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一.单选题 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D A.肝脏B.心脏C.肺脏D.皮肤E.肌肤 2.摄氏温度(℃ )与华氏温度(℉ )的换算公式为:B A. ℉ = ℃ ⅹ5/9+32 B. ℉ = ℃ ⅹ 9/5+32 C.℃= ℉ⅹ 5/9+32 D. ℉ =(℃-32)ⅹ 5/9 E. ℉ =℃+32 ⅹ 5/9 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为发热:B A.37℃ B.37.2℃C.37.5℃D.37.8℃E.38℃ 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B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 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 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 A.口腔中部 B.舌下热窝 C.舌上1/3处 D.舌上2/3处 E.舌下2/3处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C A.39℃ B.40℃ C.41℃ D.42℃ E.43℃ 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头晕、恶心、无汗 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 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C A.0.1-0.2℃ B.0.3-0.6℃C.0.5-1℃D.1-1.5℃E.1.5-2℃ 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 D A.40-60次/分 B.40-80次/分 C.60-80次/分 D.60-100次/分 E.80-120次/分 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 C A.>60次/分 B.>80次/分 C.>100次/分 D.>120次/分 E.>140次/分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 C A.〈40次/分B.〈50次/分C.〈60次/分D.〈70次/分E.〈80次/分 13.间歇脉多见于:D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器质性心脏病 E.甲状腺功能亢进 14.脉搏短绌多见于:E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心房纤颤 15.以下哪种脉搏属于节律异常:E A.洪脉 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 16.有期前收缩所产生的脉搏称为:E A.洪脉 B.丝脉 C.水冲脉 D.奇脉 E.脉搏短绌 17.测量脉搏常用部位是:D A.颞动脉 B.颈动脉 C.肱动脉 D.桡动脉E.足背动脉18.测量正常脉搏常用的时间为:C A.15s B.20s C.30s D.45s E.60s 19.需2个护士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的是:E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心房纤颤 20.平均动脉压的值约等于:D A.1/3舒张压+1/3收缩压B.1/3舒张压+1/2收缩压C.1/2舒张压+1/3收缩压D.2/3舒张压+1/3收缩压E.1/3舒张压+2/3收缩压21.测血压时袖带下缘距离肘窝:B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 22.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范围为: D A.8-12次/分 B.12-16次/分C.14-18次/分D.16-20次/分E.18-22次/分 23.下列哪种病人不宜测肛温:C A.昏迷者 B.小儿 C.腹泻者 D.下肢损伤者 E.腹部手术后病人 24.有关体温测量描述错误的是: BA.经口呼吸者不宜测量口温B.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 C.心脏病患者不宜测量直肠温度 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 E.腋窝如有汗液应擦干稍停片刻再测25.测量血压时,下列哪项因素不能引起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D A.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 B.膀胱充盈 C.袖带过宽D.吸烟E.进食 26. 不可能出现丝脉的疾病是: A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大出血 C.主动脉瓣狭窄 D.休克E.心功能不全27.张某女,32岁,以高热3天为主诉入院。
单选题1、不属于长期医嘱的一项是A.内科护理常规B.地高辛0.25mg,po qdC.庆大霉素8万u,im,bidD.阿托品0.5mg,H,st正确答案:D解析:D、st的医嘱是临时医嘱。
2、长期医嘱的有效时间为A.24h以上B.24h以内C.20h以内D.18h以内正确答案:A解析:A、长期医嘱是指自医生开写医嘱起,有效时间在24h以上。
3、关于停止医嘱的处理错误是A.将治疗单上的有关项目注销B.将药卡上的有关项目注销C.将饮食卡上的有关项目注销D.在医嘱单停止时间栏内,用蓝笔画“√”标记正确答案:D解析:D、停止医嘱护士在相应执行单上注销该医嘱,注明停止的日期与时间并签全名。
4、处理医嘱时应先执行A.新开出的长期医嘱B.临时医嘱C.定期执行的医嘱D.备用医嘱正确答案:B解析:B、处理医嘱的原则是先急后缓,先临时后长期。
5、书写病区交班报告首先应写A.危重患者B.转入患者C.手术患者D.出院患者正确答案:D解析:D、书写交班报告的顺序:先书写当日离开病室的患者,再书写进入病室的患者,最后书写病室内重点护理患者。
6、关于病室报告的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做好记录B.白班用蓝钢笔写C.夜班用红钢笔写D.新入院患者用蓝笔注明“新”正确答案:D解析:D、对新入院、转入、手术、分娩患者,在诊断下面用红笔标记“新”。
7、执行医嘱时不妥的一项是A.护士执行医嘱后签全名B.医嘱必须有医生签名C.临时医嘱应在短时间内执行,一般仅执行1次D.临时备用医嘱过时未执行,则由医生注明“取消”正确答案:D解析:D、过期未执行,则由护士用红笔在该项医嘱栏内写“未用”两字。
8、为手术后患者重整医嘱时错误的一项是A.在最后1项医嘱下用红笔画1条横线B.红线上下均不得有空行C.将红线上的长期医嘱按原顺序抄录D.重整者签上全名正确答案:C解析:C、当患者手术后需重整医嘱,在红线下写“术后医嘱”,红线以上医嘱停止执行,并按停止医嘱处理相应执行单。
姓名:班级:学号: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二)答题卡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绘制符号是()A红虚线红点B红虚线红圈C蓝虚线红点D红虚线蓝圈2、不属于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是()A颜面潮红B呼吸脉搏加快C大量出汗D尿量减少3、处理非传染病污染的体温表,错误的做法是()A用手腕力量甩表至35℃以下B忌用热水煮沸体温表C先用清水洗净,再放消毒液中D浸泡先后消毒2次,每次30min4、关于体温,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正常人的体温舌下是36.2~37.2℃B直肠体温高于口温0.3~0.5℃C腋下体温低于口温0.3~0.5℃D测直肠体温时需深入5cm5、酒精擦浴主要的降温作用是()A辐射散热B蒸发散热C对流散热D传导散热6、测量脉搏的首选部位是()A颞动脉B肱动脉C橈动脉D颈动脉7、计算脉搏的时间至少需要()A 15sB 30sC 1minD 2min8、错误的诊脉操作是()A手臂伸展放于舒适体位B食指、中指、无名指切脉C计数30min得数和D有绌脉者先听心率,再测脉率,计数1min 9、脉搏变化,哪项不符合生理变化()A成人比小儿快 B 老人比儿童慢C女性比男性快D睡眠时要减慢10、休克病员的脉搏是()A缓脉B丝脉C绌脉D不规则脉11、当心脏病员出现二联体时,其脉搏表现()A间歇B脉奇脉C交替脉D绌脉12、下列哪种病人不会使脉搏增快()A甲亢B心衰C伤寒 D 缺氧13、脉搏短绌的特点是()A心音强弱不等,但心率整齐,心率大于脉率B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等于脉律,心律齐C心率大于脉率,心音强弱不等,心率不齐D心率小于脉率,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14、奇脉的表现特征为()A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B脉搏强大有力C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D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15、当期前收缩时,脉搏可出现()A频率的改变B节律的改变C强弱的改D深浅度的改变16、颅内压增高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A呼吸深慢,脉搏缓慢,体温升高,双侧瞳孔散大B呼吸浅快,脉率增快,体温上升,双侧瞳孔不等大C呼吸减慢,脉搏加快,体温正常,双侧瞳孔缩小D呼吸减慢,脉搏减慢,体温上升,双侧瞳孔缩小17、患者王某,女,60岁,心房纤颤入院,心率110次/分,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规则,脉率60次/min,护士测脉搏的方法是()A 先测心率、脉率,另一人计时B一人听心率发“始”“停”测量口令,另一人测脉搏,同时测量1minC一人测脉率,另一人报告医生D一人发口令“始”“停”,另一人测脉搏心率18、测量脉搏后再测量呼吸,护士的手仍然置于病人脉搏部位是为了()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B测脉搏估计呼吸频率C将脉率与呼吸频率对照D转移病人的注意力19、呼吸缓慢是指每分钟呼吸少于()A 10次B12次 C 14次 D 16次20、测量呼吸的方法,错误的一项是()A测量前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B观察病人胸腔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C成人、儿童计数30S,得数乘以2 D呼吸异常者测1min。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 章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一)1. 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A. 昏迷者B. 患儿C. 口鼻手术者D. 呼吸困难者E. 肛门手术者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A. 颅内压增高B. 贫血C.冠心病心绞痛D. 急性左心衰E. 心源性休克 3. 脉搏短绌常见于A. 发热者B. 房室传导阻滞者C.洋地黄中毒者D.心房纤颤者E.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4.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 呼吸过速B. 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5. 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A.手臂位置过高 B. 袖带过紧 C.袖带过宽 D.袖带过松E. 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 6. 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A. 上呼吸道狭窄B. 细小支气管狭窄C. 肺组织弹性减弱D. 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 呼吸面积减少7. 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A.正压作用 B.负压作用 C.虹吸作用 D.空吸作用 E. 静压作用8. 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A. 0. 1 -0. 2MPaB. 0.2-0. 3MPaC. 0.3-0.4MPa D. 0.4 - 0. 5 MPa E. 0. 5 - 0. 6 MPa ( 二)A2 型题9. 患者吴某,女,27 岁。
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 给予冰袋降温, 其原理是 A. 传导 B 辐射 C. 对流 D.抑制下丘脑 E.蒸发10. 患者李某,男,35 岁,持续高热。
在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 密切况察病情变化 B. 测体温每天二次 C. 冰袋冷敷头部 D. 口腔护理 E. 鼓励多饮水11. 患齐姚某,男,28 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40.3 ℃, 最低39.0 ℃,此热型符合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 异常热12. 患者汪某,男,34 岁。
8am体温骤升至39.2 ℃, 持续6h 后降至36.9 ℃,2 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A. 稽留热B. 弛张热C. 间歇热D. 不规则热E. 回归热13. 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 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 A. 1 -2cm B. 2 - 3cm C. 3 -4cm D. 4 -5cm E. 5 -6cm 14. 患者林某,女,50 岁。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一 .单选题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DA.肝脏B.心脏C.肺脏D.皮肤E.肌肤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BA. ℉ = ℃ⅹ 5/9+32B. ℉ = ℃ⅹ 9/5+32C.℃= ℉ⅹ 5/9+32D. ℉ =(℃-32)ⅹ 5/9E. ℉ =℃+32 ⅹ 5/9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为发热:BA.37℃B.37.2℃C.37.5℃D.37.8℃E.38℃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B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A.口腔中部B.舌下热窝C.舌上1/3处D.舌上2/3处E.舌下2/3处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CA.39℃B.40℃C.41℃D.42℃E.43℃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B.头晕、恶心、无汗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CA.0.1-0.2℃B.0.3-0.6℃C.0.5-1℃D.1-1.5℃E.1.5-2℃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 DA.40-60次/分B.40-80次/分C.60-80次/分D.60-100次/分E.80-120次/分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 CA.>60次/分B.>80次/分C.>100次/分D.>120次/分E.>140次/分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 CA.〈40次/分B.〈50次/分C.〈60次/分D.〈70次/分E.〈80次/分13.间歇脉多见于:D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器质性心脏病E.甲状腺功能亢进14.脉搏短绌多见于:E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甲状腺功能亢进E.心房纤颤15.以下哪种脉搏属于节律异常:EA.洪脉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16.有期前收缩所产生的脉搏称为:EA.洪脉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17.测量脉搏常用部位是:DA.颞动脉B.颈动脉C.肱动脉D.桡动脉E.足背动脉18.测量正常脉搏常用的时间为:CA.15sB.20sC.30sD.45sE.60s19.需2个护士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的是:E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甲状腺功能亢进E.心房纤颤20.平均动脉压的值约等于:DA.1/3舒张压+1/3收缩压B.1/3舒张压+1/2收缩压C.1/2舒张压+1/3收缩压D.2/3舒张压+1/3收缩压E.1/3舒张压+2/3收缩压21.测血压时袖带下缘距离肘窝:B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22.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范围为: DA.8-12次/分B.12-16次/分C.14-18次/分D.16-20次/分E.18-22次/分23.下列哪种病人不宜测肛温:CA.昏迷者B.小儿C.腹泻者D.下肢损伤者E.腹部手术后病人24.有关体温测量描述错误的是: BA.经口呼吸者不宜测量口温B.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C.心脏病患者不宜测量直肠温度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E.腋窝如有汗液应擦干稍停片刻再测25. 测量血压时,下列哪项因素不能引起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DA.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B.膀胱充盈C.袖带过宽D.吸烟E.进食26. 不可能出现丝脉的疾病是: AA.甲状腺功能亢进B.大出血C.主动脉瓣狭窄D.休克E.心功能不全27.张某女,32岁,以高热3天为主诉入院。
22护资备考之基础护理学(生命体征的评估)1.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的部位主要是为了A.易于记录时间B.保持患者体位不变C.易于观察呼吸的深浅度D.不被患者察觉,以免紧张(正确答案)E.保持护士姿势不变,以免疲劳答案解析: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的部位主要是为了不被患者察觉,以免紧张,导致呼吸异常,测量结果不准确。
2.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呼吸为A.浅快呼吸B.蝉鸣样呼吸C.鼾声呼吸D.叹息样呼吸E.深而规则的大呼吸(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深度呼吸:又称库斯莫呼吸,是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
见于尿毒症、糖尿病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
3.脉压增大常见于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正确答案)B.缩窄性心包炎C.心包积液D.肺心病E.心肌炎答案解析:脉压的变化:(1)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等病人;(2)脉压减小;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主动脉瓣狭窄等病人。
4.患者女性,2岁。
因误服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易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A.观察腹部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B.先测脉率,将数值除以4得出呼吸次数C.用手放在患者鼻孔前感觉呼吸气流计数D.测脉率后保持诊脉姿势,观察胸部起伏次数E.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计数(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危重或呼吸微弱病人,如不易观察,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计数1分钟。
5.李某,患肺炎。
入院时体温40℃。
为观察体温的变化,常规测量体温的时间为A.q8hB.q6hC.q4h(正确答案)D.qdE.qh答案解析:体温过高病人的护理,应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即q4h;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2次;同时注意观察发热的临床过程、热型、伴随症状及治疗效果等6.患者女性,60岁,因肺炎入院,体温5℃,在退热过程中护士应注意监测患者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虚脱的症状是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B.头晕、恶心、无汗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D.脉速、四肢湿冷、血压下降(正确答案)E.脉速、面部潮红、无汗答案解析:体温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
最新版基础护理学试章节强化练习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体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的人,在24h内其体温一般在凌晨4~6时最低。
B.老年人体温低于成年人。
C.女性排卵至经期前和妊娠早期,体温轻度升高。
D.新生儿体温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E.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较高。
2.李某,入院7天,体温均在39.5~40.0℃,其热型是(D)A.间歇热B.弛张热C.波浪热D.稽留热E.不规则热3.体温上升期患者的表现为(B)A.畏寒、皮肤潮红、无汗B.畏寒、皮肤苍白、无汗C.畏寒、皮肤苍白、出汗D.畏寒、皮肤潮湿、出汗E.畏寒、皮肤潮红、出汗4.不宜测肛温的病人是(C)A.昏迷B.热坐浴C.极度瘦弱D.呼吸困难E.口鼻手术5.不宜测肛温的病人是(D)A.精神异常B.昏迷C.小儿D.腹泻E.下肢烧伤6.在检查体温计时,描述错误的是(E)A.所有体温计的汞柱甩至35℃以下B.同时放入40℃温水中C.3min后取出检查D.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E.读数相差0.4℃以上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7.王先生在测口腔温度时,不慎咬破体温计,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C)A.了解咬破体温计的原因1.B.检查体温计破损程度C.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D.让病人喝500ml牛奶E.给予电动吸引洗胃8.关于脉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B)A.幼儿比成人快B.同龄男性比女性快C.老年人比较慢D.情绪激动时增快E.休息睡眠时减慢9.测量脉搏的首选部位是(B)A颞动脉 B桡动脉 C肱动脉 D足背动脉 E颈动脉10.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多见于(D)A内压增高B高热C地黄中毒D心房纤颤E肌炎11.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脉搏特征是(E)A.间歇脉 B.绌脉 C.奇脉D.洪脉 E.丝脉12.关于血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中年以前,女性血压比男性高B.傍晚时血压较清晨低C.右臂血压低于左臂D.运动、恐惧时血压升高E.下肢血压一般比上肢血压低13.可使血压测得值偏低的因素使(D)A.病人情绪激动 B.在寒冷环境中测量C.缠袖带过松 D.所测肢体位臵高于心脏水平E.袖带太窄14.属于节律性异常的呼吸是(E)A.呼吸过速 B.深度呼吸 C.鼾声呼吸D.蝉鸣样呼吸 E.潮式呼吸15.当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方法是(E)A.仔细听呼吸音响并计数B.手臵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并计数C.手按胸腹不,根据胸腹部起伏次数计算呼吸频率D.测得的脉搏乘以1/4,以推测呼吸次数E.臵少许棉絮于病人鼻孔前计数其被吹动次数16.鼻导管给氧,下列哪项步骤不妥(B)A.氧气筒放臵距暖气1mB.导管用液体石蜡润滑C.导管插入长度为耳垂至鼻尖的2/3D.导管每日更换1~2次E.停用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氧气开关17.昏迷病人呼吸道有较多分泌物蓄积时,可出现(D)A.库斯莫呼吸 B.叹息样呼吸 C.蝉鸣样呼吸 D.鼾声呼吸 E.潮式呼吸18.吸痰式,如痰液粘稠,下列处理哪项错误(B)A.滴少量生理盐水 B.增大负压吸引力 C.扣拍胸背部D.协助更换卧位 E.雾化吸入19.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错误的是(C)A.将病人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B.先用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C.将吸痰管固定于咽部抽吸D.如痰液粘稠可叩打胸部E.吸痰用物每日更换20.某病人,呼吸微弱,左半身偏瘫,呈昏迷状态,观察生命体征正确的方法是(C)A.测口温、右上肢血压、脉搏,听呼吸音响B.测腋温、左上肢血压、脉搏,看胸部起伏C测腋温、右上肢血压、脉搏,臵少许棉花于鼻孔前观察呼吸D.测口温,右上肢血压、脉搏,臵少许棉花于鼻孔前观察呼吸E以上均不对二、填空题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生命体征的基本标志。
2021年08月第一部分:技术操作:生命体征的测量第二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如下要求护士熟记并作为口答和笔试重点。
一、填空1、体温的正常值:腋温(36.0-37.0)℃,口温(36.3-37.2)℃,肛温(36.5-37.7)℃。
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称为体温过高,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低热(37.5-37.9)℃,中等热(38.0-38.9)℃,高热(39.0-40.9)℃,超高热(41)℃以上。
体温低于(35)℃称 为体温不升,致死温度是(23-25)℃。
2、一般发热过程包括三个时期:第一期(体温上升期),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第二期(高热持续期),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全身不适)、(软弱无力);第三期(退热期),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潮湿),体温骤退者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
3、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4、在测量体温前,为防止交叉感染,对测量体温后的体温计,应采用化学消毒灭菌法中的(浸泡消毒法),测体温前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测温前20-30分钟若有(运动)、(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等,应休息(30分钟)后再测量,测量时如果是腋温,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窝)处,体温计(紧贴皮肤),夹紧时间为(5-10)分钟。
5、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出生-1个月(70-170)次/分,1-12个月(80-160)次/分,1-3岁(80-120)次/分,3-6岁(75-115)次/分,6-12岁(70-110)次/分,正常情况下女性比男性脉率(稍快),通常相2021年08月第一部分:技术操作:生命体征的测量第二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如下要求护士熟记并作为口答和笔试重点。
第八章一、选择题(一)1、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就是A、昏迷者B、患儿C、口鼻手术者D、呼吸困难者E、肛门手术者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就是A、颅内压增高B、贫血C、冠心病心绞痛D、急性左心衰E、心源性休克3、脉搏短绌常见于A、发热者B、房室传导阻滞者C、洋地黄中毒者口、心房纤颤者E、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呼吸过速B、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5、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高的因素就是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6、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就是A、上呼吸道狭窄B、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呼吸面积减少7、电动吸引器吸痰就是利用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8、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A、0、1 -0、2MPaB、0、2-0、3MPaC、0、3-0、4MPaD、0、4 - 0、5 MPaE、0、5 - 0、6MPa(二)A2型题9、患者吴某,女,27岁。
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高热数天,给予冰袋降温,其原理就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制下丘脑E、蒸发10、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
在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就是A、密切况察病情变化B、测体温每天二次C、冰袋冷敷头部D、口腔护理E、鼓励多饮水11、患齐姚某,男,28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40、3℃,最低39、0℃,此热型符合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12、患者汪某,男,34岁。
8am体温骤升至39、2c持续6h后降至36、9℃,2天后体温又升至39℃, 此热型可能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回归热13、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A、1 -2cmB、2 - 3cmC、3 -4cmD、4 -5cmE、5 -6cm14、患者林某,女,50岁。
第十三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A1型选择题00001在环境温度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A.辐射B.传导C.对流D.蒸发E.升华00002鼻导管吸氧时下列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先打开总开关,再插鼻导管B.先调节流量,再插鼻导管C.先插鼻导管,再调节流量D.先插鼻导管,再开总开关E.先开总开关,然后开小开关,再插管00003单侧鼻导管吸氧导管的插入长度是A.1cmB.3cmC.5cmD.无严格限制E.鼻尖至耳垂的2/3长度00004为保证用氧安全,氧气筒的放置至少应A.无特殊要求B.距火炉3米,暖气1米C.距火炉5米,暖气1米D.距火炉8米,暖气2米E.距火炉2米,暖气0.5米00005电动吸引器的吸痰原理是A.正压吸引B.负压吸引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00006体温调节中枢位于A.延髓上部B.丘脑下部C.小脑蝶部D.大脑枕叶E.脊髓颈段00007某病人,呼吸微弱,左半身偏瘫,呈昏迷状态,观察生命体征正确的方法是A.测口温、右上肢血压、脉搏,听呼吸音响B.测腋温、左上肢血压、脉搏,看胸部起伏C.测腋温、右上肢血压、脉搏,置少许棉花于鼻孔前观察呼吸D.测口温、右上肢血压、脉搏,置少许棉花于鼻孔前观察呼吸E.测口温, 右上肢血压、脉搏,置少许棉花于鼻孔前观察呼吸00008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A.肝脏B.心脏C.肺脏D.皮肤E.肌肉00009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回归热E.不规则热00010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回归热E.不规则热00011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A.口腔中部B.舌下热窝C.舌上1/3处D.舌上2/3处E.舌下2/3处00012测血压时袖带下缘距离肘窝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00013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头晕,恶心,无汗B.皮肤苍白、寒战,出汗C.脉速,面部潮红,无汗D.脉搏、呼吸渐慢,无汗E.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00014以下不宜由直肠测体温的病人是A.小儿B.昏迷者C.腹泻者D.精神异常者E.下肢烧伤者00015体温突然升高多见于A.休克B.肝癌C.肺结核D.急性感染E.极度衰竭00016疟疾病人最常见的发热类型是A.稽留热B.间歇热C.弛张热D.波浪热E.不规则热00017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呼吸表现为A.蝉鸣样呼吸B.浮浅性呼吸C.深长而规则的呼吸D.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E.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00018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置于病人脉搏部位是为了A.为了看表计时B.表示对病人的关心C.转移病人的注意力D.测脉搏估计呼吸频率E.将脉率与呼吸频率对照00019当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测量呼吸频率的正确方法是A.仔细听呼吸音响并计数B.测得的脉率乘以1/4,以推测呼吸次数C.手置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通过并计数D.置少许棉絮于病人鼻孔前计数其被吹动次数E.手按胸腹部,根据胸腹部起伏次数计算呼吸频率00020可使血压测量值偏低的因素是A.缠袖带过松B.病人情绪激动C.在寒冷环境中测量D.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E.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00021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高的因素是A.血压计袖带宽度太宽B.血压计袖带缠绕过紧C.测量时,放气速度太快D.被测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脏E.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00022关于血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右臂血压低于左臂B.血压在傍晚时较清晨低C.中年以前,女性血压比男性高D.下肢收缩压一般比上肢收缩压低E.运动、恐惧时血压升高,但以收缩压为主,舒张压多无明显变化00023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A.感染B.恶性肿瘤C.变态反应性疾病D.无菌坏死组织的吸收E.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失常00024玻璃汞柱式体温计的毛细管和贮汞槽之间有一凹陷处,其作用是A.便于汞上升B.便于汞下降C.便于甩体温计时贮存汞D.防止测温时汞柱上升过快E.使汞遇冷不致下降00025病员不慎咬破玻璃水银体温计后首先应A.服泻药B.服大量蛋清C.饮大量牛奶D.服大量的韭菜E.及时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00026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当压力表指针时既不可再用A.5kg/cm2B.10kg/cm2C.15kg/cm2D.20kg/cm2E.25kg/cm200027使用氧气过程中,如调节氧流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A.拔出导管调节流量B.直接调节流量C.分离导管调节流量D.更换粗导管并加大流量E.关闭总开关调节流量后再开总开关00028要求氧浓度达到53%时,应为病人调节流量为A.2LB.4LC.6LD.8LE.10L00029测量血压,被测者坐位或仰卧位时,肱动脉应分别平A.第3肋软骨,腋中线B.第4肋软骨,腋中线C.第5肋软骨,腋前线D.第6肋软骨,腋后线E.第6肋软骨,腋前线00030生命体征应包括A.体温,脉搏,呼吸B.体温,呼吸,血压C.脉搏,呼吸,血压D.脉搏,体温,血压,瞳孔反射E.体温,脉搏,呼吸,血压00031体温高热期的特点是A.产热多于散热B.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C.散热多于产热D.产热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上趋于平衡E.产热持续上升00032脉搏的生理性变化,下述哪项不正确A.幼儿比成人快B.男性比女性快C.老年人比较慢D.情绪激动时增快E.睡眠时减慢00033测量异常脉搏的时间为A.30秒×2B.15秒×4C.1分钟D.5秒×12E.10秒×600034测量脉搏的首选部位是A.颞动脉B.肱动脉C.颈动脉D.桡动脉E.足背动脉00035属于节律异常的脉搏是A.数脉B.绌脉C.细脉D.滑脉E.洪脉00036测量呼吸,不符合要求的是A.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部位B.一般患者计数15秒C.观察患者胸,腹部起伏,一起一伏为1次呼吸D.呼吸不规则患者须计数1分钟E.呼吸微弱不易观察,可用少许棉花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次数00037临床上所指的血压是A.静脉压B.动脉压C.动脉静脉的压力差D.毛细血管压E.毛细血管近端动脉压00038为脉搏短绌病人测量脉搏的方法A.一人测脉率,一人测心率,各测一分钟B.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可一人完成C.二人均测心率和脉率,可互相核对D.一人测心率,一人测脉率,两人同时开始测一分钟E.两人不同时间,反复测量,分别记录00039腋下测体温操作,错误的是A.先擦干汗液B.将体温计汞端放于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C.嘱患者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D.不能合作者,护士协助夹紧上臂E.5分钟后取出检视读数00040密切观察血压要求“四定”,下列哪项不属“四定”内容A.部位B.体位C.时间D.血压计E.专人测量A2型选择题00041李女士,36岁,发热1周,体温持续在39.2~40℃左右,脉搏90次/min,入院后诊断为伤寒。
1、生理情况下可使体温略有降低的是:
A.进食时
B.女性排卵期
C.焦虑时
D.运动时
E.妊娠早期
2、脉搏短绌常见于:
A.心房颤动的患者
B.高人病人
C.洋地黄中毒患者
D.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E.窦房结
综合症患者
3、洪脉常见于:
A.休克患者
B.心功能不全患者
C.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D.大出血患者
E.动脉硬化患
者
4、蝉鸣样呼吸常见于:
A.巴比妥药物中毒患者
B.颅内压增高患者
C.高热患者
D.喉头水肿患者
E.尿毒症患
者
5、血压可能偏高的情况是:
A.高温环境下
B.袖带过紧时
C.袖带过窄时
D.水银不足时
E.输气球漏气时
6、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血压计要定时检查
B.充气不可过猛
C.听不清应立即重测
D.偏瘫患者在健侧肢体测量
E.用后袖带内空气应放尽、卷平
7、绌脉在体温单绘制的方法是:
A.脉率红点,心率红圈,两者之间红线相连
B.脉率红圈,心率红点,两者之间红线相连
C.脉率红点,心率红圈,两者之间红虚线相连
D.脉率红圈,心率红点,两者之间红虚线相连
E.脉率红点,心率红圈,两者之间蓝线相连
8、下列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的一组是:
A. T 36.5℃ P 70次/min R 15 次/min Bp 13/8.5kPa
B. T 36.7℃ P 80次/min R 19次/min Bp 15/10.2kPa
C. T 35.8℃ P 60次/min R 16次/min Bp 12.6/7.8kPa
D. T 37.5℃ P 88 次/min R 17次/min Bp 17.5/10.6kPa
E. T 36.2℃ P 65 次/min R 22次/min Bp 11.2/7.5kPa
9、患者,男性,40岁。
因交通事故致复合创伤后1小时入院。
患者呼吸由浅慢逐渐加深加快,又由深快变为浅慢,继之暂停30秒后再度出现上述状态的呼吸。
该患者的呼吸是:A.间断呼吸 B.潮式呼吸 C.深度呼吸 D.呼吸困难 E.毕奥呼吸
李女士,患肺炎已4天,持续高热,,每日口腔温度的波动范围在37.5~40.0℃,并伴有脉搏、呼吸增快,食欲减退等症状。
10、该患者的热型是:
A.间歇热
B.弛张热
C.稽留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11、一日,患者大量出汗、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四肢湿冷,护士判断该患者可能出现:
A.高热上升期表现
B.高热持续期表现
C.退热期渐退
D.退热期骤退正常表现
E.退热期虚脱表现
12、针对患者出现的问题,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脂饮食
B.鼓励多饮水
C.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
D.注意保暖
E.心理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