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指标常用检测方法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6
蛋白质检测1、试样处理称取试样0.5g(精确至0.001g),用称量纸包住,连同称量纸移入消化管内,加入0.5g硫酸铜、4.5g硫酸钾和10ml硫酸,放到红外智能消化炉上消化。
消化完取出冷却,加入40ml水,于凯氏定氮仪(使用前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2%硼酸溶液,水)上实现自动加液、蒸馏。
试样取量只针对本司生产的奶片糖。
红外智能消化炉使用步骤:消化管放到消化炉上,盖上消化盖,打开水龙头,插上插头,打开电源跟启动器,双手同时按住“SET”跟“A/M”,跳到程序10之后按“SET”,再按“△”调到程序3,最后红外智能消化炉自行消化。
使用结束后关闭启动器、电源,拔掉插头。
凯氏定氮仪使用步骤:先打开冷却水,插上插头,打开电源,按“+”键调至程序1,按“启动”键开始进行测试。
仪器使用结束后,并把碱管放置在清水桶中,按“-”调至程序0,按“启动”键清洗3-4次,清洗完碱管放回碱桶内,关闭电源,拔掉插头,关闭水龙头,擦拭凯氏定氮仪。
2、滴定向接受瓶内加入10滴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剂,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录滴定数据,终点颜色为灰红色。
同时做试剂空白。
3、结果计算试样中蛋白质含量按下式计算:10025.6)(0140.01⨯⨯-⨯⨯=mVVcX式中:X ——试样中蛋白质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0.0140 ——1.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氮质量,单位为克(g);c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1——试液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6.25 ——蛋白质折算系数;100 ——换算系数。
蛋白质含量≥1g/100g是,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蛋白质含量<1g/100g 时,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金属材料理化检测金属材料是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和可持续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对金属材料进行理化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理化检测的相关内容,包括检测方法、常见的检测指标以及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金属材料理化检测的方法。
1. 金相分析,金相分析是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可以了解其晶粒大小、相的组成、晶界的清晰度等信息,从而判断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2.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对金属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的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化学分析等,可以准确地测定金属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从而判断其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3. 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是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进行测试的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热膨胀系数测试等,可以全面地了解金属材料的各项物理性能指标。
二、金属材料理化检测的常见指标。
1. 金相组织,金相组织是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包括晶粒大小、晶界清晰度、相的分布等指标,是评价金属材料组织性能的重要依据。
2. 化学成分,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是其性能的重要决定因素,常见的化学成分包括碳含量、硫含量、磷含量等,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3.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评价金属材料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韧性等指标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4. 热学性能,热学性能包括金属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指标,对于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金属材料理化检测的注意事项。
1. 样品制备,在进行金相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时,样品的制备对于检测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需要保证样品的表面光洁度和切割平整度。
2. 测量精度,在进行物理性能测试时,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分析,在进行理化检测时,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结合相应的标准要求进行评价,得出准确的结论。
土壤各理化指标检测方法颗粒分布——比重法原理:土样经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成悬浮液定容后,根据司笃克斯(Stokes)定律及土壤比重计浮泡在悬浮液中所处的平均有效深度,静置不同时间后,用土壤比重计直接读出每升悬浮液中所含各级颗粒的质量,计算其百分含量,并定出土壤质地名称。
并定出土壤质地名称。
比重计法操作较简便,但精度较差,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仪器:土壤比重计(甲种比重计或鲍式比重计),刻度0-60g/l;量筒,1000ML;锥形瓶500ML;烧杯50ML;洗筛(直径6㎝孔径0.25㎜),土壤筛(孔径2/1/0.5㎜)搅拌棒试剂:1、氢氧化钠溶液0.5mol/L(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ml)2、六偏磷酸钠溶液0.5mol/L(51g六偏磷酸钠,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ml)3、草酸钠溶液0.5mol/L(33.5g草酸钠,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ml)步骤:①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10g(精确至0.001g)风干土样置于已知质量的50m L 烧杯(精确至0.001g)中,放入烘箱,在105℃烘6h,再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至恒量(精确至0.001g),计算土壤水分换算系数。
②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50g(精确至0.01g)风干土样(粘土或壤土50g,砂土100g)置于500m L锥形瓶中。
③分散土样:根据土壤的p H 值,于锥形瓶中加入50m L 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酸性土壤)、50m L 0.5mol/L 六偏磷酸钠溶液(碱性土壤)或50m L 0.5mol/L 草酸钠溶液(中性土壤),然后加水使悬浮液体积达到250m L 左右,充分摇匀。
在锥形瓶上放小漏斗,置于电热板上加热微沸1h,并经常摇动锥形瓶,以防止土粒沉积瓶底成硬块。
④分离2~0.25mm 粒级与制备悬浮液大于0.25mm 粒级颗粒用筛分法测定,小于0.25mm 颗粒用比重计法测定。
在1000m L 量筒上放一大漏斗,将孔径0.25mm 洗筛放在大漏斗内。
猪群饲养中的饲料质量检测方法引言:猪群的饲料质量对于猪的生长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保证猪的生长和养殖效益,合理的饲料质量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猪群饲养中的饲料质量检测方法。
一、理化指标检测理化指标检测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饲料质量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对饲料样品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可以直观地了解饲料的营养成分、含水量、微量元素等情况,从而判断饲料的品质。
1. 水分含量检测水分含量是饲料中最基本的理化指标之一,也是了解饲料中水分状况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水分含量检测方法有烘箱法、光波法、滴定法等。
其中,烘箱法是最常用的水分含量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将饲料样品放入烘箱中加热,待样品中的水分蒸发殆尽后,称取样品的质量差值来计算水分含量。
2. 粗蛋白含量检测粗蛋白是饲料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对于猪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粗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有凯杰氏蛋白测定仪法、乳酸消解法等。
其中,凯杰氏蛋白测定仪法是最常用的粗蛋白含量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将饲料样品与一定的试剂混合反应,然后利用光度计检测反应液的吸收值,进而计算出粗蛋白的含量。
3. 钙、磷含量检测钙和磷是猪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对于猪的骨骼生长和牙齿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钙、磷含量的检测方法有酸溶剂法、石蜡法等。
其中,酸溶剂法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将饲料样品与硫酸、盐酸等试剂混合反应,然后通过滴定法测定酸溶液的酸度,然后根据一定的计算公式来计算钙、磷的含量。
二、显微镜检测显微镜检测是一种常用的饲料质量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饲料样品的显微结构,可以了解饲料的纤维含量、颗粒度等情况,从而判断饲料的质量。
1. 纤维含量检测纤维是饲料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对于猪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纤维含量的检测方法有酸洗法、酶解法等。
其中,酶解法是最常用的纤维含量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利用化学方法将饲料样品中的纤维分解成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过滤、洗涤等步骤,最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算纤维含量。
化妆品原料部分理化指标检测方法化妆品原料的理化指标检测方法是确保化妆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理化指标检测方法能够评估原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特征,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妆品原料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1.外观和物理性质测定外观和物理性质测定是最基本的质量检测方法之一、外观包括颜色、形状和纯度。
物理性质测定包括密度、粘度、折射率、pH值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一系列标准实验室设备和方法进行测量。
例如,密度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
粘度可以通过旋转式粘度计或盖革粘度计测量。
2.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评估化妆品原料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和组成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红外光谱(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
例如,HPLC可以用于分离和定量含有多种化学物质的化妆品原料。
质谱可以用于确定化妆品原料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分子量和结构。
3.稳定性测试稳定性测试是评估化妆品原料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受性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稳定性测试方法包括加速老化试验、温度循环试验、光照试验等。
例如,加速老化试验可以模拟长时间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条件,评估化妆品原料的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4.防腐剂效能测试防腐剂效能测试是评估化妆品原料中添加的防腐剂的抗菌和抗霉效果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防腐剂效能测试方法包括总菌数测试、霉菌数测试和挑战试验等。
例如,总菌数测试可以用于评估化妆品原料中的防腐剂对细菌的杀菌效果。
综上所述,化妆品原料的理化指标检测方法涵盖了外观和物理性质测定、化学成分分析、稳定性测试和防腐剂效能测试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化妆品制造商评估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化妆品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
化妆品原料检测-部分理化指标检测方法化妆品原料部分理化指标检测方法一、酸值1.定义酸值亦可称为酸价。
中和lg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做(脂肪酸的)酸值。
油脂的酸值是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它们的化学反应为:RCOOH+KOH→RCOOK+H2O已知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为65.1,若脂肪酸的分子量为M,中和1g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则为:脂肪酸的酸值=65100/M即脂肪酸的酸值与它的分子量成反比。
油脂的酸值代表了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油脂存放时间较久后,就会水解产生部分游离脂肪酸,故可用酸值来标志油脂的新鲜程度,酸值愈高,即游离脂肪酸多,表示油脂腐败越利害,越不新鲜,质量越差。
一般新鲜的油脂其酸值应在lmg以下。
2.测定测定的方法是对于溶解于醇—醚中的规定试样液和对照空白液,用标定过的氢氧化钾液进行滴定至酚酞终点。
(1)试样制备按待测试样酸值的大小(估计),若酸值<1.0mg,规定取样量5g;若酸值>1.0mg,规定取样量2g。
将规定试样量放人125ml锥形烧瓶中,加入25ml中性乙醇,混合使之溶解,如需要,可在水浴上加热,冷却。
另再加入25ml无水乙醚并混合,如需要可加热,方法如前。
即制备好试样液。
另配制一个空白试液,不加入试样,只有25ml无水乙醚和25ml无水中性乙醇。
(2)滴定试液分别加入lml酚酞溶液于试样液和空白试液中,再用0.1mol/L氢氧化钾溶液分别滴定,边滴定边频频摇动,直到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而终止。
正确读出滴定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1)(准确到小数后二位)。
3.结果计算酸值=(V1-V2)×c×56.1/试样量式中V1——试样溶液所消耗的KOH滴定液体积,mL;V2——空白试液所消耗的KOH滴定液体积,mL;C——滴定液KOH的浓度,mol/L。
二、皂化值与酯值1、皂化值与酯值的定义皂化是指油脂与碱反应生成肥皂的一种化学反应:RCOO R’+KOH→RCOOK+R’OH油脂(脂)碱脂肪酸钾盐醇所生成的脂肪酸钾盐即为“钾皂”。
出厂检验常见理化指标检验方法及标准变化情况讲解出厂检验常见理化指标检验方法及标准变化情况第一节食品中水分检验水分(moisture)是绝大多数食品的最主要成分,各种食品都有能显示其品质特性的含水量,一般占天然食品质量的50%"90%o水分是食品的天然成分,也是动植物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
水是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介质,也是营养素极其代谢产物的良好溶剂,能帮助营养素的吸收和代谢。
水分检测方法:1、直接法(1)直接干燥法(2)减压于燥法(3)蒸偏法(4)卡尔•费休法2、间接法利用食品的相对密度、折射率、电导率等物理性质检测食品的水分含量。
1、直接法(一)直接干燥法【原理】利用食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在10L3kPa(一个大气压),温度101。
Clo5。
C下采用挥发方法测定样品中干燥减失的重量,包括吸湿水、部分结晶水和该条件下能挥发的物质,再通过干燥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IO(TC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以试样在蒸发前后的失重来计算水分含量,故适用于在95-105。
C范围内不含或含挥发性物质甚微的各种食品。
适用于在101°C~105°C下,蔬菜、谷物及其制品、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卤菜制品、粮食(水分含量低于18%)、油料(水分含量低于13%)、淀粉及茶叶类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 5g∕100g 的样品。
【试样制备】试样的制备方法常因食品种类及其存在状态下的不同而异。
1)固态试样:取有代表性的试样至少200g,用研钵磨碎、研细,混合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不易捣碎、研细的试样,用切碎机切成细粒,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保存。
在磨碎过程中,要防止试样中水分含量变化。
一般水分含量在14%以下时称为安全水分,即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粉碎过筛等处理,水分含量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动作要迅速。
乳与乳制品常规理化指标检验乳与乳粉杂质度的检测初步检验步骤包括:
1.样品准备:将乳与乳粉样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通常使用真空干燥方法或喷雾干燥方法制备乳粉样品。
2.杂质检测:使用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检测是否有杂质存在,如异物、纤维等。
同时,也可以使用离心机对样品进行离心,分离出沉淀物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3.酸值测定:通过测定样品中的过氧化值来检测乳与乳粉的酸值。
过氧化值是乳与乳粉中脂肪氧化的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评估样品的新鲜度和脂肪稳定性。
4.pH值测定:测定样品的pH值可以了解到样品的酸碱性。
乳与乳制品的pH值一般在6.5-6.7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值可能会导致样品的质量问题。
5.流变性质测定:使用流变仪对样品进行流变性质的测定,如粘度、黏弹性等。
乳与乳粉的流变性质会受到其固体成分、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是乳与乳粉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6. 脂肪测定:脂肪含量是乳与乳粉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使用Gerber法或Babcock法等方法进行脂肪含量的测定,通过测定样品中的脂肪含量来评估样品的脂肪质量。
以上是乳与乳制品常规理化指标检验的主要步骤和方法之一、通过这些检验方法,可以评估乳与乳粉的杂质度和脂肪质量等指标,提高乳与乳
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其他检验方法,以全面了解乳与乳粉的理化性质和质量指标。
食品原料采购的食品检验方法食品原料的采购过程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所采购的食品原料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食品检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食品检验方法,以帮助采购人员全面了解并正确执行检验程序。
一、外观检验方法外观是评估食品原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检验包括对产品的颜色、气味、形状、纹理等进行观察和评估。
其具体方法如下:1. 观察食品的颜色和色泽是否正常,是否具有异变或变质的迹象;2. 闻食品的气味,检查是否有异常的刺激性或异味;3. 检查食品的形状和纹理,确认是否符合预期的外观特征。
二、理化指标检验方法理化指标检验主要是通过对食品原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进行分析,以评估其安全性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理化指标检验方法:1. 湿度检测:采用专业测湿仪等设备,测定食品原料的湿度水平,以确定其干燥程度;2. pH值测定:使用酸碱指示剂或专业pH仪器,测量食品原料的酸碱度,以了解其酸碱性质;3. 脂肪含量测定:通过提取和称量的方法,测定食品原料中脂肪的含量;4. 蛋白质含量测定:运用Kjeldahl法或比色法测定食品原料中蛋白质的含量;5. 酸价测定:根据食品原料中的酸反应物质量和氢氧化钾消耗量,计算出酸价;6. 过氧化值测定:通过滴定法等检测手段,测定食品原料或食用油中的过氧化物含量,以判断其新鲜度和氧化程度。
三、微生物检验方法微生物污染会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和品质,因此在食品原料采购过程中,对其微生物水平进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1. 总菌落计数:将食品原料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分别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菌落的数量并进行计数;2. 大肠菌群检测:通过进行大肠菌群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判断食品原料是否受到粪便污染;3. 葡萄球菌检测:使用特定培养基和方法,筛查和计数食品原料中的葡萄球菌数量。
四、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验方法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火腿肠中理化指标的检测严美容火腿肠是一种常见的加工肉食品,由猪肉经过裁剪、切碎、调味、包装等工艺制成。
为了确保火腿肠的质量与安全,在生产中需要对其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腿肠中常见的理化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一、理化指标及其理论基础1.水分:火腿肠中水分的含量直接影响其质量。
水分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干燥法或溶剂萃取法。
2.蛋白质:蛋白质是火腿肠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也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蛋白质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氮元素测定法。
3.脂肪:火腿肠中的脂肪含量决定了其口感和风味。
脂肪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重量法或溶剂萃取法。
4.灰分:灰分是火腿肠中不挥发的无机物质的含量,可以反映火腿肠的原料加工程度。
灰分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烘干加热法或燃烧法。
5.糖类:火腿肠中的糖类含量可以对其口感和甜度进行评估。
糖类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重量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
6.盐含量:盐含量是火腿肠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影响其风味和保质期。
盐含量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滴定法或离子选择电极法。
7.pH值:pH值可以反映火腿肠的酸碱程度,对其口感和营养成分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pH值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电极测定法。
二、检测方法及步骤1.水分的检测方法:a.干燥法:取一定重量的火腿肠样品,放入常温下的干燥箱中,定期称重,直到样品重量不再发生变化,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b.溶剂萃取法:将一定重量的火腿肠样品放入溶剂中,隔水浴加热,使其内部的水分溶解,然后通过过滤等步骤得到含水分的溶液,再通过蒸发溶剂得到干燥的样品,称重计算水分的含量。
2.蛋白质的检测方法:a.氮元素测定法:将一定重量的火腿肠样品进行燃烧,使其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氮气,然后通过连续浸提等步骤得到含氮物质溶液,最后用氮测定仪器测定其中氮元素的含量,进而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3.脂肪的检测方法:a.重量法:取一定重量的火腿肠样品,通过溶剂进行提取,然后通过干燥等步骤得到脂肪的含量。
b.溶剂萃取法:将一定重量的火腿肠样品放入溶剂中,通过摇床等步骤将其中的脂肪溶解到溶液中,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得到干燥的样品,称重计算脂肪的含量。
食品检测常规理化指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食品中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检测的常规理化指标是指通过对食品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进行检测,以判断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指标。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食品检测中常用的一些理化指标。
(一)物理指标1.外观和色泽:食品的外观和色泽是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要因素。
食品外观应该清晰、完整,色泽应该自然、均匀。
2.颗粒度:颗粒度是指食品中固体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比如面粉的细腻度、糖的晶粒度等。
3.粘度:食品中液体的黏稠度,比如果酱的黏度等。
4.硬度:食品在压缩或者剪切时的抗破坏能力,比如饼干的硬度等。
5.溶解度:食品中固体溶解在溶液中的速度和程度,比如糖的溶解度等。
(二)化学指标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食品中一个重要的理化参数,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不仅关系到食品的质量,还与食品的保存和加工有关。
2.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构成食品的重要成分之一,其含量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营养价值。
3.脂肪含量:脂肪是食品中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其含量高低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和储存稳定性。
5.酸碱度:食品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口感和储存稳定性,比如果汁的酸碱度等。
1.总菌落数:总菌落数是指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数量,超标表示食品受到细菌污染。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一类常见的致病菌,超标表示食品受到粪便污染。
3.霉菌和酵母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是一类常见的微生物污染,超标表示食品受到霉菌和酵母菌的污染。
4.产气和耐热菌数:产气和耐热菌是一类能够在食品中产生气体和抗热能力的微生物,超标表示食品受到这些微生物的污染。
第二篇示例:食品检测是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食品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和合规性。
在食品检测过程中,一些常规理化指标经常被用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常规理化指标涵盖了食品的各个方面,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残留等。
大豆油理化指标检验主要方法引言大豆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为了保证大豆油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理化指标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大豆油理化指标检验的主要方法。
酸价测定方法酸价是反映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重要指标,常用于检验油脂的新鲜度和保存状况。
大豆油的酸价检测可以使用滴定法进行。
滴定法的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大豆油样品,加入氯仿和酚酞指示剂。
2. 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样品,直到溶液由粉红色转变为稳定的红色。
3. 记录滴定溶液的用量,根据滴定溶液和样品的体积计算酸价。
过氧化值测定方法过氧化值是指油脂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指标,反映油脂的新鲜度和氧化程度。
过氧化值的测定常用直接滴定法和硫酸铁法。
直接滴定法的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大豆油样品,加入碘化钾溶液和硫酸。
2. 将样品与硫酸氢钾溶液混合,使之产生碘化过氧,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淀粉溶液,使反应终止。
3. 使用0.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样品,直到溶液变为淡黄色。
4. 记录滴定溶液的用量,根据滴定溶液和样品的体积计算过氧化值。
硫酸铁法的步骤如下: 1. 取一定量的大豆油样品,加入硫酸铁溶液和甲醇。
2. 将样品与硫酸铁溶液反应,产生蓝色络合物。
3. 使用硫酸铁溶液滴定样品,直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4. 记录滴定溶液的用量,根据滴定溶液和样品的体积计算过氧化值。
色泽测定方法色泽是评价大豆油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常用于判断大豆油是否受热过度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色泽可分为色度和透明度两个方面。
色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1. 取一定量的大豆油样品,将其转移到色度计中。
2. 根据仪器的说明,调整色度计的参数,并记录读数。
透明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1. 取一定量的大豆油样品,加热至60°C左右。
2. 将样品倒入测量透明度的容器中,记录透明度仪器的读数。
渗透值测定方法渗透值是评价大豆油脂肪酸组成的重要指标,常用于判断大豆油是否被杂质污染。
化妆品原料部分理化指标检测方法一、酸值1.定义酸值亦可称为酸价。
中和lg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叫做(脂肪酸的)酸值。
油脂的酸值是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它们的化学反应为:RCOOH+KOH→RCOOK+H2O已知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为56.1,若脂肪酸的分子量为M,中和1g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则为:脂肪酸的酸值=56100/M即脂肪酸的酸值与它的分子量成反比。
油脂的酸值代表了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油脂存放时间较久后,就会水解产生部分游离脂肪酸,故可用酸值来标志油脂的新鲜程度,酸值愈高,即游离脂肪酸多,表示油脂腐败越利害,越不新鲜,质量越差。
一般新鲜的油脂其酸值应在lmg以下。
2.测定测定的方法是对于溶解于醇—醚中的规定试样液和对照空白液,用标定过的氢氧化钾液进行滴定至酚酞终点。
(1)试样制备按待测试样酸值的大小(估计),若酸值<1.0mg,规定取样量5g;若酸值> 1.0mg,规定取样量2g。
将规定试样量放人125ml锥形烧瓶中,加入25ml中性乙醇,混合使之溶解,如需要,可在水浴上加热,冷却。
另再加入25ml无水乙醚并混合,如需要可加热,方法如前。
即制备好试样液。
另配制一个空白试液,不加入试样,只有25ml无水乙醚和25ml无水中性乙醇。
(2)滴定试液分别加入lml酚酞溶液于试样液和空白试液中,再用0.1mol/L氢氧化钾溶液分别滴定,边滴定边频频摇动,直到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而终止。
正确读出滴定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1)(准确到小数后二位)。
3.结果计算酸值=(V1-V2)×c×56.1/试样量式中V1——试样溶液所消耗的KOH滴定液体积,mL;V2——空白试液所消耗的KOH滴定液体积,mL;C ——滴定液KOH的浓度,mol/L。
二、皂化值与酯值1、皂化值与酯值的定义皂化是指油脂与碱反应生成肥皂的一种化学反应:RCOO R’ + KOH → RCOOK + R’OH油脂(脂) 碱脂肪酸钾盐醇所生成的脂肪酸钾盐即为“钾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