践操作,注意安全;2. 引导学生总结出灭火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
六、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2. 提醒学生灭火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了燃烧的必备条件,学会了几种灭火方法及其原理。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地灭火,并注意安全。
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应该加强对火灾防范的意识,尽量避免火灾的发生。
初中化学公开课教案《燃烧与灭火》第一章:燃烧的条件1.1 学习目标: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掌握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的概念。
1.2 教学内容:可燃物的概念及其特性氧气的概念及其作用着火点的概念及其意义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可燃物的特性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存在和作用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着火点的概念和意义1.4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实验材料、PPT课件第二章:灭火的方法2.1 学习目标:了解常见的灭火方法,掌握灭火原理,能够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2.2 教学内容:灭火原理的介绍常见灭火方法的介绍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的练习2.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灭火原理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灭火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练习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2.4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实验材料、PPT课件第三章:燃烧与灭火的实验操作3.1 学习目标:掌握燃烧与灭火的实验操作步骤,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
3.2 教学内容:燃烧实验的操作步骤灭火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安全注意事项3.3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燃烧实验的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教师演示灭火实验的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教师讲解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学生遵守3.4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实验材料、PPT课件第四章:燃烧与灭火的应用实例4.1 学习目标:了解燃烧与灭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2 教学内容: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介绍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实例4.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实例4.4 教学资源:PPT课件、学生分组讨论材料5.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点评和鼓励学生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和鼓励学生5.4 教学资源:PPT课件、学生自我评价表第六章:燃烧与灭火的数学计算6.1 学习目标:学习与燃烧与灭火相关的数学计算,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1《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燃烧和灭火》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灭火的原理、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爆炸是如何发生的等知识简介。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担任的教学班的学生基础较好,绝大部分同学具备合作完成探究实验的能力,而且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实验探究有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法分析本节课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为出发点,用如下教学方法:1.情境激学法:根据学情分析,创设“魔术表演”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实验探究教学法:采用实验探究法,始终以实验为导向,指导学生认识化学实验的作用:观察→思考→结论。
4.小组合作的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生之间分工、协作的必要性。
四.学法分析结合上述教法选择,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观察法2、实验探究学习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比较、分析、归纳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反思评价”的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设计思想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条件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