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任务单
- 格式:docx
- 大小:168.05 KB
- 文档页数:9
《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的主要内容。
2、分析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3、研究小说中所展现的生存智慧和冒险精神,思考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学习小说中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学习内容1、作者与背景了解作者丹尼尔·笛福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探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作品的影响。
2、故事梗概阅读小说,概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包括初到荒岛的困境、解决生存问题的方法、与外界的接触等。
梳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心路历程,从恐惧、绝望到适应、自强的转变。
3、人物分析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毅、智慧、乐观等。
探讨鲁滨逊的性格是如何在困境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4、生存智慧总结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能,如寻找水源、获取食物、建造住所等。
思考这些生存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5、冒险精神体会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讨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培养冒险精神。
6、写作技巧研究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如对荒岛环境、鲁滨逊的劳动过程等的描写,体会其作用。
分析心理描写在展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学习环境描写对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效果。
三、学习资料1、《鲁滨逊漂流记》原著。
2、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
3、影视改编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
四、学习方法1、自主阅读安排足够的时间自主阅读原著,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重要情节和自己的感悟。
2、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看法,互相启发。
3、专题研究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专题,如鲁滨逊的性格分析或小说的写作技巧,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4、写作实践运用从小说中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模仿写作,如写一篇自己的冒险故事或描写一个特定的环境。
五、学习进度第一周:阅读小说的前半部分,了解鲁滨逊初到荒岛的情况。
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了解作者和作品1.同学们,请打开单元导语页,认真阅读导语页的内容,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本单元所选取的三篇课文都是“外国文学名著”,请你快速浏览本单元内容,说说本单元有哪些内容?3.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作者。
4.学生交流:《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还要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起:故事中这位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激发了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创作灵感。
不久,一部以塞尔柯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鲁滨逊漂流记》。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根据拼音写词语,注意写工整写规范。
dǎo méi()的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倍感jì mò(),巨大的kǒng jù()qīn xí()着他的内心,幸好还有一条狗和两只猫陪伴他,这可以使他在qī liáng()中kuān wèi()一下自己,遗憾的是不能跟它们liáo tiān()。
2.同桌互相读一读第2题的词语,互相纠正读音。
流落凄凉寂寞恐惧宴会倒霉淡忘忧伤书籍聊天缺乏栅栏理智控制防御侵袭倾覆远眺3.快速阅读,感知大意。
(1)快速默读故事梗概,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总结归纳学生的初步感受。
(3)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都做了哪些事情?请用喜欢的符号圈画批注。
学习任务三借助梗概了解作品内容1.同学们,这篇课文的内容与平时看到的课文有什么不同?2.什么是梗概呢?3.小组合作探究,概括小标题4.借助梗概了解作品内容,理解梗概作用(1)了解梗概内容:(2)了解梗概特点作用学习任务四了解节选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1.请你根据列出的小标题,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梗概的主要内容,说一说鲁滨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梗概主要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地介绍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树的内容。
《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和主题,感受鲁滨逊在荒岛求生中的坚韧与智慧。
2、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生存技能。
3、探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类的生存困境。
4、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发展线索。
(2)理解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难点(1)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2)思考小说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意义。
三、学习方法1、阅读法认真阅读原著,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重要情节、人物描写和自己的感悟。
2、讨论法与同学或老师交流阅读心得,共同探讨小说中的问题和主题。
3、分析法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内涵和作用。
四、学习过程1、阅读原著(1)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阅读,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书阅读。
(2)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勾画重要内容,如精彩的语句、人物的心理活动、环境描写等。
2、知识梳理(1)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顺序,制作情节思维导图。
(2)总结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以及他的生存技能和策略。
3、人物分析(1)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从他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概括他勇敢、坚毅、乐观、聪明等品质。
(2)探讨鲁滨逊的性格是如何在荒岛求生的经历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4、主题探讨(1)思考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类的坚韧与勇气、对自由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入理解主题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5、写作技巧研究(1)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结构安排、语言特色等写作技巧。
(2)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6、拓展阅读(1)阅读与《鲁滨逊漂流记》相关的评论和研究文章,拓宽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2)阅读其他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如《神秘岛》《蝇王》等,进行比较和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3、探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4、学习小说中的写作手法,如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和心理变化。
(2)理解鲁滨逊坚韧不拔、勇敢乐观的精神内涵。
2、难点(1)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主题。
(2)评价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学习方法1、阅读法:认真阅读小说原文,做好读书笔记。
2、讨论法: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看法。
3、分析法:对小说中的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深入理解作品。
四、学习内容1、作者与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他是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
笛福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下层家庭,经历丰富,曾从事过多种职业。
(2)创作背景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 年,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才被救回。
笛福以这个故事为蓝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
2、主要内容(1)流落荒岛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遭遇风暴,流落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
他面临着饥饿、孤独、恐惧等重重困难。
(2)荒岛求生鲁滨逊在荒岛上开始了艰难的求生之旅。
他建造住所、种植庄稼、驯养动物,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逐渐适应了荒岛生活。
(3)救星期五在荒岛生活多年后,鲁滨逊救了一个被野人追杀的俘虏,并给他取名为“星期五”。
从此,鲁滨逊有了一个伙伴。
(4)最终获救经过多年的努力,鲁滨逊终于在一艘英国船只的帮助下回到了英国。
3、人物形象分析(1)鲁滨逊鲁滨逊是一个勇敢、坚毅、聪明、乐观的人。
他在困境中不放弃,积极寻找生存的方法,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最新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这部小说是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写了他在航海中遇险流落荒岛后,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岛上建房定居,驯养种植,防御野人,并从野人手里救出了“星期五”,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回到英国的整个经历。
学习任务二: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形象1.默读课文,想一想:鲁滨逊在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中,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圈出关键词,并将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从最初流落荒岛---内心的苦闷失望;到制作工具,建造住所---智慧应对;到习惯岛上的生活能够心平气和;再到最后思考幸与不幸积极乐观,鲁滨逊的内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学习任务三研读赏析,对比学习1.默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哪?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梳理好之后,填到下面的表格中。
(学习任务单)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办法主要内容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观。
3.交流:(课件出示表格)4.聚焦“好处”“坏处”表,获得理智、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1)思考:对比读:看看从这张表格发现了什么? 这样一个列表,又给鲁滨逊带来了什么呢?学习任务四:感悟写法拓展阅读1.鲁滨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令人敬佩,除此之外,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2.对比学习,感悟写法。
3.读作品与读自己建立联系(1)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会碰到属于自己的一些“荒岛” 比如:爸爸妈妈不理解你,给你报了很多你不喜欢的课外班;当你遇到这些烦恼时,你能否也用鲁滨逊的方法,试着把自己的好与不好对照一下,在自己的“不幸”中寻找到自己的幸运呢?同学们,自己动笔试一试,完成这张表格吧(2)交流讨论:我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小结:把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烦恼,通过列表的方式分析出好处和坏处,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方式,生活中, 我们也应该像鲁滨逊一样辩证看待每一件事情。
《鲁滨孙飘流记》分组阅读任务单
请根据自己所在的小分队选择对应任务并开展学习研究
1、鲁滨孙一生漂流过哪些地方?那是一些怎样的地方?他都在那里做了什么?
2、鲁滨孙在荒岛上有哪些劳动创造?如果是你流落到这样的荒岛,你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创造?
3、你认为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用文中的事例分析说明。
4、请你为本书设计一张书签,书签可以用纸质、塑料、布料、金属、树叶等任何材质来制作,但力求精致,上面要写有这本书的推荐词。
5、我们在语文园地六中了解到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请你在《鲁滨孙飘流记》中找一找场景描写和具体描写的句子或段落,并谈谈你对那些句子的体会。
(各5处以上)
6、用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办法,找一个书中没有详细写的情节进行想像创编故事。
要求:既要新颖独特,又要合情合理。
学习研究成果记录(可另附页)
可以用图画+文字+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记录。
《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求生的经历,感受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学习鲁滨逊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主题和价值观。
4、提高阅读和理解长篇小说的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二、学习内容1、小说背景了解 18 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以及当时的航海冒险风气,为理解鲁滨逊的行为和思想提供背景知识。
2、故事情节(1)鲁滨逊离家出走,开始航海冒险。
(2)船遇风暴,鲁滨逊流落荒岛。
(3)荒岛求生,包括建造住所、寻找食物、制作工具等。
(4)与野人“星期五”相遇,并建立特殊的友谊。
(5)最终获救,回到英国。
3、人物分析(1)鲁滨逊坚韧勇敢:在荒岛上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从不轻言放弃。
聪明机智: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解决生存问题。
乐观积极:始终保持对生活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获救。
(2)星期五忠诚勇敢:对鲁滨逊忠心耿耿,在与敌人的战斗中表现英勇。
学习能力强:在鲁滨逊的教导下,迅速学会了许多生存技能和知识。
4、主题探讨(1)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适应能力,以及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
(2)自我成长与救赎:通过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展现一个人在极端环境下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3)冒险精神与勇气:鼓励人们勇敢追求梦想,敢于面对未知的挑战。
5、语言特色(1)朴实生动: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荒岛生活,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2)心理描写细腻:深入刻画鲁滨逊的内心世界,增强读者对人物的理解和共鸣。
三、学习方法1、阅读法(1)仔细阅读小说全文,做好读书笔记,记录重要情节和自己的感悟。
(2)制定阅读计划,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逐步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2、讨论法(1)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定期讨论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2)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读书交流会,倾听他人的观点,拓宽自己的思路。
3、分析法(1)对小说中的重要段落和章节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鲁滨逊漂流记》任务单
阅读任务一
阅读第一章,请为鲁滨逊制作个人简历。
愿望:
国籍:出生年份:
阅读任务二
#
1.阅读第二章,根据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细节,盘点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能。
2.观察表格,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阅读任务三
1.完成鲁滨逊荒岛生活“起始物资清单”。
2.这场病对荒岛生活的鲁滨逊来说,是一场劫难,也是一次收获,请你完善《鲁滨逊病历表》。
《圣经》是基督教的正式经典,被奉为教义和神学的根本依据。
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传奇、律法、诗歌论述书函等。
圣经记录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起源及早期的发展.也为以色列民族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它是整个基督教教义的基础,为其信徒提供了信仰的准则,同时也为基督教教会的组织和礼仪活动作出了规定。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
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它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发行时间最长,腿译成的语言最多。
出现的版本最杂,流行最广而读者面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部书,并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联合国公认《圣经》是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的本书。
这部古者经籍是希伯来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记载了古代中东乃至南欧带的民族、社会、政治军事等多方面情况和风土人情,其中的哲学和神学观念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为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带来巨大影响。
《圣经》主题思想:强调神与人立约关系;人守约则得赐福,人背约则受惩罚。
《圣经》是一部宗教主题思想非常鲜明的作品,具有犹太民族的文化个性。
它通过一些典型人物传记的描写,强调了神与人立约的关系,提出人守约则得赐福,背约则受惩罚的观念。
这一主题思想为《圣经》解读奠定了一个整体上的审美方向和认知导向,体现了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对选材典型性和艺术性的把握。
《圣经》一直被认为是神的话语记录,其中的人物被置于神的光环笼罩之下,命运被神所主宰,人成为神的仆人。
但是从传记的角度来看圣经,《圣经》并不是如神学家所言是神的独角戏。
神与人物的关系是辩证的、双向的,在人走向神、虔信神的另一面,人对命运的反抗,人主动向神的靠近,人独立的欲望,人与人的斗争,人和自我的矛盾等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
阅读任务四
阅读第二章的第七节至第十一节
1.在岛上居住一段时间后,鲁滨逊开始了一一次长时间的“离家出走”——探索全岛。
请根据本节以及之前的描写,简单概括岛上的基本情况或给制简单的小岛地图。
提示:标示方位与地形,标出鲁滨逊登岛地点以及为自己搭建的第一所建筑。
~
2.请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鲁滨逊制陶的流程。
3.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渐入佳境,称自己的小岛为“乐岛”,并认为“我过的生活比我以往的一切放荡不羁的、该受诅咒的、污秽卑劣的生活不知要幸福多少。
”请结合鲁滨逊出海前以及在荒岛第一年的生活状况,从物质和精神(比如安全感等精神需求)等方面说说“乐岛”乐在哪些方面。
(可以分条阐述,也可以思维导图方式展示)
阅读任务五
阅读第二章第十二节至第十六节
1.这是鲁滨逊流落荒鸟以来一个影响颇深的足印,让鲁滨逊时刻陷入恐惧心理,
请梳理鲁滨逊恐惧后所采取的措施。
2.鲁滨逊在救野人“星期五”之前有着一次又一次的考虑,请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写出他的顾虑,也可以用文字概括出每一次的考虑,并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鲁滨逊为何出手救野人
(
阅读任务六
阅读第二章第十七节至第二十三节
1.鲁宾逊在 _ _年 _ 月___ 日离开了小岛,这日子是他在
上发现的,说明他在岛上待了年 _月_ 天。
这个日子恰巧与他日子是同月同日。
( 上文数字都经不起细究)
2.“星期五”的出现为鲁滨逊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
3.在这一部分内容中,哪些地方展示了“希望”,为什么
阅读任务七
阅读第三章,“我以后也许会再来叙述的”,如何理解全书最后一句话请结
合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对鲁滨逊的结局做出推测和判断。
》
阅读任务八
请分别为三章中的鲁滨逊设计微信名字,微信头像和个性签名。
第二章
微信名字:荒岛岛主 个性签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设计理念:机具生存能力的鲁滨逊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 的“乐岛”,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第一章 微信名字:赶海少年 个性签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设计理念:少年的鲁滨逊矢志远航,自己的梦想就是“直挂
云帆济沧海”,寻找未知的精彩。
第二章 "
微信名字: 个性签名: 设计理念:
—
阅读任务九
1.
西方重视星座与性格的关系,请你结合本书内容,推断鲁滨逊的星座,并以文 本内容为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请结合星座特征设计鲁滨逊形象。
)
阅读任务十 (任选其一)
阅读第二章的第七节至第十节
1.请梳理全书鲁滨逊“荒岛28年大事记”,请以图尺标史的形式完成,即呈现“时间
+事件”的形式。
图尺标史示例:(在书上用彩色标签标注出时间、重大事件后将其梳理在试卷纸上。
)
2. “荒岛28年大事记,按顺序排列出5件对鲁流逊荒岛生存最有意义的事件,并说明理由。
3.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将“荒岛生活”划分为几个阶段,选取某一角度重新拟定每阶段的小标题。
4.综合荒岛生存28年大事记,鲁滨逊不仅是军事家、思想家,还有着多种身份,请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5.鲁滨逊是怎样调整自己的悲观情绪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6.假如你面临鲁滨逊那样的生存环境,你觉得自己会像他一样游刃有余吗你在哪些方面还存在欠缺?
7.请选取书中有力量的话语,为自己制作书签。
阅读任务十一
《夜叉国》的故事:
徐州(现广西、越南一带)有一位姓徐的商人,靠做海外贸易维生。
有一次他驾船出海,被海风吹送到了一个到处都是深山密林的地方。
到这个地方停驻以后,他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为了弄清楚自己所在之处,他背着一些粮食,就到海岛深处去探险。
走着走着,他走到悬崖边的洞口,听到洞里似乎有人说话的点音,又像野兽的号叫,还像鸟的鸣叫声。
这激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
他看到里面有两个夜叉,长得非常可怕,牙齿好像排列来后刀剑,眼睛好便巨大的灯笔,伸出两只手来,五指都好像是锐利的钢又。
看到这些他转身就想跑,两只夜又发现了徐某,便马上放下正在口中撕扯的鹿,捉住了他,开始撕扯他的衣服,好像要把他吃掉的样子。
徐某吓坏了,千钧一发之际,徐某想起来身上还带着肉,于是急中生智,马上掏出来献给夜叉。
夜叉吃完之后感觉还不错,又伸手要,一直要到徐某已经没有肉了,夜叉又开始生气地撕扯他的衣服,准备吃掉他。
徐某说:“你们别吃我,我的船上还有食物,我去拿给你们。
实在不行,船上还有锅,我做新鲜的给你们吃,可好”夜叉
第二天,夜叉又去抓活鹿来让徐某煮,洞里陆陆续续来了二十多个夜又,一起围着徐某烹饪这只鹿。
徐某做了十几锅,夜叉们吃得很满意。
从此以后,徐某就成了夜叉群里面的厨师了,并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立身之地。
过了一段时间,夜叉们觉得徐某一个人太孤单了,就给他找了一个母夜叉。
徐某一开始是不大愿意的,但是渐渐发现这个母夜叉非常喜欢他,对他也很热情、主动。
徐某接受了母夜叉,他们相处得也很好,母夜叉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孩子们都长得不像夜叉,都像徐某。
有一天,夜叉们都被一种激动的氛围所笼罩,大家聚在洞口,每个人还佩戴了一串珍珠项链,感觉在迎接贵客。
母夜叉告诉徐某,今天是要迎接天王。
她忽然想起来徐某还没有“骨突子”,其他夜又听说了之后都从自己的项链中取出几颗,母夜叉给他串成了项链给他戴上。
徐某看了看自己的珍珠项链,发现这些珍珠每一颗都又大又圆,如果拿回中国去实,价格都在100两银子以上。
突然夜叉群里有些躁动,有一个身形巨大的夜叉如乘风而来一般,来到大家中间并坐下了。
这个时候大夜叉发现了徐某,询问了情况。
大夜叉也吃了徐某做的肉,很满意。
大夜又发现徐某的“骨突子”很短,便把自己的珍珠拨了10颗给他。
他一看,大夜叉的珍珠格外的漂亮,拿回中国简直是无价之室。
后来,他继续在这里生活着,他的孩子也逐渐成长起来。
有一天,母夜叉带着小儿子、小女儿出去打猎了。
徐某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徐某带着大儿子到了海边,发现自己以前的那艘船那还在那里,于是他带着大儿子回了中国。
到了中国,徐某开始贩卖珍珠,才卖了几颗,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大儿子在中国,取名叫徐彪,他凭着自己力大无穷,入了军队,十八岁就凭军功做到了副将。
在机缘巧合下,徐彪再次去到夜叉国,把自己的母亲、弟弟、妹妹接回中国,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阅读蒲松龄的《夜叉国》,设想如果鲁滨逊流落到夜叉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徐某会与鲁滨逊的反应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