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
- 格式:ppt
- 大小:530.00 KB
- 文档页数:20
语言赏析题的解题技巧语言是文章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阅读文章,就是学习感受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
阅读题中常有一种题型——语言赏析题。
语言赏析题考查读者对文章的感悟和对语言的理解,所以语言赏析题的解题技巧可以从修辞、词语运用、分析句子、理解文章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修辞角度赏析排比、比喻、拟人、对偶是学生最熟悉的修辞。
也是文章中常见的修辞,妙用修辞可以使文章语言优美,文采斐然,为文章增添韵味。
语言赏析题从修辞角度赏析,只要明确修辞方法,结合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来赏析,比较容易掌握。
例如: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赏析:本段文字运用了“……一样,是……”的排比句式,表达了安塞腰鼓的奔放、热烈,读来气势昂扬,增强了表达效果。
2、声音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云南的歌会》)赏析:本句运用比喻,把声音比作松涛,把无形的声音写得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很好地表达了歌会中声音的特点。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春》)赏析:本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春天鸟儿的欢快,生机勃勃的形象写得细腻,充满活力。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赏析:本句运用对偶手法,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写出了陋室的环境清幽,来往人的高雅脱俗。
读起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
二、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准确运用,会让平淡的句子增色添彩,韵味无穷;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则能生动传神地刻画所要描写的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的事物特点。
对这些关键性词语的赏析准确、到位,也就完成了对句子的语言赏析。
例如:1、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云,仿佛要一直钻透蓝天。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是一种修饰语言的艺术,通过精巧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具有修辞特色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从修辞角度来赏析一些句子,探讨它们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在低声细语。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仿佛是大自然在低声细语”这样的比喻,使得风吹树叶的声音更加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真的听到了大自然在低声细语一般。
这种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这句话中运用了直接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她的笑容比喻为阳光,使得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她笑容的灿烂和温暖。
这种修辞手法简洁明了,但却能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赞美之情。
再来看一个例子,“他的眼神如利剑般锐利。
”这句话中运用了直接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他的眼神比喻为利剑,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眼神的锐利和penetrating。
这种修辞手法通过简洁的比喻,展现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个问题像是一道难解的谜题,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将问题比喻为难解的谜题,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复杂和困扰。
这种修辞手法通过比喻,使得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形象,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的赏析,我们不难发现,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避免过度华丽和牵强附会,以免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赏析,能够对修辞手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一颗小桃树下列句子极富表现力,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这句话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具表现力:
1. "一颗小桃树" 这句话使用了数量短语 "一颗",用来形容小
桃树的数量,简洁明了。
2. "渐渐地,渐渐地" 这句话使用了拟人手法,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人格化,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小桃树的成长过程。
3. "它开始红了"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手法,将小红桃比喻成 "
红色的宝石",强调了小红桃的美丽。
4. "它熟透了" 这句话使用了拟人和比喻两种手法,将小红桃的成熟过程人格化和比喻化,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小红桃的成熟和美味。
整句话的修辞手法多样,通过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小桃树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修辞是指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手法来营造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下面我们将从修辞的角度来赏析句子,探讨其中的修辞手法对句子的美学效果产生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句,“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这句话运用了“如…般…”的比喻手法,将她的笑容与阳光进行了类比,赋予了笑容温暖、明亮的特质,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她的笑容所散发出的温暖和明亮。
这种比喻手法不仅让句子更加形象生动,还增强了读者的感受力,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其次,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句,“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星星般的光芒。
”这句话运用了“像…一样…”的比拟手法,将他的眼睛里的光芒比作星星,赋予了眼睛闪烁的光芒闪耀、明亮的特质,使得整个形象更加生动。
同时,这种比拟手法也增强了句子的艺术感染力,使得读者更容易被吸引。
除了比喻和比拟,修辞手法还包括拟人、排比、夸张、反问等多种形式。
比如“大地在呼唤着春天的到来”中的拟人手法,让大地具有了人的特质,更加形象化地表达了大地迫切渴望春天的到来;“山高水长,风雨无阻”中的排比手法,使得句子更加雄浑有力,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他是个天才,简直无所不能”中的夸张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夸张,增加了感染力。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修辞手法对句子的美学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借鉴这些修辞手法,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同时,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赏析,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增强阅读的乐趣。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的精髓,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句子赏析技巧】句子赏析主要有哪些方法句子赏析技巧句子赏析技巧句子赏析技巧: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句子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①比喻、拟人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xx特性②排比的作用:增强语势,便于抒情,;③对偶的作用:使句子整齐,便于吟诵,读起来琅琅上口;④夸张的作用:强调(突出)了xx对象xx特性,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⑤反问(答案隐含其中)的作用: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⑥设问(自问自答)的作用: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引人思考。
⑦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借代、互文、反语、引用等略。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 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 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 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是指通过言辞的艺术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段。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是作家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
下面,我们就从修辞的角度来赏析一些句子,欣赏其中蕴含的修辞之美。
首先,我们来看一句出自《红楼梦》的名句,“一别两宽,各自天涯。
”这句话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一别两宽”和“各自天涯”这两组相对称的词语,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遥远。
对偶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它通过对称的结构和相对的词语,增强了句子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句出自《西游记》的句子,“满目青山,绿水萦回。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青山”和“绿水”两组并列的词语,加上“满目”和“萦回”两组修饰性的词语,形成了平行的结构,使整个句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排比是一种通过对称的结构和平行的表达方式,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句子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再来看一句出自《红楼梦》的句子,“一笑倾城,再笑倾国。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一笑倾城”和“再笑倾国”这两组比喻的表达,表达了笑容的魅力和影响力。
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它通过对事物的比拟和类比,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我们来赏析一句出自《红楼梦》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春蚕到死丝方尽”和“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组对比的表达,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悲伤。
对比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它通过对立的对比和鲜明的对照,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通过以上赏析,我们可以看到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运用,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传达,它使句子更加富有魅力,更加深入人心。
希望我们在写作中,能够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我们的句子更加生动有力,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学语文句子赏析方法有哪些1小学语文句子赏析方法一篇好的文章,一个好的句子,其中都有它内在的逻辑,想要彻底读懂就必须对句子进行分析鉴赏,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句子赏析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写作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
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6、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小学语文句子赏析方法一第一步:察言观色,细审题目所谓“察言观色”就是让一定要明确地看清题目、深入地理解题目。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各种手段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手法。
修辞是语言的艺术,是一种通过对语言形式的变化和运用,使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手段。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些句子,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句名言,“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味道。
”这句话出自电影《阿甘正传》,通过对生活的比喻,将生活比作一盒巧克力,巧妙地表达了生活的多姿多彩,变化莫测。
通过这个比喻,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充满惊喜。
这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句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唐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山和水、柳和花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曲折和变化。
在这两句诗中,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了人生的坎坷和曲折,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再来看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易经》中的一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天行健”和“君子以自强不息”、对“地势坤”和“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对偶结构,表达了天地间的永恒规律和人生的处世之道。
这种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最后,我们来看一句名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唐代诗人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名句。
这句话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沧桑。
通过“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生动的描写,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这是一种借景抒情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和人生的感慨。
通过以上几句名言和诗句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比喻、对比、对偶、借景抒情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怎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方法和常见修辞方法答题套路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拟人把**拟人话(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什么)带(什么),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1。
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表现手法常见表现手法答题套路对比**和**形象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对就要出现的**时间做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现代文阅读技巧——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完全版:上)一、常见题型:1、仔细品味某个句子,或从文中选出最欣赏的一句,说说感受/好在哪里/写法有何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作批注(可从句子的含义、修辞的效果等角度简析);2、要求从给出的两句话中选一句放在文章的某个位置,并说说理由;3、有时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也要根据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进行。
二、解题技巧点拨:1、确认所用修辞方法,答题时将其点明;(见九年级上册附录《常用修辞格简表》)2、明确答题方向,也就是明确每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表达效果;-—重点(练习一)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突出强调,主要有排比、反复、对偶;表达类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为了增强语气,主要有设问和反问.具体来说,比喻用于描写事物时,可使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时,能使道理通俗易懂。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50道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50道导语: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励志故事网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修辞赏析句子50道,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1.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1.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赏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春》赏析: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萌发的情态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3. 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写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赏析: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5. 即使是凶恶的陌生人,遭逢到我母亲那样的说话者,其人性中哪怕还有萤火般的善,也会被煸亮!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性中的善良比喻成萤火虫一样的微弱的光,即使是这样也能被母亲煽亮,突出了母亲的善良与热心,这个比喻将抽象化为具体,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6.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7. 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鉴赏句子的五个角度鉴赏句子是文学批评和欣赏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对文本中特定句子的深入理解、分析和评价。
鉴赏句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这些角度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句子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以下将从五个角度探讨如何鉴赏句子,以期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修辞角度修辞是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在鉴赏句子时,我们首先要关注句子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并分析这些手法如何为句子增添了生动性、形象性或节奏感。
例如,一句“夜空中的星星像钻石般闪烁”就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星星比作钻石,形象地描绘了星星的璀璨夺目。
二、语义角度语义角度关注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和内涵。
在鉴赏句子时,我们要仔细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究作者通过句子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或态度。
这需要我们结合句子的上下文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来进行理解。
例如,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还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豁达情怀。
三、句法角度句法是研究句子结构的学问。
在鉴赏句子时,我们可以从句法角度分析句子的结构特点,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复合句等。
不同的句法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如并列句可以增强语势,复合句可以使表达更加严密和复杂。
此外,句子中的成分排列、省略和倒装等手法也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就运用了倒装手法,将“会有时”提前,强调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四、节奏和音韵角度节奏和音韵是语言音乐性的体现。
在鉴赏句子时,我们要注意句子中的音节安排、重音分布以及押韵等音韵特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句子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例如,古诗词中的平仄、对仗和押韵等手法就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现代文中也有一些句子通过巧妙的音节排列和重复来形成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五、情感和审美角度情感和审美是鉴赏句子的最终归宿。
赏析句子语言表现力(1)从修辞手法上赏析:
(2)从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分析(点名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等)。
(3)从语言风格上赏析(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风趣、辛辣讽刺、热情奔放、准确生动等)。
(4)从遣词用语的准确传神巧妙方面来分析:
(5)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听、视、嗅、味、触觉,色彩搭配,动静结合)。
(6)从表现手法上来分析(对比衬托、欲扬先抑、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即小见大等)。
答题格式: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景物)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的心理(心情、情感),刻画了……的人物形象(或推动了事件的发展),表达了对……的……情感。
作品语言的鉴赏角度:夏天天白羊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语言特点术语语言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无可挑剔。
语言简洁洗炼(练)、简练利落。
语言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语言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语言明白通畅。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诗情画意:写景细腻、情景交融。
议论类:富有哲理、淋漓尽致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作品语言的鉴赏角度:夏天天白羊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语言特点术语语言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无可挑剔。
语言简洁洗炼(练)、简练利落。
语言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语言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语言明白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