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情况介绍(2013年4月修改版)
- 格式:ppt
- 大小:23.25 MB
- 文档页数:79
西青区历史沿革
明代分属河间府静海县和武清县,清代归属天津府。
民国年间属天津县辖。
1949年杨柳青镇为天津专署驻地。
1953年设天津市西郊区,1971年区政府由李七庄迁至杨柳青。
1992年3月更名西青区。
1986年,西郊区面积540平方千米,人口28.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
区政府驻杨柳青。
辖杨柳青、南河2个镇和西营门、中北斜、上辛口、张家窝、李七庄、大寺、王稳庄7个乡,下设35个居委会、149个行政村。
1996年,西青区面积506.1平方千米,人口约30万人。
辖5镇4乡:杨柳青镇、张家窝镇、大寺镇、南河镇、王稳庄镇、李七庄乡、中北斜乡、上辛口乡、西营门乡。
区政府驻杨柳青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西青区总人口433697人,其中:西营门街道29014人、李七庄街道34330人、中北镇66784人、杨柳青镇105135人、辛口镇38324人、张家窝镇36258人、南河镇32349人、大寺镇47860人、王稳庄镇33525人、工农联盟农场5825人、杨柳青农场4293人。
2001年,西青区区划调整前,辖3个街道(其中有农业街道2个)、7个镇。
2001年底,西青区辖2个街道(其中有农业街道2个)、7个镇:李七庄街道、西营门街道,杨柳青镇、中北斜镇、辛口镇、南河镇、王稳庄镇、大寺镇、张家窝镇。
2009年,南河镇更名为精武镇。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
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天津市西青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一、区域概况西青区位于天津市中心西部,总面积约415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镇。
该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众多的商业中心、高科技园区和文化景点。
同时,西青区也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宜居的居住区。
二、供需情况目前,在西青区的房地产市场上,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房需求量不断增加,但供应量相对有限。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西青区的空房率仅为5%左右,说明了该区域的房子供不应求的现状。
三、价格走势在供需矛盾的背景下,西青区的房地产价格也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西青区的房价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0%左右。
特别是一些热门地段和高档小区的房价上涨幅度更加明显。
四、市场潜力虽然西青区的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但在全市的发展规划和政府的支持下,该区域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具备很大的潜力。
首先,西青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该区域还聚集了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高校,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前往就业和学习,增加了居民的购房需求。
其次,西青区还有一定的土地储备,有能力满足未来的房地产需求。
五、风险和建议尽管西青区的房地产市场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可能会对房价产生影响,投资者需要注意政策的变化。
其次,目前的供需矛盾可能会导致房价的进一步上涨,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购房时机。
最后,西青区的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开发商需要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品质的提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针对上述风险,我们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西青区房地产市场的规划和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开发商应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提升,提高竞争力。
最后,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购房时机,谨慎投资。
总之,天津市西青区的房地产市场具备巨大的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政府、开发商和投资者应共同努力,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推动该区域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西青区自古崇文尚武,历史文化遗存众多,是天津市确定的民俗文化旅游区,是著名的爱国武术家霍元甲、韩慕侠的家乡,已连续两届成功举办了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
杨柳青木版年画、雕刻、风筝、剪纸等堪称民间艺术瑰宝;有始建于唐代的峰山药王庙、修建于明代的文昌阁;有享有“华北第一民宅”美誉的石家大院;有亚洲最大的室内热带植物观光园;有国内展品最全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和内容最丰富的少儿职业体验中心;有供奉11000多尊缅甸玉质佛像的玉佛禅寺。
区政府所在地—千年古镇杨柳青先后荣膺“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中国历史名镇”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三区”建设过硬,发展后劲十足。
坚持“三区”统筹联动发展,进一步提高区域集约化发展水平。
农村居住社区建设全面启动。
全区6个镇成为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规划还迁区建筑面积931万平方米,累计建设农民住宅667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示范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市级示范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7.3亿元,完成“七通一平”土地面积22.5平方公里,建设标准厂房29.3万平方米,引进项目136个。
3个市级示范工业区全部通过市政府考核验收,其中汽车工业区被授予“优秀园区”称号。
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
新建了杨柳青东洼设施农业产业园,实施了中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新加坡闽中食用菌基地、东淀现代农业示范区子牙河风情区建设,全区农业产业园区达到10个。
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
西青区是国家级生态区。
拥有中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杨柳青森林高尔夫球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0.3%,荣膺“全国绿化先进区县”,全区7个镇全部成为全国环境优美镇,6个街镇成为国家级卫生镇(街),全区农村城市化率达到74%。
牢固树立“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在全国首创“24小时求职公寓”就业服务模式,在天津市率先实现城乡低保统筹,建立了农民养老补贴和保险补贴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天津西青学府示范工业园一、基本情况精武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中南部,是爱国武术家、中华精武会创立者霍元甲先生的故乡。
辖18个行政村,面积57平方公里,现有常驻人口约10万人。
近年来,精武镇在继承弘扬精武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业区经济发展迅猛,落户的中外企业已达600余家。
其中,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5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1家、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 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生物制药、精品板材和消防器材等行业为支柱的经济新格局。
天津市西青学府工业区是经天津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审批通过的示范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0.2平方公里,建成区2平方公里。
园区将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高新化、高质化、高端化的产业发展定位进行建设。
依托高教区、高新区的智力资源优势,把学府工业区打造成科教、研发、产业一体化基地,成为“智力西青”的核心板块。
二、产业定位天津市中心城区向西南方向快速拓展的趋势已经非常显著,学府示范工业园区地处天津纵向西部发展带与横向南部产业带交叉处,并且位于西青区中部的新城和大寺两大发展组团的中心位置,是西青区乃至全市最靠近中心城区的示范工业园区。
位于科教、高新产业和商贸居住板块的交汇地带,区位优势极为瞩目。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学府示范工业园区必须引进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可持续发展的高新、高质、高端项目。
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高新技术研发、高质现代制造、高端商贸宜居三种业态。
(一)高新技术研发在学府示范工业园区东侧毗邻天津工业大学的区域,主要开发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器,以承接大学城和技术投资方科研成果转化为主,打造“智力西青”的核心板块。
重点发展如下领域:1、以电子信息为基础的传统优势产业:包括新材料、环保产品、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2、高科技数字产品创新与技术输出:科技研发服务、工程技术服务、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动漫游戏开发、数字多媒体技术开发、数字娱乐产品研发、测试和体验等。
我的家乡——天津西青我所居住的地方是天津市西青区,西青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东与红桥区、南开区、河西区及津南区毗邻,东南与大港相连,南靠独流减河与静海县隔河相望,西与武清区和河北省霸州接壤,北依子牙河,与北辰区交界。
区人民政府驻地杨柳青镇是中国三大木板年画之一——杨柳青年画的发祥地,现有人口10万人,是天津市加速建设中的汽车卫星城。
西青区区境范围陆地成型的年代于唐代中、后期。
北宋时期这里是宋、辽交界,宋朝的前沿阵地,明代分属河间府静海县和武清县,清代归属天津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为天津县,属直隶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河北省天津地区专员公署,驻地杨柳青镇。
1952年天津县划入天津市管辖。
原为静海县所辖,1953年建立西郊区,1992年3月改为西青区。
2001年,西青区区划调整前,辖3个街道7个镇:李七庄街道、西营门街道,杨柳青镇、中北镇、辛口镇、南河镇(精武镇)、王稳庄镇、大寺镇、张家窝镇。
我生活的地方就是中北镇,中北镇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各个村落基本已经完成平房改造。
在中北镇,外环西半环从中穿过,使其与市区接壤;中北镇西与蜚声海外的杨柳青年画发源地、千年古镇杨柳青毗邻;距北京仅120公里;距天津机场25公里;距天津新港40公里;津浦公路、京福公路贯穿该镇界内。
目前,中北镇内村村公路相通,另有京杭大运河穿越镇内。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促进了中北镇各项产业的发展。
中北镇素有"汽车城"的美誉,利用这一优势,已发展成为天津重要的汽车配套生产基地。
目前,中北镇已建设了七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主要以汽车配套和电子信息为主,去年完成招商引资211家,其中外资落户企业达60多家,整体来说,该工业园区的经济总量已占到全镇的半壁河山。
中北镇素有"百年花乡"的美誉,生态观光旅游业形成天津的一大亮点。
据清代《天津卫志》记载,东汉末年,在今中北镇大卞庄村北彭越、吕布在此筑城屯兵,被叫做“吕彭城”。
西青区中北镇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一、西青区房地产市场概述在天津的西南方向,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为环城四区之一,西青区房地产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与购房者关注。
西青区的崛起得益于天津小城镇计划。
与北京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同,天津通过卫星城镇点线面的带动促进整个城市发展。
在天津城市外扩的大势下,西青区中北镇成为小城镇计划的亮点。
从06年9月份起,西青区房地产突然发力,市场成交呈跳跃式发展。
假日风景、水语花城、大地十二城、华亭国际、富力湾、霞飞路63里弄、新津国际、中信珺台、云锦世家等项目先后入市,市场供应的大幅放量拉动了周边需求的上升,市场成交一路走高。
在环城四区中,西青区历年市场成交量都位居前列。
天津市的城市发展已到了一个快速扩张时期,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也为天津住房供应提出挑战。
天津房地产兴盛发展这么多年,中心城区商品住宅的高度、密度逐渐加大,价格不断提升。
随着市中心压力增大,天津房地产市场急需向外突围。
中北镇区域,是西青发展的一个热点,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小城镇计划发展的天时。
万科假日风景和金厦水语花城2005年入市热销,拉开了西部新城造城计划,2006年大地12城与华亭国际为中北镇区域市场增加新的活力,其热销甚至大幅提升了整个西青商品住宅成交量。
2007年,富力地产也投身到西部造城运动中。
2010-2011年霞飞路63里弄、云锦世家、新津国际、中信珺台先后入市。
建设的西部新城,是城市化进程脚步加快的体现,它以400万建筑平米的规模,承载着天津“一轴两带三区”市域空间布局及城市发展轴带上的重要节点,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城镇发展的任务。
在这个距离城市中心绝对距离较近的优势片区,集中了万科假日风景、金厦水语花城、大地十二城、华亭国际等诸多房地产项目,更加负担着城市化的重要任务,城市外扩的脚步首先波及到这里并非偶然,天津城市未来规划的促动,以及市区土地资源的日趋稀缺,导致市区房价持续飙升,该区域为天津城市扩容提供了空间。
如何下载西青区卫星地图高清版大图西青区行政区域简介西青区,原名西郊区,1992年3月易名为西青区,政府驻地杨柳青镇。
西青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东与红桥区、南开区毗邻,南靠独流减河与静海区隔河相望,西与武清区和河北省霸州接壤,北依子牙河。
自然地势为西高东低,南北长48公里,东西宽11公里,全区总面积545平方公里。
文件参数名称:西青区高清版大图(卫星地图)比例尺:1:215433实际像素:2697x2649推荐打印尺寸:0.67米x0.66米下载西青区高清地图方法办法一通过此地址进行下载(因为存储空间有限,只提供的低分辨率的示例图,如下下载高清的地图,请参见办法二)办法二通过BIGEMAP地图下载器下载高清地图(通过搜索引擎检索bigemap地图下载器),本文提供使用bigemap地图下载器下载地图的两种方法BIGEMAP地图下载器包括40多种地图源无需翻墙、无偏移、精度0.25、历史影像、支持卫星地图、电子地图、地形图、等高线(DWG矢量)投影转换、在线标注、标准分幅、KML、CAD、Arcgis、Mapinfo、Global Maper、MapGIS、矢量套合等等,永久免费升级自动更新:全球高清卫星影像下载高程、等高线下载(矢量支持CAD格式的dxf\dwg)40种地图源下载(卫星,地形,电子地图谷歌地球、百度天地图必应等)投影转换工具(影像,矢量)wgs84,xian80,beijing54,cgcs2000等相互转换海拔高程基准面重构工具(基准面升高或者降低)标绘设计工具(标绘点线面,平行线、导入CAD文件和地图套合)7参数计算工具(西安80参数计算)kml导入,导出,边界导入导出,在线标注(标注栅格化)标准分副,坐标定位,地名搜索格式转换(tif,png,jpg,img,dxf【Auto Cad】相互转换)道路,影像分层下载历史影像数据,矢量路网数据。
使用“行政边界”下载高清地图(这里以北京作为示例)安装好软件过后,打开软件,右上角“选择行政区域”中,选择对应的省、市、区县、乡镇、街道四级行政区划下载。
20XX西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青区统计局发布日期: 2014年04月11日20XX,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按照“一二三五三”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基本工作思路,锐意进取,求真务实,高质量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在较高平台上实现了新跃升。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据初步核算,并经XX市统计局评估审定,20XX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6亿元,同比增长22.2%。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81亿元,同比增长9.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1.89亿元,同比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2.3亿元,同比增长24.9%。
三次产业结构为1.5:54.5:44。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
全区实现财政收入198.82亿元,同比增长19%。
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22.87亿元,同比增长20%,区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5.52亿元,同比增长21%。
财政支出结构趋优。
20XX,全区完成财政支出125.91亿元,同比增长30%。
其中,一般性支出78.22亿元,同比增长30%。
在一般性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这些改善民生支出持续增长,增速分别为27%、15%、9%和14%,占一般性支出的比例分别为8.9%、17.7%、5.1%和5.2%。
人口人口规模稳定增长。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8.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1万人,同比增长2.6%。
年末户籍人口37.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人,同比增长0.8%。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势头强劲。
20XX,全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8.54亿元,同比增长29.6%。
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0.45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34.03亿元,同比增长35.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14.06亿元,同比增长26.9%,三次产业投资比为1.1:34.8:64.1。
农业农业生产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