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第1课时--光的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18
1.2《光的传播》练习一、填空题1、光在空气中是______传播的。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3、为了增强效果,常常会用人造烟雾使______明显可见。
4、小孔成像最早是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______提出来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小孔成像是倒立的。
()2、后排同学只能看到前排同学的后脑勺,因为光直线传播。
()3、用激光笔照射空玻璃器皿会看到光斑,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车灯的光笔直的射向前方,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
()5、墨子用实验证明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6、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小孔成像是因为( )才形成。
A.小孔让光线拐弯B.光沿直线传播C.小孔改变了光的传播路线2、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线不会拐弯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3、小明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去树林里玩耍,看到大树底下有很多的光斑。
这些光斑是由于( )A.树叶有缝隙B.小孔成像C.光的直线传播4、枪械的短距离射击有一个诀窍,就是当眼睛可以看到“照门”、“准星”、“目标”在一条直线上时扣动扳机,子弹就可以准确击中目标。
光的传播路径是 ( )A. 人眼→准星→靶标B. 靶标→准星→人眼C. 人眼→准星→靶标5、如图,用手电筒对准第一张纸的小孔照射,甲图的纸屏上能看到光斑,而乙图的纸屏上不能看到光斑,由此可以得出( )。
A.光是直线传播的B.光是曲线传播的C.光既能直线传播又能曲线传播D.光能透过纸这种遮挡物6、如图所示,从各个方向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半透明塑料盒时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有时见到光斑,有时见到光束B.总会看到一束光和一个光斑C.光束是直线的,光斑是圆的四、综合题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D )A.小孔成像B.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C.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D.傍晚,当太阳到了地平线以下,我们还能看到它2.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大__(选填“大”或“小”);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3×108__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__慢__。
3.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无数个小圆斑,这是太阳的__像__,是由于__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__而形成的。
4.如图是2016年3月9日,在中国南部地区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__沿直线传播的__,发生日食时,__月球__(选填“地球”或“月球”)处于中间位置。
该现象还说明光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B )A.太阳 B.月亮C.萤火虫 D.发光水母6.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7.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B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日食、月食的形成8.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 )A.太阳的像B.太阳的影子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像9.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B )A.森林里树枝间的光柱B.激光测距仪C.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D.排队看齐10.小明探究光的传播时做了一个实验,他在家中的空水缸中倒入水,再在其中倒入了大量的盐,过了几天,他让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光路如图所示,图中光线沿__曲线__(选填“直线”或“曲线”)传播,原因可能是__盐水不均匀__,这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应当具有__均匀__的特点。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9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A.月亮 B.蜡烛的火焰 C.日光灯 D.北斗星2、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透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海市蜃楼 D.水面倒影3、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4、 2020年6月21日,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环食!邵阳市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一天文奇观,拍下了各种精彩瞬间,如图是某市民所拍摄的图片。
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发生了()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 D.光的直线传播5、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7、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空,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形的 B.圆形的 C.“△”形 D.无法确定8、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影子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9、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二、填空题(共6题)1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光年是的单位.11、小明看到闪电后2s才听到雷声,是因为声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打雷区距小明 m(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这个例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12、小明将易拉罐底部钻孔,另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制作了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下图,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这是光的形成的.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选填“改变”或“不变”).13、 2018年1月31日晚,时隔152年的“超级蓝月”月全食再现,大家都欣赏了一场精彩的月全食。
第一节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课时作业1、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A.金光闪闪B.红光满面C.火光冲天D.波光粼粼2、月亮、镜子、烛焰、水母、红宝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光传播时的路径是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是·(答出一种即可)4、同学们列纵队参加升旗仪式时,如果你站在最后,当你看到自己前面的那个同学挡住了前方所有的同学,纵队就列直了,这可以用光的来解释。
5、下列现象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 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C. 操场上战士们列队看齐D. 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机6、小明在课外按如图5-1-1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图5-1-17、光在_________中的速度最快,是_______km/s。
8、2005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举行了主题为"物理照耀世界"的全球性光信号接力活动。
从美国普林斯顿发出一束光,经太平洋到我国上海,并在我国各省市传递后回到普林斯顿,历时正好一天(8.64×104s)。
这个过程中,光传播的总路程约为 m。
(在全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取3×108m/s)中考练兵9、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__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短”)10、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
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 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____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11、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A.变小 B.变大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2、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图5—1—2所示。
1.2光的传播一、填空题1、一列队伍与阳光平行时,如果他们的影子(),就说明队伍排直了,这里用了()的原理。
2、根据右图中的情景,我们可以推测:光是沿()传播的。
3、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
这种现象被称为“()”,它的原理就是光()。
4、在做小孔成像实验时,纸杯底部扎的小孔直径要小于()毫米。
二、判断题1、如果太阳在大树的左边,那么大树的影子就出现在大树的右边。
()2、皮影戏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3、光源射出的光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4、参加文艺晚会时,舞台的灯光效果五彩斑斓,我们发现只有彩色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光路在烟雾中很清晰是因为烟雾中的固体颗粒对光有很好的散射作用。
()三、选择题1、光在烟雾中是以()形式传播的。
A.曲线B.直线C.折线2、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那么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A.光速极快B.光的反射C.光沿直线传播3、下列空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A.B.C.4、在运动会的射击比赛中,这是()。
A.为了缓解眼部肌肉的疲劳B .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C .因为比赛规则只能用一只眼睛瞄准四、实验分析如图1所示,用一块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带有小孔的板,屏幕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1、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是( )传播的。
2、请在图2中画出箭头经过小孔后,在接收屏上所成的像。
五、实验探究下面是小刚同学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实验过程。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1中,将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在图2中,将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第三章光的世界第一节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关于日食、月食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B.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球之间C.日食的形成原理确实是传说中的天狗吃了D.日食的形成原理与影子的形成原理不相同2.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光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蜡烛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小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3.雷雨交加的夜里,小刚同学看到闪电后约3 s听到雷声,小刚同学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刚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m。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4.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陈老师走在随州街头,看到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
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 cm,这束阳光从约7 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
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 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 ()A.1.5×109 mB.1.5×1019 mC.5×106 mD.5×1012 m5.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日偏食景象。
此时,若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形状是 ()6.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光速和声速一样大D.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7.2023年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于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醴陵举办,主题为“千年瓷都五彩醴陵”,夜晚绚烂的灯光将醴陵瓷谷的美景完全展现了出来,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夜晚打开灯光的建筑物不是光源B.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C.光速是3×109 m/sD.小明参观时在灯光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8.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路面上会形成影子,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选填“变长”“变短”“先变短再变长”或“先变长再变短”);在相同的时间里,人向前移动的距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头部的影子向前移动的距离。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选择题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CA .水母B .萤火虫C .月亮D .霓虹灯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CA .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2.如图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3.如图是20XX年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景象,南宁市当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
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 成的。
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D ■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色散D .光的直线传播・4.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0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A甲A. B.C. D.5. 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透明纸上的像是C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则半A.倒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6.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B .正立、缩小的虚像D •正立、放大的实像3 X 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 2.54秒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 A8 8 8A . 3.81 X 10 mB . 7.62 X 10 m C. 2.6 X 10m8D. 8X 10 m7 .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则她在半透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 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盍阳J -D .海市蜃楼8. (10湘潭)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A .光的反射;a区C .光的直线传播;a区二、填空题1•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隐含的已知条件。
利用激光测月球距地球的距离,隐含条件: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X 108m/s (或510 km/s)2 •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并返回地面约需2. 6s,4. 7月22日上午9 : 30,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将发生“日全食”现象。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课前预习1.能够叫做光源,正在发光的电灯、反光的镜子、收看电视时看到的屏幕、月亮、太阳、流星,其中不是光源的是。
2.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以下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霓虹灯 B.萤火虫 C.绿宝石 D.水母3.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可用此解释如下现象:、、。
4.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通常用一条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直线叫。
它实际上是(选填“存在”或“不存在”)5.真空中的灯可以传播光,说明了光在真空中(选填“能”或“不能”)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6.光在真空、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按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7.光年是单位,等于光在传播的距离。
1光年≈千米。
随堂练习1.下列实例中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是()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B.拍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处看时,眼睛离小孔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打雷闪电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生打雷B.闪电和打雷同时发生,但光速远大于声速C.闪电和雷声同时传到,但人眼反应快,人耳反应迟钝D.闪电和打雷发生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4.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k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空气中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空气中的,由此可知,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
5.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min到达地球,那么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约为 m = km。
达标练习6. 晴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怎样形成的?小明说:那是树叶的影子。
小红说:小亮斑是太阳的像。
第五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知识点:光的传播一、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思考:月亮是光源吗?答:不是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线:为了描述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思考:光线真实存在吗?引入光线的概念在物理上属于什么方法?不是真实存在的;属于理想模型的方法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例1】(2020北京)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这是由于(B )A.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B. 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C. 光发生了色散D. 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3.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现象及应用(1)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树荫下的光斑等、小孔成像等(2)成语(俗语类):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形影不离、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凿壁借光等(3)应用:射击瞄准、激光准直、日晷、排队等小孔成像要点诠释:①只要小孔足够小,无论孔的形状如何,对所成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状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②物距越近,像越大且亮度越暗;物距越远,像越小且亮度越亮。
③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
④小孔成像所成像可以是缩小的也可以是放大的。
【例2】在一张大纸上剪一个较小的三角形小孔,在阳光下举起,让太阳光垂直穿过三角形小孔,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光斑,这个光斑( B )A. 是三角形的,是太阳的影子B. 是圆形的,是太阳的实像C. 是三角形的,是太阳的实像D. 是三角形的,是太阳的虚像【例3】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下列合乎要求的是(C)A.B.C.D.【例4】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C)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C.“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D.“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例5】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B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的过程中发生弯曲C.检查一块木板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日食、月食的形成三、光的速度与光年1.光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词语所描述的发光体中,是光源的是( )A.金光闪闪B.火光冲天C.红光满面D.波光粼粼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方向B.光线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规定的C.光线是真实存在的D.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3.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4.光在不同的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相同的,下列介质中光速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B.v玻璃<v空气<v水<v真空C.v真空>v空气>v玻璃>v水D.v玻璃<v水<v空气<v真空5.已知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 s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 )A.3.81×108 mB.7.62×108 mC.2.6×108 mD.8×108 m6.运动会上,终点计时员应根据什么现象开始计时( )A.听到枪声和看到白烟都可以B.看到白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看得清楚C.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楚D.看到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7.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8.晚上,人路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9.右图是某次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传播的,也说明光(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一、单选题1.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A. 只有太阳、烛焰B. 只有太阳C. 只有太阳、月亮D. 三个都是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 立竿见影B. 一叶障目C. 三点成一线D. 鱼翔浅底3.8月22日,一场盛大的日食在美国上演,在美国的某些区域人们观察到的日偏食,在发生日偏食时,人们观察到树荫下的亮斑的形状是()A. 无规则的各种形状,与树叶之间的缝隙形状有关B. 月牙形,它是太阳的影子C. 月牙形,它是太阳的像D. 圆形,它是太阳的像4.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路灯下人的影子B. 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 教室里的黑板“反光”D. 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5.如图所示,是发生日食的情况,月球把太阳遮住了一半,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 月牙形的B. 圆形的C. 树叶形的D. 小孔的形状6.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 B.C. D.7.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A. 变长B. 变短C. 先短后长D. 先长后短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 镜中花B. 水中桥C. 林中影D. 观后镜9.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 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D.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10.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后其传播速度将()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取决于射入时光线的角度二、填空题11.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如图所示)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烛焰的________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只将塑料膜上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 (选填“改变”或“不变”)。
第五章第1节光的传播一、单选题1.早在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C.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色散D. 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实像2.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
日晷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的,如图所示是安置的武汉某地的日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日晷是古代的“钟表”,是记录时间的工具B. 日晷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能看见日晷上“子丑寅卯”等字,是因为光的反射D. 图中日晷显示的时间大约是上午10点3.物理爱好者小明同学在观看日偏食时,用铅笔在卡纸上戳些小孔,结果发现在地上形成一些月牙形的光斑(如图所示),这些圆形光斑是( )A. 卡纸的虚像B. 卡纸的实像C. 太阳的虚像D. 太阳的实像4.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时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A. 孔的大小B. 物体的大小C. 物体到孔的距离D. 像到孔的距离5.王杰同学下自习回家过程中要经过路灯,当他走向路灯且从路灯下经过,在这过程中他身后影子的变化情况是()A. 越来越长B. 保持不变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6.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在不同位置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推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象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 本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 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像8.如图所示,路灯距地面的高度H=8m,身高h=1.6m 的人自路灯的正下方经过时,看到自己头部的影子正好在自己脚下。
04.01光现象-光的传播同步练习 01Lex Li导航:0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02、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A、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B、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C、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D、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日食的成因月食的成因(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03、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12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04、注意: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一、基础过关:01、光源是指能的物体,如、、 .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 .02、早晨升旗排队时,只要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前面的一个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应用了光传播的原理.0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光在水中是沿传播的.04、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在其他透明介质的传播速度这个速度.05、在练习射击时,要“三点一线”才能射得准,即枪上标尺缺口、枪上的准星和射击目标要重合,这是根据 .07、光在水里传播的速度是()A.等于3×108 m/sB.小于3×108 m/sC.大于3×108 m/sD.以上答案都不对08、如下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A.月亮B.萤火虫C.烛焰D.太阳0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3×108 km/sB. 3×108 km/hC.3×108 m/sD.3×108 m/h10、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个现象表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小明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2)早上起床后小红拉开窗帘,整个房间立刻亮了,可见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3)声音在水里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所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也比在空气中快12、下列几种“影”,哪一种属于光不能到达而产生的影()A.电影 B.水中倒影 C.摄影 D.太阳光下的树影13、为了检查一块长木板的棱是否直,简便可行的办法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去,如果棱上各部分在一点上,这条棱就是直的,这样做的根据是()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传播很快 D.光沿直线传播14、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既简单又明了,在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A.转换法 B.比较法 C.类比法 D.模型法15、“小孔成像”时,对小孔的要求是;小孔成像说明光具有的特点.16、如图01所示:S是光源,A是不透明的物体,L是竖直墙面,试画出光源S照不到墙面的范围图 01 图 02 图 0317、如图02所示:L是一块上有两个小孔的挡板,在挡板的右方有一个点光源S,AB、CD是从小孔中射过来的两条光线,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确定出光源S的位置,并画图说明.二、再接再厉:18、如图003所示,雷达是现代战争重要的军事装置,若雷达向飞机发出的微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为52μs(1μs=10-6s),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则其传播速度大小为 m/s,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 m.19、朝着月球发射激光讯号,经过2.7s后才接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那么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A.8.1×108 mB.4.05×105 kmC.8.1×105 mD.4.05×108 km20、(多选)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射击时,常提到的“三点一线”B.黑板上笔直的粉笔线C.夏天树阴下的圆光斑D.月食的形成2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表面光滑的金属板B.正在工作的小电珠C.小镜子D.晴天的月亮22、下列现象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没()A.栽小树时用眼检查可栽成一条直线B.日食现象C.在岸边可看见水中的月亮D.灯光下物体的影子2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中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4、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道理,能证明这一道理还有、、等现象。
精心整理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C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D .小孔成像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 3()A 4A C 5A .月亮6A 7ABCD 8.”、“不变9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10.下列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_________,人造光源的是__________。
①月亮②地球③灯泡④太阳⑤灯篓鱼⑥萤火虫⑦点燃的蜡烛A 组练习题1.当观察站在远处敲锣打鼓的人时,我们总是先看到他的动作,后听到锣鼓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A .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而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的多C.用人眼看物体比用耳朵听声音反应更灵敏些D.总是先敲锣打鼓,后发出声音,动作先后不同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米/秒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最大3.我们使用汽枪射击时,如果看到标尺的缺口跟枪上的准星和目标重合,轻扣板机,就能击中目标,这是根据()A.光在均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B.小孔成像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D.光传播的快4AC5A6AC7.)A8A.空气9A1011⑴⑵⑶⑷⑸.“⑹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组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太阳和月亮都是天然光源C.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因为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的D.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的像越清晰2.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计时,不能等到枪声才计时,这是因为()A.看枪烟计时比较方便B.怕离起跑点较远,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C.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高D.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3.在小孔成像实验中,从半透明纸屏上能看到外界物体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0 0 5 0 3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 B.人的眼睛 C.激光笔 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2.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 B.太阳 C.正常工作的电灯 D.燃烧的蜡烛3.下列现象中与日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雨后彩虹B.海市蜃楼C.镜花水月D.立竿见影4.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立竿见影C.井底之蛙,所见甚小D.海市蜃楼5.晴朗的夏天,树荫下的光斑是()A.方形的B.太阳的影子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手影 B.看到地上的书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指纹7.下列光现象中,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筷子“弯折” B.小孔成像 C.桥的倒影 D.雨后彩虹8.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9.如图所示,在一个空铁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将小孔对着蜡烛,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
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适当增大小孔能使像大一些B.呈现的像是倒立的虚像C.将烛焰远离小孔,像会变小D.将空铁罐进行旋转,像也会旋转10.摄影爱好者拍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景象(如图)。
此时,若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A.“〇”形B.“”形C.“”形D.“”形11.如图所示为2021年5月26日的月相,据此推断当天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可能为()12.世界最早、距今约4700年的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如图是其结构示意图,据考古研究推断,先民们在观测点通过土柱间的狭缝观测日出方位,以此确定季节和节气。