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 格式:docx
  • 大小:22.2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从课程标准的结构来看,2017 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三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和教学评价给予了相关案例,帮助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变与不变

(一)课程性质

在2017 年课程性质中明确了数学课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强调了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

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两版课程标准的核心指导思想均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相较于实验版课标着重强调教师注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倡导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并在教育过程中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变与不变

(一)学科核心素养

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对比,可以发现,2017 年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数学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并强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课程目标

(1). 由原来是“双基”转变为“四基”与“四能”。提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由提高数学能力转变为发展数学素养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课程结构的变与不变

( 一) 设计依据首次提出课程结构的设计依据,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1) 依据高中数学课程理念,“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 依据高中课程方案,借鉴国际经验,体现课程改革成果,调整课程结构,改进学业质量评价。

(3)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性质,体现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为全体学生提供共同基础,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志趣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

(4)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关注数学逻辑体系,内容主线、知识之间的关联,重视数学实践和数学文化。

( 二) 结构

由旧版本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修改为新版本的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首次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

必修课程:由旧版本的5 个模块,数学1-5 ,变为新版本中的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

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五个模块。

选择性必修课程:新提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个模块为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由旧版本的4 个系列,变为新版本中的A :数理类课程B :经济、社会、部分理工类课程C:人文类课程D:体育、艺术类课程E :拓展、生活、地方、大学先修类课程,五大系列。

首次提出数学文化的概念,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 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

(三)学分与选课首次提出学分与选课的教学方式:

必修课程的学分由旧版本的10 学分变为新版本的8 学分,添加选择性必修课程6 学分,选修课程6 学分。新版本对选修课程的分类、内容及学分做了具体阐述如下:

A类课程包括微积分、空间向量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三个专题,其中微积分 2.5 学分,空间向量与代数2 学分,概率与统计1.5 学分。供有志于学习数理类专业的学生选择。

B类课程包括微积分、空间向量与代数、应用统计、模型四个专题,其中微积分 2 学分,空间向量与代数1 学分,应用统计2 学分,模型1 学分。供有志于学习经济、社会类和部分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选择。

C类课程包括逻辑推理初步、数学模型、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三个专题,每个专题 2 学分。供有志于学习人文类专业的学生选择。

D类课程包括美与数学,音乐中的数学、美术中的数学、体育运动中的数学四个专题,每个专题 1 学分。供有志于学习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选择。

E类课程包括扩展视野、日常生活、地方特色的数学课程,还包括大学数学先修课程等。

五、课程内容变与不变

(一)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共8 学分,144 课时。

新版本主题一为预备知识,与旧版本数学1 相比少了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添加了选修1-1 中的常用逻辑用语,另外新版本还添加了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观点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两个单元。新版本主题二为函数,主要是旧版本中数学1 中的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 部分和数学4 中的基本初等函数2 两部分的内容,新加入了函数应用这一单元。

新版本主题三为几何与代数,主要为旧版本数学2 中的立体几何初步和数学4 中的平面上的向量以及选修

2-2 中的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三部分的内容。新版本主题四为概率与统计,主要为数学3 中的概率与统计两部分内容。新版本主题五为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为新提出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