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白血病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 格式:pdf
- 大小:153.83 KB
- 文档页数:3
C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C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研究样本收录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7月,于该时段共计收录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8例,基于医疗干预方案分组,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4例,分析CHAG治疗方案的疗效。
结果: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医疗干预阶段,治疗方案选择基于CAG方案优化CHAG治疗方案,有效改善近期疗效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患者的病理表现,显著减少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对患者的生理影响,促进短期疗效的有效提升(P<05); CHAG治疗方案实施阶段,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明显,同时由于治疗方案的优化使得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明显降低,减少肝肾功能的负担,同时显著优化了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
结论:基于常规CAG治疗方案进行改良与优化,CHAG治疗方案的实施,更好地优化了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影响优化抑郁后生理状态。
关键词:CHAG方案;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性;安全性本次医学调研中基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医疗干预进行研究,以常规CAG治疗方案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良,探析CHAG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体现,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样本输入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7月,与该时段共计收录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8例,基于医疗干预方案分组,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61.39±1.48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6例,平均年龄61.46±1.45岁;一般资料平衡,调研数据可比。
1.2方法对照组开展CAG化疗方案,其中药物组合为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批号:国药准字S1*******;规格:100ug:0.6ml),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24-48小时起皮下或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盐酸阿柔比星(批号:国药准字H10910092;规格:20mg),加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静脉注射或滴注,15~20mg/日,连用7~10日,间隔2~3周后可重复;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批号:国药准字H20055127;规格:0.1g*5支),静脉注射或滴注一次按体重2mg/kg(或1~3mg/kg),一日1次,连用10~14日[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进展【摘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是成年人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别。
近年来,不管是对成年人还是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目前,随着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开展,AML的完全缓解率(CR)已经超过70%,5年总生存率(OS)已超过50%[1],已经明确了一些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和临床新药物的应用,已经有许多白血病患者能够完全康复[2]。
以下为近几年来AML的治疗进展。
一、成年人AML治疗进展在过去30年中,治疗成年人AML采用蒽环类药物(DNR 、Ida 为主)联合阿糖胞苷(AraC)仍然是主要方案,治疗一般包括诱导缓解治疗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3,4]。
现在采用的CR标准是NCI提出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骨髓增生活跃,血液中有少量原始细胞(小于5%);第二,外周血液原始细胞少;第三,无白血病的髓外临床症状;第四,血小板≥1.0×1011/L,中性粒细胞≥1.5×109/L[5]。
2001年,一个国际工作组重新补充和修订了1990年提出的AML的诊断和疗效标准,提出“形态上无白血病状态[6,7]”,即计数骨髓有核细胞200个,原始细胞数小于5%,且没有Auer小体,无白血病的髓外临床症状[8]。
2009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的AML指南把AML根据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异常进行了危险分级:预后良好、中等和不良三组,这对AML的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诊断有积极意义,有的还成为新的治疗靶点[9]。
二、老年人AML治疗进展老年人AML一般以60或者65岁为分界,老年人AML多存在一般状况差、多并发症、有前驱血液病史、多预后不良以及原发性耐药的发生率高等问题[10]。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1. 引言1.1 急性白血病及其治疗现状急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由骨髓内幼稚的、未成熟的白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血液恶性肿瘤。
在AML患者的骨髓中,白细胞的产生受到异常的控制,导致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受阻,并且这些异常增生的白细胞无法完成正常的功能,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出血等症状。
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段。
化疗是目前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发展,患者常常面临治疗失败和复发的风险。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针对AML细胞内特定的信号通路或分子靶点进行干预,以期实现更精准的治疗。
虽然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手段在不断进步,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仍面临挑战。
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改进现有治疗手段是当前急性白血病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1.2 Notch信号通路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作用Notch信号通路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跨膜受体信号通路,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
在急性白血病中,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在ALL中,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生存,同时抑制细胞凋亡。
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干细胞的产生和维持也密切相关,进一步加剧了白血病的恶性程度。
在AML中,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同样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生存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以有效抑制AML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为AM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Notch信号通路在急性白血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新策略。
接下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Notch信号通路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作用机制,并寻找更有效的抑制剂。
“微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王璇;郭树霞【摘要】近年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方案已经发展到了个体化阶段.“微移植”(microtransplantation)是指在治疗AML时,将化学疗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免疫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被称为治疗AML的“新利器”.【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8(030)018【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微移植【作者】王璇;郭树霞【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化疗期间间歇性输注HLA配型不相合或不全相合的G-CSF动员后外周造血细胞(G-PBSC),简称“微移植”,被认为是“分离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L)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新模式。
该方案借鉴“非清髓移植”方案,无GVHD预防用药,技术门槛比传统移植低,易于操作,不良反应小,治疗费用低,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现就其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AML治疗现状AML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化疗、移植、细胞免疫。
随着细胞遗传学、免疫分型、分子遗传学等的发展,近20年AML最大的治疗进展是根据AML的危险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即预后分层性治疗。
1.1 化疗按目前AML治疗水平,有10%~20%的患者对“蒽环类+阿糖胞苷”的一线标准诱导方案无效,50%~80%已经获得CR(完全缓解)的患者在1年内复发。
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化疗普遍存在治疗时间长,脏器毒性、复杂感染的发生率上升,高危患者生存率低,复发风险高,老年患者疗效差等问题[1]。
1.2 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仍是公认的治疗AML最为有效的方法。
HSCT使AML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率达到了50%[2]。
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复发率高,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allo-HSCT)缺乏理想的供者, GVHD及严重感染等均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生命安全[3]。
老年急性白血病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老年急性白血病应该吃什么药。
*老年急性白血病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由于不同临床试验的病例选择标准不尽相同,且往往排除一般情况差和伴有明显不良预后因素的高龄患者,至今涉及老年急性白血病(尤其是老年ALL)治疗的国际文献较少,有关治疗策略观点也存在不少分歧,甚至相互矛盾。
然而有一个基本认识是相同的,就是老年患者是否适宜使用强烈化疗,应衡量全身状况加以酌定。
有人认为对一般情况差,有重要脏器合并症,骨髓增生低下,原始细胞刚过30%和外周血严重全血细胞减少的老年患者,采用输血和抗生素等支持治疗,同样可以延长生存,而若贸然尝试强化疗,反而可能招致发生严重并发症,促成早期死亡。
2.老年ALL的治疗:老年ALL的常用化疗方案与年轻患者无异,惟疗效远为逊色,其总体治疗水平目前为CR率35%~58%,早期死亡率12%~50%,生存期通常≤6个月,且上述疗效10年来没有长足进步。
Hussein等用L-10M方案(长春新碱(VCR)、泼尼松(Pred)、多柔比星(Adr)、甲氨蝶呤(MTX)、环磷酰胺(CTX)等)治疗成人ALL,50和≤50岁患者组的CR率分别为35%和79%,中位CR期为8.6和22.9个月,生存期为1和17.7个月,而50岁组的治疗相关死亡率达50%。
Delannoy等使用OPAL方案(长春新碱(VCR)、泼尼松(Pred)、多柔比星(Adr)、门冬酰胺酶(L-asp)),60岁患者的CR率44%,早期死亡率29.4%。
Ferrari 等比较VP(长春新碱(VCR),泼尼松(Pred))和VDLP(VP+柔红霉素(DNR)和门冬酰胺酶(L-asp)方案对老年ALL的疗效,显示VDLP比VP方案的CR率较高(77%∶53%),因耐药致治疗失败者较少(0%∶25%),复发率较低(50%∶74%),但总生存期却相对较短(4∶10个月,P0.05)。
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护理研究新进展摘要: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造血组织出现恶性增殖导致的疾病。
在治疗中一般使用化疗治疗。
患者经过化疗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不适感,使用合适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不适感,减少患者的痛苦。
本文主要讲解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的情况。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护理研究进展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造血组织发生恶性病变的疾病[1]。
疾病特点为骨髓以及其他的造血组织中白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还会其他组织、器官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发生衰竭的情况。
在治疗中最佳治疗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但是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供体或者经济原因导致无法实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
大部分白血病患者需使用化疗治疗。
在化疗过程中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以及不适感。
使用适当的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化疗治疗效果。
1 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护理措施1.1血管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会对血管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2]。
在化疗用药中要求护理人员具有熟练的穿刺技术,选择管腔比较粗,弹性好的静脉,使用先远端后近端,四肢轮换的方法进行穿刺,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其中长春新碱类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等药物属于致疱性药物,在化疗用药后如果发生外渗,会导致局部皮肤发生疼痛、红肿的症状。
在7天到10天后,患者红肿疼痛位置皮肤会形成溃疡,甚至糜烂。
在静脉穿刺完成后,需要先输入生理盐水,确定没有异常情况后,再将化疗药物输入其中,避免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
在注射完成后,还需要使用250毫升的生理盐水对药物进行稀释,降低血管中药物浓度,避免损伤血管。
如果在治疗中发生外渗的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输液治疗。
对外渗的位置使用硫酸镁(25.00%)进行湿敷治疗。
如果在刺激性药物的输液过程中出现外渗的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输液。
需尽可能将外渗出的液体使用注射器吸入,使用地塞米松,100毫克的氢化可的松进行多点的局部注射,并在6点到8点位置实行注射处理,在伤口位置使用纱布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