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背肌”训练对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
- 格式:pdf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1
浅谈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
民族元素指的是健身操中融入了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服饰、舞蹈、音乐、器乐等,强调了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风貌,增强了健身操的趣味性和可塑性,便于广大人
民群众学习和接受。
在中国特大国的背景下,民族元素丰富多彩,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
内涵,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民族健身操也因此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各个民族文化的瑰宝和
精华,让健身和文化相得益彰。
例如,蒙古族和藏族的舞蹈,以其婀娜多姿的舞姿和激情
澎湃的音乐征服了无数民众的心灵,同时也带给人们健身的快感。
壮族的歌舞则以其宏大
的气势和嘹亮的歌声深受人们喜爱,而维吾尔族的乐器和民族服饰则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
格让人们热爱不已。
除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现代的元素也开始逐渐融入到民族健身操中,使之更具时
代感和现代性。
比如,国际流行音乐和舞蹈在民族健身操中的应用,以及现代体育锻炼方
法和器械在其中的运用,都可以让民族健身操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不仅是其独特之处,更是推广传统文化和健康生活方
式的重要手段。
通过民族元素的呈现,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风貌,了解健康
生活的重要性,既增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加强了民族团结,又促进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
舞蹈中的力量与耐力训练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要求舞者具备出色的力量和耐力。
在舞台上,舞者需要完成高难度的动作和长时间的表演,因此力量和耐力训练对于提升舞者的表演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舞蹈中力量和耐力训练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训练方法。
一、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舞者提高表演能力的重要一环。
舞蹈中的力量主要分为肌肉力量和核心力量两个方面。
1. 肌肉力量肌肉力量对于舞者完成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至关重要。
舞蹈动作需要舞者的肌肉能够提供足够的爆发力和稳定性。
为了增强肌肉力量,舞者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重量训练:通过举重等器械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
例如,使用哑铃或杠铃进行深蹲、卧推等动作。
- 身体力量训练:通过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基本的身体力量训练来增强核心和四肢的力量。
- 跳跃训练:通过跳跃训练来提高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和弹跳力。
2. 核心力量核心力量指的是舞者躯干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舞者在表演时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的稳定,核心力量的训练对于提升舞者的表演水平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高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 平衡练习:进行单脚站立、平衡板等平衡性训练,以增强核心肌群的稳定性。
- 腹肌训练:通过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锻炼来加强腹横肌和腹直肌的力量。
- 腰背肌训练:进行超人俯卧撑、桥式运动等来加强腰背肌群的力量。
二、耐力训练耐力是舞者在长时间表演中持续保持良好状态的能力。
舞蹈作为一种高强度的身体运动,需要舞者具备较高的耐力水平。
以下是一些提高耐力的训练方法: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的有效方式。
舞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跳绳等,在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
2. 高强度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是一种能够提高耐力水平的有效方法。
舞者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舞蹈动作,进行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表演,然后休息片刻再进行下一组动作。
通过反复进行高强度和休息的交替,可以提高舞者的耐力水平。
3. 长时间的排练舞者在排练中需要长时间地进行动作练习,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耐力训练。
浅谈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民族健身操是一种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健身活动中的一种形式。
它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结合了舞蹈、健身等多种形式,使之成为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健身方式。
在民族健身操中,可以看到许多独具特色的元素,如舞蹈动作的设计、服饰的选择、音乐的编排等。
这些元素不仅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还为健身活动增添了艺术的感染力。
民族健身操中的舞蹈动作设计是其最为重要的民族元素之一。
在民族健身操中,舞蹈动作的设计通常取材于传统的民族舞蹈,这使得健身操更加富有动感和舞蹈的美感。
在蒙古族的健身操中,可以看到许多来自于蒙古传统舞蹈的动作,如马步、扑倒等。
这些动作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健身的效果,同时也展示了蒙古族悠久的舞蹈文化。
民族健身操中的服饰选择也是其独特的民族元素之一。
在民族健身操的表演中,参与者通常会穿着代表民族特色的服饰,如蒙古族的长袍、藏族的长袍等。
这些服饰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的特色和风情,还为健身活动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气息。
这些服饰的选择也考虑了健身的需求,使得参与者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运动。
民族健身操中的音乐编排也是其重要的民族元素之一。
在民族健身操的表演中,音乐的选择和编排往往能准确地表达出各民族的情感和特色。
在蒙古族的健身操中,音乐通常采用传统的马头琴、达吉鼓等乐器,这使得参与者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音乐的编排也考虑了健身的需要,使得参与者在愉悦的音乐中更好地进行运动。
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是其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
它们既展示了各民族的文化和风情,又为健身活动增添了艺术的感染力。
通过民族健身操,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各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能够在健身的过程中享受到他们所带来的欢乐和益处。
民族健身操不仅是一种健身方式,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支持民族健身操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共同享受健康和快乐。
浅析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的应用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通过对传统服饰、器乐、舞蹈等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使得健身操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民族健身操的表演中,人们可以看到来自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和饰物的影子。
比如在蒙古族的健身操中,人们会看到舞蹈者身着蒙古袍、头戴蒙古帽的形象,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更为舞蹈者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庄严的气质。
在民族健身操的音乐配乐中,往往也会融入各种民族乐器的音色,比如二胡、琵琶、马头琴等。
这些民族乐器的奏响,为健身操增添了一份富有魅力和特色的音乐氛围,使得整个健身操更加生动和具有吸引力。
民族舞蹈元素在健身操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舞、蒙古舞、藏族舞等民族舞蹈,都成为了民族健身操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些舞蹈动作既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又为健身操增添了一份艺术的韵味。
通过对这些民族元素的应用,民族健身操得以更好地保留和传承了我国丰富的文化传统,让人们在健身的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应用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原因,许多人会选择通过健身操来保持健康。
而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的应用,则为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健身体验。
民族健身操所融入的民族元素,犹如一个文化的导师,不仅仅在身体上给予人们锻炼,更是在心灵上为人们带来了一份文化的滋养。
通过在健身操中体验到各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人们更加认识到了我国多元文化的魅力。
这些民族元素的应用,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身体上的健康,更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在现代社会,民族健身操的出现就事实上填补了这一空白,使得人们在健身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人们通过民族健身操的锻炼,不仅仅能够保持身体健康,更是可以感受到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得健身活动更具有吸引力。
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应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积极的意义。
浅谈蒙古族舞蹈元素训练的重要性作者:刘仲春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4期【摘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各民族的发展也都是欣欣向荣。
舞蹈作为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蒙古族是非常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很多人也乐于从事蒙古族舞蹈的研究和训练。
笔者试图结合时代背景,探索元素训练法在蒙古族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进而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蒙古族舞蹈;传统文化发展;训练;重要性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4-0095-01一、蒙古族舞蹈元素概述及重要性分析(一)身韵元素及其重要性分析。
舞蹈是形体艺术,因此其身体的实际表现非常重要,也是观众直接了解舞蹈的途径。
结合笔者实际调查来看,我国的蒙古族舞蹈在身韵上的主要相关词汇包括基本的站式、基本的手部形状、基本的手位、基本的手部造型。
蒙古族舞蹈非常讲究舞者动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在很多表演动作上和其他舞蹈有很大差别,在具体要求上讲究神形兼备、内外和谐及身体和心灵的统一,所有的舞蹈动作都必须起始于心、发力于腰而表现在体。
在实际呼吸上也要与身韵相互呼应,不可大口喘气,要均匀呼吸。
在日常练习中要做到“形体神韵劲道和实际旋律的和谐。
”[1]基本步伐和手臂动作也要注意,不可单独训练某个动作,要注意整体的连续性,这是蒙古族舞蹈非常重要的环节。
除此之外,还不可以忽视手臂的动作,在符合韵律的基础上,来尽量加大训练量,可以在某个关键动作处进行适度停顿,体会其中感情,进而反复操作达到相关需求即可。
基本步伐包括扣步、十字步、拖步、滑步、行步、花帮步、慢步,对于每个步伐都必须努力练习,不可忽视其重要性和价值,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基础,才可以提升舞蹈技能。
对于训练指导者而言,在舞蹈学习者身韵元素练习之前,必须要做好规划设计工作,使得他们的训练是足够高效的,也是满足需求的,从而为其发展带来帮助作用。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蒙古民族民间舞蹈训练肩部的重要性蒙古民族民间舞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舞之一,其舞蹈风格特点表现出的强健、豪爽、端庄与典雅,给给蒙古族舞蹈增添了无尽的风采。
所以蒙古族舞蹈的肩部动作对提升蒙古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有着重要的价值!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练习蒙古民族民间舞蹈肩部的重要性吧!蒙古民族民间舞肩部动作的重要性1、肩部动作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豪放与自信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精彩的蒙古族舞蹈是蒙古人民豪爽与自信性情的展示,也是质朴人生追求的一种体现。
蒙古族舞蹈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个在马背上成长与收获的民族,通过斧蹈包容着深厚的民族情感,豪放的民族性格、恢弘的民族气概。
而肩部动作的应用更是在热烈的舞蹈表达中,传达着蒙古族人民的潇洒豪迈与积极向上的性格。
因此,千百年来蒙古族舞蹈的肩部动作亦成为标志性的动作之一。
2、有效传达蒙古族舞蹈的审美特点蒙古族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肩部动作是舞蹈风格的表现手段之一多样化的肩部动作在舞蹈的过程中变化多端。
同时肩部动作与手腕、手臂、步伐等动作的有机结合,共同体现出了蒙古族舞蹈的能悍与劲柔的艺术特点。
蒙古族人民在劳作的过程中,由于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大部分的动作以上半身为主,这就使得肩部的动作较多。
反映在蒙古族舞蹈表演中,肩部动作的使用频率与艺术效果也非常的突出,蒙古族舞蹈作为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作过程中形成的艺术实践形式,在反映蒙古族生活习惯的同时,传达出了蒙古族的审美价值,肩部动作也成为蒙古族舞蹈的一个重要标志。
3、巧妙的传达蒙古族舞蹈的主题在蒙古族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者的肩部动作随着身体一起运动,并且与手臂、手腕共同的配合,衍生出了柔臂、硬腕和弹拨手等多种蒙古族舞蹈特有的上肢动作。
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肩部作为人体上肢部分,与人体的颈部、胳膊等身体部位相连,在蒙古族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肩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动作连接与情感表现的功能,在蒙古族蹈表演的过程中,肩部动作的应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用非常的广泛,对蒙古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力的凸显有着重要的作用多样化的肩部动作既是舞蹈的基础动作,也是蒙古舞综合动作的基础与扩展,在表现蒙古族舞蹈的艺术风格与主题思想上,起着直接的作用。
浅析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的应用民族健身操是一种以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为目的,结合舞蹈、体操、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健身运动。
它以民族元素为灵感和基础,通过肢体动作、音乐节奏和场景布置等手法,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健身形式。
舞蹈动作的设计。
民族健身操中的舞蹈动作往往借鉴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
在中国的汉族健身操中,经常运用到著名的龙舞和舞狮等传统舞蹈的动作元素,如龙的翻滚、舞狮的踏步和扑捉等。
这些动作在健身操中经过改编和简化,使得其更适合一般人练习,同时也保留了舞蹈的独特韵味和民族特色。
音乐节奏的选择。
在民族健身操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具有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特点。
而音乐的选择往往与民族特色紧密相连。
中国的民族健身操中,会用到古筝、二胡、笛子等乐器的音乐片段,给人一种亲切和熟悉的感觉。
这些民族乐器的音色和旋律,与民族健身操的动作相配合,既增加了乐感,又增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场景布置的构建。
在民族健身操表演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展现民族元素,通常会选择与民族特色相关的场景进行布置。
在蒙古族健身操中,会模拟大草原的环境,通过花草、绿地和蒙古包等场景元素的运用,给人一种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感觉。
这种场景布置的构建,不仅让人们在健身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融入到民族文化中,还能增加健身操的艺术观赏价值。
民族服饰的选择。
民族健身操中的表演者通常会穿上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以凸显其民族特色和身份认同。
在藏族健身操中,一般会穿上传统的藏袍和藏鞋,搭配饰以藏式元素的头饰和饰物,使得整个表演具有强烈的藏族风情。
这种服饰的选择不仅能让表演者更好地体验和表达民族文化,也能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民族元素的存在。
民族健身操通过舞蹈动作、音乐节奏、场景布置和民族服饰等多种手法的应用,将民族元素融入到健身运动中,既丰富了健身形式的多样性,又弘扬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种创新性的健身方式,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满足现代人们对健康、时尚和民族认同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戏剧之家》2018年第02期 总第266期
83
舞蹈空间
浅析“背肌”训练对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
贾苈力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225)
作者简介:贾苈力(1993-),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人,学历:在读研究生,研二,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艺硕,舞蹈编导。
【摘 要】学习蒙古族舞蹈时“背肌”训练非常重要,关乎体态是否挺拔端正,动作是否正确标准,风格是否确切找准,背部肌肉是蒙古族舞蹈上半身大多动作的发力点,想要掌握蒙古族舞蹈的风格韵味,首先需要有良好的“背肌”训练。
【关键词】背肌;蒙古族;舞蹈;控制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083-01
背肌,顾名思义是人体的背部肌肉,分为背浅肌、背深肌和背部筋膜。
背浅肌由两层组成,都起始于脊柱的不同位置,止于上肢带骨或自由上肢骨。
背深肌在脊柱两侧排列,有长肌和短肌。
一、肌肉是学习蒙古族舞蹈的动力器官
舞蹈,是由人体的各个动作、姿势,连接组合在一起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形体艺术。
蒙古族舞蹈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之一,想学习好蒙古族舞蹈,除了掌握其风格、体韵外,同样要求学习者拥有良好的舞蹈基本功,发达的肌肉素质。
因为,舞蹈动作发展的动力都源自于骨骼与肌肉,其中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出现收缩,牵动骨骼围绕关节运动,从而产生身体各样的姿势,并由此引起人的机械运动,发展出舞蹈动作。
也就是说人体肌肉是舞蹈的原动力,任何舞蹈动作都需要骨骼肌。
在这之中蒙古族舞蹈,将人体舞蹈中背部肌肉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不管是蒙古族挺拔开阔的体态,还是大气磅礴的舞蹈韵律,其动作支撑都和背肌脱不开关系。
如蒙古族舞蹈组合中揉臂、拉背、马舞、绕肩等很多组合都需要依靠背部来发力。
二、“背肌”对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
(一)背肌在蒙古族体态中的重要性。
大草原的辽阔让蒙古人天生豪放、大气,生活赋予蒙古族人宽阔的胸怀,有粗狂、开朗、宁静的性格,使其站在那里的体态都是后背略往后靠,昂首阔步,提跨松腰。
这就展现出了背部肌肉对学习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从一开始,我们学习蒙古族体态,站姿就需要收紧背肌、腰肌,用背部的力量支撑上半身往后略靠的蒙古族体态。
如果背肌训练不够好,达不到一定力量,背是松的,则会影响脊柱的直立挺拔,那么在学习中将连蒙古族的基本体态都掌握不了。
(二)背肌在“拉背”、“揉臂”、“抖肩”舞蹈组合中的重要性。
在内蒙古艺术学院的蒙古族舞蹈训练组合中有一个组合叫做拉背,其动作与揉臂组合有些相似,又不止于单一的揉臂。
它是在背部挺拔端正的前提下,利用左右两侧的背肌带动身体两臂进行一上一下,一左一右,或大或小的揉臂动作。
其动作要求(以右臂为例)右背肌带动身体向右上方拉伸,拉伸的力量带动右大臂,右大臂的延伸又带动小臂,一节一节直至手背,不可单纯地用手腕发力带动手臂,而是用背部的肌肉力量进行拉伸,所以称之为“拉背”,这是在直立身体挺拔的状态下完成的。
而换到其他姿势中,手臂的动作放大了,也就称为揉臂,但就算如此,每当揉臂动
作产生时,身体气口的呼吸变化全靠背部力量带动,一张一弛都极其重要。
不仅是“拉背”“揉臂”训练,在蒙古舞学习中“抖肩”组合中,背肌力量也非常重要,“抖肩”需要肩部放松,两个肩膀前后细碎的,如触电般的抖动起来,这是要利用背部控制身体体态,保证腰身的收紧,不能放松,如果腰部与肩部同时呈松弛状态,姿态就太过柔软缺少风味,还会降低抖肩的速度致使动作无法完成。
(三)背肌在马舞组合中的重要性。
蒙古族人民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对蒙古族非常重要,骑马的动作元素也发展在蒙古族舞蹈中。
在蒙古族赛马中分为走马和跑马两种,走马要求马步伐稳健,节奏平均,骑手为保持马的步伐,大多身体微微向后靠,在舞蹈中就表现为勒马手,扬鞭手,做动作时需要背部发力,控制身体向后倾斜,背肌要收紧,保证不驼背。
而赛马,则需要马的速度,驰骋在草原上的赛马手,为了减轻马跑起来的风阻力和冲力,大多身体向前倾,双腿加紧马肚子,屁股离开马身。
这样的动作发展到舞蹈中,同样需要学习者收紧背部肌肉,上身向前倾,微微塌腰,提臀,整个线条一样是背部力量非常好的人才能完美地展现出来。
三、在学习蒙古族舞蹈中怎样训练“背肌”能力
在学习蒙古族舞蹈时,学习者一定要注重背部肌肉的练习,可以将学习组合中的动作分解成单一舞蹈动作,逐一反复练习。
每一次练习都要检查自身背部控制是否做到:正确发力,不过度僵硬,动作气口顺畅。
并且要注重舞蹈基本功中背肌的训练,在基本功学习中可以大大提高背肌训练,如:腰部柔韧性训练,身体控制训练等等。
最后还要多研习蒙古族舞蹈动作中每一个动作的发力点,气口和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练习,内蒙古大学就针对蒙古族舞蹈特别开设了“蒙古舞基本功”课程,其中背部基本功的训练对掌握蒙古族舞蹈风格体态有很大的帮助。
正因为蒙古族人民挺拔开阔、稳健端庄的体态神韵,在学习蒙古舞蹈时背肌训练才尤为重要!要想将蒙古族舞蹈风韵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需要了解蒙古族文化,练习族舞蹈动作,更需要有非常好的背部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北达.中国少数民族舞蹈[M].五洲传播出版,2007.[2]温柔.舞蹈生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斯琴塔日哈.蒙古族舞蹈[M].内蒙古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