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一诗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心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虽远离官场仍要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SI
诗文写作特色,相关考点拓展延伸
这首诗构思新颖独特,一反历代文人对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调,歌颂了落花的积极作用,从而表明自己虽然离开了以前的职位,但是为国家、社会、民众献身的决心始终不变。此诗格调激昂向上,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构思巧妙,立意深远
题目形式
赏析辨析题的解题方法
找出对几首诗歌的赏析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
找出对同一首诗歌的几句赏析正确或者不正确的一项。
赏析辨析题的应对策略
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浅显道理说得深奥莫测)
看是否以假乱真。(正确和错误的观点糅合在一起)
看是否无中生有。(备选项表述有时在诗歌中找不到根据)
这两句抒情叙事,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在无限的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展开联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借“落红”自喻,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
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自然而朴实。表现出诗人虽离开官场仍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表达了作者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己亥年(1839年),龚自珍因不满朝政腐败、黑暗愤然辞官。
作者辞官之后由北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在往返途中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
男 清代
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呼唤改革。
ER
古诗文朗读、诗文解释及翻译
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