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全肠外营养液使用分布及配方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2.54 KB
- 文档页数:2
我院全肠外营养液使用分布及配方分析摘要: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水。
通过对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使用全肠外营养液(TPN)的科室和处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我院2014年1月—6月分500张TPN处方资料。
从处方分布、配方、剂量等进行分析,发现我院TPN处方基本合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不合理性。
经过组织科室多方学习与协调,现临床医生严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配方,关注TPN配伍稳定性、控制使用疗程减少TPN治疗的并发症,充分发挥了TPN支持治疗作用。
关键词:处方;合理用药;TPN[Abstract]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that is not by mouth nor by nasogastric or gastrostomy and jejunostomy,but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nutrient solution to supply the patient all required nutrients,includingheat(carbohydrate,fat emulsion),essential and non essential amino acids,vitamins,electrolytes and trace elements,water.Through the use of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Yan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TPN)for the analysis of the Department and prescription usage.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2014 January - June 500 TPN prescription information.Carries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prescription,prescription dose distribution,etc.,found the TPN prescription in our hospital was basically rational,there are still some unreasonableprescription.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s multi-party learning and coordination,we strictly making individual clinicians formula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the use of treatment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of TPN TPN compatible stability,control of attention,give full play to the TPN support therapy. [Key Words]prescription;rational drug use;TPN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水[1]。
肠外营养液(PN)配制顺序
为护士提供资料——肠外营养液(PN)配制顺序
1、将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制剂分别加入氨基酸液及葡萄糖液内。
2、将水溶性维生素、磷酸盐制剂加入葡萄糖液内。
3、用脂溶性维生素乳剂稀释水溶性维生素后,再加入脂肪乳内。
4、将配制好的氨基酸溶剂及配置好的葡萄糖溶液同时混入营养袋内,并用肉眼检查液体有无沉淀。
5、将配制好的脂肪乳加入已装有氨基酸液及葡萄糖的营养袋内。
6、将配制好的溶液轻轻摇匀。
7、注意钙和磷不能加入同一配置溶液内,且最后的混合顺序为先磷后钙,保证两者都充分的稀释后最后相互接触。
8、维生素C的量一般在1-2g适宜,保证每升溶液中配置的维生素C不超过2g。
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液的配制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ention,TPN)是医师根据临床需要制订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是将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在无菌条件下混合注入静脉营养袋为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营养物质由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组成。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TPN的配制与应用受到普遍重视与广泛应用。
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已证实TPN在纠正氨平衡、加速创口愈合、提高抵抗力的方面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已成为外科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凡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制剂室都应具备符合要求的配制TPN的环境条件,并配备药剂专业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高质量地完成对病人的营养支持,保证肠外营养支持的安全、有效、经济,现就TPN的配制及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做一介绍。
1 TPN的成分及作用TPN的成分组成:糖类、脂肪、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氨基酸等。
1.1 葡萄糖:为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所需的C原子,是TPN主要热能的来源。
每克葡萄糖代谢可产生热量 4.1Kcal,但葡萄糖代谢必须依赖胰岛素,对糖尿病手术或创伤所致的胰岛素不足的病人,必须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目前常用的葡萄糖注射液的品种及规格: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
1.2 脂肪乳:静脉用脂肪乳剂是经精制去除游离脂肪酸、致热物质及色素等杂质的大豆油、芝麻油等食用植物油,在乳化剂作用下,分散成<1m的球粒,并加入等渗剂所组成的O/W型可供静脉注射的制剂。
一般有10%,20%,30%三种不同浓度,其中30%脂肪乳剂,不仅为肠外营养提供与血浆等渗和更浓缩的能源,而且因磷脂与甘油三酯的比值(PL/TG)低于其他脂肪乳剂,故更利于其在体内的代谢和利用。
1.3 电解质: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电解质之需要应根据机体丢失或摄人量不足来补充[1],按“平衡”的原则确定。
全肠外营养液规范化配置和处方合理设计全肠外营养液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将上述各种营养成分混合以后同时输入,在混合过程、储藏过程中,使各种营养成分相对原来的单一制剂稳定性有所下降,使患者实际输入的营养成分含量达不到要求,甚至这些不稳定的营养成分发生某些物理化学变化以后,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威胁生命。
为此本文对影响肠外营养液的各种不稳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保持肠外营养液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应该采取的措施,确定肠外营养液处方组分合理化的设计和规范化的配置。
1影响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和应采取的处方设计 1.1脂肪乳的不稳定性脂肪乳是人们采用乳化剂和机械力将微小的油滴均匀的分散在水相中构成的两相体系。
油滴的粒径一般控制在0.4到1μm,以接近人体液中乳糜微粒的大小。
人肺部的微血管直径大约是5μm,如果油滴的粒径超过5μm,油滴容易停留在这些部位,造成患者的肺部栓塞。
因此各国药典对静脉用脂肪乳的粒径均有严格规定。
2005年中国药典规定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乳滴的粒度90%应在1μm以下,不得有大于5μm的乳滴。
美国32版药典规定乳滴粒径>5μm的比例(thevolume-weighted percentage of fat greater than 5μm,PFAT5)不得超过0.05%。
现在市售的脂肪乳产品一般选用卵磷脂作为乳化剂。
卵磷脂分子紧密地排布在油滴与水相的界面上,阻止了油滴的直接接触。
并且由于磷脂分子的电离和吸附作用,使油水界面上带有一定量的负电荷,由于静电吸引,这个负电荷层外又吸引着一层正离子,油水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双电层。
从油相表面到水相存在着电位差ζ,这个电位差使油滴之间相互排斥,电位差越大,排斥力越大,油滴越稳定。
所以脂肪乳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产品,储存期一般在2年左右。
可将脂肪乳加入到全胃肠道营养液中以后,有多种因素可能使脂肪乳的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继而析出肉眼可见的黄色油滴,发生明显的两相分离,此称为脂肪乳的“破乳”。
我院2014年第三季度全肠外营养液处方评价与分析目的:统计分析我院全肠外营养液(TPN)的使用情况及处方医嘱,为临床合理使用TPN提供参考,保证用药安全,提高营养支持水平。
方法:对我院第3季度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我院处方设计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糖脂能量比、非蛋白热氮比及处方配伍等方面不足。
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营养情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同时药师应强化审方意识,并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进一步提高合理应用TPN的水平。
标签:全肠外营养液;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是一种经静脉输注供应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液体。
通常是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于营养袋中的一种静脉输液。
它不仅能够维持体重和保证代谢的完整性,还能恢复患者血液和免疫功能的完整性,因而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1]。
我院从2000年开展TPN集中配制以来,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
但TPN处方组成如存在缺陷会降低疗效,并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为了解我院TPN处方合理性,现将我院2014年第3季度配制的TPN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查阅我院2014年7月~2014年9月的TPN处方,统计、分析使用人数、使用情况、处方合理性。
2 结果2.1 TPN的基本应用情况所调查的患者中,男性179例(68.58%),女性82例(31.42%)。
TPN在我院应用科别主要在外科及重症医学科病区,目前尚未发现不良反应者。
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TPN临床科室使用分布情况3 讨论3.1 TPN 的适应证本次调查中,TPN的应用疗程以超过5天以上的为主,占74.71%。
TPN治疗通常需持续5~10天以上才能对应激和危重患者提供营养底物,以保证主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
如果应用时间过短,很难保证有足够的底物,就没有临床治疗意义。
肠外营养液的配制指引广医一院全肠外营养混合液配制指引目录一引言二全肠外营养混合液配制的最佳步骤三注意事项四解释说明1 葡萄糖2 氨基酸3 脂肪乳4 丙氨酰-谷氨酰胺5 电解质1)一价阳离子2)二价阳离子3)三价阳离子6 维生素7 微量元素8 全肠外营养混合液与药物的相容性五附录1 我院常用营养类输液成份详细列表2 全肠外营养混合液主要成分毫渗量查询表3 参考资料广医一院全肠外营养混合液配制指引一引言全肠外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成份复杂,在配制过程和静脉滴注过程中均存在多种安全隐患,首要隐患包括产生粒径大于5 μm的物质(如固体沉淀和液体乳滴)阻塞病人微血管和维生素降解导致长期依赖肠外营养的病人患维生素缺乏症[1, 2]。
为了降低上述隐患的发生率,本指引通过文献检索、药品说明书和药典查阅等方式,根据本院实际情况,主要从全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和相容性方面来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所说的全肠外营养液的组成成份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丙氨酰-谷氨酰胺、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除了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为必需成份外,其它成份并不要求每袋全肠外营养混合液都包含在内。
二全肠外营养混合液配制的最佳步骤第一步加入葡萄糖第二步加入氯化钠,氯化钾,门冬氨酸镁钾,磷酸盐,胰岛素第三步加入氨基酸第四步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第五步加入微量元素第六步加入葡萄糖酸钙第七步用脂溶性维生素溶解水溶性维生素后加入脂肪乳第八步将“第七步”所得溶液加入“第六步”所得溶液中第九步挤出多余空气,并检查袋内有无沉淀产生三注意事项1.在配制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用轻摇方法混匀内容物,以减少配制和混合过程中因未将各成分充分稀释而发生沉淀反应的机率。
2.抽取各种针剂的注射器应按稀释的原则分开使用,以免在针管内发生化学变化。
3.葡萄糖的最高浓度不得超过25 %。
4.氨基酸的最佳浓度范围为2 %~10 %,其最低浓度不得低于2 %。
**市人民医院肠外营养药物使用指南全肠外营养(TPN)药物是经静脉途径供应患者所需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细胞、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需要.营养支持的适应症、肠外营养剂的选择、营养液的配制及输注方法、途径、护理都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治疗,因此,规范化的营养支持模式势在必行,从而避免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发生不合理现象,最大程度保证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营养支持。
一、肠外营养的适应证(一)重度营养风险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经口或经肠道营养素摄入不足,且短期内(10~14天)无法恢复正常进食者。
(二)胃肠功能障碍.(三)胃肠道梗阻、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
(四)重症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支持。
(五)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出现不良反应或热量供应不足时,须联合应用肠外营养。
(六)重症胰腺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时。
(七)放射性肠炎.二、肠外营养的禁忌证(一)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二)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终末期.(三)下列情况慎用肠外营养:1、无明确治疗目的或已确定为不可治愈而盲目延长治疗者:如广泛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伴恶病质的患者,生活质量差、任何治疗方法均无明显改善作用,此时肠外营养也无明显益处,反而会增加患者生理和经济负担。
2、胃肠道功能正常或有肠内营养适应证者:对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时有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
3、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预计需要肠外营养少于5天者。
4、原发病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者。
5、预计发生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者.6、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尚未控制或处于纠正期间.7、脑死亡或临终或不可逆昏迷。
三、TPN合理配方设计原则(一)静脉营养支持的模式是个体化给药,在配方上应突出个体化的特点.(二)TPN的配方没有统一的处方,处方设计应全面考虑,包括是否有使用TPN的指证、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或体表面积及病情.(三)合理处方设计应全面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肝肾功能等。
我院全静脉肠外营养液处方分析全静脉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主要由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等制剂混合配置而成。
TPN能使患者在不能正常进食或高代谢的情况下,仍可以维持良好营养状况,增进自身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机体度过危险病程[1]。
通过对我院2014年1月~3月的78张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我院TPN处方设计的合理性。
1.资料与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3月的TPN处方78张,对每张处方中液体量、各成分比例、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如:葡萄糖含量、电解质浓度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 临床使用情况在抽取的78张TPN处方中,胃肠外二使用的最多,占19.23%,其次为重症医学二区、胃肠外一、胸外一等科室。
TNP应用情况分布见表1。
2.2 TPN处方的成分对78张TPN处方中的液体量和各成分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我院TPN处方存在总液体量不足、基本成分不全等问题。
2.3 TPN处方的稳定性TPN为多种药物混合而成,其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配置顺序、温度、电解质浓度、葡萄糖含量等,因为TPN均在中心配置室配置,配置顺序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所以本文重点对电解质浓度和葡萄糖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3.讨论3.1 TPN的配置标准一般为①总容量≥1500ml ②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的容量比是2:1:1或1:1:1或2:1:0.5;③混合液中葡萄糖的最终浓度为10%~20%[2];④一价阳离子浓度<130~150mmol/L,二价阳离子浓度<5~8mmol/L。
3.2 液体量正常情况下,成人生理需要的液体量为每天2000~2500ml,同时为了防止TPN中部分药物浓度过大而产生的稳定性问题,TPN的液体量应大于1500ml,从表2中看出,液体量大于1500ml的处方比例为74.36%,而大于2000ml的处方比例为23.08%,表明给予患者补充的液体量偏低,应根据病情和个人状况确定每日机体总液体需要量。
我院全肠外营养液使用分布及配方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06T13:45:10.1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作者:陈东海钟娜普晓露李丛元(通讯作者)
[导读]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经过组织科室多方学习与协调,现临床医生严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配方,关注TPN配伍稳定性、控制使用疗程减少TPN治疗的并发症,充分发挥了TPN支持治疗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水。
通过对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使用全肠外营养液(TPN)的科室和处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我院2014年1月—6月分500张TPN处方资料。
从处方分布、配方、剂量等进行分析,发现我院TPN处方基本合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不合理性。
经过组织科室多方学习与协调,现临床医生严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配方,关注TPN配伍稳定性、控制使用疗程减少TPN治疗的并发症,充分发挥了TPN支持治疗作用。
关键词:处方;合理用药;TPN
[Abstract]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that is not by mouth nor by nasogastric or gastrostomy and jejunostomy,but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nutrient solution to supply the patient all required nutrients,including heat(carbohydrate,fat emulsion),essential and non essential amino acids,vitamins,electrolytes and trace elements,water.Through the use of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Yan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TPN)for the analysis of the Department and prescription usage.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2014 January - June 500 TPN prescription information.Carries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prescription,prescription dose distribution,etc.,found the TPN prescription in our hospital was basically rational,there are still som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s multi-party learning and coordination,we strictly making individual clinicians formula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the use of treatment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of TPN TPN compatible stability,control of attention,give full play to the TPN support therapy.
[Key Words]prescription;rational drug use;TPN
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水[1]。
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
TPN为人体提供基础代谢能量、体力活动能量、食物特殊动力需要的能量。
TPN 基本组成本次研究显示在营养素配比方面:20%中长链脂肪乳占 83.4%,20种复方氨基酸占 79.5%,;10%葡萄糖注射液占86.1%;5%葡萄糖注射液占25.1%;10%化钠注射液占31.3 %;水溶性维生素占83.2;10%氯化钾占90.1%;
1资料与方法:
微机随机调出我院2014年1月至6月TPN处方500张,其中心脏外科197张,新生儿科处方303张,分别对处方不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我院TPN的处方质量。
2结果:
TPN临床使用情况本次调查中,使用TPN总人数为145例其中以新生儿科最多,占总人数的58.6%,心脏外科占41.4%。
3.讨论:
TPN主要使用对象为新生儿和2岁以下的儿童,对一些生命脆弱、各脏器发育极不成熟的高危新生儿来说,营养支持是其主要的治疗措施,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营养支持对新生儿发育中的器官,尤其对未成熟的脑、肺影响很大,早期即使有短暂的营养不良也可对后期神经发育造成不可逆转效应。
对一些1岁以上的儿童,特别是准备心脏大手术的儿童来说,手术后期的营养对创伤的愈合有关键作用。
3.1糖脂比以糖脂双能源来供给能量,其中葡萄糖供能占非蛋白供能的 50% ~70%,脂肪乳供能占非蛋白供能的 30~50%,就是糖脂供能比 1~2:1。
我院TPN 临床的使用情况营养的糖脂供能比有很大一部分<1,主要由脂供能,过多的脂肪可引起免疫抑制、肝功能受损,血脂升高血栓形成心血管病危险性增高;由于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普遍存在脂肪酸吸收不强,而且过高循环水平的脂粒易导致急性胰腺炎等问题临床上一般不主张脂肪乳用量过大所以TPN脂肪乳要控制在250毫升(20%中长链)[2],没有按公斤体重来计算脂肪乳剂。
3.2水溶性维生素过度使用;TPN的稳定性受PH值、电解质、微量原素、葡萄糖、脂肪乳等浓度、配制顺序、时间、温度等影响较大。
一些长期使用TPN的危重患者补充水溶性维生素显得很重要[3]。
如果过多使用水溶性维生素易主生不良反应,由此产生不良反应,引
起并发症。
3.3胰岛素的加入不当PVC 输液袋对胰岛素有吸附作用,吸附率达32.12%左右。
胰岛素应尽量免加入 PVC 营养袋中,无法避免时,应加大胰岛素用量。
在加入胰岛素的处方占82.3%,有3例胰岛素用量偏少,提示医生应加强对TPN中胰岛素成分的认识。
我院使用TPN处方基本合理,但部分处方存在不合理性,主要是胰岛素加入不当糖脂比不合理、水溶性维生素过度使用问题。
经过组织科室多方学习与协调,现临床医生严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配方,关注TPN配伍稳定性、控制使用疗程减少TPN治疗的并发症,充分发挥了TPN支持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13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62
[3]刘绍德、莫水生等 590份全肠外营养液[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