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训-6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64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1. 猪舍环境那可太重要啦!就像人需要一个舒适的家一样,育肥猪也需要一个干净、适宜的地方呀。
你想想看,要是猪舍脏兮兮、臭烘烘的,猪能长得好吗?所以啊,一定要定期打扫猪舍,保持干燥通风,给它们一个好环境。
例子:咱隔壁老李家的猪舍,那叫一个干净,人家的猪就长得特别壮实!2. 饲料可得精心挑选呀!这就跟咱每天吃饭一样,得有营养才行。
可别随随便便拿些差的饲料喂给它们哦。
你说猪要是吃得不好,能长肉吗?这饲料呀,要多样化,营养均衡。
例子:上次我选了一种特别好的饲料,那些猪吃得可欢了!3. 水也不能忽视呀!猪也得喝足够的水来保持健康呀。
就好像人不喝水会难受一样,猪没水喝也不行呀!要保证水的清洁和充足供应哟。
例子:有一回我忘了加水,那些猪都急得直哼哼呢!4. 防疫工作必须做到位!这可是关系到猪群健康的大事呀,可不能马虎。
不做好防疫,万一闹个病灾啥的,那不就损失惨重啦?得按时打疫苗,做好消毒。
例子:那次村里有几家没做好防疫,结果猪都生病了,多倒霉呀!5. 猪的密度也很关键呢!要是养得太密集了,它们会不舒服的呀。
就像人挤在一个小屋里会难受一样,猪也一样呀。
所以要合理安排猪的数量。
例子:之前有个不注意的,养得太密了,猪都长不好。
6. 日常观察可少不了哇!得时不时去看看猪的情况,看看它们有没有生病啥的。
这要是不注意观察,等病严重了可就不好办啦。
例子:我每天都要去瞧瞧我的那些猪,有啥问题能及时发现。
7. 分群管理也很有必要呀!把大小差不多的猪放在一起,这样它们相处得也会更好呢。
不然大猪欺负小猪可咋办?例子:之前没分好群,结果小猪都被欺负得可怜兮兮的。
8. 耐心和细心是必须的呀!养育肥猪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得慢慢来,精心照料。
你对它们好,它们才会给你带来好的回报呀。
例子:我就是靠着耐心和细心,把猪养得可棒啦!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只有把这些饲养管理要点都做好了,育肥猪才能健康快速地生长,咱们养殖户才能有好的收益呀!。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育肥猪是指在猪的生长过程中,为了达到适宜的市场出售体重和品质,而对猪进行特定的饲养方式和管理。
因此,猪育肥过程中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以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展,同时也保证了农场主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育肥猪的饲养计划应当以饲料供应、饲养量、饲料类型、饮水等为基础,结合猪只的生长情况和周期,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
具体计划如下:1.营养配方饲料育肥猪的饲料以能够满足猪只生长需要的营养配方为主,同时要根据不同成长期的猪只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
比如,在猪只快速生长期,应适当增加蛋白类饲料的比例,使得猪只能够更快地增重。
此外,要注意饲料的热值和蛋白质含量,适当加入必要的微量元素。
2.合理的饲养量育肥猪的饲养量应当定量定时,根据猪只在生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食量,和营养需求量来合理分配饲料的供应量。
保持饲料的连续供应不仅可以促进猪只的健康成长,也为生产效益提供了保障。
3.定期营养检测饲养期间要对饲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及时调整,保证饲料的质量达到标准,并符合猪只生长的需求。
二、保持良好清洁环境猪只无论是在饲料及生活环境中,都十分注意卫生条件的维护。
好的卫生环境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蔓延,确保猪只的健康。
因此,饲养场地要保持良好、清洁,并有必要的消毒措施,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具体做法如下:1.定期清理猪舍的床上皮屑、粪便和食物残渣,保持猪场卫生。
2.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使用科学有效的消毒药剂进行,以有效去除各种病原体。
3.定期检查猪舍设施是否损坏,及时修补猪舍设备,以保持其正常使用。
三、合理防病治疗在育肥猪饲养过程中,要进行适时的预防和治疗,以防止疾病发生和蔓延。
具体方法如下:1.严格的疫苗接种方案的实施。
在猪只生长的过程中,根据猪只的年龄和疫苗接种计划,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以预防种种传染病的发生。
2.定期做疾病检查和预防工作。
每月对猪群进行一次疾病检查,检查是否存在一些常见的肉猪疾病,如猪瘟、猪肺疫、猪鼻疽、猪蓝耳病等。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随着人们对肉类需求的增加,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环境管理和疾病防控三个方面介绍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一、饲料管理饲料是生长育肥猪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源,合理的饲料管理对于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1. 饲料配方:根据生长育肥猪的生理需求,科学配制饲料。
饲料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2. 饲料进食量控制:根据生长育肥猪的体重和生长阶段,合理控制饲料的进食量。
过量的饲料摄入会导致猪的肥胖和消化系统问题,而过少的饲料摄入则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
3. 饲料质量检测: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符合标准。
饲料质量差劣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二、环境管理良好的环境管理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促进生长育肥猪的健康生长。
1. 猪舍设计:合理设计猪舍,确保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度,并保持舒适的生存空间。
猪舍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2. 猪舍温度控制: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合理控制猪舍的温度。
幼猪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需要提供适宜的温暖环境,而育肥猪则需要相对较低的温度。
3. 猪舍通风管理: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排除臭气和粉尘,维持空气清新。
适当的通风可以改善猪的舒适度,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三、疾病防控疾病是影响生长育肥猪健康和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是饲养管理的关键。
1. 疫苗接种: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当地疫情情况,及时接种猪病常见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2. 疫病监测:定期监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问题。
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患病猪只、消毒猪舍等。
3. 饲水管理:保证猪只饮用的水源清洁卫生,避免水源污染引发疾病。
饮水设施要保持畅通,定期清洗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饲养育肥猪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不能在这一环节疏忽大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一)适宜的猪群规模和饲养密度一般较为适宜的猪群为10-16头,最好不得超过20头。
如果是舍内饲喂,舍外排粪尿的管理方式,可以适当扩大一些。
饲养密度大小可因肉猪的体重和猪舍地面结构而有所不同。
通常随猪体增大,每栏饲养头数相应减少。
(二)合理分群有效地利用猪舍建筑和设备,可提高劳动效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增重效果。
一般按体重、体质强弱、吃食快慢等,把相似的猪合并到一群饲养,饲养一段时间以后如出现大小不均时再作一些调整。
具体方法是:把弱的猪留在原圈中,强的猪并过来;把猪只少的留在原圈中,把猪只多的移过来;并圈前将两群猪赶到圈外混群后再赶到目的圈中,并用无毒的百毒杀等药水洒猪体和猪圈,起到消毒和防止咬架的作用,并群最好在晚上进行。
(三)渐进换料不同阶段猪的日粮变换时要逐步变换,给猪只有一个适应过程,直到完全更换,一般情况下要7-10天。
肥育猪的日粮饲料,正常情况下不能变换,特别是大比例的饲料(四)“三定位”的调教通过对猪只的调教,使其建立起吃食、排泄、卧睡三定位的条件反射,有利于圈舍的清洁、干燥,促进猪的生长,同时不可减轻劳动强度。
具体做法是在猪进圈舍前对圈舍彻底打扫、消毒,在食槽中放入少量日粮,在排粪尿处入上少量的猪粪并洒些水,在卧睡的地方铺些草或保持清洁、干燥。
调教时间内,要对刚进圈的猪进行看管2-3天,一周左右会调教成功。
(五)供给充足的饮水肉猪的饮水量随体重、环境温度、日粮性质和采食量而不同。
一般在有条件的成方每圈安放两个自动饮水装置,或在圈内单独设一水槽经常保持充足而清洁的饮水,让猪只根据需要自动饮水(六)合理安排去势、防疫和驱虫工作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仔猪35日龄去势。
对购进的猪只不知道是否防疫过,必须在进圈两周后进行必要的防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仔猪从保育舍转入生长育肥舍,要求增重快、出栏时间短、耗料少、料肉比低、胴体品质优。
为此,需要从品种上、饲料营养、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综合考虑。
育肥猪的数量可占到猪场总头数的80%以上。
猪肥育性能的好坏不但可以说明品种的优劣,而且可以反应猪场的养殖效益。
只有降低料肉比、增加出栏体重、减少饲料成本,猪场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一、充分利用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1、仔猪阶段相对生长较快,随日龄增长逐渐降低。
日增重开始较低,后来增加,达到高峰后又逐渐下降。
猪的育肥最好在6月龄内结束,此前增重最快,每公斤增重耗料最少。
2、幼龄期长外围骨,中龄期长中轴骨和肌肉,稍后肌肉生长加快,最后脂肪生长加快,即所谓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膘。
生产实践中,应充分利用上述规律,小猪阶段充分调动骨骼生长,育肥前期增加蛋白质供给,促进肌肉组织沉积,育肥后期适当减少能量摄入量,控制脂肪沉积,从而提高瘦肉率,降低生产成本。
因为沉积瘦肉比沉积脂肪的利用率高,成本低。
二、控制影响育肥的因素1、品种品种是决定育肥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三元杂交品种的生长优势大于地方品种。
只有选择优质品种并结合使用优质饲料,才能获得最佳效益。
2、性别公母猪经去势食欲增加,增重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屠宰率提高,肉的品质好,由于母猪性成熟晚(6月龄以后),所以,人们普遍采取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的方式进行育肥。
3、初生重和断奶重仔猪初生重大,断奶重就大,育肥期增重速度快。
人们常说“初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出栏差十斤”。
设法提高初生重和断奶重是养猪的基础。
4、饲料与营养能量水平直接影响日增重。
提高能量水平有利于加快增重速度,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适宜蛋白质水平对增重和胴体品质都有良好作用。
食入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饲料,体脂洁白、坚硬,相反则出现黄膘或软脂。
5、环境猪在适宜温度(15-23℃)下,育肥效果明显,过冷过热均不利,高温比低温危害更大,特别要避免高温和低温高湿。
生长育肥猪的六种饲养管理方法(1)一贯育肥法将肉猪整个饲养期分成两个阶段,即前期20~60千克,后期60~100千克;或分成三个阶段,即前期20~35千克,中期35~60千克,后期60~100千克。
各期采用不同营养水平和饲喂技术,但整个饲养期始终采用较高的营养水平,而在后期采用限量饲喂或降低日粮能量浓度方法,可达到增重速度快,饲养期短,肉猪等级高,出栏率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2)肉猪原窝饲养猪是群居动物,来源不同的猪并群时,往往出现剧烈的咬斗,相互攻击,强行争食,分群躺卧,各据一方,这一行为严重影响了猪群生产性能的发挥,个体间增重差异可达13%。
而原窝猪在哺乳期就已经形成的群居秩序,肉猪期仍保持不变,这对肉猪生产极为有利。
但在同窝猪整齐度稍差的情况下,难免出现些弱猪或体重轻的猪,可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格和吃食等方面相近似的猪合群饲养,同一群猪个体间体重差异不能过大,在小猪(前期)阶段群体内体重差异不宜超过2~3千克,分群后要保持群体的相对稳定。
(3)饲料调制和饲喂科学地调制饲料和饲喂,对提高肉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意义.①饲料调制:饲料调制原则是增强适口性,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②饲喂方法:自由采食与限量饲喂两种饲喂方法,前者日增重高,背膘较厚;后者饲料转化效率高,背膘较薄。
为了追求高的日增重用自由采食方法最好,为了获得瘦肉率较高的胴体采用限量饲喂方法最优。
如果肉猪为三元杂交猪或杂优猪,采用自由采食法,日粮稍加调整则也可以获得高的日增重和优等级胴体。
肉猪前期采用自由采食,后期限制能量饲料饲喂量,则全期日增重高,胴体脂肪也不会沉积太多。
限量饲喂方法的饲喂次数,应按饲料形态,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以及肉猪的年龄和体重而定。
在小猪阶段,日喂次数可适当增加,以后逐渐减少。
一般前期日喂4次,中期3次,后期以2次为宜。
(4)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肉猪的饮水量随体重、环境温度、日粮性质和采食量等而变化,一般在冬季,肉猪饮水量约为采食风干饲料量的2~3倍或体重的10%左右;春秋季约为4倍或16%左右;夏季约为5倍或23%左右。
生长肥猪的饲养管理生长育肥猪的饲养量占养猪总头数的80%以上,因此生长育肥猪的生产目的是节约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栏率和屠宰率,获得优良的猪肉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应.
1.做好调教工作,使猪养成固定地点排
尿和粪,睡觉,进食和互不争食的习惯.
这样可以简化日常管理工作,减轻劳
动强度,保持猪舍内的清洁,干燥,形成
舒适的居住环境.
2.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的调制饲料,
改进饲养方法提高育肥效果,一般中
猪阶段(30~60kg),蛋白质≥16%,以自
由采食为宜,肥猪阶段(60~100 kg),蛋
白质≥14%,分阶段饲养,以日喂两餐
为宜.
3.保健:定期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的杀灭,
每月有计划的在饲料中添加预防呼吸
道疾和肠道的保健药品,注意药物的
残留,出栏前一个月应停止所有抗生
素的添加.
4.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以1㎡/头.每群
不超过12头为宜,这样能有效避免通
风不良、咬尾、打架等恶习行为的发
生.
5.确保饲料品质,严禁饲料发霉、变质的
饲料,注意避免饲料的浪费.
6.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保持环境的卫
生,强化通风,以防粉尘和有害气体超
标,尽量减少混群、调群等应激诱因的
发生.
7.搞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工作,特别是
要加强防暑降温措施,如喷雾、滴水降
温,水帘降温、室外遮阳网等.。
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2023-11-30汇报人:CATALOGUE目录•饲养管理概述•饲料管理•猪舍管理•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经济效益分析CHAPTER饲养管理概述01提供充足营养01促进生长发育02改善肉品质03消化特点免疫特点行为特点030201温度湿度空气质量CHAPTER饲料管理02营养均衡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配制适合的日粮,以确保猪的健康生长。
适应猪生长阶段成本控制定时定量投喂按照饲养计划,定时投喂饲料,并控制日粮的喂量,以保持猪的食欲和消化机能。
逐渐增加喂量随着猪的生长,逐渐增加日粮的喂量,以适应猪的消化吸收能力。
观察猪的食欲注意观察猪的食欲变化,及时调整日粮的喂量和种类,以保持猪的健康状态。
030201保证饲料质量定期检查饲料成分防止饲料污染饲料的质量管理与安全CHAPTER猪舍管理03猪舍应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如饲料加工设备、饮水设施、通风设备、取暖设备等,以满足生猪饲养的基本需求。
猪舍的布局与设施设施完善合理布局卫生管理消毒制度猪舍的卫生与消毒温度控制湿度调节猪舍的温度与湿度控制CHAPTER饲养管理技术0403健康监测01合理饲喂02定期称重个体饲养技术前期饲养在猪刚入栏的前两周,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让猪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中期饲养在猪入栏的第三周到第六周,逐渐增加饲料的喂量,同时适当增加运动量。
后期饲养在猪入栏的第七周到第十二周,继续增加饲料的喂量,同时提供充足的饮水和运动空间。
分阶段饲养技术饲养密度空气质量饲养密度与空气质量CHAPTER疫病防治05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常见疫病的诊断与治疗猪瘟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
合理使用药物在屠宰前按规定停药,确保药物残留符合标准。
遵守停药期规定详细记录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时间等信息,以备查验。
建立药物使用记录药物使用与残留控制CHAPTER经济效益分析06饲养成本与收益核算饲养成本成本收益对比收益核算优化饲料配方采用先进的饲养技术,提高猪对饲料的利用率。
生长育肥猪的饲喂技术生长育肥猪管理技术-养猪技术在猪的各生长阶段,育肥猪是增重速度最快,饲料消耗最多的阶段,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掌握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加强防疫工作,达到最佳的养殖经济效益。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生长育肥猪的饲喂技术生长育肥猪管理技术。
1、合理搭配饲料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较快,并且在生长育肥期不同阶段的生长侧重点不同,因此要根据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提供营养丰富、全价,并且配种合理的饲料以满足生长发育肥猪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日粮的配制要求多样化,因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单一的饲料的营养成分往往不够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多方面的营养需求。
将多种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不但可以确保营养的全面,还可以使各种营养物质相互补充,提高其消化率和利用率。
例如,如果单一的饲喂玉米,蛋白质的利用率为51%,单一饲喂骨粉,利用率为41%,如果将两者混合饲喂则可将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到61%。
在饲料的选择时要注意饲料的品质。
品质优良的饲料可以保证生长育肥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提高胴体的品质。
在选择饲料时要注意按照市场上对猪肉产品的需求,来配制日粮,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沉积成为脂肪,但是不利于长期的保存,如果要生产瘦肉型的猪,并且要求对猪肉产品要求较高,则要在生长育肥猪出栏上市前的两个月少饲喂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饲料的性状,掌握好日粮的稀稠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生长育肥猪的采食量和饲料的利用率,通常饲喂稀料会降低干物质的采食量,还会导致体能消耗过多,所以要将日粮适宜的调稠一些,但是夏季则可以适当的稀一些。
2、饲喂原则饲喂生长育肥猪时要注意定时、定量、定质,这样不但便于管理,还易在猪群发生异常时可快速的排除引发原因。
其中定时是指对生长育肥猪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投喂饲料,这样可以使猪的生活有规律,对保持肠胃消化机能的健康十分有利,可提高猪的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及育肥方法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是猪肉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正确的饲养管理和育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还可以保证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简要介绍一些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及育肥方法。
1. 饲料配方
育肥猪的饲料应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营养需求而制定。
在育肥期间,应该加强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并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补充。
同时,应该适当添加一些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酶制剂、生长激素等,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2. 饲喂管理
育肥猪的饲喂管理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 定时定量饲喂:每日按时按量喂食,避免过度饮食和浪费。
(2) 饲喂方式:可以采用分次喂食、自由饮食、流食等方式,注重猪的进食量和进食速度。
(3) 饮水管理:保证猪的饮水干净卫生,每日定时更换饮水。
(4) 去渴饮:每日定时将猪放出去渴饮,保证猪的健康和舒适。
3. 环境管理
育肥猪的环境管理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 保持猪舍干净:每日清理猪舍和猪圈,保持干净卫生,避免猪生病和感染疾病。
(2) 控制温度: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气温变化,控制猪舍内的温度,保持舒适的环境。
(3) 通风换气:保证猪舍内空气流通,避免猪呼吸不畅和憋气。
4. 其他管理
(1) 疫病防治:每年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和防疫,预防疫病的发生。
(2) 猪只选择:选择健康的猪只进行育肥,避免选错猪只导致后期养殖效益下降。
总之,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及育肥方法是猪肉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和育肥方法,才能保证猪肉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猪肉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_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和保健措施一个猪场的盈利多少是由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决定的,育肥猪对一个种猪场来说是好管理的阶段,是猪只对环境条件要求低的阶段,但一般情况下,猪场往往把饲养管理的放在对母猪、种猪或哺乳仔猪的管理上,而不重视对育肥猪的管理。
这就使得育肥猪因管理不当致使后期收益减少,那么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是怎么样的,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和保健措施有哪些,一起看文章学习一下吧。
【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育肥猪精细饲养应达到料肉比2.4~2.6:1,日增重750-1000克以上,育肥期不过90-110天。
要求饲养人员精明强干,选猪精益求精,饲养精耕细作,成本精打细算。
1、圈舍准备选用经济实用单列塑料暖棚猪舍,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每次转群后彻底消毒栏舍、饲槽,并空闲一段时间。
2、选购仔猪建议到无疫区内的标准化猪场选购健康三元猪。
进猪后5-7日内严禁过量采食,仔猪适应环境后,安排去势、防疫和驱虫工作。
驱蛔虫口服伊维菌素,驱疥癣注射伊维菌素,保健用药1周。
3、合理分群小型养殖场,每批适度规模为100-150头为宜,一般不超过300头。
坚持“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按来源、品种、体重大小合理分群。
每圈饲养10-30头,每头占0.8-1。
4、饲料供应洋种杂交和土种杂交猪(15-60公斤体重)的日粮消化能分别为13.5兆焦/公斤、12.5兆焦/公斤;粗蛋白17.5、15.5;赖氨酸1.03、0.9。
洋种杂交和土种杂交猪(60公斤至出售)的日粮消化能分别为13兆焦/公斤、12兆焦/公斤;粗蛋白14.5、13.5;赖氨酸0.8、0.75。
喂料量可参照以下公式:体重50公斤以前,饲喂量=体重×0.045;50-出栏,饲喂量=体重×0.04。
建议使用自动料槽(筒)饲喂,非自动料槽(筒)每头猪占位30-50厘米。
5、卫生防病注意消灭“四害”,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保证生物安全。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随着我国生猪产业的不断发展,生猪饲养者对优良品种、优质饲料、饲养管理和严格防疫等的认识也越来越高。
生长育肥猪是指养猪生产中从育成到最佳出栏上市时的猪只(一般在70~180日龄),该阶段的猪生长速度最快,饲料消耗占养猪饲料总消耗的78%,超过全部生产成本的60%,也是决定生猪饲养者获得最终效益高低的重要时期。
所以,生猪饲养者必须根据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应用猪遗传育种、饲料营养和环境控制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制技术,达到猪群增重快、耗料少、胴体品种优、成本低和效益高的目的。
以下就我国生猪养殖场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做一概述,旨在为生猪的商品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1 生长发育规律猪群的生长受到品种、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不同猪种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不尽相同,但其生长规律一致。
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是先提高(加速生长期),到达最大生长速度后降低(减速生长期),转折点发生在成年体重的40%左右,相当于生长育肥猪的适宜屠宰期。
猪的各种体组织增长速度类似于体重增长,其生长顺序和强度不平衡,但各部分的生长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总的顺序是:神经组织—骨骼—肌肉—脂肪。
猪体的化学成分也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即幼龄时猪体的水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随年龄增长而逐步降低,而幼龄时猪体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以后则迅速增高。
在生长育肥猪的一生当中,体内水分和脂肪含量的变化最大,而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变化较小。
此外,从增重成分上看,年龄越大,增重部分所含水分越少,含脂肪越多,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在胚胎期与生后最初几个月增长很快,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速。
2 育肥方式育肥方式对生长育肥猪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瘦肉率均有很大的影响,生长育肥猪的育肥方法一般可分为直线育肥法、吊架子育肥法和一贯限制育肥法。
直线育肥法是指从断奶开始到育肥结束,猪只一直自由采食高能日粮的培育方法,整个育肥期没有明显的阶段性,这种方法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饲养周期短商品率高,便于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是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普遍采用的方式。
育肥猪如何饲养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要
点
育肥猪的饲养是养猪场盈利的最后一道程序,因此,做好此阶段的饲养管理,十分关键。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育肥猪的饲养环境
生长肥育猪的适宜温度是体重60kg以前为16~22℃,体重60~90kg为14~20℃,体重lookg以上为12~16℃。
猪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 70%。
一般情况下,光照对猪肥育影响不大。
肥育猪舍的光线只要不影响采食和便于饲养管理操作即可。
不宜给肥育猪强烈的光照,以免影响肥育猪的休息和睡眠。
2、育肥猪的饲养密度
圈养密度若猪群体过大,密度过高,可导致猪只生活环境变差,猪只间冲突增加,采食减少,影响生长,且猪群发育不整齐。
一般情况下,圈养密度以每头生长肥育猪占圈0.8~1. om2为宜,猪群规模以每群10头左右为佳。
3、育肥猪饲喂方法
生长肥育猪常以20~35头为一群进行饲养。
如果一个圈内的猪数较多,那么圈内的猪就会自行分为若干个小群,每一小群约20~35头。
如果圈内只有一个采食或饮水位置,那么就会有一个小群的猪霸占住这一采食位置,并且力图排斥其他猪接近这一位置。
因此,如果大圈群养,圈内必须设置多个相互分隔的采食和饮水位置。
4、育肥猪的疾病防治
育肥前做好免疫、驱虫、洗胃和健胃。
仔猪运回场内应免疫注射1次,常用猪瘟一猪丹毒二联苗;第二天驱虫,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片,按每千克体重20mg研细混入饲料中饲喂,以驱除体内寄生虫;用3%-5%的敌百虫液喷洒体表,以驱除体外寄生虫;第四天洗胃,连续2天;第六天健胃,按每10kg 用大黄苏打2片的标准,分3次拌入饲料中投喂。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饲养密度大小因生长育肥猪的体重和猪舍地面结构而不同。
通常随猪体重增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生长育肥猪的发育规律1.1体重的增长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先是增快,到达最大生长速度后降低,转折点相当于育肥猪的屠宰期。
因此育肥猪在60~70kg以前的生长期,应给予高营养水平的饲粮,并注意矿物质和氨基酸的供应,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快速发育。
1.2体组织的生长一般来说,生长育肥猪在20~30kg为骨路生长高峰期,60~70kg 为肌肉生长高峰期,90~110kg为脂肪蓄积旺盛期。
因此,育肥猪在60~70kg,要适当限制饲喂,特别是控制能量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以控制体内脂肪过多,提高服体瘦肉率。
1.3化学成分的变化(1)育肥猪幼龄时,体内的水分、蛋白质、矿物质相对含量较高,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2)幼猪体内脂肪含量相对低,以后迅速增高。
因此,肥猪到了90~100kg时,就可出售或屠宰了。
2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生长育肥猪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来体现的,因此,要根据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配制合理的日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瘦肉率和肉料比。
动物为能而食,一般情况下,猪日采食能量越多,日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沉积脂肪也越多。
但此时瘦肉率降低,胴体品质变差。
蛋白质的需要更为复杂,为了获得最佳的肥育效果,不仅要满足蛋白质量的需求,还要考虑必须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和利用率。
能量高使胴体品质降低,而适宜的蛋白质能够改善猪胴体品质,这就要求日粮具有适宜的能量蛋白比。
3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3.1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用瘦肉型猪种与我国地方良种杂交,其后代增重快、耗料省、瘦肉率高,用三元杂种猪育肥比二元杂交猪育肥好。
3.2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俗话说:“初生差50g,断奶差0.5kg,育肥差5kg。
”说明仔猪初生体重越大,生活力越强,其生长速度越快,断奶体重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