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识别中声旁与整字语音激活的相对优势
- 格式:pdf
- 大小:190.17 KB
- 文档页数:8
汉字阅读过程中语音的通达与表征汉字阅读过程中语音的通达与表征:探讨了汉字语音激活的多层次性、普遍性、整字与声旁语音激活资源之间的交互作用等问题。
以启动-命名为实验范式,结果表明:在汉字加工早期,汉字的语音得到了显著激活,而且这一激活发生在整字和声旁两个水平.高频和低频两种汉字中;整字与声旁的语音激活存在交互作用,而该交互作用受到整字与声旁的相对频率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该文提出:汉字整字和声旁的语音激活之间遵循“整字优先"和"高频优先"的原则交互作用。
1.对小学识字教学做一调查,分析形旁与声旁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局限在各类汉字结构方式中,形声结构出现的相对较晚,,但是它的产生却代表了表义型汉字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标志着汉字已走向成熟。
形声结构的汉字由形旁和声旁两个部件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据记载,这类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仅仅占汉字的20%左右,到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则已占到80%。
显然,形声字已经成为汉字的主体。
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12册课本,在要求学生掌握的2500个汉字中,象形字占5.4%,指事字占1.2%,会意字占17%,而形声字则占到77%,即1908个。
由此看出,形声字的教学应是小学识字教学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声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它的表音表义情况是如何?体现在教学中,声旁和形旁又分别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局限?把握好这一问题,对于夯实识字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形旁的作用与局限作为形声字的表义部分,形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一是通过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
具体可以分为两层意思:(1)形旁可以直接表示字义,如“爹”“爸”“船”等。
(2)形旁与字义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事实上,第一类的形声字是极少的,而大多数形声字的形旁都只是表示着字的意义类属。
这是因为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决定了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时,不可能为世界上的每一种食物都选择一个能够准确无误表示其意义的字形,这就使得他们从事物的千差万别中去寻找共同的东西,并逐渐形成一个系统,即意义类属。
选用某一形旁概括地表示意义类属,再加上一个声旁就构成了一个形声字。
例如“页”的本义是头,因此以“页”为形旁的字便可以说与头,面的意义有关:如“顶,颊,颈,颔”等。
二是帮助辨别形似偏旁。
如“礻”和“衤”形体相似,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这两个“符号”十分接近,难以区分,因此在书写时极易将偏旁搞混。
但若借助形声字形旁的表义作用,观察“礻”是“示”的左偏旁变形,而以“示”为意符的字大都与鬼神、祭祀、祸福有关,如“祈、社、神、祝”等;“衤”是“衣”的左偏旁变形,“衤”旁的字都与衣物有关,如“裤、袖、衫”等。
图—词干扰范式下义符、声符和语音对汉字产生的影响马利军;祁伟强【摘要】采用图—词干扰实验范式,以视觉方式呈现干扰单字,以图画命名为被试任务,探索汉语单字产生中义符、声符和语音的作用.选取与目标图名具有“义符同”、“声符读音同”、“声符同”、“读音同”或“无关”等五种关系的干扰字,分别在三种SOA条件下呈现在需要被命名的图片中央.结果发现被试反应时受干扰字的影响:当SOA为100ms时,存在显著义符促进效应.当SOA为-100~100ms时,存在显著声符促进效应和语音促进效应.研究结果与传统的独立两阶段模型的预期存在明显矛盾,倾向于支持交互激活理论.【期刊名称】《心理研究》【年(卷),期】2015(008)002【总页数】6页(P26-31)【关键词】图-词干扰范式;图画命名;汉字产生;义符;声符【作者】马利军;祁伟强【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系,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系,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言语产生(Language Production)是指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心理过程,将思想代码转换成语言代码再转换成生理的、运动的代码,最终利用发音器官发出指代某种意义的声音[1]。
通常包含概念化过程、言语组织过程、发音过程三个阶段。
人类表达语言的过程非常迅速,上述阶段大约在600~700ms之内完成[2]。
目前关于词汇通达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两类,一类以Dell等建立的交互激活模型为代表,另一类以Levelt等提出的独立两阶段模型为代表。
交互激活模型认为从语义到语音水平经历了两个步骤:语义特征节点将激活扩散到相应的单词或词条节点,再扩散至音素(Phoneme)节点。
两个阶段的激活在时间上存在重叠,激活方式是交互的,由于是双向联系,激活将沿两个方向进行扩散,最后选择激活程度较高的目标项,发音计划针对目标项进行[3]。
而独立两阶段理论认为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通达经历了两个分离的阶段,彼此没有重叠。
声旁规则性对命名声旁和整字的影响摘要探讨声旁规则性对命名声旁或整字的影响,在速示与慢示呈现条件下命名声旁或汉字。
结果发现:(1)声旁命名在速示呈现时因规则声旁易化;慢示呈现时无显著规则性效应,但受声旁部件数影响;(2)在两种呈现条件下,命名含不表音声旁字的反应时最快,错误率最低;命名含单部件、高频声旁字的反应时慢,错误率高;命名含多部件、低频声旁字的反应时快,错误率低。
说明是声旁规则性对声旁命名有易化作用;对整字命名有干扰作用,但与声旁频率与部件数有关。
关键词声旁,整字,命名,声旁规则性,部件。
1前言同音含旁字又称规则字(例如菟与兔同音),其他为异音字。
“规则性效应”指命名规则字词的速度比异音字词快的现象。
命名英文低频词有规则性效应,因为低频词的语义识别须经语音中介[1];然而低频汉字中不存在规则效应,因为高频字读音以直接提取为主,低频字读音以声旁类似推理策略为主[2]。
近期研究表明亚词汇水平的语音激活促进规则字整字读音信息的提取,抑制异音字整字读音表征的激活[3]。
在高频和低频汉字加工中,均存在整字与声旁水平语音激活[4]。
关于规则性效应尚有下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启动—命名范式缺乏对目标字形旁信息的控制,且因引入了新的语义、字形信息而可能混淆结果。
其次,比较整字和声旁语音信息对目标字的启动,证实整字掩盖声旁激活,但字音占优可能与整字命名任务有关。
若在命名声旁任务时观察到整字的易化或干扰,则直接证明声旁语音信息提取受整字影响,同时避免了任务混淆。
声旁规则性至少有四个水平:同音(声、韵相同)、部分同音(声或韵相同)、不同音(声、韵均不同)以及声旁失去发音功能。
命名声旁和整字是否会出现对应规则效应的变化?声旁频率与规则性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部件组合在汉字识别中具有与部件类似的作用[5]。
汉字声旁为部件组合时,是否同样有规则性效应?本研究探讨在速示和慢示条件下,声旁规则性对命名声旁和整字的影响。
2实验一、速示条件下命名声旁2.1方法被试为北京某大学本科生,男19名、女18名;文科18名、理科19名。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高频独体汉字的字音和字形对汉字识别的优势效应研究学生姓名:蔡文芳学号:095621023专业:应用心理学方向:心理健康指导教师:洪艳萍2013年 5 月 12日湖北科技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2013年月日导师签名:2013年月日目录1、前言 (6)1.1汉字识别的定义 (6)1.2汉字识别研究的意义 (6)1.2.1现实意义 (6)1.2.2理论意义 (6)1.3汉字识别相关研究的现状 (6)1.3.1字音对汉字识别的实验研究 (6)1.3.2字形对汉字识别的实验研究 (7)1.3.3语义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汉字频率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8)1.3.5汉字识别与大脑 (8)1.4汉字识别的研究范式 (9)1.5汉字识别中应注意的问题 (9)1.6本研究研究假设 (10)2、方法 (8)2.1被试 (11)2.2实验材料与设计 (11)2.3实验仪器与程序 (11)2.4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 (11)3、结果 (12)3.1对A组和B组数据进行顺序效应的检验 (12)3.2对A组和B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汉字的语音特征与语音识别技术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语音特征与语音识别技术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建了汉字的语言系统。
本文将探讨汉字的语音特征以及语音识别技术对汉字的影响。
首先,汉字的语音特征是指汉字与其对应的发音之间的关系。
汉字的发音是通过声调、音节和音韵三个要素来表达的。
声调是汉字发音中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决定了汉字的音调高低。
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它们可以单独发音或组合成词语。
音韵则是指音节中的音素的特征,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
汉字的语音特征使得它们能够通过发音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思。
然而,由于汉字的语音特征复杂多样,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语音识别技术应运而生。
语音识别技术是指将人的语音信息转化为文本或命令的技术。
它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方法,通过分析声音的频谱、时域和特征等信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识别的文本。
语音识别技术对汉字的语音特征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提高了人们对汉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人们可以通过说话来输入文字,从而减少了键盘输入的繁琐过程。
这对于那些不擅长打字或有身体障碍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其次,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字的发音规律。
通过听写、朗读等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来检验自己的发音是否准确,从而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然而,语音识别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汉字的语音特征非常复杂,尤其是声调的变化对于机器的识别来说是一个难点。
此外,不同地区和方言的发音差异也增加了语音识别的难度。
其次,语音识别技术在噪声环境下的表现较差。
噪声会干扰语音信号的传输,从而影响语音识别的准确性。
此外,语音识别技术还面临着隐私和安全等问题,人们担心自己的语音信息会被滥用或泄露。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人员在不断改进和优化语音识别技术。
他们通过改进算法、增加语料库和优化模型等方式来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汉字的语音特点与发音规律汉字是中国人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的语音特点和发音规律是学习汉字和汉语的基础。
本文将从汉字的构成、音节的组合和发音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讨。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特定的意义。
而汉字的语音特点则体现在其构造上。
汉字的构造包括声旁和义旁两个部分。
声旁是汉字的声音部分,它可以提供一定的音节信息。
义旁则是汉字的意义部分,它可以提供一定的语义信息。
通过声旁和义旁的组合,汉字的发音和意义得以统一。
在汉字的发音规律方面,汉字的音节结构相对简单。
汉字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
声母是汉字音节的起始部分,它可以是一个辅音或辅音组合。
韵母是汉字音节的核心部分,它可以是一个元音或元音组合。
声调则是汉字音节的音高部分,它可以是不同的音高变化。
通过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汉字的发音得以确定。
汉字的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但仍然遵循一定的规律。
例如,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可以是辅音+元音,也可以是辅音+元音+辅音。
在这种组合方式下,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是分开的,各自保持独立的音质。
这种分开的发音方式使得汉字的发音更加清晰和准确。
此外,汉字的声调也是其发音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调是汉字音节的音高部分,它可以决定汉字的意义。
汉字的声调有四个,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声是指声调平稳不变,上声是指声调由低到高,去声是指声调由高到低,入声是指声调由低到中再到低。
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汉字的意义,因此正确掌握声调的变化对于准确发音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汉字的语音特点和发音规律是学习汉字和汉语的基础。
通过了解汉字的构造、音节的组合和发音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发音和意义。
同时,正确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发音和理解汉语。
因此,学习汉字的语音特点和发音规律是学习汉语的重要一步,也是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之一。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的语音特点和发音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