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有毒有害气体不同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17.61 KB
- 文档页数:2
不同的大气污染物会对人体伤害和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粉尘:主要来源于工业燃煤释放的烟雾颗粒,建筑工地, 裸露土面扬起的尘土,生活垃圾露天堆放。
它们会随着呼吸进入支气管, 沉积在肺组织中, 引起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
②一氧化碳 (CO):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主要在汽油燃烧不充分时, 如停车状态开发动机)、燃煤、农垦烧荒、有机物燃烧等。
它在极低浓度时就对人和动物有很大的毒性, 因为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运载氧的血红蛋白结合, 结合速度比氧气快250倍。
所以, 即使人处于只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环境中, 也会迅速将一氧化碳吸入体内, 遭到可怕的缺氧性伤害。
轻者眩晕, 头疼, 重者脑细胞受到永久性损伤, 甚至窒息死亡。
有心脏病, 贫血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更易受到一氧化碳的攻击。
孕妇吸入过量一氧化碳会引起胎儿生长受损和智力低下。
③二氧化硫 (SO2 ):主要来源于燃煤,如发电厂,工厂和民用烧煤,其它工业过程如炼油等。
它可以形成工业烟雾, 高浓度时使人呼吸困难,同时还可以形成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又称气溶胶), 随着人的呼吸进入肺部, 对肺有直接损伤作用。
④氮氧化物 (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燃煤发电厂。
刺激人的眼、鼻、喉和肺, 增加病毒感染的发病率,。
有害气体浓度标准多少有害气体的浓度标准是指在空气中存在的有害气体的最大允许浓度,超过这个浓度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不同的有害气体有不同的浓度标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标准。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它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的浓度标准是每立方米空气中不超过30毫克。
一旦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这个标准,就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二氧化硫的浓度标准是每立方米空气中不超过60微克。
超过这个浓度标准,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
二氧化氮(NO2)是一种有毒的有害气体,它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危害。
二氧化氮的浓度标准是每立方米空气中不超过40微克。
超过这个浓度标准,会导致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
臭氧(O3)是一种有毒的氧化性气体,它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危害。
臭氧的浓度标准是每立方米空气中不超过160微克。
超过这个浓度标准,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危害。
一氧化氮的浓度标准是每立方米空气中不超过40微克。
超过这个浓度标准,会导致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
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刺激。
氨气的浓度标准是每立方米空气中不超过14毫克。
超过这个浓度标准,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皮肤瘙痒等症状。
总之,不同的有害气体有不同的浓度标准,超过这些标准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防护,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保护自己的健康。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气体是一种不可见但十分重要的物质,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然而,有些气体是有毒害的,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有毒有害气体是指能够对人体健康或环境生态造成损害的气体,它们对人体的危害包括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导致头痛、恶心、肺部疾病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1.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但当浓度高于0.5%时,会引起呼吸急促、头痛、嗜睡、恶心和胸痛等症状。
当浓度高于8%时,可以导致昏迷和死亡。
二氧化碳的危害可以通过提高室内通风来预防,定期排除室内二氧化碳以维持安全浓度,同时也可以使用新风系统,增加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2.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很强的气体。
当它进入人体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阻止氧气的正常运输,导致失重、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和呕吐。
当浓度高于35ppm时,长时间暴露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首先要确保燃气设备、热水器和暖气系统等设施的安全性,同时定期清理烟囱和通风管道,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通畅。
3. 甲醛甲醛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气体,常见于家具和建筑材料中。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甲醛会导致眼睛和鼻子的刺激,头痛、呕吐、胸闷、皮肤过敏和呼吸道疾病。
预防甲醛污染的方法包括购买绿色环保家具和质量可靠的建筑材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清洁器等。
4.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由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对人体身体健康危害非常大。
长期暴露于氮氧化物会导致肺癌、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要预防氮氧化物污染,首先要避免使用不良质量的燃烧器具和燃料,同时也要减少使用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或步行出行。
5. 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当浓度达到20ppm时,就会发出刺激性气味,长期暴露会造成头疼、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和肺部疾病等。
预防硫化氢中毒的方法包括加强燃气设备的安全性,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使用过期的燃料。
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导语:空气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已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探讨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并分析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一、什么是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是指在特定浓度下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气体。
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苯、甲醛等。
这些气体来源广泛,包括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等。
二、有毒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这些标准对于不同的有毒有害气体有不同的限定值,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中国为例,中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相关标准,对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进行了明确的限定。
二氧化硫的最高允许浓度为50μg/m3,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4mg/m3。
这些标准旨在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和浓度,减少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气体对不同的人群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然而,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
以二氧化硫为例,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症状加剧,如咳嗽、气促等;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和肺功能异常等。
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对于保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四、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除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毒有害气体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其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地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
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
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
“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
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
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
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
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橡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护面具;涂皮肤防护油膏。
产品名称:一氧化氮NO其他名称: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itric oxide分子式:NOUN No。
UN 1660CAS No. 10102-43-9产品纯度:99.99%包装说明:4L铝合金钢瓶,8升铝合金钢瓶;40升碳钢瓶,压力不大于3。
5MPa 产品说明:一氧化氮为具有强刺激性窒息气味的黄绿色有毒气体。
一氧化氮主要应用于硅的氧化膜形成、氧化、化学气相淀积、火箭推进剂、标准气、校正气、大气监测标准混合气。
注意事项:一氧化氮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快转变为二氧化氮产生刺激作用。
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
可并发气胸及纵隔气肿.肺水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一氧化氮浓度高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
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发生泄漏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一氧化氮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切断一氧化氮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操作注意事项:使用一氧化氮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卤素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有毒有害气体在日常生活中以不同形式存在,它们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比如抽烟,室内装修,汽车尾气,火力发电厂的废气等,我们应该了解这些危害,在生活中预防这些气体对健康的危害。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是它却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
一氧化碳通过血液进入人体,占领了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使得氧气进入全身细胞的能力降低,导致缺氧。
在室内烤火、室内燃气灶、燃气水热、室内的烟囱,以及室内的汽车等都可能导致一氧化碳的存在。
可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以防止误食,预防安全问题。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每个人都熟知的气体,但是它也可以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氧化碳是人体呼出的废气,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密闭的空间或拥挤的人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能会升高至危险的水平。
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头晕,恶心,虚弱,心跳加速等症状。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具有刺鼻的臭味,并且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硫化氢在沼气、化学制品企业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中都可能存在,吸入充满硫化氢的空气会影响人的呼吸和代谢系统,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一种由火力发电厂、汽车和工业废气产生的有毒气体,经常会在大城市的空气中出现。
这些气体可以导致重度呼吸道疾病并加重已有的疾病。
研究表明,这些气体还可以对环境造成破坏,使植物和动物死亡或生长受到阻碍。
臭氧(O3)臭氧是一种强有力的氧化剂,可以影响到呼吸系统和肺部的功能。
臭氧主要是由汽车废气和工业废气排放而来。
长期暴露于臭氧中会导致咳嗽,喉咙痛和眼睛灼痛等症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总之,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预防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存在,并通过合适的安全设备和保护,保障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环保,清洁能源和更加环保的交通方式来减少环境上的影响。
有害气体危险源概述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有害气体危险源,以帮助人们了解如何处理与有害气体相关的危险情况。
定义有害气体是指存在于空气中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气体。
这些气体可能来自各种工业过程、化学反应、废弃物处理等。
常见有害气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害气体及其危害:1.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对人体非常有害。
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2.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和燃煤等活动。
长期暴露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3. 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烟雾的气体,主要来源是交通尾气和工业排放。
长期暴露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
4. 氨气(NH3):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常见于农业和化工行业。
高浓度的氨气可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损害。
危险源与防范措施工业过程工业过程常常涉及有害气体的产生,以下措施可用于降低风险:- 使用排放净化装置,如烟气脱硫装置和废气处理设备。
- 确保操作人员接受足够的培训和装备个人防护设备,以防止有害气体接触。
家庭和居住区在家庭和居住区,以下措施可用于预防有害气体暴露:- 定期清洁和维护燃气设备,确保其燃烧完全,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
- 增加通风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积累。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有害气体产生:- 进行恰当的废气处理,如使用过滤和吸附装置。
- 使用密封和防排放设备,以防止有害气体泄漏和扩散。
总结有害气体危险源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通过了解常见的有害气体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我们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对我们的风险。
无论是在工业过程、家庭居住还是废弃物处理中,我们都应当保持警惕,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限值有毒有害气体限值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安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对有毒有害气体的限制和限值。
这些限值是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确定的,可以帮助预防事故和健康风险的发生。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及其限值。
1.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在工业和家庭中广泛存在。
它是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主要有毒气体之一。
一氧化碳的主要危害是它与血红蛋白结合,进而影响血液中携氧的能力。
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导致中毒和死亡。
根据国际上的规定,8小时的工作日平均暴露限制为25ppm(部分百万分数)。
然而,一些国家更为严格,将限值降低到10ppm。
对于短期接触(15分钟内)的限制为200ppm。
2.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它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分解、沼气的发酵以及某些化学工艺过程产生的。
硫化氢对呼吸系统和眼睛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下会导致窒息和死亡。
国际上对硫化氢的8小时接触限值一般为1ppm。
一些国家,如挪威和丹麦,则将限值定为5ppm。
3. 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是一类有毒气体的总称,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它们主要由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过程中的高温反应产生。
氮氧化物的主要危害是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氮氧化物会导致呼吸困难、气管炎和心脏疾病。
国际上对氮氧化物的8小时接触限值一般为1ppm。
一些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则将限值定为5ppm。
4. 臭氧(O3)臭氧是一种有毒气体,是光化学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是空气中的自然组分,也由于汽车和工厂的排放产生。
臭氧可对呼吸系统和眼睛产生刺激作用,并导致肺部疾病。
国际上对臭氧的8小时接触限值一般为0.07ppm(每分钟平均浓度),而对于15分钟内的短期接触限制为0.1ppm。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及其限值的例子。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气体,如可燃气体、酸性气体和氰化物,也具有严重的健康风险。
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1. 介绍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对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浓度所做出的安全限值标准。
这些标准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定,旨在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有害物质的危害。
在工业生产、化工、采矿等行业,有毒有害气体是常见的危害源,了解和遵守有关标准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2. 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及危害有毒有害气体包括各种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
这些气体在工作场所中可能会存在于不同的浓度,它们对人体的危害也各不相同。
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导致缺氧,影响呼吸和大脑功能;而硫化氢则具有刺激性气味,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了解每种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3. 最高允许浓度的意义有毒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是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有害物质危害的重要标准。
它不仅仅是一项数字,更是对于工作场所危害防范的重要依据。
通过严格控制有害气体的浓度,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健康风险,保障其身体健康。
4. 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有关有毒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的标准,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定期修订。
制定标准需要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环境对员工健康的影响,并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进步进行修订。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用于各种工作场所,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我个人认为,这是保护工作人员健康的基本标准之一。
在工作场所中,有毒有害气体可能随时存在,而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健康风险,保证其身体健康。
我认为定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标准和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6. 结语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是保护工作人员健康的重要标准,了解和遵守这些标准对于每个工作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控制有害气体的浓度,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让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和健康。
动火作业中有害气体浓度的安全标准动火作业中有害气体浓度的安全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动火作业在各行各业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然而,动火作业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不可忽视。
为了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各国都制定了有害气体浓度的安全标准。
本文将深入探讨动火作业中有害气体浓度的安全标准,并提供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动火作业可能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例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1. 呼吸系统问题:有害气体可以刺激呼吸道,引起喉咙疼痛、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2. 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昏迷等。
3. 致癌性:某些有害气体被证实具有致癌性,长期接触或吸入这些气体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确保动火作业中有害气体浓度的安全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二、动火作业中常见的有害气体及其安全标准1.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它是最常见的有害气体之一。
人体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液供氧不足,严重时可引发中毒。
根据国际标准,室内空气中长时间暴露的一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25ppm(每百万份)。
而在动火作业中,由于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较高,建议采取措施将浓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通常不应超过100ppm。
2.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
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会迅速导致中毒和窒息。
根据安全标准,室内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不应超过1ppm。
在动火作业中,硫化氢的浓度应尽量降低到低于0.1ppm的水平,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 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主要由燃料的高温燃烧产生,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高浓度的氮氧化物会导致呼吸道刺激、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并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安全标准,室内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不应超过0.1ppm。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气体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但有些气体却是有毒有害的,长期暴露于这些气体下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损伤。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加强预防和防护。
一、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很常见,常用于火灾灭火剂、汽车发动机排放废气和人类呼吸产生的气体。
但是,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时,就会引起人体疲劳、晕厥、心跳加快、甚至死亡。
要注意加强通风换气和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二、甲醛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有害气体,来源包括新装修房屋、部分家具、化妆品等。
低浓度甲醛可能会引起头痛、流泪、咳嗽,高浓度甲醛会导致喉咙疼痛、嗓子发干、皮肤过敏和恶心等症状。
预防甲醛中毒的方法包括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更换过期的化妆品和不能放太短时间的新家具等。
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主要产生于燃煤和燃气,如煤气、热水器,燃料不完全燃烧也会释放一氧化碳。
长时间暴露在一氧化碳中会引起中毒,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疲劳、失眠等症状,并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需要加强室内通风,定期检测燃气设施是否正常,避免在封闭的地方燃烧物品或者煤气。
四、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的褐黄色气体,常用于水处理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但是,氯气直接接触人体会破坏呼吸系统的细胞和组织,引起喉头水肿、胸口闷、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
加强通风换气,严格遵守氯气安全操作规程,保持安全距离,穿戴合适的防护服装和呼吸防护设备可以对它进行有效的预防。
五、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味被称为“死亡之气”的危险气体,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石油开采等行业。
硫化氢的剧毒性非常强,只要短时间接触就会引起呕吐、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若长时间接触则会导致昏迷、抽搐或者死亡。
预防硫化氢中毒需要加强操作规程、实行安全检查和设备维护、配备防毒面具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在加强预防和防护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广大民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让人们有意识地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有毒有害气体危害程度及接触限值
1、有毒有害气体
是指有毒并对身体有害的气体,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①刺激性气体一一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一一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氟化氢、硫化氢等。
2、危害程度
有毒有害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
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
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
“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
氨、二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
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
氮氧化物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3、接触限值
各类有毒有害气体的接触限值
序号危化品种类PC-TWA PC-STEL
(mg∕m3)(mg∕m3)
1 一氧化碳20 30
2 二氧化氮 5 10
3 一氧化氮15 -
4 二氧化硫
5 10。
不同浓度有毒气体的危害
有毒气体是环境危害的最大来源,人体对于被污染环境中不同气体反应是不一样的,而不同浓度下的有毒气体,对人的伤害程度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浓度下的有毒气体中毒症状,及时采取不同的救治措施是关键。
北极光环保提醒有毒气体浓度是通过气体检测仪来检测的,下表就列出了不同浓度下几种有毒气体对人的不同危害(由于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单位有多种,这里采用气体检测仪检测结果常用单位:ppm)。
几种有毒气体不同浓度的危害。
有毒有害气体检查制度由于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会混入其他各种各样气体,为保证井下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有毒有害气体分类井下空气中主要的有毒有害气体:1、一氧化碳(CO)。
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
一氧化碳与人体中的红细胞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50-300倍,不但阻止红细胞吸氧,而且还能挤掉氧,造成人体细胞组织缺氧现象,引起中枢系统损坏。
主要来源于煤的氧化、爆破作业等。
2、二氧化氮(NO2)。
对人的眼、鼻、呼吸道及肺部具有强烈的腐蚀破坏作用,能引起肺水肿。
井下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爆破作业,1kg硝铵炸药爆破后产生10L二氧化氮。
3、二氧化硫(SO2)。
有剧毒,强烈刺激人的眼睛,腐蚀呼吸器官,导致呼吸麻痹和支气管炎、肺水肿。
主要来源是含硫煤炭氧化自燃、含硫煤岩爆破和硫化矿物的氧化等。
4、硫化氢(H2S)。
具有强烈毒性,刺激人的眼、鼻、咽喉和上呼吸道的粘膜,干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中毒。
来源主要是有机物腐烂、含硫煤炭自燃和煤岩层释放等。
5、氨气(NH3)。
具有浓烈臭味的有毒气体,具有爆炸性(爆炸界限16%-27%)。
对人的皮肤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咳嗽、流泪、头晕、声带水肿,重者会昏迷、痉挛、心力衰竭以致死亡。
主要来源是炸药爆破、有机物氧化腐烂。
6、氢气(H2)。
当氢气浓度过高时会对人的呼吸系统也有影响。
氢气是可燃气体(当浓度达到4.0%-75%时就会发生爆炸)。
主要来源煤的氧化、井下充电硐室电解产生的。
7、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对人的眼、口、鼻等器官有刺激作用。
主要来源于有机物和煤的氧化、煤岩层中、爆破作业以及人的呼吸等。
8、甲烷(CH4)。
一种具有爆炸性的气体(爆炸界限为5%-16%)。
主要来源于煤(岩)层生成过程的中的伴生气体。
二、有毒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一)矿井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二)煤矿井下各地点甲烷允许浓度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风流中甲烷超过0.6%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甲烷浓度超过0.8%或二氧化碳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采取措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