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及管理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中职学生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一、中职学生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一)从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上来看,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虽然有较大程度的改观但仍然不尽如人意。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行为习惯、组织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
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基本是中考落榜生或者在初中义务教育段辍学者,相当一部分是学困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自暴自弃的学生非常普遍,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放纵自我.以实用主义为价值观,自私自利,集体荣誉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淡漠,组织纪律观念、团队精神不强,对父母依赖性较强,逆反心理较重,不愿意接受长辈和教师的劝导。
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上课迟到、早退,在课堂上讲话、打游戏、发短信、看小说、听MP3、看MP4、打瞌睡等现象屡禁不止。
在日常生活中抽烟、喝酒,说脏话、撒谎,厌学、逃学,谈恋爱,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精神萎靡不振、沉迷网络.生活自由散漫、夜不归宿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来看,相当部分中职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有的学生性格孤僻,日常生活中将自己封闭起来,独来独往,没有自己的朋友,热衷于用虚幻的网络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有的学生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打架斗殴的现象发生频率比较高。
(三)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上来看,当前,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紧张逐?u成为学生管理的一个严重问题。
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服从老师的管束,甚至顶撞老师、辱骂老师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许多老师不愿管理学生,对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视而不见。
中职学校没有老师愿意担任班主任就是最明显的表现。
(四)从严重违纪和学生管理事故上的发生上来,目前,对处于风口浪尖的中职学校造成重大影响的学生违纪事件经常发生。
有些群体性的打架斗殴甚至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容易给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重创。
一些突发性的学生管理事故经常发生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致使许多办学者和管理者如履薄冰。
(五)从管理投入和管理效率上来看,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投入呈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职学生是指在高中阶段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群体,他们通常面临着身心发展、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多重问题。
以下是对中职学生现状、常见问题以及管理方法的详细分析。
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1. 身心发展: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上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他们的身体发育不完全,容易出现生理上的问题,如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等。
同时,他们的心理也更加敏感脆弱,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自卑等问题。
2. 学业压力:中职学生在职业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学习一定的文化课程。
他们面临着双重学业压力,需要同时应对职业技能的学习和文化知识的掌握。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 就业压力:中职学生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然而,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中职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
他们需要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寻找实习机会,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4. 人际关系:中职学生在学校中与同学、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建立起密切的人际关系。
然而,他们可能面临着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如与同学相处不融洽、与老师沟通不畅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二、中职学生常见问题分析:1. 学习习惯问题:中职学生可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可能存在拖延症、学习计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 学习压力问题:中职学生面临着双重学业压力,可能感到学习负担过重,产生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
3. 人际关系问题:中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问题,如与同学相处不和谐、与老师沟通不畅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在学校中感到孤立和不安。
4. 就业准备问题:中职学生需要通过实习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但他们可能缺乏实习机会和就业指导,不知道如何准备自己的职业发展。
三、中职学生管理方法: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设定清晰的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学生的遵守情况。
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设立个人目标,激发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及管理措施1. 引言1.1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及管理措施中职学生是指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群体。
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就业情况。
目前中职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学习成绩不稳定、学习动力不足、人际交往能力差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中职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任务繁重,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学习焦虑和厌学情绪。
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中职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社会的认知偏见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态度。
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改善师生关系和学校管理制度等。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为其未来的就业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旨在深入了解中职学生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以便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较为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热情不高,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目标。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职业技能相对较低,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难以顺利就业。
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中职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学生可能面临生活困境和心理压力,缺乏自信和自律能力。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意识淡薄、职业素养低下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中职学生现状较为复杂,需要全面分析问题的成因,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顺利就业。
2.2 成因分析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不足。
由于一些中职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师生比过大,教学资源匮乏,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些学生家庭环境较差,家庭经济贫困,家庭教育缺失,缺乏家庭对学生的良好教育引导和关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三是学生自身因素。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及管理措施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中职学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与此中职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要深入了解中职学生现状的成因,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社会认知偏见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对中职学生的认知偏见,认为中职学生学习成绩差、品行不端等问题较为突出。
这种偏见导致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关注程度不足,缺乏对中职学生的科学指导和支持,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中职学生的困境。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中职学生的现状也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有关。
很多地方的中职学校在师资、教学设备、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积极性,造成了学习欠佳的现象。
3. 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一些中职学校存在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们在校学习困难重重,从而导致了学业成绩不理想的状况。
4. 学生家庭环境差异中职学生的家庭环境也是导致其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学生的家庭环境较差,无法得到家庭的支持和关怀,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
二、中职学生现状的管理措施要改善中职学生的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下面来谈谈关于中职学生现状的管理措施。
1.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要纠正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认知偏见,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让社会更多地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优势,鼓励社会对中职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也需要教育中职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支持力度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支持力度,提高中职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
这包括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教师的素质、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等方面,从根本上改善中职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质量。
中职学校需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到实用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及管理措施
中职学生的现状包括学习压力大、学科薄弱、职业规划不清晰、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成因有多方面,如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个人心理等因素均会影响中职学生的
现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中职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是现象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成因主要是学科难度大、知识负担
重以及考试制度所带来的压力。
对于这个问题,学校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和压力管理
的方式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中职学生学科薄弱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中职教育聚焦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于一些传
统学科的教学力度不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增加对学科的重视程度,提供更好
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
学校也可引入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学习各种
知识。
职业规划不清晰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方向不清楚,导致对学习缺乏动力和目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加强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帮
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引导他们进行职业规划。
学校还应加强与社会各行业
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资源,增强他们对未来就业的信心。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及管理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职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职学生的现状及成因及管理措施是当前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及管理措施的角度展开讨论。
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1. 学习压力过大中职学生在学习上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
不少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家里人属于外来务工者,或是因父母离异等原因,需要自己打工来维持生计。
中职学生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生活中没有过多的时间来专心学习。
2. 生活压力较大不少中职学生因为家庭的原因,在生活上也面临很大的压力。
这也直接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导致学业成绩的下降。
3. 缺乏自律意识相对于普通高中生或大学生而言,中职学生缺乏自律意识的情况比较严重。
他们可能没有学习的动力,也可能没有学习的方法,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中职学生毕业后,面对着就业的问题,因此在学习期间,他们也会感到就业的压力,这也会对学业产生影响。
1. 社会经济原因社会经济因素是中职学生现状的主要成因之一。
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里人属于外来务工者,缺乏家庭的关注和支持,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压力。
2. 家庭因素来自家庭的影响也是中职学生现状的重要成因之一。
父母的离异、变故等家庭因素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影响其学业表现。
3. 教育体制教育体制也是导致中职学生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对于中职学生的关注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中职学生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 学生自身原因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中职学生现状的成因之一。
缺乏自律意识、学习动力不足等因素,会导致学生的学业表现不佳。
1. 家庭关怀加强对中职学生家庭的关怀,提供相应的帮扶措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减轻学生的生活压力。
2. 加强心理疏导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建立健康的心态,提升学习动力。
3. 定期进行学业辅导建立学业辅导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及学校的对策探讨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中职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心灵纯洁,思想上进,可塑性强。
但中职学生的结构较之重高、普高要复杂得多,学生起点参差不齐,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并有生源素质逐年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纪律上放任自己部分中职学生却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学校规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视无睹,法制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不分荣辱、难辨美丑、是非,缺乏自我控制、自觉管理能力。
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吸烟、酗酒、赌博、早恋、泡网吧同学之间因一句话或看一眼便不舒服,拔出拳头就打私藏凶器,甚至与校外闲杂人员交往、勾结进行敲诈勒索、打群架等,盲目冲动、争强好胜。
(二)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可部分中职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在学校得过且过混日子。
主要表现为学习懒散,连基本学习任务也不完成。
上课注意力分散,作业经常拖拉或拒做,有的班级作业只有两三个版本,抄袭作业现象严重。
临近考试没有紧迫感,考试时睡觉、画画等。
对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
厌学情绪严重,逃学事件屡见不鲜。
(三)思想上“自我”为中心中职学生队伍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在家当惯了“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惯了“有利先享”的“自我”为中心的生活,集体观念淡薄,只讲权利,不提义务,只求索取,不讲奉献。
(四)生活上追求享乐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宁可自己节约点、苦点,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用好”的观念的影响,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部分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
不能适应住校生活,埋怨条件差、要自己打扫卫生、清理房间。
床上用品和衣服存起来拿回家让父母洗的学生也不计其数。
生活浪费贪图享受,经常向父母提超越家庭条件的过高要求,互相请客、过生日、买高档服装、化妆品,互相攀比,虚荣心强。
二、中职学生现状成因(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师水平不高、管理制度缺失、学生自律能力差、家校合作不够等。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和榜样,其水平至关重要。
但是目前一些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的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对于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存在一定的漏洞,难以有效发挥教育管理的作用。
学生的自律能力薄弱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家校合作不够也是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的薄弱环节。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只有家校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在本文中,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现状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对策引言在当前的中职学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水平不高:部分中职学校教师的水平和教学能力有限,无法很好地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2. 管理制度缺失:一些中职学校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导致管理混乱、规范不健全,学校教育教学秩序难以维护。
3. 学生自律能力差:部分中职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容易受到外部干扰影响,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和行为问题增多。
4. 家校合作不够:中职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不够紧密,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不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及管理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职业教育,中职学生也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焦点。
与此中职学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学习压力大、职业规划不明确、思想意识混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中职学生的现状出发,探讨问题产生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期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1. 学习压力大中职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通常要学习多项专业技能,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
与此由于中职学生一般来自家庭经济较差的家庭,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这也加重了他们的学习压力。
2. 职业规划不明确由于对职业的认知不足,许多中职学生对将来的职业规划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加了他们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
3. 思想意识混乱一些中职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思想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以及对社会规则的不了解和不适应,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比如早恋、逃课、打架等。
二、问题产生的成因1. 家庭环境中职学生从来自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家庭,家庭成员往往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也欠缺科学性和针对性,人身自信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 学校教育一些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资源不足,教师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和关注也不够到位。
3. 社会环境社会上对中职学生的认识和评价偏见较多,一些人认为中职学生缺乏学术气质,从而导致中职学生在社会中的就业难度相对较大,这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和人生的态度。
三、管理措施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该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塑造,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家庭中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学校应积极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师资力量,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增设相应的职业规划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及管理对策
【摘要】文章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生自身的原因及社会等方面总结了造成中职学生现状的成因。
为此,指出学校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畅通就业渠道,为毕业生谋职就业铺路搭桥。
通过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使他们少走弯路,早日成才。
【关键词】中职学生现状分析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184-02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
当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素质越来越差”、“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等等。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基础、素质薄弱
由于中职学校生源范围广,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大多数学生在中学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下等,长期形成了不爱学习、不爱思考的坏习惯。
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经常违反校纪校规,故意抵触顶撞老师,有的干脆出走和辍学。
此外,学习成绩差,而且有越来越糟的趋势,也是中职学生的特点。
2.认为读书无用
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读书贵,就业难”等不良风气降
低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一些家长也认为知识不重要,早点挣钱养家更划算,这样的思想对孩子的影响较大,从而使学生认为金钱比知识更重要。
3.缺乏自信心
中职生在以前的初中大都认为自己不行,在严重缺乏自信的情况下使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这样的心态,何谈学习积极性?
二中职学生现状的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原因
一是目前的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从小便生活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他们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关心其心理健康,对孩子是有求必应;二是破碎家庭子女,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和自卑的心理;三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要么过分溺爱与庇护,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万般呵护,物质上充分满足,对孩子的学习却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要么严厉有余,对成绩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倦。
2.学校教育的原因
学校不重视学风建设,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在学习上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教学较呆板沉闷,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的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学生学技能的要求,实习实训的课程太少,理论学习过多,不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学生没有升学的
压力也没有合理的竞争机制,对学习缺乏目标,与社会缺乏必要的联系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外在重要因素。
3.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多数职校生思想上不思上进,对前途悲观失望。
文化基础差,接受知识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较吃力,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职业学校的学生被社会的认可程度较低,从而使学生觉得读职业学校低人一等,没有前途,因而缺乏学习的动力,缺乏上进心,从而在学校得过且过,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三中职学生现状的对策
1.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取得多大成就,除了其他因素外,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教师要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少批评、多鼓励,要针对职校生不同的性格等实际情况,进行正面引导。
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通过谈心等方式,多关心、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恢复学习的信心,让他们重新找回对学习的兴趣。
对家长和学生们最关心的就业和前途问题,可请成功的校友回校现身说教,从而坚定他们就业的自信心,相信他们所选择的道路。
读高中升大学是普通同学们的意愿,上职业学校学技能同样可以创造美好人生!
2.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班级管理,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和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升境界,树立良好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基本上对理论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们对实操课、技能课的训练较感兴趣,所以增设实训课和实训设备是消除职校生厌学情绪的有效方法。
3.畅通就业渠道,为毕业生谋职就业铺路搭桥
职校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就业问题。
要加强职业指导,让学生对就业有正确的认识,正确选择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主动向社会有关企业及在互联网上发布学校介绍和毕业生信息,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积极向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人才产品”,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的才华和能力。
热情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指导,进行就业洽谈。
四结束语
造成中职学生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相信通过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健康的学习心理。
随着国内传统学历教育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支持,职业教育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已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张柱银、李硕.学生“厌学”现象浅析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6)
[2]黄海建.学生厌学心理的探析与矫治[j].基础教育研究,2002(6)
〔责任编辑: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